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209
1
作者 陆大道 杜德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3-727,共5页
大国间的争霸与兴衰更替,无疑不受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法则的支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权力结构正发生深刻重组,世界正在进入新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大时代,中国和平发展亟需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的... 大国间的争霸与兴衰更替,无疑不受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法则的支配。冷战结束以来,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国际权力结构正发生深刻重组,世界正在进入新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大时代,中国和平发展亟需地缘政治学、地缘经济学的理论支撑。本文在总结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发展态势的基础上,从思想渊源上论述了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学和地缘经济学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剖析了当前中国地理学在地缘政治地缘经济领域研究中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地理学界如何加强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研究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地缘经济 地理学
原文传递
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时空格局 被引量:105
2
作者 范斐 杜德 +1 位作者 李恒 游小珺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31-1343,共13页
根据科技资源的内涵与结构,利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2001-2010年科技资源的相关数据,应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计算出各城市在不同时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ESDA)对研究期内各城市科... 根据科技资源的内涵与结构,利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2001-2010年科技资源的相关数据,应用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DEA)计算出各城市在不同时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在此基础上,借助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 (ESDA)对研究期内各城市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态势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①全国地级以上城市的科技资源平均配置效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且在高低交错中呈现逐年递减趋势,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科技资源平均配置效率差距逐渐扩大。②在空间分布上,科技资源平均配置效率与城市群存在较好拟合。从空间的演变格局来看,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空间自相关显著,呈现出相似值(高高或低低)之间的空间集聚,空间分布的集聚现象逐步增强,在地理空间上总体差异具有变小的趋势。③科技资源配置相对效率的差异是区域发展的普遍现象,它的存在与演变是地理位置、科技资源禀赋、科技环境等诸多方面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级以上城市 改进的数据包络分析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原文传递
影响上海市地价空间分布的区位因子分析 被引量:62
3
作者 杜德 徐建刚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03-411,共9页
本文采用GIS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土地批租地块为样本,分析上海市地价与城市区位因子的线性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南京路、市中心和淮海路是影响上海市地价空间差异的主要区位因子,外滩、次级商业中心和交通结节点对... 本文采用GIS技术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以土地批租地块为样本,分析上海市地价与城市区位因子的线性关系。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南京路、市中心和淮海路是影响上海市地价空间差异的主要区位因子,外滩、次级商业中心和交通结节点对地价的影响很小,表明上海市地价的空间分布具有很高的向心性。上海市地价与区位因子这种关联性与该市的商业分布格局、CBD的功能结构和城市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地价 区位因子 多元回归分析 GIS
下载PDF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内涵、功能与组织结构 被引量:96
4
作者 杜德 何舜辉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15,共6页
文章在界定"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功能,即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驱动和文化引领;同时总结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五个显著特征:功能支配性、结构层次性、空间集聚性、产业高端性、文... 文章在界定"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内涵的基础上,讨论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四大功能,即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驱动和文化引领;同时总结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五个显著特征:功能支配性、结构层次性、空间集聚性、产业高端性、文化包容性;最后分析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组成要素和结构,将其归纳为三个层次的多要素系统,其中人才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的核心要素,大学、企业和政府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的驱动要素,创新文化、创新资本、创新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等是构成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环境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内涵 功能 组织结构
下载PDF
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及比较优势分析 被引量:85
