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 被引量:438
1
作者 王丽敏 +3 位作者 姜勇 晓燕 张梅 胡楠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9-413,共5页
目的调查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2010年在我国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548名18岁以上居民,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对样本经过复杂加权后,计算了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和地区居民的高... 目的调查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方法2010年在我国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548名18岁以上居民,采用电子血压计进行血压测量。对样本经过复杂加权后,计算了不同年龄、性别、城乡和地区居民的高血压患病情况。结果调查对象中共有37461例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病率为38.0%;收缩压为(132.7±21.9)mmHgmmHg=0.133kPa),舒张压为(81.4±11.9)mmHg。经复杂加权后,中国成年人收缩斥为30.8±21.3)mmHg,舒张压为(80.4±11.7)mmHg。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33.5%(95%CI:31.6%-35.4%)。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高而上升,其中18-24岁组最低(9.7%,95%CI:8.5%-10.9%),75岁以上人群最高(72.8%,95%CI:70.4%-75.2%);男性(35.1%,95%CI:33.1%-37.1%)高于女性(31.8%,95%CI:29.8%-33.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城市(34.7%,95%CI:32.4%-37.1%)与农村(32.9%,95%CI:30.3%-35.5%)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东部、中部和西部高血压患病率依次降低,分别为36.2%(95%CI:33.1%-39.3%)、34.1%(95%叫:30.7%-37.5%)和28.8%(95%CI:25.1%-32.6%)(P〈0.05)。结论2010年我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并且存在性别、年龄和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及肥胖流行特征 被引量:224
2
作者 晓燕 姜勇 +4 位作者 胡楠 张梅 黄正京 赵文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3-686,共4页
目的了解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方法2010年在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271名18岁以上居民,测量调查对象的体重和身高,并计算了BMI。以24kg/m^2≤BMI〈28kg... 目的了解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流行状况。方法2010年在我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8271名18岁以上居民,测量调查对象的体重和身高,并计算了BMI。以24kg/m^2≤BMI〈28kg/m^2为超重,BMI≥28kg/m^2为肥胖。经复杂加权后,计算了我国不同性别、年龄、区域成年人的超重率、肥胖率、超重和肥胖总率。结果我国成年人超重率为30.6%,男性和女性分别为31.5%、29.7%(x^2=16.05,P〈0.01),18~44、45~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为27.1%、37.2%、32.3%(x^2=482.00,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33.9%、29.1%(X。=21.14,P〈0.01),东、中、西部分别为32.O%、31.1%、28.0%(x^2=8.72,P〈0.05);肥胖率为12.0%,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1.9%、12.1%(X。=0.33,P〉0.05),18~44、45~59和/〉60岁年龄组分别为10.6%、14.7%、12.6%(X。=111.25,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4.2%、11.O%(x^2=12.11,P〈0.01),东、中、西部地区分别为13.5%、11.9%、9.9%(X^2=10.05,P〈0.01);超重和肥胖总率为42.6%。超重和肥胖总率呈现城市(48.1%)高于农村(40.1%)(√=20.37,P〈0.01),东(45.5%)、中(43.0%)、西(37.9%)部地区依次降低的趋势(X。=10.46,P〈0.01)。结论2010年我国成年人超重率、肥胖率、超重和肥胖总率较高,且存在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质量指数 超重 肥胖 成年人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流行特点 被引量:201
3
作者 剑虹 王丽敏 +7 位作者 毕宇芳 姜勇 米生权 戴蒙 徐瑜 宁光 赵文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14-418,共5页
目的 调查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分析其流行特点。方法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 目的 调查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病率,分析其流行特点。方法2010年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7409名18岁以上居民。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TC、LDL-C、HDL-C和TG检测。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计算高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同醇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结果经复杂加权后,我国18岁以上居民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3.3%,18-44、45-59和≥60岁居民的患病率分别为2.2%、4.7%和4.9%(P〈0.01);男、女分别为3.4%、3.2%(P〉0.05);城市和农村分别为4.2%、2.9%(P〈0.01);东、中、西部分别为4.2%、2.4%和3.1%(P〈0.01)。