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及临床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2
1
作者 徐先平 黄慧俐 +1 位作者 胡建军 《中国医药导刊》 2008年第3期407-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和诊断,评价特异性治疗的疗效。方法: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流程及痰细胞分类检查,对111例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性治疗。结果:111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102例,确诊率91.9%。单一病因咳嗽... 目的:探讨慢性咳嗽的病因分布和诊断,评价特异性治疗的疗效。方法:慢性咳嗽解剖学诊断流程及痰细胞分类检查,对111例慢性咳嗽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针对病因给予特异性治疗。结果:111例慢性咳嗽患者中确诊102例,确诊率91.9%。单一病因咳嗽者89例(87.3%),二重病因11例(10.8%),三重病因2例(2.0%)。包括复合病因在内的咳嗽者,总计126例次慢性咳嗽病因,胃食管反流性咳嗽35例,占27.8%;咳嗽变异性哮喘20例,占15.9%;鼻后滴漏综合征34例,占27.0%;感染后咳嗽15例,占11.9%;ACEI类药物药源性咳嗽5例,占4.0%;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8例,占6.3%;病因未明者9例,占7.1%。102例明确诊断的患者经特异性治疗后,97例患者咳嗽得到临床控制(95.1%),其余5例为显效(4.9%)。结论:慢性咳嗽的解剖学诊断流程及诱导痰细胞分类学检查是诊断慢性咳嗽的重要手段。GER、PNDS、CVA、PIC、EB、ACEI类药物诱导的咳嗽等是昆明地区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针对咳嗽病因的特异性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病因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慢性咳嗽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黄慧俐 徐先平 +3 位作者 兰平起 俞洋 《西南军医》 2010年第5期831-833,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几种病因所致慢性咳嗽治疗中的特异性疗效。方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所致的慢性咳嗽患者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分析。结果 CVA20例、PNDS34例、EB8例的患者经...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几种病因所致慢性咳嗽治疗中的特异性疗效。方法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性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所致的慢性咳嗽患者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分析。结果 CVA20例、PNDS34例、EB8例的患者经糖皮质激素特异性治疗后,有效以上(含显效)分别为95%(19/20)、94.1%(32/34)和87.5%(7/8),缓解共为4例,无无效病例。结论 CVA、PNDS、EB是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糖皮质激素特异性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病因 糖皮质激素治疗
下载PDF
综合性营养评估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慧俐 彭晓丹 +3 位作者 胡建军 兰平起 黄芸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7年第2期94-96,共3页
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几项营养指标进行评估。方法对1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膳食调查、生化参数的测定。结果依据SGA评分,在营养良好、轻中度营养不良及重度营养不良三组间进行以下指标比较:平均每... 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几项营养指标进行评估。方法对1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膳食调查、生化参数的测定。结果依据SGA评分,在营养良好、轻中度营养不良及重度营养不良三组间进行以下指标比较: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能量(DEI)和蛋白质摄入(DPI)、血白蛋白(ALb),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0.05)。但营养良好组的DEI和DPI异常率高达46.0%、49.0%,重度营养不良组中各指标异常率均在80%以上。血前白蛋白(PA)与血ALb有显著相关(P<0.01),与DPI、DEI均无相关。结论SGA是评价MHD患者营养状况的简便方法,但还需其它反映营养状况不同侧面指标的补充,如DEI、DPI、血ALb、血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血液透析 营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关系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黄慧俐 +2 位作者 胡建军 黄芸 彭晓丹 《西南军医》 2007年第5期10-12,共3页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观察,探讨其发生率及相互关系。方法对142例血透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营养状况、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调查。其中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作为营养状... 目的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观察,探讨其发生率及相互关系。方法对142例血透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营养状况、慢性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并发症等情况进行调查。其中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作为营养状况的标准,血CRP为慢性炎症的指标,影像学检查判断有无心血管疾病。结果142例血透患者中营养不良、炎症和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分别为:49.3%,24.0%,54.84%;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综合征19.0%;心血管疾病与炎症、营养不良呈正相关。结论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是普遍存在的,三者间相互作用,并且加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炎症 心血管疾病
下载PDF
