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
作者 周雪梅 黄春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7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女性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干预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接受治疗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女性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编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抑郁[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躁狂程度[采用杨氏躁狂量表(YMRS)]、社会功能缺陷[采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遵医行为、自我病耻感量表(SSMIS)评分、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观察组HAMD、YMRS及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饮食控制、按时按量服药、坚持锻炼、自我管理的遵医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SSMIS中疏远、刻板印象的认可、社会回避、歧视经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抗病耻感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观察组SF-36中心理健康、情感角色、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健康状态、生活力、肌体疼痛、躯体角色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中应用多学科团队协作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抑郁、躁狂症状,减轻其社会缺陷程度、病耻感,提高其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团队协作 双相情感障碍 缓解期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大鼠糖尿病模型早期病理观察指标的筛选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洪敏 钟志勇 +6 位作者 吴庆洲 罗肇璋 莫国玉 杨富强 陈光明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筛选成模早期对糖尿病变化敏感的器官组织及生化指标。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腹腔一次性注射0、20、30、50和80mg/kg的STZ,注射STZ后第2天开始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 目的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筛选成模早期对糖尿病变化敏感的器官组织及生化指标。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腹腔一次性注射0、20、30、50和80mg/kg的STZ,注射STZ后第2天开始检测各组大鼠的空腹血糖、随机血糖及体质量,第9天实验结束时,取肾脏、胰腺、眼球、心脏、肝脏、脾、肺、主动脉以及睾丸等进行病理检查,检测血清胰岛素及C肽含量。结果 20、30 mg/kg剂量组大鼠各指标变化不明显,50、80 mg/kg组大鼠血糖显著升高,肾脏、眼球和胰腺出现病变,胰岛数量显著减少(P<0.05),80 mg/kg组大鼠血清胰岛素及C肽含量显著下降(P<0.05)。结论在糖尿病早期,血糖、胰岛素、C肽、体质量、胰腺、肾脏及眼球是重要的监测指标,心脏、肝脏、脾、肺、主动脉以及睾丸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大鼠 糖尿病 病理检测 链脲佐菌素
下载PDF
系统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2
3
作者 周雪梅 黄春艳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0期118-121,共4页
目的:研究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号顺序,单号65例纳入常规组,双号65例纳入系统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 目的:研究对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本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病历号顺序,单号65例纳入常规组,双号65例纳入系统组。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系统组实施系统护理干预。统计并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结果:护理后,系统组长时记忆、短时记忆、瞬时记忆以及记忆商数评分分别为(40.60±4.51)、(57.40±5.47)、(13.47±2.22)、(102.99±11.54)分,均高于常规组的(38.50±4.77)、(54.63±5.97)、(12.13±2.28)、(96.57±11.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系统组操作智商、言语智商、智商评分分别为(110.60±10.55)、(108.40±9.64)、(109.47±8.99)分,均高于常规组的(104.50±10.02)、(104.63±9.59)、(103.13±9.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护理干预,系统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记忆能力和智商,更利于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系统护理干预 记忆能力 智商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功能失调性状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丽娟 黄燕颖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第3期375-376,共2页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功能失调性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功能失调性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认知功能、功能失调性状况及社会功能。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即刻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及记忆商数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操作智商、语言智商及总智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两组的DAS、 SD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的DAS、 SDS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改善其功能失调性状况,减轻社会功能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微信平台 延续性护理干预 认知功能 功能失调性状况
下载PDF
基于MDT理念的一体化管理对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黄丽娟 黄燕颖 +1 位作者 黄春艳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19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理念的一体化管理对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1日~2020年2月1日,将92例缓解期B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诊疗(MDT)理念的一体化管理对缓解期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2018年8月1日~2020年2月1日,将92例缓解期B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基于MDT理念的一体化管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认知功能[采用连线测试(TMT)、数字广度测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表(SDSS)]、病耻感[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PDD)]和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TMT、SDSS、PDD、GQOLI-74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12周后,观察组数字广度评分及WCST错误率均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MDT理念的一体化管理在缓解期BD患者中实施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患者认知能力与社会功能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碍 缓解期 多学科协作诊疗 一体化管理
下载PDF
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在青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媚华 陈春华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23期18-22,共5页
目的:探讨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在青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92例青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 目的:探讨双轨道互动干预模式在青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92例青年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轨道互动模式;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社会功能[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精神状态[采用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家庭功能[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结果:干预6个月后,两组SDSS、ADL、BRMS、PANS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两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FAD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轨道互动护理可提高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社会功能,提升其生活质量与日常生活能力,且能改善其精神状态,利于提高家庭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轨道互动模式 社会功能 生活质量 家庭功能 双相情感障碍
下载PDF
情境式交往训练联合心理健康教育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周雪梅 陆文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3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究情境式交往训练联合心理健康教育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 目的探究情境式交往训练联合心理健康教育在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心理健康教育联合境式交往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躁狂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境式交往训练联合心理健康教育可更有效减轻双相情感障碍缓解期患者抑郁和躁狂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情境式交往训练 双相情感障碍 生存质量
