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丽水市社区人群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6
1
作者 路雪艳 尤艳明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年第9期692-694,共3页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常见皮肤病的流行情况及可能的风险因素。方法:对某社区人群进行皮肤病检查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该社区应查2 325人,实查2 023人(87%),皮肤病总患病率27.4%。患病率较高有脂溢性角化病(9.4%)、浅部真菌病(8.0%)及湿... 目的:了解社区人群常见皮肤病的流行情况及可能的风险因素。方法:对某社区人群进行皮肤病检查和危险因素调查。结果:该社区应查2 325人,实查2 023人(87%),皮肤病总患病率27.4%。患病率较高有脂溢性角化病(9.4%)、浅部真菌病(8.0%)及湿疹皮炎类皮肤病(7.5%)。年龄大、营养摄入不均衡、吸烟、有系统疾病者皮肤病总患病率增加。结论:普通人群中皮肤病较常见。年龄大、营养摄入不均衡、吸烟、伴随系统疾病是患皮肤病的可能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流行病学 系统疾病 患病率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湿疹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 被引量:55
2
作者 《中成药治疗优势病种临床应用指南》标准化项目组 元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3-142,共10页
1背景及目的和意义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疾病^([1]),发病率高,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2]),儿童患病率可达18.71%^([3])。湿疹的病因尚不明确,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 1背景及目的和意义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炎症性皮肤疾病^([1]),发病率高,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2]),儿童患病率可达18.71%^([3])。湿疹的病因尚不明确,容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身心痛苦和经济负担^([4,5])。轻、中度湿疹的一线治疗药物包括外用糖皮质激素(topical corticosteroids,T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治疗 儿童患病率 人群患病率 一线治疗药物 外用糖皮质激素 湿疹 身心痛苦 应用指南
原文传递
中国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解读 湿疹治疗:控制症状,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被引量:50
3
作者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30期7-7,10,共2页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明显瘙痒,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美国为10.7%。截至目前为止,湿疹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是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明显瘙痒,容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我国一般人群患病率约为7.5%,美国为10.7%。截至目前为止,湿疹的病因尚不明确。目前多认为是机体内部因素,如免疫功能异常、皮肤屏障功能障碍等基础上,由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鉴于本病的普遍易感性和高复发率,中华医学会免疫学会组历时3年制定了《中国湿疹诊疗指南》(2011年)(以下简称指南,全文见《中华皮肤科学杂志》),指南对湿疹的诊断流程和规范治疗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本刊特邀指南的主要执笔者之一,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李邻峰教授对指南进行详尽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少复发 生活质量 湿疹 诊疗指南 控制症状 患者 解读 中国
下载PDF
慢性瘙痒管理指南(2018版) 被引量:42
4
作者 王刚 方红 +14 位作者 张东梅 若瑜 恒进 铁男 宋志强 杨斌 陆前进 郝飞 姚煦 晋红中 顾恒 徐金华 谢志强 程波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81-485,共5页
慢性瘙痒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瘙痒涉及皮肤疾病,也与多种系统性疾病相关,给临床处置带来较大的挑战。为规范慢性瘙痒的诊治行为,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过敏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慢性瘙痒管理... 慢性瘙痒是十分常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瘙痒涉及皮肤疾病,也与多种系统性疾病相关,给临床处置带来较大的挑战。为规范慢性瘙痒的诊治行为,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过敏疾病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制定慢性瘙痒管理指南,为各级皮肤科及其他相关学科医师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指南 瘙痒 慢性 中国医师协会 系统性疾病 专业委员会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北京市海淀区社区人群常见皮肤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尤艳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59-461,共3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社区普通人群常见皮肤病的惠病情况并探讨可能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于2008年8月对北京市海淀区以社区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1个社区,共2345人,逐一进行皮肤科检查,收集常见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一...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社区普通人群常见皮肤病的惠病情况并探讨可能的风险因素方法采用横断面问卷调查方法于2008年8月对北京市海淀区以社区为单位随机整群抽取1个社区,共2345人,逐一进行皮肤科检查,收集常见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一所有资料进行Logisfie回归分析,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应调查人数2345人,实际调查2009人(85.67%),皮肤病总患病率52.22%、患病率最高的皮肤病依次为浅部真菌病(16.67%)、脂溢性角化病(10.55%)、湿疹皮炎类皮肤病(9.26%)等性别、年龄、药物过敏、伴系统疾病、睡眠质量差是影响皮肤病总患病率的独立风险因素(OR分别为1.407,1.029,1.653,1.442,1.954;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33~1.916,1.019~1.0.38,1.221~2.237,1.093~1.902,1.264~3.020);年龄、个人病史、不均衡炊食是脂溢性角化病患病的独立风险因素(OR分别为1.058,1.840,1.585;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40~1.076.1.252~2.702.1.128~2.228);年龄、伴系统疾病是浅部真菌病患病的独立风险因素(OR分别为1.016,1.460: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08~1.024,1.069~1.995);年龄、药物过敏及出生排行在前是湿疹皮炎粪皮肤病患病的独立风险因素(OR分别为1.023,1.699,1.146;95%可信区间分别为1.012~1.033.1.168~2.474,1.003~1.310).结论北京市海淀区社区普通人群中皮肤病很常见年龄、药物过敏、伴系统疾病及睡眠质量差是患皮肤病的可能风险因素,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病 社区 流行病学 风险因素
