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TSP⁃1、PDGF预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阳阳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4期502-506,共5页
目的研究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预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5例ICH患者,随访90 d,5例患者因自身因素退出研究,根据改良版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成预... 目的研究血清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预测脑出血短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5例ICH患者,随访90 d,5例患者因自身因素退出研究,根据改良版Rankin量表评分将患者分成预后良好组(n=37)和预后不良组(n=23)。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并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脑出血预后不良独立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两组患者在体质量指数、高血压、血肿体积、NIHSS评分、肺部感染、破入脑室及空腹血糖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高血压(OR=1.275,95%CI:1.052~1.545)、空腹血糖(OR=1.551,95%CI:1.219~1.974)、血肿体积(OR=1.368,95%CI:1.124~1.664)、NIHSS评分(OR=2.537,95%CI:1.109~5.802)、TSP⁃1(OR=2.659,95%CI:1.202~5.881)及PDGF(OR=3.086,95%CI:1.324~7.197)等6项指标是脑出血短期预后独立影响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可得,TSP⁃1诊断的临界值为121.23 ng/m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8.26%,特异度为78.38%,AUC为0.877(95%CI:0.782~0.971);PDGF诊断的临界值为369.34 ng/L,其对应的灵敏度为73.91%,特异度为70.27%,AUC为0.778(95%CI:0.638~0.918);在最佳临界切点时,联合检测方法为平行检测,其灵敏度为86.96%,特异度为67.57%,AUC为0.943(95%CI:0.881~1.000),有评估价值。结论高血压、空腹血糖、血肿体积、NIHSS评分、血清TSP⁃1和PDGF等指标是脑出血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血清TSP⁃1和PDGF单独或联合诊断可应用于预测其短期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血小板反应蛋白1 脑出血 短期预后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靶向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爱东 黄强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09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拮抗剂-吉非替尼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为胶质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研究作准备。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GBM、SHG44及神经干细胞、脑肿瘤干细胞中EG-FR基因的表达。选择不同浓度...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拮抗剂-吉非替尼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为胶质瘤干细胞靶向治疗研究作准备。方法荧光定量PCR检测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GBM、SHG44及神经干细胞、脑肿瘤干细胞中EG-FR基因的表达。选择不同浓度的吉非替尼作用于U251细胞48h,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吉非替尼作用U251细胞后细胞增殖周期和细胞凋亡比率的变化。结果U251和脑肿瘤干细胞中都高表达EGFR。吉非替尼对U25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IC50为19.0μM。以12.7μM、19.0μM和25.3μM吉非替尼处理U251细胞,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和细胞凋亡率都逐渐升高。结论EGFR在U251细胞和脑肿瘤干细胞中都高表达,其拮抗剂吉非替尼对U251的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靶向治疗胶质瘤干细胞的研究开拓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靶向治疗 EGFR 吉非替尼
下载PDF
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液化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石怀智 张春声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14期2001-2004,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液化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1例,其中男性23... 目的对比分析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液化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1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41~73(63.2±9.5)岁,接受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液化术治疗;对照组43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43~76(59.3±11.8)岁,接受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住院花费、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t检验。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治疗费用、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0.82±0.24)h比(3.61±0.56)h、(46380.51±35633.35)元比(72834.60±32785.26)元、(15.52±13.50)d比(23.32±16.8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42、3.48、2.34,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12.87±3.13)分比(18.98±4.85)分],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82.23±7.94)分比(56.88±6.7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2、15.75,均P<0.05)。结论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液化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与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相比,颅内血肿穿刺尿激酶液化术更为安全、有效,能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轻神经组织损伤,有利于术后康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颅内血肿穿刺 尿激酶 去骨瓣减压术
下载PDF
触珠蛋白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急性脑梗死预后关系
4
作者 高阳阳 +1 位作者 刘瑞霞 斯琴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触珠蛋白(HP)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变化与静脉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和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巴彦淖尔市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260例,根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触珠蛋白(HP)和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变化与静脉溶栓治疗后血管再通和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于巴彦淖尔市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CI患者260例,根据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分为血管再通组196例和血管未通组64例;治疗后90 d,应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59例和预后不良组101例。比较各组血清HP和ADMA水平,用logistic回归分析治疗后血管未通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用ROC曲线分析血清HP和ADMA水平对治疗后血管未通的预测价值和预后不良的诊断效能。结果血管未通组血清HP和ADMA水平显著高于血管再通组[(2.10±0.21)g/L vs(1.29±0.31)g/L,(1.68±0.19)μmol/L vs(0.69±0.11)μmol/L,P<0.01];HP和ADMA是ACI患者治疗后血管未通的危险因素(P<0.01);二者联合诊断血管未通的曲线下面积为0.869(95%CI:0.830~0.908)。预后不良组血清HP和ADMA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2.27±0.19)g/L vs(1.15±0.34)g/L,(1.72±0.21)μmol/L vs(0.64±0.10),P<0.01];HP和ADMA是治疗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P<0.01);二者联合诊断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16(95%CI:0.768~0.865)。结论HP和ADMA在ACI静脉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患者和预后不良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二者联合可有效预测静脉溶栓治疗后血管未通和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预后 触珠蛋白类 精氨酸 LOGISTIC模型 预测 回顾性研究 纤溶酶原激活剂
下载PDF
