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针灸病谱的研究 被引量:274
1
作者 李晶 +8 位作者 孙冬纬 刘维红 李桂平 林雪 任辉 王涵 邹蓓蕾 焦素林 黄卫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73-378,共6页
目的:归纳中国现代针灸临床的治疗病症,总结现代针灸临床病谱。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1978-2005年针灸临床疗效观察类论文报道的病症按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并统计每一个病症被报道的论文篇数(即频次)。结果... 目的:归纳中国现代针灸临床的治疗病症,总结现代针灸临床病谱。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对《中国生物医学光盘数据库》中1978-2005年针灸临床疗效观察类论文报道的病症按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并统计每一个病症被报道的论文篇数(即频次)。结果:通过本次文献研究,共得到了16类针灸病谱461种,包括西医病338种,西医症状73种,中医病症50种。结论:针灸疗法适应证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针灸疗法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法中水沟穴作用探讨 被引量:99
2
作者 冀健民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535-536,共2页
目的 :探讨水沟穴在醒脑开窍针法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文献及现代医学机理 ,对针刺水沟穴在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中风急症期可醒脑神、开清窍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以调神作用为主 ,其作用机制 ,在于针... 目的 :探讨水沟穴在醒脑开窍针法中的作用。方法 :根据文献及现代医学机理 ,对针刺水沟穴在中风急性期和恢复期、后遗症期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 :中风急症期可醒脑神、开清窍 ,中风恢复期、后遗症期以调神作用为主 ,其作用机制 ,在于针刺刺激了穴周的面神经、三叉神经分支 ,激活了三叉神经—脑血管系统 ,一方面兴奋脑神经元 ,另一方面 ,改善了脑血流。其刺激的量化标志就是流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 水沟穴 中风 针灸疗法
下载PDF
针刺治疗急性脑缺血的微血管机制研究(Ⅰ)──针刺对急性脑缺血模型鼠微血管自律运动等的影响 被引量:58
3
作者 翟娜 石学敏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75-278,共4页
本研究以热阻凝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造成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检测了脑表面缺血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振幅和频率,及局部脑血流量、速率、单位体积内运动的血细胞数,从微血管角度深入探讨了急性脑缺... 本研究以热阻凝法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MCA)造成急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检测了脑表面缺血区微血管的自律运动振幅和频率,及局部脑血流量、速率、单位体积内运动的血细胞数,从微血管角度深入探讨了急性脑缺血发生发展的病理机制和针刺治疗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脑缺血 微血管自律运动 针刺疗法
下载PDF
针刺干预大鼠实验性脑梗塞的形态学研究——Ⅰ软脑模动脉网的代偿及动态定量观察 被引量:64
4
作者 翟娜 +1 位作者 石学敏 许屏 《针刺研究》 CAS CSCD 1993年第1期8-13,共6页
以脑灌注方法动态观察了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_0)所致大脑表面缺血区内软脑膜动脉网的代偿及针刺效应。MCA_0阻断后立即灌注,整个阻断侧大脑半球为空白的缺血区;阻断 MCA_03小时后,针刺组缺血区边缘末梢吻合网的血流已部分涌入缺... 以脑灌注方法动态观察了阻断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MCA_0)所致大脑表面缺血区内软脑膜动脉网的代偿及针刺效应。MCA_0阻断后立即灌注,整个阻断侧大脑半球为空白的缺血区;阻断 MCA_03小时后,针刺组缺血区边缘末梢吻合网的血流已部分涌入缺血区,并随时间延长,缺血区内充盈血管逐渐增多,而非针刺组仅可见到缺血区内有个别的代偿血管。实验提示:阻断 MCA_0初期,MCA 血管系统存在较严重的血管痉挛,故旁侧动脉的代偿基本不能实现,针刺则在缺血早期快速缓解了血管痉挛,使之接受代偿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灌注 脑梗塞 软脑膜动脉网 针刺
下载PDF
现代针灸临床病谱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75
5
作者 肖延龄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 :探讨针灸临床的病谱。方法 :选择 2 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五部针灸临床著作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卫生》刊登的针灸治疗 4 3种病等 6部文献 ,通过统计、分析、归纳 ,初步得出针灸临床病谱。结果 :通过文献研究得出了针灸能治疗 4 1... 目的 :探讨针灸临床的病谱。方法 :选择 2 0世纪具有代表性的五部针灸临床著作和世界卫生组织的《世界卫生》刊登的针灸治疗 4 3种病等 6部文献 ,通过统计、分析、归纳 ,初步得出针灸临床病谱。结果 :通过文献研究得出了针灸能治疗 4 14个病症 ,有 72种病症在 6部文献的一半以上有共同报道 ,这些病症基本上代表了现代针灸临床较为常见并有较好疗效的病谱。另外 ,作者首次提出了针灸临床病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针灸师 中医药学文献 病谱
下载PDF
论针灸医学的特色与优势 被引量:59
6
作者 刘炜宏 王凡 +3 位作者 王玲玲 杨永清 程凯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73-678,共6页
详细论述了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四个特色、五大优势。四个特色是:①以经络腧穴、气血运行理论为核心的理论特色;②通过刺激于外、调整于内达到防治疾病的效应机制特色;③以综合运用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和腧穴诊断为主要内容的... 详细论述了我国传统针灸医学的四个特色、五大优势。四个特色是:①以经络腧穴、气血运行理论为核心的理论特色;②通过刺激于外、调整于内达到防治疾病的效应机制特色;③以综合运用经络辨证、脏腑辨证、八纲辨证和腧穴诊断为主要内容的临床诊断特色;④由独特的治疗工具和特殊的操作手法构成的技术特色。五大优势是:①诊断优势:简单、快速、准确;②技术优势:容易掌握、操作简便;③疗效优势:见效快,疗效明显,适宜病症广泛;④安全优势:无毒,极少不良反应;⑤经济优势:治疗成本相对低廉。指出针灸医学应该能够在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 针灸医学 优势 针灸医学 经络辨证 适宜病症