高低密度脂蛋F1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2.1%,18-44、45-59和≥60岁居民的患病率分别为1.3%、3.0%和3.6%(P〈0.01);男、女均为2.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3.0%、1.8%(P〈0.01);东、中、西部分别为2.9%、1.5%和1.8%(P〈0.01)。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病率为44.8%,18-44、45-59和≥60岁居民的患病率分别为46.9%、42.6%和41.2%(P〈0.01);男、女分别为50.6%、38.9%(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45.4%、44.6%(P〈0.05);东、中、西部分别为43.5%、43.3%和48.6%(Jp〈0.01)。,高片油三酯血症患病率为11.3%,18-44、45-59和≥60岁居民的患病率分别为10.1%、14.2%和10.8%(P〈0.01);男、女分别为13.8%、8.6%(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2.1%、10.9%(P〈0.01);东、中、西部分别为11.0%、11.7%和11.2%(P〈0.05)。结论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以低高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血脂异常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1990—2015年中国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与&quot;健康中国2030&quot;下降目标分析 被引量:189
4
作者 曾新颖 +4 位作者 刘世炜 王黎君 刘韫宁 刘江美 周脉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9-214,共6页
目的 分析1990—2015年中国全国及各省份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以及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情况.方法 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 ,根据WHO推... 目的 分析1990—2015年中国全国及各省份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变化趋势,以及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下降目标的情况.方法 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 ,根据WHO推荐的早死概率计算方法,计算、分析和比较1990—2015年中国全国及各省份(不包括中国台湾数据)不同性别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及其年均变化速度;并以"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下降30%为标准,评价各省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实现目标的难度.结果1990—2015年中国男性和女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早死概率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四类慢性病合计的早死概率由30.69%降至18.54%,女性的下降速度(由25.97%降至12.40%)远快于男性(由34.94%降至24.19%).2015年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较高的前5位省份依次为青海(28.81%)、西藏(25.88%)、贵州(24.67%)、广西(23.56%)和新疆(23.21%),而较低的前5位依次为上海(8.40%)、北京(9.39%)、香港特别行政区(10.10%)、澳门特别行政区(10.31%)和浙江(11.70%);如果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2030年早死概率较高的两个省份青海和西藏应分别下降至20.17%和18.12%,而上海和北京则应分别下降至5.88%和6.57%.1990—2015年中国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的年均下降速度为2.00%,下降速度较快的前5个省份依次是北京(3.48%)、上海(3.24%)、浙江(2.81%)、福建(2.75%)和广东(2.67%),且包括这5个省份在内的11个省份按既往下降速度均能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而其他22个省份则无法实现控制目标,需要更大的下降速度才能达标.结论 1990—2015年中国全国及各省份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呈持续下降趋势,与女性相比,男性的早死概率较高且下降速度较慢,各省份的四类慢性病早死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概率 早死概率 健康中国2030 HEALTH China 2030
原文传递
两种测量方法定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 被引量:154
5
作者 晓松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3263-3266,3269,共5页
[目的]比较两种测量方法定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方法的优劣。[方法]应用配对t检验、简单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以及Bland-Altman法对某一致性较好的实例以及其衍生出的系统误差较大、随机误差较大以及测量范围局限3种情况进行一致性... [目的]比较两种测量方法定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评价方法的优劣。[方法]应用配对t检验、简单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以及Bland-Altman法对某一致性较好的实例以及其衍生出的系统误差较大、随机误差较大以及测量范围局限3种情况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对实例一致性评价中,简单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与Bland-Altman法显示一致性较好,配对t检验显示一致性较差;系统误差较大情况下,简单相关分析显示较好一致性,而配对t检验、组内相关系数与Bland-Altman法显示一致性较差;随机误差较大情况下,配对t检验显示一致性较好,而简单相关分析、组内相关系数与Bland-Altman法显示一致性较差;在测量范围局限而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均小情况下,配对t检验与Bland-Altman法显示较好一致性,而简单相关分析与组内相关系数显示一致性较差。[结论]配对t检验与简单相关分析作为一致性评价方法有明显缺陷,而组内相关系数与Bland-Altman法虽有一定局限但可作为一致性评价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 配对T检验 简单相关系数 组内相关系数Bland-Altman法
