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
作者 李旭东 王玉润 +4 位作者 刘成 李采 洪嘉禾 刘平 徐永华 《南京中医学院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183-185,共3页
近年来,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开展得相当广泛,成果颇丰。本文仅就近几年中药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的现状作一综述,并就其发展趋势试作探析。抗肝纤维化实验研究常用中药,按照分类有:复方;单味中药;有效单体。
关键词 肝病 中药 实验
下载PDF
中国人Huntington舞蹈病发病情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左伋 夏蓓莉 +1 位作者 陈秀珍 李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1-222,共2页
中国人Huntington舞蹈病发病情况的初步研究左伋,夏蓓莉,陈秀珍,李采娟Huntington舞蹈病(Huntingtondriease,HD)是一种典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中年期开始出现的舞蹈... 中国人Huntington舞蹈病发病情况的初步研究左伋,夏蓓莉,陈秀珍,李采娟Huntington舞蹈病(Huntingtondriease,HD)是一种典型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中年期开始出现的舞蹈样动作、智力减退和精神障碍等,随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病样 综合征 中国
下载PDF
伴有肠母细胞分化腺癌4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3
作者 张艳琼 张黎 +3 位作者 刘萍 顾敏敏 李采 孙玮玮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4期340-341,344,共3页
伴有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GAED)是近年新认识的的一种特殊罕见类型的胃癌,被认为是产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AFP)胃癌的罕见类型[1],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 伴有肠母细胞分化的胃腺癌(gastric adenocarcinoma with enteroblastic differentiation,GAED)是近年新认识的的一种特殊罕见类型的胃癌,被认为是产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producing,AFP)胃癌的罕见类型[1],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的病例较少。发生于子宫、食管及胆囊等其他部位的腺癌中伴有肠母细胞分化的腺癌目前国内文献尚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母细胞分化 腺癌 病理学 GPC3 AFP
下载PDF
胆汁反流伴胃黏膜肠化患者中医体质特征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肖定洪 李静波 +8 位作者 徐建德 黄智萍 李采 倪伟英 吴晓华 尚莹莹 杨伟 郭召平 仝欣 《中医药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究胆汁反流伴胃黏膜肠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选取101例中医体质问卷应答的胆汁反流并胃黏膜活检患者,根据病理是否存在肠化分为肠化组和无肠化组。肠化组选择性别相同,年龄相同或相近的无肠化患者作对照,分析原发性胆汁反... 目的:探究胆汁反流伴胃黏膜肠化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选取101例中医体质问卷应答的胆汁反流并胃黏膜活检患者,根据病理是否存在肠化分为肠化组和无肠化组。肠化组选择性别相同,年龄相同或相近的无肠化患者作对照,分析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的体质特点。结果:27例胆汁反流伴肠化患者体质分布情况为阳虚质(15例,55. 6%)>平和质(5例,18. 5%)>阴虚质、痰湿质(均为2例,7. 4%)>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均为1例,3. 7%)。阳虚质在胆汁反流伴肠化组与无肠化组间有显著性差异(χ~2=4. 909,P=0. 027)。结论:阳虚质胆汁反流患者较其他体质可能更易发生胃黏膜肠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反流 体质 肠化
下载PDF
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用于神经遗传病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夏蓓莉 左伋 +1 位作者 李采 陈秀珍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58-359,共2页
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表达其来源个体的基因组中与代谢有关的某些基因。皮肤组织的取材由于相对方便、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因而被广泛用来研究和检测遗传性代谢缺陷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 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表达其来源个体的基因组中与代谢有关的某些基因。皮肤组织的取材由于相对方便、安全,易为患者接受,因而被广泛用来研究和检测遗传性代谢缺陷性疾病。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和Hunt—ington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均为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午蹈病 肝豆状核变性 皮肤 成纤维细胞 基因
全文增补中