E-link训练系统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龙虎 孙剑端 +4 位作者 孙义 陈娟 陈兰 巩灵转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5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试验组采用E-link训练系统联... 目的探讨E-link评估与训练系统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6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试验组采用E-link训练系统联合常规康复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的VAS评分及腕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4、8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逐渐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后,试验组患者的腕关节活动度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掌屈、背伸、桡偏活动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E-link训练系统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可明显减轻桡骨远端骨折术后疼痛程度,改善腕关节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腕关节 E-link评估训练系统 康复治疗
下载PDF
手外伤康复中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葆欣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13年第3期324-328,共5页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康复中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产生的机理和分布类型以及最佳预防手段。方法对213例手外伤术后康复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 目的探讨手外伤术后康复中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产生的机理和分布类型以及最佳预防手段。方法对213例手外伤术后康复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分析出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在手外伤康复中的发病率。结果CRPS在手外伤康复中发病率约为42%.其中CRPSⅡ型占97%,CRPSⅠ型占3%。通过对年龄、性别等基本情况分析.女性在手外伤康复中CRPS发病率为72%,高于男性28%的发病率。青少年手外伤康复中CRPS发病率为10%,低于成年人24%的发病率。通过对手外伤康复情况分析,刀砍伤95例,发生CRPS36例,发病率37%;牵拉伤63例,发生CRPS25例,发病率39%;挤轧伤27例,发生CRPS13例。发病率48%;撕脱伤28例,发生CRPS15例,发病率53%。从受伤到开始康复时间长短来看,CRPS发生在2周~1个月,2周以内,1~2个月,2个月以上。从受伤部位来看,手部1区的损伤发生CRPS的几率板低,在本次调查中1区损伤15例发生CRPS的概率为0。相关文献证实,CRPS在手部1区损伤的发病率不足1%,手部3区为47%,手部5区为26%,手部4区为49%,手部2区为54%,前臂30%,上臂62%。骨折占10%-14%,韧带拉伤或扭伤占13%-22%,神经损伤占30%-44%,挫伤和挤轧伤占8%~18%。结论CRPS平均发病年龄为36-46岁,以女性居多:CRPS在手外伤康复中以CRPSⅡ型为主,儿童和青少年CRPS发病率很低,开放性损伤更容易发生;手外伤的早期康复治疗应在2周以后进行,这样对患者康复比较安全和有效,同时也防止了CRPS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外伤康复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综合性营养评估法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黄慧俐 胡建军 +3 位作者 彭小丹 兰平起 黄芸 《西南军医》 2007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 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几项营养指标进行评估。方法 依据SGA评分对1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膳食调查、生化参数的测量。结果 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能量和蛋白质摄入(DEI、DPI)、血白蛋白,均有显著性差... 目的 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几项营养指标进行评估。方法 依据SGA评分对14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膳食调查、生化参数的测量。结果 平均每日每公斤体重能量和蛋白质摄入(DEI、DPI)、血白蛋白,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0.05)。但营养良好组的DPI和DEI异常率高达49.0%、46.0%,重度营养不良组中各指标异常率均在80%以上。血前白蛋白与白蛋白有显著相关(P〈0.01),与DPI、DEI均无相关。结论 SGA是评价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简便方法,但还需其它反映营养状况不同侧面的指标的补充,如DEI、DPI、血白蛋白。前白蛋白作为血透患者营养监测的常规指标有待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营养评估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MIA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8
作者 黄慧俐 黄芸 +2 位作者 胡建军 彭晓丹 《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 2008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MIA综合征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与透析的充分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血透患者进行了营养指标、慢性炎症状况、心血管疾病的横断面调查。结果14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普遍存在着营养不良,其发生率为轻中度42.3%(6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MIA综合征的发生率、临床表现及与透析的充分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42例血透患者进行了营养指标、慢性炎症状况、心血管疾病的横断面调查。结果142例维持性血透患者普遍存在着营养不良,其发生率为轻中度42.3%(60/142),重度7.0%(10/142),总发生率为49.3%(70/142)。142例血CRP为0.33~44(5.55±10.22)mg/L,慢性炎症35例(24.6%)超过正常值(8mg/L)。142例有心血管疾病表现的总发生率为52.1%(74/142)。提示维持性血透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是较常见的。而兼有营养不良、炎症、心血管疾病即MIA综合征者为19.0%(27/142),但MIA综合征的发生与透析充分性无明显关系。结论血液透析患者中存在MIA综合征,且营养不良、心血管疾病及炎症之间可能是相互关联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疾病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炎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