下载PDF
2010年中国成年人吸烟与戒烟行为现状调查 被引量:135
6
作者 张梅 王丽敏 +7 位作者 晓燕 姜勇 胡楠 肖琳 杨焱 杨功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04-408,共5页
目的调查2010年我国成年人吸烟与戒烟行为流行状况。方法2010年在我国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共调查了18岁以上居民98712名,用于吸烟与戒炯行为分析的有效样本量为9... 目的调查2010年我国成年人吸烟与戒烟行为流行状况。方法2010年在我国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信息,共调查了18岁以上居民98712名,用于吸烟与戒炯行为分析的有效样本量为98526名。对样本进行复杂加权后,分析不同年龄和性别成年人吸烟和戒烟情况。结果调查对象现在吸烟率为26.4%(26047/98526)。经过复杂加权后,我国18岁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为28.3%(95%CI:27.2%-29.4%),男性现在吸烟率(53.3%,95%CI:51.4%-55.2%)远高于女性(2.5%,95%CI:1.9%-3.0%)(P〈0.05);88.3%(95%CI:87.3%-89.3%)的男性现在吸烟者每日吸烟,其日均吸烟量(机制卷炯)为(17.8±9.3)支。男性吸烟者戒烟率为14.8%(95%CI:13.8%-15.8%),成功戒烟率为10.7%(95%CI:9.9%-11.5%)。男性现在吸烟者中仅有38,8%(95%CI:36.9%-40.8%)的人有戒炯打算。18-24岁年龄组男性打算戒炯率最高(50.5%,95%CI:46.1%-54.8%),但其戒烟率最低(7.1%,95%CI:5.2%-8.9%)(P〈0.05)。结论中国成年人吸烟率较高,且戒烟者比例较低,尤其成年男性吸烟水平较高,戒烟意识不强,戒烟率仍处较低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炯 戒烟 危险因素 中国
原文传递
2010年中国6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和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状况调查 被引量:136
7
作者 王志会 王临虹 +3 位作者 张梅 胡楠 王丽敏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2-926,共5页
目的调查2010年中国6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状况。方法2010年在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第3次中国慢性病监测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162个监测点调查了19981名60... 目的调查2010年中国6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状况。方法2010年在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第3次中国慢性病监测调查。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162个监测点调查了19981名60岁以上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体重、身高和血压测量,以及血糖与血脂的检测。在对样本经过复杂加权计算后,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城乡和地区60岁以上居民的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状况。结果经过复杂加权计算后,在中国60岁以上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为66.9%,东部高于西部(分别为67.9%和62.5%)(P〈0.05),城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病率为19.6%,东部高于西部(分别为21.5%和17.7%)(P〈0.05),城市高于农村(分别为25.0%和17.0%)(P〈0.05)。城市居民高甘油三酯血症(12.4%)、高胆固醇血症(6.4%)、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5.2%)患病率均高于农村(分别为10.1%、4.2%、2.8%)(P值均〈0.05),女性(分别为12.9%、6.9%、4.7%)均高于男性(分别为8.7%、2.9%、2.4%)(P值均〈0.05)。血脂异常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血脂正常人群(分别为74.3%和65.7%)(P〈0.05)。糖尿病患者人群中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人群(分别为77.3%、64.5%)(P〈0.05),血脂异常患病率也高于非糖尿病患者人群(分别为23.2%、12.6%)(P〈0.05)。结论2010年中国目前老年居民高血压、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患病率均在较高水平,女性高于男性,东部高于西部,城市糖尿病和血脂异常患病率高于农村,应加强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高血压 糖尿病 血脂异常
原文传递
2010年中国人群高血压疾病负担 被引量:121
8
作者 刘明波 +2 位作者 刘世炜 王文 周脉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80-683,共4页
