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个案出发看“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 被引量:20
1
作者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52,共5页
翻译研究中的经验主义倾向和理性主义倾向妨碍了对“不可译现象”的探讨。这两种倾向导致的共同问题不仅在于可译与不可译的划界不一,而且还在于否定了“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要对这两类问题进行消解,可以采用语言哲学的分析手法。... 翻译研究中的经验主义倾向和理性主义倾向妨碍了对“不可译现象”的探讨。这两种倾向导致的共同问题不仅在于可译与不可译的划界不一,而且还在于否定了“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要对这两类问题进行消解,可以采用语言哲学的分析手法。本文以卡明斯一首诗的翻译为个案,从分析个案入手,利用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关于“语言是基于话语参与者共晓性的联合”的观点,来讨论“不可译现象”的可译潜势,从而得出结论:任何“不可译现象”都具有可译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译现象 划界 个案 共晓性 可译潜势
下载PDF
从基因的角度看摹因的实质 被引量:13
2
作者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5年第4期74-78,共5页
基因的发现给人文学科带来的启示之一就是在文化传递与进化过程中存在着摹仿的基本单位———摹因。目前,摹因尚属新鲜事物,对它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对摹因的认识存在着分歧。针对这一情况,以基因作为参照,对摹因的概念来源、摹... 基因的发现给人文学科带来的启示之一就是在文化传递与进化过程中存在着摹仿的基本单位———摹因。目前,摹因尚属新鲜事物,对它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对摹因的认识存在着分歧。针对这一情况,以基因作为参照,对摹因的概念来源、摹因的存在假说、以及对认识摹因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以此推论了摹因的本质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摹因 基因 存在假说 本质
下载PDF
连贯是一个语言哲学问题——四十年连贯研究的反思 被引量:13
3
作者 卡明斯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92,共10页
如果从Winterowd《连贯的语法》一文算起,那么国内外连贯研究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四十年来,连贯研究出现了语言形式研究、语用推理研究、功能语法研究和认知心理研究等四类方法。而且,这四类方法有一个共同的预设:连贯是篇章语言学... 如果从Winterowd《连贯的语法》一文算起,那么国内外连贯研究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了。四十年来,连贯研究出现了语言形式研究、语用推理研究、功能语法研究和认知心理研究等四类方法。而且,这四类方法有一个共同的预设:连贯是篇章语言学的一个规则性概念。围绕这一预设的连贯研究,尽管成果丰硕,但始终未能解决连贯的理论化问题。究其原因,现有的连贯研究虽然认识到了"有衔接而无连贯"这一"恩克维斯特问题",但未能清算该问题彰显出的认识论的"范畴错误"。在语言哲学视域下,连贯问题其实是一个语言哲学问题;连贯不是规则性概念而是规范性概念。因此,四十年后的连贯研究应该再进一步:应该开启连贯的语言哲学研究,从而探索乃至解决连贯的理论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贯研究 范畴错误 语言哲学 规范性概念 理论化
原文传递
基因、摹因、摹因学——摹因研究在中国的现状与问题 被引量:7
4
作者 《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90-93,共4页
正如生物遗传离不开基因,人类文化传递与演化却离不开摹因.正是出于这样的类比,摹因及摹因学才成为当今的新生事物.然而,摹因研究在中国才刚刚起步,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中,怎样寻找摹因性状凸显的样板及相关经验研究的方法成了关键问题.