5
作者 范斐 杜德 李恒 《科学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98-1205,共8页
科技资源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和结构,利用全国31个省市区1998-2010年的相关数据,在构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个区域的科... 科技资源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其配置效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内涵和结构,利用全国31个省市区1998-2010年的相关数据,在构建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对各个区域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测度。运用比较优势原理,采用NRCA模型,计算区域各科技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的相对比较优势。结果表明:历年来各区域整体的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都有所提升,但空间差异的分布格局变化不大,区域科技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配置效率的比较优势是影响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的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NRCA模型 比较优势
原文传递
中国城市创新技术转移格局与影响因素 被引量:78
6
作者 段德忠 杜德 +1 位作者 谌颖 管明明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38-754,共17页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中历年专利转让记录为数据源,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地理信息编码技术、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从集聚和扩散两个方面构建城市创新技术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对2001-2015年中... 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及分析平台中历年专利转让记录为数据源,采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地理信息编码技术、空间自相关模型和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并从集聚和扩散两个方面构建城市创新技术转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估模型,对2001-2015年中国城市技术转移的时空格局、集聚模式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2001-2015年,随着城市创新技术转移能力的不断上升,且在参与创新技术转移的城市数量不断增加情境下,中国城市创新技术转移能力的两极分化及强集聚特征持续发育;(2)中国城市创新技术转移格局经历着空间不断极化的历程,由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主导的三极格局逐渐凸显;(3)中国城市创新技术集散体系不断完善,从全球至地方的中国创新技术集散体系已初步形成;(4)中国城市创新技术转移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关联与集聚效应,4种类型基本呈"抱团"分布,城市创新技术转移的地理邻近性显著;(5)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发现,城市创新技术的需求能力和供给能力决定其转移能力,第三产业产值规模和专利申请量对城市创新技术转移能力影响较大。另外,研发人员数量也是影响城市技术转移能力的重要因素,但是相关性较低,而城市第一产值规模对城市创新技术转移能力具有显著的阻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转移 时空格局 集聚模式 影响因素 中国
原文传递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构的实践——基于三螺旋和创新生态系统视角的分析:以硅谷为例 被引量:74
7
作者 胡曙虹 黄丽 杜德 《上海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1-28,共8页
该文首先总结了三螺旋理论中大学、企业、政府三类创新主体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解析各创新主体和要素的特征以及创新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以硅谷为例,从实践上深入探究这一独特、高效且持续引领创... 该文首先总结了三螺旋理论中大学、企业、政府三类创新主体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解析各创新主体和要素的特征以及创新环境的重要性。进而以硅谷为例,从实践上深入探究这一独特、高效且持续引领创新发展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构过程和机理。研究认为硅谷创新体系的形成是各种创新主体、要素与创新环境良性互动的结果,其中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引擎"企业、奋发有为的政府是硅谷形成的主要驱动因素,密集的风险投资、大量的专业性服务机构、各种行业协会和非正式社交网络为重要的支撑要素并催化各类创新活动的产生,完善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开放包容的文化环境孕育了硅谷持续创新的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螺旋理论 创新生态系统理论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硅谷
原文传递
论住宅需求、居住选址与居住分异 被引量:47
8
作者 杜德 崔裴 刘小玲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2-90,共9页
本文从居住区位的需求出发,分析影响居住选址的社会经济因素和城市居住分异的基本规律。根据我国城市社会结构分化的现状和趋势,将我国城市住户划分为工薪家庭、高收入家庭、单身和夫妻家庭、"空巢"家庭和"外来人口"五种类型,分... 本文从居住区位的需求出发,分析影响居住选址的社会经济因素和城市居住分异的基本规律。根据我国城市社会结构分化的现状和趋势,将我国城市住户划分为工薪家庭、高收入家庭、单身和夫妻家庭、"空巢"家庭和"外来人口"五种类型,分析预测各类住户居住选址的基本倾向。最后以深圳蛇口工业区为例,剖析我国城市中正在出现和即将出现的居住空间分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宅需求 居住选址 居住分异 住宅经济
下载PDF
中国崛起的国际地缘战略研究 被引量:63
9
作者 杜德 马亚华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2012年第1期1-16,共16页