目的:定量估计中国人群高血压的疾病负担。方法使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0)中国部分的方法和结果。利用人群平均收缩压、人群死亡、伤残损失寿命年(YLL)、早逝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数据,以及校正... 目的:定量估计中国人群高血压的疾病负担。方法使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 2010)中国部分的方法和结果。利用人群平均收缩压、人群死亡、伤残损失寿命年(YLL)、早逝损失寿命年(YLD)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数据,以及校正了回归稀释系数的血压与相关疾病的联系强度数据,计算2010年中国人群归因于高血压的死亡、YLL、YLD和DALY。结果在所有心血管病死亡和DALY中,高血压的贡献为64.0%。2010年中国因高血压死亡共计204.3万例,其中男性115.4万例,女性88.9万例;心血管病死亡200.7万例,慢性肾病死亡3.5万例,由高血压导致的死亡占全部死亡的24.6%。中国人群因高血压造成的DALY高达3794万人年,其中男性为2332.6万人年,女性为1461.4万人年;YLD为236.5万人年,YLL为3557万人年,合计占总DALY 12%。结论与全球水平相比,无论是死亡还是DALY,中国人群归因于高血压的比例均较高,高血压造成的健康影响非常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疾病负担 人群归因危险度
原文传递
1990~2016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心血管病疾病负担报告 被引量:122
9
作者 刘世炜 +1 位作者 曾新颖 周脉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9-740,共12页
心血管病是我国人群首要死因,但尚缺乏对其系统、全面的时空流行病学分析报道。本文利用全球疾病负担中国研究结果,描述了1990~2016年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及10类主要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分布。虽然中国总心血... 心血管病是我国人群首要死因,但尚缺乏对其系统、全面的时空流行病学分析报道。本文利用全球疾病负担中国研究结果,描述了1990~2016年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及10类主要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和疾病负担分布。虽然中国总心血管病疾病负担显著下降,但省级行政区之间各类心血管病疾病负担一直存在巨大差异,且总负担的差异呈扩大趋势。这些信息将有助于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制定针对性的卫生政策及相关人群防控策略,遏制心血管病在中国的流行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疾病负担 流行病学 防控策略
下载PDF
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和治疗率及控制率调查 被引量:101
10
作者 王丽敏 米生权 +5 位作者 张梅 姜勇 徐瑜 戴蒙 王临虹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87-691,共5页
目的:了解2010年小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析其流行特点。方法2010年存中H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7409名成年人。采川面对面凋查的方式询问了m脂异常病... 目的:了解2010年小国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析其流行特点。方法2010年存中H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97409名成年人。采川面对面凋查的方式询问了m脂异常病史及其治疗、控制情况,井抽取空腹静脉血,进行TC、TG、HDL—C和LDI。一C检测。筛检出51818例现患或曾患血脂异常患者,其中有2235名曾患有血脂异常,经控制后血脂存正常水平的渊查埘象。经复杂加权后计算我围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结果我陶成年人血脂异常知晓率为10.93%,18—44、45~59和960岁居民的知晓率分别为6.00%、16.75%和18.74%(x^2=1293.02,P〈0.01);男、女分别为10.32%和11.71%(x^2=18.67,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6.59%和8.17%(x^2=618.38,P〈0.01);东、中和西部分别为12.22%、11.75%和8.26%(x。=117.04,P〈0.01)。血脂异常治疗率为6.84%,18~44、45~59和≥60岁居民的治疗率分别为3.55%、10.73%和12.05%(x。=858.72,P〈0.01);男、女分别为6.37%和7.43%(x^2=16.69,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0.17%和5.21%(x。:327.51,P〈0.01);东、中和西部分别为7.33%、7.52%和5.41%(x^2=50.71,P〈0.01)。血脂异常控制率为3.53%,18~44、45~59和960岁居民的控制率分别为1.64%、5.49%和6.94%(x^2=554.12,P〈0.01);男、女分别为2.57%和4.75%(x。=131.04,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5.23%和2.70%(x^2=165.13,P〈0.01);东、中和西部分别为4.21%、3.89%和2.17%(x。=91.45,P〈0.01)。结论我围成人血脂异常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低龄、农村和西部地区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脂异常 成年人 知晓情况 治疗情况 控制情况
原文传递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数据加权方法 被引量:98
11
作者 胡楠 姜勇 +1 位作者 陈育德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426,共3页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以下简称DSP系统)上开展,通过实施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样本。考虑到现场调查实施的可行性,每一阶段采用分层等容的抽样设计,即在各层抽样单元中随机抽取相同数目的次级抽样单... 2010年中国慢病监测在全国疾病监测系统(以下简称DSP系统)上开展,通过实施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样本。考虑到现场调查实施的可行性,每一阶段采用分层等容的抽样设计,即在各层抽样单元中随机抽取相同数目的次级抽样单元。由于各层抽样单元规模不同,甚至差异明显,等容抽样会使次级抽样单元的个体以不等概率入样,从而样本个体(即调查对象)之间所代表的总体中个体数目不同,这种代表性即抽样权重;如果在推断总体时忽视抽样权重,估计结果则会产生很大偏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数据 分层整群随机抽样 中国 疾病监测系统 加权 慢病 等容抽样 现场调查