用环胞菌素A建立EB病毒转化的人类若干遗传病的淋巴母细胞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夏蓓莉 叶纹 +2 位作者 李采 陈秀珍 李乃忠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5年第6期36-37,57,共3页
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CyA),是一种真菌代谢物,能够选择性地抑制TLC,防止BLC的退化,将其引进EBV转化的淋巴母细胞的建系过程,能够很大地提高建系的成功率,也是方法学上的一大突破。本研究采用CyA,建立了EBV... 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CyA),是一种真菌代谢物,能够选择性地抑制TLC,防止BLC的退化,将其引进EBV转化的淋巴母细胞的建系过程,能够很大地提高建系的成功率,也是方法学上的一大突破。本研究采用CyA,建立了EBV转化的人类若干遗传病(共济失调4例、Wilson氏病3例、Yq-综合征2例)、正常群体20余株的淋巴母细胞系,为人类的医学遗传研究提供了一个库存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 遗传病 EB病毒转化 环胞菌素A 人类 共济失调 正常 建系 真菌 群体
下载PDF
环胞菌素A对建立EB病毒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夏蓓莉 左伋 +2 位作者 叶纹 李采 陈秀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2期126-127,共2页
建立有效的B淋巴母细胞系EB病毒转化法。利用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并阻止B细胞退化的作用,提高EB病毒转化人类淋巴细胞系效率,结果:建立了30余株人类类淋巴母细胞系总成功率达95%,比非CyA法提高了... 建立有效的B淋巴母细胞系EB病毒转化法。利用免疫抑制剂环胞菌素A选择性地抑制T细胞并阻止B细胞退化的作用,提高EB病毒转化人类淋巴细胞系效率,结果:建立了30余株人类类淋巴母细胞系总成功率达95%,比非CyA法提高了50%。结论:环胞菌素A的应用可有效地建立淋巴细胞系,从而为保存特殊个体(如遗传病)的基因组并开展相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胞菌素A 细胞系 E-B病毒转化 B细胞 LCL
下载PDF
EMBL3DNA用于构建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基因组文库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雪林 陈秀珍 李采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5期331-334,共4页
以EMBL 3 DNA为载体,构建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基因组文库。从HLD患者白细胞提取高分子量DNA,经Sau 3A部分酶解,电泳回收15~23kb DNA片段,EMBL 3 DNA用BamHI及EcoRI进行双酶解,两者经T_4 DNA连接酶连接成重组DNA分子。从E.coli溶原... 以EMBL 3 DNA为载体,构建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的基因组文库。从HLD患者白细胞提取高分子量DNA,经Sau 3A部分酶解,电泳回收15~23kb DNA片段,EMBL 3 DNA用BamHI及EcoRI进行双酶解,两者经T_4 DNA连接酶连接成重组DNA分子。从E.coli溶原菌BHB2688及BHB2690用冻融法及超声破碎法提取包装蛋白,包装效率为1~8x10^7pfu/μg EMBL 3 DNA。连接分子用包装蛋白体外包装,获得了9.2×10~6个重组子,达到建库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重组DNA 基因组文库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杂合子成纤维细胞中的铜含量异常
9
作者 陈秀珍 左伋 +3 位作者 夏蓓莉 曹凤根 李采 李乃忠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411-413,共3页
在建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体外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10例本病杂合子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铜含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杂合子细胞中含铜量的平均值介于对照组与患者之间,统计学分析表明,它比对... 在建立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体外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研究了10例本病杂合子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铜含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杂合子细胞中含铜量的平均值介于对照组与患者之间,统计学分析表明,它比对照组多,而比患者少,其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由此推论,肝豆状核变性基因呈杂合状态。成纤维细胞是研究本病基因表达以及研究杂合子检出的可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成纤维细胞 代谢
全文增补中
DNA文库及其在人类遗传学中的应用
10
作者 李雪林 李采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1989年第5期230-233,共4页
DNA文库技术最初是由构建基因组文库而发展的,现为了满足不同研究需要,已经发展了各种特异的DNA文库,如染色体文库、pERT文库、跳跃文库、YAC文库等。这些DNA文库可用于以下几方面的人类遗传学研究:第一、用于人体一般基因的克隆及结构... DNA文库技术最初是由构建基因组文库而发展的,现为了满足不同研究需要,已经发展了各种特异的DNA文库,如染色体文库、pERT文库、跳跃文库、YAC文库等。这些DNA文库可用于以下几方面的人类遗传学研究:第一、用于人体一般基因的克隆及结构分析;第二、用于RFLP探针的筛选;第三、用于人类基因组的限制性酶谱的绘制;第四、用于各种人类遗传病的致病基因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 DNA文库技术 遗传学
下载PDF