下载PDF
情景式交往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自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春艳 陈玲 《中国校医》 2020年第5期347-349,388,共4页
目的探究情景式交往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受试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组在其基础上... 目的探究情景式交往训练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自杀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抑郁症患者为受试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精神科护理;干预组在其基础上进行50 d的情景式交往训练。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50 d后抑郁程度[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的变化、自杀行为[抑郁症状清单(DSC)中自杀项评分]的变化以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的变化。结果与接受情景式交往培训前比较,培训50 d后干预组患者的SDS评分(53.19±5.67)分明显低于培训前(75.69±4.89)分(t=53.224,P<0.05);培训5 d后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53.19±5.67)分明显低于培训前(74.98±5.01)分(t=53.224,P<0.05),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100,P<0.05)。与培训前比较,培训50 d后干预组患者DSC中自杀项行为评分(9.1±0.1)分明显低于培训前(6.8±1.1)分(t=-47.878,P<0.05);培训50 d后干预组患者DSC中自杀项行为评分(8.1±0.3)分明显低于培训前(6.9±0.9)分(t=-24.980,P<0.05),2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361,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GQOLI-74各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及总得分)得分分别为(69.4±11.3)分、(71.1±8.9)分、(68.3±10.4)分、(68.5±9.7)分、(69.3±10.1)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的(60.5±10.2)分、(62.4±9.1)分、(61.2±8.7)分、(64.2±4.9)分、(60.4±8.7)分差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4.134、4.833、3.703、2.798、4.721,P值均<0.05)。结论情景式交往训练能降低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降低自杀行为的发生率,提高抑郁症患者生活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式交往 抑郁症 抑郁程度 自杀行为
原文传递
系统化护理对伴有幻觉-妄想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玲 刘燕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128-130,共3页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伴有幻觉-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伴有幻觉-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按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伴有幻觉-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伴有幻觉-妄想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按护理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系统化护理。使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生活质量量表(SQL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及治疗效果评估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的精神症状和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ANSS总分、PANSS阳性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NOSIE分数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对改善伴有幻觉-妄想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临床症状、社会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化护理 精神分裂症 幻觉-妄想
下载PDF
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丽娟 黄燕颖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期167-168,共2页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因尚不明确,但肯定的是与社会环境、家庭、生理及心理个性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病情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1]。对于这类群体,社会、家庭应给予重点关注,并积极...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病因尚不明确,但肯定的是与社会环境、家庭、生理及心理个性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病情严重患者甚至会出现自杀行为[1]。对于这类群体,社会、家庭应给予重点关注,并积极给予心理与药物治疗干预。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是指由问题评估分类、护理设计、护理服务、效果评价等系统组成的标准化医疗护理模式[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干预 抑郁障碍 抑郁症 护理服务 系统护理模式 奥马哈 自杀行为 心理个性
下载PDF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情境式交往训练指导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燕 黄春艳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13期227-228,共2页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情境式交往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期间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8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考组与分析组(43例/组)。对参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 目的:探讨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情境式交往训练指导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0日期间茂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接诊的86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参考组与分析组(43例/组)。对参考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分析组患者进行情境式交往训练指导。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TAS评分、正性情绪评分、负性情绪评分和HAMD评分。结果:接受护理后,分析组患者的TAS评分、负性情绪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参考组患者,其正性情绪评分高于参考组患者,P<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情境式交往训练指导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缓解其抑郁症状,减轻其述情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境式交往训练 抑郁症 述情障碍
下载PDF
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雪梅 刘燕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第20期134-135,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纳入的120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以随机、双盲、对照为主要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并予以常规普通护理,另一组名为研究组并予以互动... 目的研究分析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纳入的120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以随机、双盲、对照为主要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名为常规组并予以常规普通护理,另一组名为研究组并予以互动达标理论指导的整体护理.每组60例.结果研究组BRMS(躁狂状态评定量表)评分、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常规组,且ADL(日常生活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实施互动达标理论指导的整体护理,可显著提高其自身精神健康水平,改善其日常生活质量,值得引起临床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达标理论 双相情感障碍 临床应用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T-VISA-BikDD质粒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齐颖 +6 位作者 罗肇璋 王洪敏 莫国玉 杨富强 谢小明 陈光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92-1295,共4页
目的探讨T-VISA-BikDD脂质体对肿瘤治疗的作用。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T-VISA-BikDD和CMV-BikDD质粒转染入多种肿瘤细胞株中,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死亡率。结果 T-VISA-BikDD质粒经转染进入多种肿瘤细胞,对肿瘤... 目的探讨T-VISA-BikDD脂质体对肿瘤治疗的作用。方法用阳离子脂质体Lipofectamine^(TM)2000将T-VISA-BikDD和CMV-BikDD质粒转染入多种肿瘤细胞株中,MTT法检测细胞活性计算死亡率。结果 T-VISA-BikDD质粒经转染进入多种肿瘤细胞,对肿瘤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杀伤作用;同一肿瘤系、不同细胞株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但存在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P<0.01)。结论 T-VISA-BikDD质粒在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能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在临床抗肿瘤基因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VISA-Bik DD 质粒 肿瘤细胞 脂质体 基因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