下载PDF
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水平及分布特征 被引量:87
12
作者 剑虹 米生权 +6 位作者 张梅 毕宇芳 姜勇 王丽敏 宁光 赵文华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07-612,共6页
目的 调查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水平,分析流行特点。方法2010年在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90395名成年人的一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TC、TG、HDL—C和... 目的 调查2010年我国成年人血脂水平,分析流行特点。方法2010年在中国内地31个省(市、自治区)的162个监测点,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90395名成年人的一般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中TC、TG、HDL—C和LDL—C的水平。进行复杂加权计算后,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区域及城乡成年人血清中相关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经复杂加权计算后,我国成年人血清TC水平为(4.04±1.08)mmol/L,18—44、45~59和≥60岁成年人分别为(3.86±1.03)、(4.29±1.11)、(4.33±1.09)mmol/L(F=177.56,P〈0.01);男性和女性分别为(4.06±1.09)、(4.03±1.07)mmol/L(F=2.38,P〉0.05);城市和农村成年人分别为(4.08±1.13)、(4.03±1.06)mmol/L(F=0.51,P〉0.05);东、中和西部成年人分别为(4.13±1.11)、(4.03±1.01)、(3.93±1.11)mmol/L(F=2.56,P〉0.05)。血清TG水平为(1.33±1.28)mmol/L,18~44、45—59和/〉60岁成年人分别为(1.26±1.24)、(1.48±1.46)、(1.35±1.05)mmol/L(F=85.98,P〈0.01);男性和女性分别为(I.45±1.48)、(1.21±1.01)mmol/L(F=172.01,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34±1.26)、(1.33±1.28)mmol/L(F=0.16,P〉0.05);东、中和西部分别为(1.30±1.25)、(1.35±1.23)、(1.35±1.36)mmol/L(F=0.69,P〉0.05)。血清HDL—c水平为(1.11±0.31)mmol/L,18~44、45~59和≥60岁成年人分别为(1.09±0.30)、(1.13±0.33)、(1.14±0.33)mmol/L(F=27.81,P〈0.01);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08±0.32)、(1.14±0.30)mmol/L(F=178.66,P〈0.01);城市和农村分别为(1.11±0.31)、(1.11±0.32)mmol/L(F=0.09,P〉0.05);东、中和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人 横断面研究 血脂水平 分布特征
原文传递
1990-2015年中国分省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分析 被引量:85
13
作者 周脉耕 +5 位作者 王海东 曾新颖 王黎君 刘世炜 刘韫宁 梁晓峰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39-1443,共5页
目的 分析中国及各省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现状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对2015年中国居民与全球主要国家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进行比较;分析全国及各省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的差异和1990-2015年全... 目的 分析中国及各省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现状及其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对2015年中国居民与全球主要国家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进行比较;分析全国及各省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的差异和1990-2015年全国及各省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的变化幅度。结果 2015年中国居民的期望寿命为76.2岁,健康期望寿命为68.0岁,分别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4.4岁和5.2岁。2015年中国人均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女性均高于男性。我国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较高的省份有上海、北京、香港、澳门、浙江、江苏、天津和广东等东部发达省份,较低的省份有西藏、青海、贵州、新疆和云南等西部省份。1990-2015年,中国居民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均呈上升趋势,期望寿命增加了9.5岁,健康期望寿命增加了8.4岁。全国及各省期望寿命增加的岁数均高于健康期望寿命增加的岁数。结论 1990-2015年中国居民的期望寿命和健康期望寿命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各省之间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期望寿命 健康期望寿命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中国居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分布报告 被引量:78
14
作者 吴超群 +5 位作者 路甲鹏 陈伯望 杨阳 胡盛寿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3,共10页