白癜风患者皮肤成纤维细胞铜含量的变化
11
作者 陈秀珍 夏蓓莉 +3 位作者 曹凤根 李采 舒琴芳 李长恒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5期389-391,共3页
对2例白癜风患者皮损区、周围区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以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铜含量测定。皮损区的细胞铜含量低于周围区,与对照组比较铜含量低于或在均值范围内。白癜风并非铜的缺少而引起,因此用铜治疗无效。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铜含... 对2例白癜风患者皮损区、周围区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行培养,以阳极溶出伏安法进行铜含量测定。皮损区的细胞铜含量低于周围区,与对照组比较铜含量低于或在均值范围内。白癜风并非铜的缺少而引起,因此用铜治疗无效。皮肤成纤维细胞中铜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控制铜代谢的基因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癜风 皮肤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用RFLP和生化指标结合Bayes定理对Wilson病家系进行综合分析
12
作者 邹宇 张咸宁 +2 位作者 陈秀珍 李采 李乃忠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4年第3期1-3,5,共4页
Wilson病,又称为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主要由于铜积累而造成肝脏、基底神经节等器官的功能异常,早期发现并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否则可导致死亡。本文利用三个DNA探针对两例WD家系进行RFLP分... Wilson病,又称为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主要由于铜积累而造成肝脏、基底神经节等器官的功能异常,早期发现并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否则可导致死亡。本文利用三个DNA探针对两例WD家系进行RFLP分析,同时还检测了先证者同胞的EsD分型和CP、血清铜和尿铜几项生化指标,并应用Bayes定理对他们的三种可能状态──症状前患者、杂合子和正常个体进行综合判别分析,结果显示家系A和家系B中先证者的同胞均为WD致病基因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系 WILSON病 先证者 生化指标 WD Bayes定理 治疗 RFLP分析 器官 肝脏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家系中症状前患者、杂合子和正常个体三种状态的多指标综合判别分析
13
作者 左伋 陈秀珍 +4 位作者 夏蓓莉 曹凤根 李采 李乃忠 刘道宽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6期405-408,共4页
利用血浆铜蓝蛋白(cp)、血清铜和尿铜等三个生化指标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杂合子和正常个体三种状态群体分布规律的不同,根据Bayes定理对3个HLD家系中先证者同胞的三种可能性(症状前患者、杂合子和正常个体)进行了综合判别分析。... 利用血浆铜蓝蛋白(cp)、血清铜和尿铜等三个生化指标在肝豆状核变性(HLD)患者、杂合子和正常个体三种状态群体分布规律的不同,根据Bayes定理对3个HLD家系中先证者同胞的三种可能性(症状前患者、杂合子和正常个体)进行了综合判别分析。结果表明,Bayes定理的应用大大提高了HLD患者同胞三种状态判断的正确性。因此,认为这是一种有价值的HLD杂合子及症状前患者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杂合子 Bayes定理
下载PDF
中国人群D4S10区DNA多态性研究及其在Huntington舞蹈病遗传咨询中的意义
14
作者 左伋 彭玉娥 +4 位作者 李采 夏蓓莉 陈秀珍 刘道宽 徐玉祥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2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应用pTV20探针研究了人类基因组D_4S10区的DNA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在Huntington舞蹈病(HC)遗传咨询中的意义。结果表明:在中国人群中存在着2.3kb(a)和3.5K(b)两个DNA多志性片段,其中a占36.54%,b占63.46%;a/a型... 本文应用pTV20探针研究了人类基因组D_4S10区的DNA片段长度多态性在中国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在Huntington舞蹈病(HC)遗传咨询中的意义。结果表明:在中国人群中存在着2.3kb(a)和3.5K(b)两个DNA多志性片段,其中a占36.54%,b占63.46%;a/a型个体占11.54%、b/b型个体占38.46%,a/b杂合子占50%。两个HC家系的分析结果表明,该DNA多志性标记与HC基因呈连锁状态,在某些家系中可进行HC的症状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V20探针 D4S10 DNA多态性 HUNTINGTON舞蹈病 连锁分析遗传咨询
下载PDF
染色体显微切割——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15
作者 张咸宁 左伋 +1 位作者 陈秀珍 李采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9期551-554,共4页
人类染色体显微切割——聚合酶链反应技术(Chromosome microdissec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CM-PCR)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它具有特异性强、快速有效、准确度高、操作简易等优点。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染色体 显微切割
下载PDF
培养的皮肤成纤维细胞在神经遗传病研究中的应用
16
作者 夏蓓莉 左伋 +1 位作者 陈秀珍 李采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1992年第4期13-14,共2页