胶质瘤治疗的靶分子CDC2RNA干扰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黄强 +3 位作者 陈骅 王爱东 董军 兰青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抑制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C2基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为其作为胶质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在胶质瘤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基因重组构建的CDC2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对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 目的探讨抑制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CDC2基因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为其作为胶质瘤发生发展相关基因在胶质瘤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基因重组构建的CDC2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对体外培养的人脑胶质瘤细胞进行转染。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和数量变化;RT-PCR及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CDC2mRNA表达:Westemblot检测CDC2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在转染针对CDC2的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48h后,贴壁生长的细胞逐渐漂浮,细胞生长受到抑制,CDC2mRNA下调均达98%以上.蛋白表达下调达92%以上,同时出现了明显的细胞G2/M期阻滞.细胞凋亡由0.57%上升到13.01%.并且超微结构受损明显。结论CDC2shRNA逆转录病毒表达质粒介导的RNA干扰能有效的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CDC2可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靶分子作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CDC2 RNA干扰 基因治疗
原文传递
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高级别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6
作者 高阳阳 张春声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分析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高级别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高级别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其中38例行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指... 目的分析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高级别动脉瘤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抽取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高级别颅内动脉瘤患者72例,其中38例行个体化显微手术治疗(观察组),34例行血管内介入治疗(对照组)。统计并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清相关指标,并比较两组预后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延长(t=12.409、6.235,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t=5.597,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ADL评分、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t=21.755、7.748、20.423,P<0.05),而观察组NIHSS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水平低于对照组(t=12.517、12.043、11.955、5.491,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160,P>0.05)。结论个体化显微手术对高级别动脉瘤具有较好的疗效,可减少炎症反应,改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手术费用较少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显微手术 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脑脊液腺苷脱氨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改变
7
作者 高阳阳 赵世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4期80-81,共2页
目的观察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改变。方法选择16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为病例组,1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脑脊液ADA、NSE水平。观察病例组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 ... 目的观察脑脊液腺苷脱氨酶(AD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神经型布氏杆菌病的改变。方法选择16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患者为病例组,1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研究对象血、脑脊液ADA、NSE水平。观察病例组患者脑脊液检查结果 ,收集9例病例组患者血及脑脊液ADA数据与对照组比较,收集15例病例组患者血及脑脊液NSE数据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例组患者8例脑脊液压力>180 mm H_2O(1 mm H_2O=0.0098 kPa=9.8 Pa),8例正常。9例病例组患者血ADA水平为(13.90±9.35)U/L,与对照组的(9.39±3.89)U/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脑脊液ADA水平为(18.38±8.94)U/L,高于对照组的(2.96±1.14)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例病例组患者血NSE水平为(12.84±4.31)ng/ml,与对照组的(10.57±2.85)ng/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脑脊液NSE水平为(47.97±22.09)ng/ml,高于对照组的(11.62±2.91)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型布氏杆菌病非特异的临床表现和广泛的临床综合征给明确诊断带来一定的困难,尤其非疫区医生容易漏诊误诊。如临床工作中遇到类似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表现,脑脊液ADA、NSE增高且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时应重点排查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型布氏杆菌病 脑脊液 腺苷脱氨酶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下载PDF
美金刚联合脑电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变化
8
作者 杜圆圆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22年第4期595-597,共3页
目的探究美金刚联合脑电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对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140例AD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观察组予以美金刚联合脑电磁治疗... 目的探究美金刚联合脑电磁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痴呆对患者精神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140例AD痴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观察组予以美金刚联合脑电磁治疗,对照组给予美金刚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精神状态和痴呆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活动(ADL)、AD病理行为症状量表(BEHAVE-AD)、神经精神量表(NPI)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前,两组总体衰退量表(GDS)和痴呆量表(Bless-ed-Rot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的GDS、Bless-ed-Roth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D痴呆治疗中利用美金刚联合脑电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对于患者的痴呆行为改善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精神状态,治疗安全性更高,应用价值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金刚 经颅磁刺激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行为精神症状
原文传递
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石怀智 何继军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年第7期18-18,共1页
目的:就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9例。实验组给予微创穿刺治疗,参照... 目的:就微创穿刺与小骨孔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对比。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患者39例。实验组给予微创穿刺治疗,参照组给予小骨孔开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均P<0.05。结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较为显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穿刺 小骨孔开颅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