全面了解相关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可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报告定量评价了我国31个省152个农村地区的县和100个城市地区的区人群的12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包括血压升高(≥140/90 mmHg,1 ... 全面了解相关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差异,可为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报告定量评价了我国31个省152个农村地区的县和100个城市地区的区人群的12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分布特征,包括血压升高(≥140/90 mmHg,1 mmHg=0.133 kPa)、总胆固醇升高(≥5.0 mmol/L)、血糖升高(≥7.0 mmol/L),超重或肥胖(体重指数≥25 kg/m2),以及吸烟、饮酒、不健康膳食(水果、蔬菜、全谷物或豆类摄入过少,红肉摄入过多)、缺乏体育锻炼等;将预计十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大于20%的研究对象定为心血管疾病高风险对象。我国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风险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而导致各地区人群风险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并不相同。基于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年龄和性别进行标化后,我国高危人群的比例为10.3%(95%CI:10.2~10.3)。高危人群比例在东北地区为12.6%(95%CI:12.4~12.8)和华北地区为11.4%(95%CI:11.3~11.6)较高(95%CI均超过11),在华南地区为8.0%(95%CI:7.8~8.2)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地理分布
下载PDF
山东省成年人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流行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2
15
作者 楚洁 王临虹 +7 位作者 徐爱强 王卉程 郭晓雷 鹿子龙 张啸飞 张吉玉 毕振强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17,共6页
目的 分析山东省成年人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流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1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20个县(市、区)抽取的15 600名18 ~ 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采用针对复杂抽样数据的统计方法... 目的 分析山东省成年人高血压与高血压前期流行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1年7-9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山东省20个县(市、区)抽取的15 600名18 ~ 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采用针对复杂抽样数据的统计方法计算人群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患病率并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最终完成调查15 350名,调查对象年龄为(41.4±14.1)岁.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1.1 (95% CI:119.7 ~ 122.4)和78.8(95%CI:77.8~79.9) mmHg(1 mmHg=0.133 kPa).共发现高血压患者3776例,加权患病率为23.4% (95% CI:20.9% ~26.0%),标化患病率为20.7%;高血压前期5721例,加权患病率为37.1% (95% CI:34.7% ~39.5%),标化患病率为36.5%.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年龄≥40岁(OR=3.24,95% CI:2.56 ~4.10)、超重(OR=2.22,95% CI:1.70 ~2.89)与肥胖(OR=5.84,95% CI:3.54 ~ 9.66)、曾经吸烟(OR=1.82,95% CI:1.03 ~ 3.23)、经常饮酒(OR=1.71,95% CI:1.08 ~ 2.70)、有糖尿病史(OR=1.99,95% CI:1.29 ~ 3.07)、TC异常(OR=1.64,95%CI:1.24~2.17)、TG异常(OR=1.75,95% CI:1.24~2.48)及24 h尿钠钾比增高(OR=1.05,95% CI:1.02 ~ 1.08)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初中以上文化程度(OR=0.68,95% CI:0.52 ~0.89)是高血压的保护因素;年龄≥40岁(OR=1.49,95% CI:1.15~1.91)、超重(OR=1.76,95% CI:1.25 ~ 2.48)与肥胖(OR=3.50,95% CI:2.05 ~5.97)、TC异常(OR=1.54,95% CI:1.10~2.14)、TG异常(OR=1.79,95% CI:1.25 ~2.56)及24h尿钠钾比增高(OR=1.02,95% CI:1.01 ~ 1.04)是高血压前期的危险因素,女性(OR=0.41,95% CI:0.31 ~0.56)、初中以上文化程度(OR =0.67,95% CI:0.52 ~0.87)是高血压前期的保护因素.结论 山东省成年人高血压,尤其是高血压前期呈现较高流行态势,多种因素影响高血压及高血压前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血压前期 患病率 成年人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1990年与2010年中国慢性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的归因疾病负担研究 被引量:66
16
作者 刘世炜 +1 位作者 王丽敏 周脉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3-308,共6页