原文传递
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48
7
作者 李桂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从中医理论、文献及临床角度研究郁证的发病机理,认为郁证发病关键脏腑为脑、肝,首次提出"脑神失调,肝失疏泄"为本病的中医病机。创立了"调神疏肝"针刺法,在选穴上以督脉和肝经穴为主。
关键词 调神疏肝针法 理论基础 郁证 治疗 中医理论 发病机理 脑神失调 中医病机 肝失疏泄 针刺法
下载PDF
消化系统针灸病谱的研究 被引量:54
8
作者 李桂平 +1 位作者 林雪 李晶 《针灸临床杂志》 2006年第3期1-2,共2页
通过查阅1978-2004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文献,统计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种及每个疾病文献报道的频次,通过分析归纳,初步从文献角度获得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优势病谱,为临床选用针... 通过查阅1978-2004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得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文献,统计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病种及每个疾病文献报道的频次,通过分析归纳,初步从文献角度获得针灸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优势病谱,为临床选用针灸治疗病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 病谱 针灸 文献研究
下载PDF
调神疏肝针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6
9
作者 李桂平 +2 位作者 颜红 张新军 黄立芳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154,共4页
目的:观察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选择110例郁证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疏肝针刺法组50例、传统针刺对照组及西药百忧解对照组各30例。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 目的:观察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郁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中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选择110例郁证患者,随机分为调神疏肝针刺法组50例、传统针刺对照组及西药百忧解对照组各30例。应用国际公认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表(SDS)、心理卫生自评表(SCL-90)量表积分法,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调神疏肝针刺法组治愈34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其痊愈率69.4%及总有效率98.0%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痊愈率48.3%,总有效率89.7%),而与西药百忧解组疗效(痊愈率64.0%,总有效率96.0%)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调神疏肝针刺法治疗郁证与西药百忧解有相同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神疏肝针法 郁证 临床研究 治疗 情感性精神障碍 汉密顿抑郁量表 心理卫生自评表 总有效率 临床疗效 传统针刺 抑郁自评表 针刺法 百忧解 痊愈率 诊断标准 抑郁发作 心境障碍 观察比较 对照组 西药 积分法 显著性 患者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鼠微血管壁ATP酶的影响 被引量:30
10
作者 翟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21-622,共2页
选用大鼠经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 ,复制急性脑梗塞模型 ,采用酶组化法特异性的显示微血管壁ATP酶 ,观察其变化及针刺内关、水沟对其的影响。结果发现 ,MCAO后 3,6 ,36小时缺血及梗塞区微血管壁上的ATP酶代谢严重障碍 ,酶大量脱失及耗... 选用大鼠经大脑中动脉阻断 (MCAO) ,复制急性脑梗塞模型 ,采用酶组化法特异性的显示微血管壁ATP酶 ,观察其变化及针刺内关、水沟对其的影响。结果发现 ,MCAO后 3,6 ,36小时缺血及梗塞区微血管壁上的ATP酶代谢严重障碍 ,酶大量脱失及耗竭 ,随着时间的延续 ,酶代谢逐渐改善 ,但活性较低 ,酶显示的微血管数目较少 ;而针刺组微血管壁上的ATP酶代谢较好 ,活性较高 ,酶显示的微血管数目较多 ,表明针刺可改善微血管内皮细胞的ATP酶代谢 ,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钠钾跨膜转运动能 ,从而有效地减轻因缺血缺氧而导致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微血管壁 ATP酶 针刺疗法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脑缺血鼠脑组织ATP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24
11
作者 石学敏 《上海针灸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8-39,共2页
观察针刺对缺血脑组织酶代谢的影响。方法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经镁离子激活法及二氨基联苯胺法,动态显示缺血区脑组织ATP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观察针刺内关及人中对其的影响。结果MCAo后3、6、36小时,缺血区两种酶均有大... 观察针刺对缺血脑组织酶代谢的影响。方法急性脑缺血大鼠模型,经镁离子激活法及二氨基联苯胺法,动态显示缺血区脑组织ATP酶及细胞色素氧化酶,观察针刺内关及人中对其的影响。结果MCAo后3、6、36小时,缺血区两种酶均有大量脱失;而针刺组则有显著意义的改善。结论针刺可改善脑组织的酶代谢,可有效地减轻因缺血而导致的脑组织酶代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腺苷三磷酸酶 细胞色素C 氧化酶 针刺
下载PDF
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大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沈晓明 +1 位作者 朴泰虎 石学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93-696,共4页