以体外培养的、具有其来源个体全套基因组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材料,研究了以神经系统为主要病变的肝豆状核变性,Huntington舞蹈病等神经系统遗传病,结果表明,皮肤成纤维细胞不仅可以替代神经组织作为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untington舞蹈病... 以体外培养的、具有其来源个体全套基因组的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材料,研究了以神经系统为主要病变的肝豆状核变性,Huntington舞蹈病等神经系统遗传病,结果表明,皮肤成纤维细胞不仅可以替代神经组织作为研究肝豆状核变性、Huntington舞蹈病的细胞模型,而且具有取材简便,利于动态观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成纤维细胞 肝豆状核变性 HUNTINGTON舞蹈病 细胞模型
下载PDF
神经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17
作者 左伋 李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19-322,共4页
神经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左,李采娟自1983年Gusella等[1]利用重组DNA技术将Huntington舞蹈病基因(Huntinton)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以来,分子遗传学理论和方法在神经病学... 神经疾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左,李采娟自1983年Gusella等[1]利用重组DNA技术将Huntington舞蹈病基因(Huntinton)定位于第4号染色体以来,分子遗传学理论和方法在神经病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产生了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神经系统
全文增补中
用三个DNA探针对Wilson病进行基因诊断的研究
18
作者 邹宇 李采 +4 位作者 陈秀珍 左及 夏蓓莉 陈春玲 李乃忠 《当代医师》 1996年第3期13-14,共2页
Wilson病(WD),又称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主要由于铜代谢异常引起神经症状、肝硬化和角膜色素环等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多在10岁左右,早期发现并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否则可导致死亡。本实验室用三个位于WD基因两... Wilson病(WD),又称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该病主要由于铜代谢异常引起神经症状、肝硬化和角膜色素环等临床表现。发病年龄多在10岁左右,早期发现并治疗能有效地控制病情,否则可导致死亡。本实验室用三个位于WD基因两侧的探针对三个WD家系共14名成员进行了RFLP分析,预测出两个先证者的同胞为携带者、一例患者的子女为携带者、另一例患者的同胞属正常个体,这些结果与其它生化指标和临床症状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WILSON病 基因诊断 DNA探针
原文传递
中国人群中Wilson病家系和正常人D13S4区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
19
作者 陈春玲 陈秀珍 +2 位作者 邹宇 李采 李乃忠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5期343-346,共4页
用Southern blot技术,以13q22-31上的plE8探针对中国人群中4个Wilson病(WD)家系和10例正常人D13S4区见MspⅠ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分析。结果表明:A、B两杂交片段出现的频率分别为46.9%和53.1%,这和国外报道的频率0.49/0.51是一致的... 用Southern blot技术,以13q22-31上的plE8探针对中国人群中4个Wilson病(WD)家系和10例正常人D13S4区见MspⅠ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分析。结果表明:A、B两杂交片段出现的频率分别为46.9%和53.1%,这和国外报道的频率0.49/0.51是一致的,同时对WD家系成员A、B两杂交片段出现频率和正常人相比较,经统计学处理,x^2=0.026<3.8,P>0.05。无显著性差异。并对中国人群中WD遗传异质性、连锁不平衡以及WD家系成员的临床前诊断做了探讨,为WD基因的研究和基因水平的诊断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SON病 RFLP 遗传异质性 基因型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与酯酶D连锁分析
20
作者 安平 沈福民 +4 位作者 陈秀珍 刘珠耀 李乃忠 李采 江峰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54-156,共3页
对在记录的116例肝豆状核变性先证者开展调查,并根据Lods法连锁分析条件筛选出8个理想的核心家系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核心家系每个成员均采静脉血5ml。实验室分析内容包括:血清铜及血清铜蓝蛋白;ESD,PGMI电泳酶谱分型:Rh,MN,P,ABO血... 对在记录的116例肝豆状核变性先证者开展调查,并根据Lods法连锁分析条件筛选出8个理想的核心家系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核心家系每个成员均采静脉血5ml。实验室分析内容包括:血清铜及血清铜蓝蛋白;ESD,PGMI电泳酶谱分型:Rh,MN,P,ABO血型。然后。绘制系谱图并应用LIPED计算机软件计算其Lods值和重组率。结果在6种血标记物中,只有ESD在重组率等于0时取得最大Lods值2.02,即有100倍以上的把握认为观察到的重组对不重组分布模式是由于连锁而非机会引致。所以认为肝豆状核变性与酯酶D在染色体13q14上存在紧密的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体 酯酶类 肝豆状核变性 连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