关键词 基因 摹因 摹因学 问题
下载PDF
新描写主义与“假装”的高阶描写 被引量:10
5
作者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7-551,共15页
从具体的语言事实出发,对具有普遍性的人类假装进行完整描写,这契合的正是语言哲学中新描写主义的基本精神。基于此,本文意在做两方面的探讨:一方面从方法论上探讨新描写主义的哲学根源与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在具体问题研究上旨在消解关... 从具体的语言事实出发,对具有普遍性的人类假装进行完整描写,这契合的正是语言哲学中新描写主义的基本精神。基于此,本文意在做两方面的探讨:一方面从方法论上探讨新描写主义的哲学根源与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在具体问题研究上旨在消解关于假装的疑惑。研究表明,胡建华倡导的新描写主义是意在推动语言研究范式转变的一项革新,而这项革新与语言哲学的新描写主义具有相同旨趣。在新描写主义视域下,语言研究应该秉承"从一粒沙子看世界"的精神,遵循认识的确定性、描写的完整性、问题的真实性和理论的创新性四大原则,针对像"李四假装摇头说不知道"这样的语言事实,主张从低阶的单维度句法描写,走向多维度高阶描写。就"假装"而论,句法描写无法解决"假装"结构表面上的逻辑疑惑,而从高阶描写的概念维度和形上维度看,假装之所以成为假装,就在于符合假装的四个必要条件。高阶描写的启示是,一个特殊的表达式不仅是某种句法结构的正常或非正常体现,而且还是多维度下语义实在性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描写主义 假装 高阶描写 范式转变 语义实在性
原文传递
从连贯的二元性特征看阐释连贯的三类标准 被引量:3
6
作者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7-60,共4页
本文在分析了连贯的二元性特征的基础上,试图从语言形式、语用环境和认知心理三个方面来建立连贯的三个阐释标准.作者认为,如果连贯表现为话语内确定的、显性的、客观的语言特征,对连贯的阐释就是要揭示话语表面的构建规律,连贯研究则... 本文在分析了连贯的二元性特征的基础上,试图从语言形式、语用环境和认知心理三个方面来建立连贯的三个阐释标准.作者认为,如果连贯表现为话语内确定的、显性的、客观的语言特征,对连贯的阐释就是要揭示话语表面的构建规律,连贯研究则遵循语言结构标准.如果连贯表现为话语外不确定的、隐性的、主观的现象,那么连贯研究不仅要从语用环境去分析构成连贯的要素,而且还要从交际者大脑的认知环境去揭示连贯的内部机制,这就是阐释话语连贯的语用学标准和认知标准.这三个标准是系统阐释话语连贯时应遵循的准则,它们并不相互排斥、相互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的.连贯研究者应根据话语种类的不同以及不同性质的连贯从不同角度去剖析连贯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贯 特征 阐释 标准
下载PDF
假装、连环假装与“假装假装”——从奥斯汀和陈嘉映谈起 被引量:7
7
作者 赖成彬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4,共7页
哲学家奥斯汀开启了“假装”的概念考察工作,我国学者陈嘉映先生对此做了转述与补充,而且就“假装’’话题还主持了两次讨论。然而,从二人的书面论说和陈先生主持的讨论看,奥、陈二人对“假装”的论说并未廓清事关假装的几个根本问题。... 哲学家奥斯汀开启了“假装”的概念考察工作,我国学者陈嘉映先生对此做了转述与补充,而且就“假装’’话题还主持了两次讨论。然而,从二人的书面论说和陈先生主持的讨论看,奥、陈二人对“假装”的论说并未廓清事关假装的几个根本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假装的复杂性,总结出了假装的种类、假装的特性、构成假装的四个必要条件、以及假装与无法假装的界限,最后断言我们能“连环假装”,但始终无法“假装假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装 特性 条件 界限连 环假装
下载PDF
格赖斯的合作原则与维特根斯坦的自然理解——从钱冠连和陈嘉映谈起 被引量:8
8
作者 李菊莉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15,共7页
围绕格赖斯合作原则,钱冠连和冯光武所持的不同观点颇有启示作用。这启示就是老问题需要新理解,即有必要重新审视格赖斯合作原则。格赖斯合作原则并不具有强制性。作为描述性原则,格赖斯合作原则自然有其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格赖斯合作... 围绕格赖斯合作原则,钱冠连和冯光武所持的不同观点颇有启示作用。这启示就是老问题需要新理解,即有必要重新审视格赖斯合作原则。格赖斯合作原则并不具有强制性。作为描述性原则,格赖斯合作原则自然有其解释力不足的问题。格赖斯合作原则在维特根斯坦自然理解观审角下暴露的问题,可以通过陈嘉映理解的合作原则来解决。会话含义的衡量固然与话语形式及语境相关,但是会话之所以有意义,是因为话语双方在理解上合作,而理解的合作却以共晓性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赖斯合作原则 理解的合作原则 自然理解 共晓性
原文传递
语义最小论:问题与反思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林慧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86-400,共15页
语境在语言理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语义最小论者和语境论者围绕一些问题进行了争论,包括词汇句法决定的内容是否足以表达命题,话语字面意义的说明是否仅涉及词义与句法结构所决定的语境充实或是涉及自由语境充实、最小命题是否多余等等... 语境在语言理解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语义最小论者和语境论者围绕一些问题进行了争论,包括词汇句法决定的内容是否足以表达命题,话语字面意义的说明是否仅涉及词义与句法结构所决定的语境充实或是涉及自由语境充实、最小命题是否多余等等。本文聚焦最小论,阐释当今最小论的几种变体,廓清语境论对最小论的批评,旨在说明最小论并不是语境论者所认为的不合理和不直观的语义理论。最小论以其自身的确定性捍卫着语义研究的基本立场与形式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最小论 语境论 语境敏感性 最小命题
原文传递
从维特根斯坦的意义使用论看模态语词的语义实质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亚军 《外语学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4,共7页