目的 :研究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雌性大鼠内分泌的调节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雌二醇 (estradiol,E2 )、卵泡刺激素 (follicularstimulatinghormone ,FSH)和黄体生成素 (luteinizinghormone ,LH)的水平。结果 :1... 目的 :研究调神益肾针法对更年期雌性大鼠内分泌的调节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检测血清雌二醇 (estradiol,E2 )、卵泡刺激素 (follicularstimulatinghormone ,FSH)和黄体生成素 (luteinizinghormone ,LH)的水平。结果 :16月龄雌性大鼠血清E2 水平降低 ,FSH和LH升高。经调神益肾针法干预后 ,血清E2 水平升高 ,FSH和LH水平下降 ,三者重新达到稳态。结论 :有效地调整下丘脑 垂体 卵巢轴可能是调神益肾针法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综合征 血清雌二醇 卵泡刺激素 黄体生成素 调神益肾针法 大鼠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下载PDF
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理论探讨 被引量:36
13
作者 黎波 柴华 《陕西中医》 2009年第5期590-591,共2页
目的:探讨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机理。方法:回顾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法,从急性腰扭伤的病因与病理着手,结合运动医学理论,探讨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机理。结论:针刺镇痛作用促其患者早期的自身运动,有利于肌组... 目的:探讨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机理。方法:回顾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方法,从急性腰扭伤的病因与病理着手,结合运动医学理论,探讨针刺远端腧穴治疗急性腰扭伤机理。结论:针刺镇痛作用促其患者早期的自身运动,有利于肌组织的修复和局部症状的改善。说明了针刺配合运动疗法协同作用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针灸疗法 急性病 腰肌 腰痛点 @远端腧穴
下载PDF
针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微循环灌注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27
14
作者 关玲 石现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脑梗塞的机理。方法 :采用血管内皮细胞荧光染色及白细胞荧光示踪法 ,结合显微录像系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动态定量地观察了针刺对MCAo后 3、6、2 4hr软脑膜微血管形态、密度、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 :①模型组各...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脑梗塞的机理。方法 :采用血管内皮细胞荧光染色及白细胞荧光示踪法 ,结合显微录像系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 ,动态定量地观察了针刺对MCAo后 3、6、2 4hr软脑膜微血管形态、密度、血流速度的影响。结果 :①模型组各时段微血管内皮细胞着色差 ,组织渗出荧光多 ,针刺组明显好于模型组。②各时段模型组缺血区软脑膜微血管密度明显降低 ,针刺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模型组。③各时段模型组缺血区软脑膜微血管血流速度降低 ,而针刺组流速较模型组明显提高。结论 :针刺能及时有效地改善MCAo后脑微循环灌注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急性脑梗塞 大鼠 脑微循环灌注状态
下载PDF
国外针灸病谱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黄卫 +3 位作者 熊俊 黎波 石磊 樊小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3-55,共3页
归纳国外现代针灸临床的治疗病症,总结国外针灸临床病谱。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美国Pubmed网络数据库中1978—2007年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论文报道的病症按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并统计每一个病症被报道的论文篇数(即频次)和疗效结论(有效、无效)... 归纳国外现代针灸临床的治疗病症,总结国外针灸临床病谱。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美国Pubmed网络数据库中1978—2007年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论文报道的病症按系统进行分析归纳,并统计每一个病症被报道的论文篇数(即频次)和疗效结论(有效、无效)情况。获得国外针灸临床文献587篇,共涉及16个系统130种病症,其中论文一致认为针灸有效者110种,大部分论文认为有效者16种,疗效肯定与否定文献数对等的病症1种,大部分文献认为无效的病症有1种,文献完全认为无效的病症有2种。表明针灸疗法适应证广,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针灸病谱不断扩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针灸疗法 国外 针灸临床 病谱
原文传递
现代针灸疾病谱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33
16
作者 熊俊 +7 位作者 黎波 石磊 徐媛媛 刘倩 陈可为 冯伟 刘维红 付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55-2157,共3页
目的:系统回顾现代针灸疾病谱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在阐明现代针灸疾病谱科学内涵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历史的各阶段内容和特点。结果:建国至今,现代针灸疾病谱历经临床经验总结与探索、专家意见... 目的:系统回顾现代针灸疾病谱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在阐明现代针灸疾病谱科学内涵和研究意义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历史的各阶段内容和特点。结果:建国至今,现代针灸疾病谱历经临床经验总结与探索、专家意见咨询与初步形成、全面科学总结与理论发展3个历史阶段。针灸适宜病症研究是它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结论:针灸疾病谱研究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不断丰富与完善,力求从根本上回答针灸到底能治哪些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 针灸学 发展史 方法学 综述
下载PDF
针刀结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感觉障碍: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31