围堵与反围堵是世界历史上大国崛起的常态。本文立足于结构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原理,运用地理学的空间相互作用和区位选择等理论,探讨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权力一利益半径外延的必然性、与本文为竞争利益空间而发生的全球性战略互动,以... 围堵与反围堵是世界历史上大国崛起的常态。本文立足于结构现实主义的国际关系原理,运用地理学的空间相互作用和区位选择等理论,探讨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权力一利益半径外延的必然性、与本文为竞争利益空间而发生的全球性战略互动,以及由此诱发的周边地缘风险。作者指出,由于区域的非均质性,中国向外实现战略突破时只能依循非均衡路径,即集中优势资源在空间阻滞效应较弱、"投资"回报较高的局部地区率先实现突破,并以此为"极轴"向其他地区辐射战略影响。在全球层面上,由于综合国力的结构性缺陷,目前中国宜把战略资源优先投放到"低政治"领域,运用渗透性较强的经济手段,争取尽快在非洲、拉美与西欧等地获取必要的战略立足点;而在区域层面上,中国应追求在"高政治"领域有所建树,选择与中国在地理上接近、文化亲缘性较强、战略互信度较高的国家进行对外拓展,如:巴基斯坦、缅甸、蒙古、塔吉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地。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了21世纪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地缘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崛起 地缘战略 地缘政治
下载PDF
上海中心城区的职能转移与城市空间整合 被引量:29
10
作者 张水清 杜德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6-20,共5页
城市职能的调整与变化往往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新整合 ,探讨了上海中心城区职能转移的特征与过程 。
关键词 上海 中心城市 城市空间 职能转移
下载PDF
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路径 被引量:50
11
作者 杜德 《科学发展》 CAS 2015年第1期93-97,共5页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上海应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紧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力争到2040年基本建成具有雄厚竞争力、强大辐射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中枢...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一个系统工程,上海应从国家战略需求出发,紧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目标,全盘考虑、抓紧谋划、扎实推进,力争到2040年基本建成具有雄厚竞争力、强大辐射力和广泛影响力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中枢、国际创新知识生产源地、世界创新经济战略高地和国际科技创新竞合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中心 国家战略 系统工程
下载PDF
上海郊区城市化模式探讨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水清 杜德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1年第4期22-26,共5页
郊区城市化就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上海郊区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 ,大片农村景观迅速演变为城市景观。但在“均衡发展”模式引导下 ,上海郊区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水... 郊区城市化就是城市郊区乡村型社会地域组织向城市型社会地域组织演变的过程。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上海郊区进入了快速城市化阶段 ,大片农村景观迅速演变为城市景观。但在“均衡发展”模式引导下 ,上海郊区城市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水平 ,并出现“大城市、小郊区”的状况。笔者提出 ,欲加快郊区城市化速度与提高城市化质量 ,必须实现由“均衡发展”到“重点建设”的转变 ,并提出新城建设、中心镇建设与中心村建设等三种重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均衡发展 重点建设 上海郊区 工业化 中心村建设模式 新建建设模式 中心镇建设模式
下载PDF
论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趋势 被引量:29
13
作者 杜德 《世界地理研究》 2000年第1期1-9,共9页
本文在总结当前跨国公司R&D全球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其行业特征和区域格局。发现不同国家的海外R&D支出的行业结构大不一样 ,如美国以医药和汽车工业为主 ,而德国以化学工业为主 ;另外发现R&D的国际化程度与产业的技... 本文在总结当前跨国公司R&D全球化发展特征的基础上 ,分析其行业特征和区域格局。发现不同国家的海外R&D支出的行业结构大不一样 ,如美国以医药和汽车工业为主 ,而德国以化学工业为主 ;另外发现R&D的国际化程度与产业的技术强度没有直接关系。R&D的流入 /流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西欧发达国家之间 ,但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成为国际R&D投资的新兴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 跨国公司 全球化 国际化程度
下载PDF
基于能力结构关系模型的区域协同创新研究 被引量:48
14
作者 范斐 杜德 +2 位作者 游小珺 盛垒 肖泽磊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4,共9页
根据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结构的内涵,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能力5个方面构造了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的指标体系。利用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测度1998~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的各项创新能力结构,从时空... 根据区域协同创新能力结构的内涵,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产业创新能力、服务创新能力与创新环境能力5个方面构造了区域协同创新研究的指标体系。利用能力结构关系模型,测度1998~2011年中国省级区域的各项创新能力结构,从时空维度揭示不同区际创新能力结构的均衡与匹配程度,在此基础上,辨析不同省级区域在区际协同创新中获益效果的相对变化趋势及时空关联。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省级区域的创新能力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区域整体综合创新能力东、中、西阶梯分布的格局并没有改变,且地带间的综合创新能力差异有逐步扩大的趋势。2省级区域创新能力结构耦合度网络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不平衡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层现象与核心-边缘空间分异格局。3区域协同创新获益效果质量不高,区际协同创新获益值及获益比空间差异显著,但区际协同创新空间格局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同创新 创新能力结构 省级区域 协同创新获益
下载PDF
世界R&D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被引量:44
15
作者 杜德 周天瑜 +1 位作者 王勇 盛垒 《世界地理研究》 2007年第1期1-7,共7页