维特根斯坦提出的意义使用论认为,在使用中语词才具有活力。该理论将语词语义的阐释导向语境,具有方法论意义。然而,鲜有研究基于意义使用论来探讨模态语词的语义实质。鉴于此,本文梳理意义使用论的思想内涵,探究其在模态语词语义生成... 维特根斯坦提出的意义使用论认为,在使用中语词才具有活力。该理论将语词语义的阐释导向语境,具有方法论意义。然而,鲜有研究基于意义使用论来探讨模态语词的语义实质。鉴于此,本文梳理意义使用论的思想内涵,探究其在模态语词语义生成和演化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语词语义是一种依附性观念客体,意义使用论对阐述模态语词语义实质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使用论 模态语词 语义实质 观念客体 维特根斯坦 真势模态 评价模态
原文传递
关于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凤琼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70-73,共4页
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产物,独立学院仍然面临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而问题的核心在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如何定位。根据定位的内涵及基本原则。剖析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出独立学院应该以培养特... 作为新形势下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产物,独立学院仍然面临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而问题的核心在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如何定位。根据定位的内涵及基本原则。剖析了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而指出独立学院应该以培养特色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兼顾各类型、各层次的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人才培养目标 定位
下载PDF
关于假装的语言分析和概念考察——对中国后语言哲学的一个思考 被引量:7
12
作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13,共7页
如何从事中国后语言哲学研究,这是一个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我们以汉语假装为例来说明中国后语言哲学应该走"语言分析"和"概念考察"相结合的道路。基于这一认识,就假装而论,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关于&q... 如何从事中国后语言哲学研究,这是一个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我们以汉语假装为例来说明中国后语言哲学应该走"语言分析"和"概念考察"相结合的道路。基于这一认识,就假装而论,有两个问题值得思考:关于"假装摇头"是否可能的语言问题和关于"假装假装"是否可能的概念问题。我们发现:当"假装"作为语词使用时,它所构成的"v1+v2"双动词结构如"假装摇头"会在语言形式上出现逻辑张力,从而说明语言的可能与事实的可能二者的界限并不统一;而作为概念的假装所引发的概念问题,如"假装假装"是否可能这一问题,折射出的道理是语言使用和概念认知并不对等。由此可知,语言问题和概念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对一个个类似于假装问题的语言问题和概念问题的澄清是后语言哲学的中心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装 语言分析 概念考察 中国后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里斯、维特根斯坦与话语的可能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24,共5页
语言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似乎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学说中得到了解答。然而,在里斯看来,维特根斯坦虽然给这一古题提供了解释,但未能揭示问题的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在生活形式上有所体现,但生活形式并非就是人们话语互动与互明的本质基础。... 语言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似乎在维特根斯坦后期学说中得到了解答。然而,在里斯看来,维特根斯坦虽然给这一古题提供了解释,但未能揭示问题的本质。语言与现实的关系在生活形式上有所体现,但生活形式并非就是人们话语互动与互明的本质基础。语言是“共晓性”的联合,而不是任何形式(包括生活形式)或规则的联合。语言共晓性的联合才是话语可能性的本质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斯 维特根斯坦 话语可能性 共晓性 联合
原文传递
关于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6
14
作者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1期82-85,共4页
针对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写作教学所出现的功利性太强这一问题,简略讨论了写作教学应该遵循控制论、认知发现论、及认知同化论的原则,相应地可采用成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及内容教学法进行教学。同时,明确提出了解决教学常见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 英语专业 写作教学 教学方法 写作模式 高等教育
下载PDF
实用主义语言哲学思想探析——皮尔士的意义理论 被引量:6
15
作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共7页
实用主义语言哲学是现代哲学的重要分支。皮尔士的《如何把我们的观念表达清楚》既是"实用主义的出生证",又标志着实用主义语言哲学意义理论的诞生。实用主义是皮尔士意义理论的核心准则,它既是廓清概念实在意义的一种方法,... 实用主义语言哲学是现代哲学的重要分支。皮尔士的《如何把我们的观念表达清楚》既是"实用主义的出生证",又标志着实用主义语言哲学意义理论的诞生。实用主义是皮尔士意义理论的核心准则,它既是廓清概念实在意义的一种方法,又是意义研究的新标志。本研究发现,皮尔士关于"意义是累积新知的过程"这一观点蕴育着语言哲学的新研究方向——意义累积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用主义 皮尔士 意义理论 语言哲学 意义累积论