17
作者 李孟汉 鲁海 +2 位作者 卢兰香 孟智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比较针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1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穴取... 目的:比较针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1例)。在常规内科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穴取水沟、内关、三阴交等,每日1次,每周6次;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枕外隆凸、寰椎后结节、颈椎关节突关节韧带、颈椎横突后结节等行针刀治疗,每周1次。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感觉评定量表(FMA)、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评定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MA评分升高(P<0.05)、VA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FMA评分升高幅度、VAS评分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34/38),高于对照组的76.9%(30/39,P<0.05)。结论:针刀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可改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感觉障碍,缓解疼痛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醒脑开窍针刺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感觉障碍 针刀 醒脑开窍针刺法 疼痛
原文传递
针刺结合悬吊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0
18
作者 徐磊 王楚妹 +3 位作者 董有康 张晶晶 郝汇睿 《针灸临床杂志》 2018年第8期8-11,共4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悬吊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联合组、针刺组,每组各28例。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针刺治疗;联合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偏...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悬吊训练对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联合组、针刺组,每组各28例。针刺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进行针刺治疗;联合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偏瘫侧上肢的悬吊训练。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Brunnstrom分期的变化。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两组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可明显改善上肢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P<0.01),且联合组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结合悬吊训练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悬吊训练 脑卒中 上肢 运动功能障碍
下载PDF
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属针灸病谱等级的分类依据及其思路 被引量:30
19
作者 徐彦龙 熊俊 +1 位作者 徐秀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属针灸病谱等级的分类依据,并为其他疾病分级提供常规分析流程。方法:以对照组为分类依据,以循证医学文献5级分类为文献级别评估依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照级别由高到低的顺序逐个排查,若有高级别的文献...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属针灸病谱等级的分类依据,并为其他疾病分级提供常规分析流程。方法:以对照组为分类依据,以循证医学文献5级分类为文献级别评估依据,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照级别由高到低的顺序逐个排查,若有高级别的文献支持所需结论,则不采用其他低级别证据的结果。结果:针灸是目前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干预措施,且对照国际公认治疗药物如西沙必利、吗丁啉等均有治疗优势,常规针刺即有较好的改善胃动力、缓解不适症状的效果,且安全无不良反应。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属Ⅰ级针灸病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灸疗法 文献计量学 病谱
原文传递
隔药铺灸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 被引量:28
20
作者 徐彦龙 +1 位作者 徐秀梅 何天有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9-291,共3页
目的:比较药物铺灸与西药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应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28例)及西药组(32例)。铺灸组在胃肠穴区、关元穴区及夹脊下穴区进行隔药铺灸治疗;西药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观察两... 目的:比较药物铺灸与西药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应差异。方法:将60例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铺灸组(28例)及西药组(32例)。铺灸组在胃肠穴区、关元穴区及夹脊下穴区进行隔药铺灸治疗;西药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铺灸组愈显率为71.4%(20/28),西药组为25.0%(8/32),铺灸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结论:隔药铺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口服柳氮磺胺吡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灸 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针灸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