目的:分析1990年与2010年中国归因于不合理膳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等慢性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选取1990年与2010年由于不合理膳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伤残调整寿... 目的:分析1990年与2010年中国归因于不合理膳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等慢性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方法利用2010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选取1990年与2010年由于不合理膳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导致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分析归因于4种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现况、时间变化和疾病构成。结果1990年中国归因于不合理膳食、吸烟和饮酒的DALY及其95%不确定性区间(95%UI)分别为3728(3288~4212)万、2832(2250~3573)万、1302(1050~1574)万人年,其中男性分别为2117(1826~2448)万、1787(1359~2374)万和1023(822~1238)万人年,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611(1390~1932)万、1045(727~1569)万和279(181~392)万人年];2010年归因于不合理膳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的DALY(95%UI)分别为5170(4607~5665)万、3000(2343~3592)万、1378(1089~1688)万和1144(949~1368)万人年,其中男性分别为3291(2843~3654)万、2271(1709~2827)万、1162(919~1428)万和634(509~774)万人年,均高于女性[分别为1879(1631~2092)万、729(447~973)万、216(125~310)万和510(421~605)万人年]。与1990年相比,2010年男性归因于不合理膳食、吸烟和饮酒的DALY均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55.5%、27.1%和13.6%;女性除归因于不合理膳食的DALY有所增加外(增幅为16.6%),归因于吸烟和饮酒的DALY均有所下降,变化幅度分别为-30.2%和-22.6%。归因于不合理膳食的DALY中,水果摄入不足所占的比例最高(35.4%),其次为高盐饮食(20.2%)。结论中国归因于不合理膳食、吸烟、饮酒和身体活动不足等慢性病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较重,且在男性中增长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病代价 吸烟 饮酒 不合理膳食 身体活动不足
原文传递
2010年我国中心型肥胖流行状况及腰围分布特征分析 被引量:60
17
作者 姜勇 张梅 +3 位作者 晓燕 王丽敏 赵文华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3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成人中心型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腰围的分布,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肥胖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身体测量获得的数据,分析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心型肥胖的流行现状,描述...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地区、不同人群成人中心型肥胖的流行现状和腰围的分布,为开展有针对性的肥胖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身体测量获得的数据,分析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中心型肥胖的流行现状,描述城乡、不同地区、不同性别及年龄人群的分布及差异。结果我国成人中心型肥胖率为40.7%,男性、女性中心型肥胖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心型肥胖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城市地区居民中心型肥胖率(44.6%)明显高于农村居民(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论男性、女性,中心型肥胖率在东部城市最高,西部农村最低。成人平均腰围为(80.3±0.3)cm,男性为(82.3±0.3)cm,女性为(78.2±0.3)cm,男性腰围明显大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腰围逐渐升高,到60岁以后逐渐降低。城市地区人群平均腰围(81.3±0.4)cm,农村地区为(79.7±0.3)cm。结论我国中心型肥胖在人群中广泛流行并呈现加速上升的趋势,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肥胖的持续流行和加速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型肥胖 腰围 流行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2011年城乡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社区管理现状及其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0
18
作者 曾新颖 张梅 +2 位作者 黄正京 王丽敏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2-617,共6页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开展现状和效果,并探索影响高血压管理效果的因素。方法2011年开展横断面调查所追访到的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人群中,≥35岁、已被乡镇(社区)级或以上医院确诊为... 目的了解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在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开展现状和效果,并探索影响高血压管理效果的因素。方法2011年开展横断面调查所追访到的2010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的人群中,≥35岁、已被乡镇(社区)级或以上医院确诊为高血压并纳入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患者。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收集研究对象一般社会人口特征、危险因素、并发症、参加社区高血压管理、血压治疗情况及血压值、身高、腰围、体重等指标。采用复杂抽样设计的Rao-Scott X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以泰勒级数线性化法并考虑初级抽样单元的有限总体校正估计率,复杂抽样设计的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因素。