原文传递
我们无法“假装假装”——有感于奥斯汀和陈嘉映有关假装的论说 被引量:5
16
作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15,共5页
哲学家奥斯汀对“假装”作了细致的考察,我国学者陈嘉映先生对此作了转述与补充。然而,他们二人对“假装”的论说并不彻底,不但留有不少空白,而且对事关假装的几个根本问题未加注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对生活中假装现象的分析,总结... 哲学家奥斯汀对“假装”作了细致的考察,我国学者陈嘉映先生对此作了转述与补充。然而,他们二人对“假装”的论说并不彻底,不但留有不少空白,而且对事关假装的几个根本问题未加注意。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对生活中假装现象的分析,总结出假装的种类、特性、构成假装的4个必要条件以及假装与无法假装的界限,最后断言我们能假装,但我们却无法“假装假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装 特性 条件 界限
原文传递
独词句研究:现状与展望
17
作者 黄弋桓 《外语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7,共7页
独词句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在形式上极度简化,却能完成一个句子的功能。目前国内的独词句研究主要在非主谓句范畴内开展,国外则是在叹词范畴内讨论。本文总结独词句的研究现状,包括对独词句性质与地位的传统认识,分析传统认识存在... 独词句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在形式上极度简化,却能完成一个句子的功能。目前国内的独词句研究主要在非主谓句范畴内开展,国外则是在叹词范畴内讨论。本文总结独词句的研究现状,包括对独词句性质与地位的传统认识,分析传统认识存在的问题,说明独词句研究的关键在于解决其形式与功能上的不匹配。对此,弗雷格的命题函数理论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论可以提供解决独词句问题的新思路,据此建立起独词句的新研究范式,推进独词句研究的深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词句 性质 地位 命题函数理论 语言游戏论 饱和
原文传递
英汉双名合词的普遍性考察——二维语义论视域
18
作者 《英语研究》 2024年第1期105-116,共12页
双名合词的语义关系问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过去的研究在结构上对双名合词进行语法描写,得到的研究结果是把双名合词分为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两大类。英汉两种语言都拥有这两类结构。然而,关于双名合词的语义关系的考察却局限在单维度... 双名合词的语义关系问题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过去的研究在结构上对双名合词进行语法描写,得到的研究结果是把双名合词分为并列结构和偏正结构两大类。英汉两种语言都拥有这两类结构。然而,关于双名合词的语义关系的考察却局限在单维度的语义描写层面,而对语义关系的描述基本上是以例说例,未能就英汉两种语言双名合词的语义关系的普遍性进行系统性揭示。英汉双名合词的普遍性是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文以二维语义论为基础,就英汉两种语言中由自然种类词项构成的双名合词“N_(1)+N_(2)”进行考察,目的是揭示双名合词语义关系的普遍性。在二维语义论视域下,英汉双名合词都有弗雷格联系式合词、康德联系式合词和卡尔纳普联系式合词三大类。根据“N_(1)+N_(2)”中N_(1)和N_(2)各自开显的语义维度与性质,这三大类双名合词又可分为十二亚类。在这十二亚类中,英汉双名合词的普遍性聚焦在康德联系先验的必然性上;在弗雷格联系上,英汉双名合词属于经验的必然或偶然普遍性;而在卡尔纳普联系上,双名合词的英汉对应情况比较复杂。对双名合词的语义关系进行考察,充满了挑战,也具有认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语义论 双名合词 弗雷格联系 康德联系 卡尔纳普联系
下载PDF
关于知识与意义的关联分析——从波普与维特根斯坦的冲突谈起 被引量:5
19
作者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3-27,共5页
波普与维特根斯坦发生的个人冲突,并不是他们哲学观点上的对抗。实际上,波普的知识论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意义论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从他们二人相互补充的哲学分析看,知识与意义并非来源于观察,也就不能还原为观察;知识与意义之间存在... 波普与维特根斯坦发生的个人冲突,并不是他们哲学观点上的对抗。实际上,波普的知识论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意义论具有相互补充的作用。从他们二人相互补充的哲学分析看,知识与意义并非来源于观察,也就不能还原为观察;知识与意义之间存在着关联性:知识与意义统一在语言里,语言构筑起知识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普 维特根斯坦 知识 意义 关联性
下载PDF
知识翻译学的学科基质
20
作者 《中国翻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6,189,190,共12页
知识翻译学需要夯实学科基质建设。学科基质是什么?知识翻译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亟待深究。在知识翻译学既有论断的基础上,根据康德关于知识判断的四大范畴与十二小范畴来建立知识判断的标准,论证了知识翻译学的学科基质的组成要素:形上... 知识翻译学需要夯实学科基质建设。学科基质是什么?知识翻译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亟待深究。在知识翻译学既有论断的基础上,根据康德关于知识判断的四大范畴与十二小范畴来建立知识判断的标准,论证了知识翻译学的学科基质的组成要素:形上思想、理论概括、价值标准和实践范例。基于此,以“不可译性”问题作为学科基质的实践范例,探讨知识翻译学解决翻译难题的理论指向与实践路向。从理论指向看,知识翻译的实质是从地方知识出发,到达世界知识的系列加工过程;从实践路向看,知识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即两种生活形式之间地方知识的互借、互明、互鉴、互惠和互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翻译学 学科基质 地方知识 知识翻译 不可译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