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2年第7期12-13,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康复组由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影响。方法:将11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按神经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康复组由责任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系统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早期患肢康复锻炼、语言功能锻炼、吞咽功能锻炼、日常生活能力训练。采用Barthel指数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ADL进行评定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1),康复组干预后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ADL,降低致残率,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护理干预 脑卒中 偏瘫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家属赋能模式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2年第10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家属赋能模式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家属赋能模式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 目的:探讨家属赋能模式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家属赋能模式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Barthel指数均高于健康教育前(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后Barthel指数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采用家属赋能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家属应对、照顾能力及患者ADL,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赋能模式 缺血性脑卒中 日常生活能力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早期护理干预对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 2011年第8期21-22,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抗抑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肢体康复指导等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患...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神经内科药物治疗、抗抑郁治疗、控制危险因素、肢体康复指导等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于患者入院1周内、生命体征平稳条件下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包括人文关怀、疾病知识讲解、心理干预、文娱活动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12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修订的Barthel指数(M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干预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4周后、12周后HAMD、MBI、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早期护理干预能够促进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早期护理干预 神经功能
下载PDF
基于量化评估式护理联合自我效能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艳春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3年第20期3772-3776,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量化评估式护理联合自我效能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脑梗死治疗并出现吞咽障碍症状的11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 目的分析基于量化评估式护理联合自我效能干预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脑梗死治疗并出现吞咽障碍症状的118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量化评估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误吸发生率、干预前后吞咽功能及相应功能恢复时间,并于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结果观察组患者误吸发生率为1.69%(1/5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1.86%(7/59);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吞咽障碍分级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均有所提升,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实施量化评估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误吸发生率,改善患者吞咽功能和心理状态,同时能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评估式护理 脑梗死 吞咽障碍 误吸 吞咽功能 神经功能
原文传递
脑梗塞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思 《工企医刊》 2005年第1期49-50,共2页
对脑梗塞偏瘫患者,促进心理、生理障碍的康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目前护理工作中的一个主要课题.
关键词 偏瘫患者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护理工作 运动功能 生活质量 心理 生活自理能力 课题 促进
下载PDF
中老年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凤芝 刘吉良 +1 位作者 景兴奎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00-201,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临床研究 并发症 中老年人 CT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P波离散度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秦玉堂 袁茹茹 +1 位作者 杨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4年第7期748-749,共2页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 :观察 32例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最大P波时限 (Pmax)、最小P波时限 (Pmin) 、Pd ,并与 30例健康对照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Pmax:心房颤动组非常显著高于对照...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 (Pd)对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的预测价值。方法 :观察 32例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最大P波时限 (Pmax)、最小P波时限 (Pmin) 、Pd ,并与 30例健康对照者作对比分析。结果 :Pmax:心房颤动组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12 0 8± 12 6 )ms比 (10 1 2± 11 9)ms,P <0 0 1〕 ;Pd :心房颤动组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47.6± 13.4 )ms比 (2 7 9± 9 8)ms,P <0 0 1)〕 ;Pmin两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心房颤动组Pmax>110ms、Pd≥ 4 0ms的例数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Pd可作为预测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一个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离散度 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 预测 诊断 心电图
下载PDF
1例饮水过多导致低钠血症并发癫痫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8
作者 李艳春 商翠红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2年第S01期0050-0051,共2页
总结 1 例癫痫发作的原因,从低钠血症的发生原因、癫痫发生的原因、癫痫发作时的处理、老年人的健康宣教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如何预防低钠血症的 发生及癫痫发作时的处理及护理要点:正确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老年... 总结 1 例癫痫发作的原因,从低钠血症的发生原因、癫痫发生的原因、癫痫发作时的处理、老年人的健康宣教的重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如何预防低钠血症的 发生及癫痫发作时的处理及护理要点:正确的健康宣教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老年人一些意外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仔细的观察和预判可以及时应对紧急情况的 发生,防止疾病的进展,减轻患者的痛苦,保证患者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水过多 电解质紊乱 低钠血症 癫痫 健康宣教 护理
下载PDF
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时P波离散度的变化及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
9
作者 秦玉堂 袁茹茹 +1 位作者 杨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4年第4期201-203,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并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时P波离散度 (Pd)的变化及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 方法 观察 5 8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 (Ⅰ组 :平均年龄 6 3岁 )的最大P波时限 (Pmax)、最小P波时限 (Pmin)、Pd ,并与无阵发性...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并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时P波离散度 (Pd)的变化及普罗帕酮的治疗效果。 方法 观察 5 8例有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 (Ⅰ组 :平均年龄 6 3岁 )的最大P波时限 (Pmax)、最小P波时限 (Pmin)、Pd ,并与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病史的 6 0例高血压病患者 (Ⅱ组 :平均年龄 6 0岁 )进行了对比。Ⅰ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 ,观察服药前后有效者与无效者Pmax、Pd的变化。 结果 Pmax :Ⅰ组 (1 2 3 88ms± 1 4 0 8ms)非常显著高于Ⅱ组 (1 0 9 5 8ms± 1 1 6 9ms) (P <0 0 1 ) ;Pd :Ⅰ组 (5 1 1 8ms± 1 3 5 2ms)非常显著高于Ⅱ组 (37 92ms± 8 92ms)(P <0 0 1 )。Pmin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Ⅰ组Pmax >1 1 0ms者其Pd≥ 4 0ms的例数显著高于Ⅱ组 (P <0 0 1 )。Ⅰ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后 ,普罗帕酮治疗的有效率为 75 9%,治疗前后比较 :有效者Pmax显著缩小 ,由 1 2 3 5 6ms±1 1 92ms降至 1 0 4 1 2ms± 9 86ms(P <0 0 1 ) ;Pd则由 5 1 2 4ms± 1 3 37ms降至 30 6 8ms± 8 5 4ms(P <0 0 1 )。无效者治疗前后Pmax、Pd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结论 Pmax、Pd可用于预测高血压病患者并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筛选与评价药物疗效。普罗帕酮对治疗高血压病患者并发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P波离散度 普罗帕酮 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1例左肾切除又行右肾取石手术患者的护理
10
作者 马瑞珍 +1 位作者 王风云 杨俊荣 《工企医刊》 2005年第1期56-57,共2页
1998年12月,我们成功地救治了1例左肾切除后又行右肾取石手术且肾功能衰竭患者,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候某,男41岁,农民,因劳累后血尿伴腰部酸胀,B超示双肾结石.于1998年9月10日在我院外科行左肾输尿管取石术,术中发现肾盂出口有... 1998年12月,我们成功地救治了1例左肾切除后又行右肾取石手术且肾功能衰竭患者,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候某,男41岁,农民,因劳累后血尿伴腰部酸胀,B超示双肾结石.于1998年9月10日在我院外科行左肾输尿管取石术,术中发现肾盂出口有息肉样物,快速病理确诊肾盂移行上皮乳头状癌,随即行左肾切除手术,术后病情稳定出院.于同年12月13日来我院外科行右肾盂结石取石术,术后效果良好住院37天痊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石手术 右肾 肾切除 患者 护理 肾功能衰竭 救治 成功
下载PDF
从现代社会谈善后护理与伦理道德
11
作者 陈爱萍 郭淑春 +1 位作者 白焕峰 《中华全科医学》 2003年第2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现代社会 护理工作 死者家属 护理人员 山东省聊城市 伦理道德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患者家属 临别赠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