结果5120例患者纳入分析。36.57%(1903例)高血压患者接受管理时间/〉2年,且城市(44.56%,1014例)高于农村(31.79%,889例)(P〈0.05);在过去12个月内,接受血压测量和用药指导服务情况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接受过膳食和身体活动指导的比例分别为84.25%(4331例)和84.90%(4369例),均是城市高于农村(P〈0.05),接受过戒烟/限烟和戒酒/限酒建议指导的比例分别为78.41%(1368例)和77.80%(1335例),均是农村高于城市(P〈0.05)。在城市,接受规范化管理患者的平均SBP(142.79±17.39)mmHg和平均DBP(84.26±9.49)mmHg均低于接受非规范化管理患者,血压控制率(49.77%)高于接受非规范化管理患者(42.16%)(P〈0.05);而在农村,规范化与非规范化管理患者血压控制率接近(P〉0.05)。在城市,影响参加社区管理患者血压控制的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人均年收入、体重、管理方式、血压测量次数、用药指导次数和身体活动指导;而在农村,则是人均年收入、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 血压控制 影响因素 横断面研究
原文传递
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疾病负担分析 被引量:58
19
作者 冯雅靖 王宁 +4 位作者 方利文 丛舒 殷鹏 周脉耕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68-772,共5页
目的分析1990与2013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分省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3年问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及1990年和2013年结直肠癌导致的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 目的分析1990与2013年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疾病负担变化情况。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分省疾病负担研究结果,分析1990-2013年问中国人群结直肠癌的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及1990年和2013年结直肠癌导致的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伤残损失健康寿命年(YLD)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比较1990年与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DALY和DALY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中国人群结直肠癌标化发病率从1990年12.15/10万升至2013年20.27/10万,上升66.83%(男性上升72.82%,女性上升55.26%)。结直肠癌标化死亡率从1990年10.57/10万升至2013年11.07/10万,上升4.73%(男性上升9.03%,女性减少3.12%),因结直肠癌死亡人数从1990年7.79万例升至2013年14.80万例,上升90.08%(男性上升105.36%,女性上升72.14%)。2013年中国因结直肠癌造成的DALY为333.16万人年、YLL为320.07万人年、YLD为13.09万人年,YLL是DALY的主要构成部分。1990年中国因结直肠癌造成的DALY为201.91万人年,标化DALY率为238.54/10万,2013年标化DALY率为224.23/10万,DALY上升65.叭%,标化DALY率降低6.00%。各年龄组中,男性结直肠癌死亡率、DALY和DALY率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2013年中国结直肠癌造成的疾病负担仍维持在较高水平;2013年结直肠癌疾病负担总值高于1990年,标化DALY率和标化YLL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发病率 死亡率 伤残调整寿命年 疾病负担
原文传递
中国成人腰围、体质指数与高血压关系 被引量:55
20
作者 张梅 姜勇 +4 位作者 汪媛 吕淑荣 武文娣 吴凡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目的采用腰围(WC)、体质指数(BMI)综合评价中国18~69岁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利用2004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样本人数,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18~69岁成年人30686人,采用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各... 目的采用腰围(WC)、体质指数(BMI)综合评价中国18~69岁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利用2004年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样本人数,采用多级抽样方法抽取18~69岁成年人30686人,采用问卷调查和人体测量方法收集数据,比较各BMI组别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结果体质指数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6.1%,32.0%和49.2%;女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2.5%,28.2%和41.5%;除男性肥胖组外,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同组内的正常腰围人数(P<0.01);调整混杂因素(年龄、吸烟状况、饮酒状况和锻炼等)后,与正常腰围人群比较,各BMI组别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患病的OR值分别为1.9(95%CI=1.6~2.3),1.6(95%CI=1.3~1.9),1.6(95%CI=0.7~3.7);女性患高血压患病OR值分别为1.5(95%CI=1.3~1.8),1.4(95%CI=1.2~1.6),2.5(95%CI=1.2~5.2)。结论中心性肥胖者与正常腰围者比较具有更高的高血压患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肥胖 体质指数 腰围 高血压 中国成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