R&D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的背景下兴起的一门新型产业。从产业活动内容来看,R&D产业包括自主性研发、外部性研发和研发服务活动三大类。从产业价值构成来看,当前的研发产业以非合同式研发产出活动为主导,但未来研发... R&D产业是在经济全球化和研发全球化的背景下兴起的一门新型产业。从产业活动内容来看,R&D产业包括自主性研发、外部性研发和研发服务活动三大类。从产业价值构成来看,当前的研发产业以非合同式研发产出活动为主导,但未来研发产业的价值构成将以合同研发活动为主导,其次为专业性的研发服务活动,效率较低而成本偏高的自主性研发活动的市场份额将不断萎缩。当今世界R&D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以美国为主导的西方发达国家逐渐成为世界R&D产业发展的“领头羊”。总的来说,世界R&D产业的发展呈现出内部关联日益紧密、密集度迅速增大、研发领域不断更新、环境的影响更加突出等鲜明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D产业 区域类型 全球化
下载PDF
世界跨国投资网络结构演化及复杂性研究 被引量:46
16
作者 杨文龙 杜德 +2 位作者 游小珺 史文天 颜子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00-1309,共10页
基于复杂网络方法,运用GIS、Pajek、Matlab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世界跨国投资网络,考察2001~2012年世界跨国投资网络结构及其复杂性的时序演化过程。根据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跨国投资网络整体遵循"核心-边缘"... 基于复杂网络方法,运用GIS、Pajek、Matlab和数据库等技术手段,构建世界跨国投资网络,考察2001~2012年世界跨国投资网络结构及其复杂性的时序演化过程。根据研究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世界跨国投资网络整体遵循"核心-边缘"的圈层结构,结构内部不断变化和重组,呈现由双核主导向多核互联演变,形成资本从西欧、北美、东亚向北欧、南美、西亚、东南亚流动的格局;(2)世界投资网络具有显著小世界性质和无标度特征,无标度特征伴随时间的推移趋于弱化;(3)投资活动活跃的国家,对跨国投资网络拥有更强的控制力,但对强化投资的可达性作用不显著,其主要受市场等潜在因素的影响;(4)跨国投资结构的复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中枢型投资地、区域型投资地、一般型投资地、孤立型投资地,不同功能类型的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集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投资 网络结构 结构对等性
下载PDF
科技创新城市的功能内涵、评价体系及判定标准 被引量:42
17
作者 胡晓辉 杜德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625-1629,1650,共6页
针对我国对创新型城市概念、内涵和分类上的理解不足,借助城市经济基础和城市功能的相关理论,阐明了城市功能、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系,在解释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概念、内涵和表现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从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 针对我国对创新型城市概念、内涵和分类上的理解不足,借助城市经济基础和城市功能的相关理论,阐明了城市功能、科技创新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关系,在解释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概念、内涵和表现方式的基础上,重点从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部分与非基本部分两个方面入手,构建了城市科技创新功能的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科技创新城市的概念内涵,并初步设定了科技创新城市的界定标准及相关参数。其研究结果为推动创新型城市的理论研究,也为创新型城市的具体发展模式和未来路径选择提供一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功能 科技创新功能 科技创新城市 评价指标体系 判定标准
原文传递
跨国R&D投资的宏观区位选择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杜德 《世界地理研究》 2001年第2期7-15,共9页
本文从全球尺度上考察跨国R&D投资的宏观 (国家 )区位选择。采用 1997年美国跨国公司在各东道国的R&D支出数据 ,从跨国公司在当地生产的规模和特性、东道国技术资源状况和东道国政策法规三个方面来考察影响跨国R&D投资区位... 本文从全球尺度上考察跨国R&D投资的宏观 (国家 )区位选择。采用 1997年美国跨国公司在各东道国的R&D支出数据 ,从跨国公司在当地生产的规模和特性、东道国技术资源状况和东道国政策法规三个方面来考察影响跨国R&D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研究表明 :跨国公司R&D投资流向主要受公司本身的FDI流向、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科技人才的供应、技术设施的发展水平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完善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R&D 区位选择 跨国公司 东道国 技术资源 政策法规
下载PDF
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新的增长点 被引量:30
19
作者 杜德 盛垒 《经济导刊》 CSSCI 2005年第8期78-82,共5页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创意产业 增长点 西方发达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 平均水平 现代化指标 2002年 GDP比重
下载PDF
南海主权争端的战略态势及中国的应对方略 被引量:41
20
作者 杜德 范斐 马亚华 《世界地理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1-17,共17页
南海作为一个具有战略通道功能和能源基地功能的特殊区域,在中国这个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地缘战略中具有特别重要地位。南海形势的持续紧张固然有其历史成因,但亦反映出当今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地缘环境趋于复杂的残酷现实。本文首先从南... 南海作为一个具有战略通道功能和能源基地功能的特殊区域,在中国这个陆海复合型国家的地缘战略中具有特别重要地位。南海形势的持续紧张固然有其历史成因,但亦反映出当今中国在和平崛起过程中地缘环境趋于复杂的残酷现实。本文首先从南海地理概况、南海问题的历史沿革、国际社会对中国主权的认同三个方面辨析南海疆域地理格局和南海问题的动态演进;其次通过对南海权益争端脉络的梳理,指出南海问题在本质上已从中国与东盟当事国之间纯粹的资源争夺和领土争端,异化为西方大国阻击中国和平崛起的空间战场和历史节点;然后根据中国在"崛而未起"阶段特殊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指出能力和意愿的不足是导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战略被动的主要原因;文章最后提出了应对南海局势的基本思路:在坚持"区内问题区内解决"原则,力争在双边或多边制度框架内和平化解矛盾和冲突的同时,要树立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防范个别国家出现战略误判,并加大对该地区的战略资源投放,逐步强化对争议海域的有效管理和实际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主权争端 地缘战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