下载PDF
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含抗菌肽保湿剂对湿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6
6
作者 徐薇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3-736,共4页
目的:探讨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含抗菌肽保湿剂治疗持续性局限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局限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1组外用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2组外用芙清凝胶基质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 目的:探讨外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含抗菌肽保湿剂治疗持续性局限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局限性湿疹患者分为两组,治疗1组外用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治疗2组外用芙清凝胶基质及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每日2次,疗程为2周。皮损痊愈者,每4周随访1次,随访至第14周;选取5例皮损局部临床可疑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感染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进行金葡菌培养,比较其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效果。结果第1周,两组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第1、2周,治疗1组和治疗2组湿疹面积及严重度指数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选取5例皮损局部临床可疑金葡菌感染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周进行金葡菌培养,其中治疗1组金葡菌培养阳性3例,治疗2组金葡菌培养阳性2例。治疗第2周,治疗1组全部转为阴性,治疗2组仍阳性。治疗2周后停药,痊愈患者继续随访至第14周时,治疗1组7例痊愈患者均未出现无效病例,而治疗2组5例痊愈患者中2例于第10周判为无效。结论芙清抗菌功能性敷料联合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局限性湿疹安全、有效,可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透明质酸 氢化可的松 投药 局部 抗菌敷料 抗菌肽
原文传递
面部皮炎的病因及加重因素分析 被引量:33
7
作者 王文慧 +1 位作者 路雪艳 王晶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7期568-571,共4页
目的:分析总结面部皮炎患者的病因及可能加重因素。方法:对157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问卷调查并进行随访。结果:157例面部皮炎患者中,接触性皮炎占41.4%,其中化妆品引起者占86.2%,外用药引起者占10.8%;季节性和原因不明的面部皮... 目的:分析总结面部皮炎患者的病因及可能加重因素。方法:对157例面部皮炎患者进行斑贴试验、问卷调查并进行随访。结果:157例面部皮炎患者中,接触性皮炎占41.4%,其中化妆品引起者占86.2%,外用药引起者占10.8%;季节性和原因不明的面部皮炎分别占7.0%和51.6%。原因不明的面部皮炎加重因素包括日光(14.8%)、飘尘(16.0%)、干燥(12.3%)、潮湿(4.9%)、工作(8.6%)、牛羊肉(3.7%)、海鲜(9.9%)、辣椒(12.3%)、酒(13.6%)。结论:面部皮炎中接触性皮炎多见,化妆品是最常见的病因,外用药也较常见,约一半患者不能确定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贴试验 化妆品 面部皮炎
下载PDF
化妆品过敏的常见变应原及诊断 被引量:29
8
作者 王文慧 路雪艳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23-227,共5页
化妆品过敏是皮肤科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文就化妆品过敏的常见变应原(香料、防腐剂和对苯二胺)及诊断做一综述。
关键词 化妆品过敏 变应原 诊断
下载PDF
皮炎湿疹599例致病因素分析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广仁 韩永智 +1 位作者 黄庚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8,134,共4页
目的探讨环境接触性因素在皮炎湿疹类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诊断皮炎湿疹的患者做斑贴试验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99例皮炎湿疹患者中变应性接触性皮炎167例(27.88%),在整个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斑贴试验结果变应原呈阳性... 目的探讨环境接触性因素在皮炎湿疹类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方法对诊断皮炎湿疹的患者做斑贴试验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99例皮炎湿疹患者中变应性接触性皮炎167例(27.88%),在整个患者中所占比例最高。斑贴试验结果变应原呈阳性反应者有441例(73.62%)。阳性率由高到低排列的前6位变应原为:硫酸镍、硫柳汞、辛酸盐、芳香混合物、卡巴混合物和重铬酸钾。结论斑贴试验是寻找皮炎湿疹病因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斑贴试验
下载PDF
湿疹皮炎患者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阳性结果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路雪艳 王德旭 +9 位作者 蒋靖 周潇 陈丽 红毅 贾建琴 邓丹琪 张玉环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6-620,共5页
目的探讨湿疹皮炎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常见的阳性过敏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10家医院皮肤科就诊并进行了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且至少一项阳性的湿疹皮炎患者。结果45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209例(45.63%),女249例... 目的探讨湿疹皮炎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常见的阳性过敏原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10家医院皮肤科就诊并进行了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检测且至少一项阳性的湿疹皮炎患者。结果45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209例(45.63%),女249例(54.37%),年龄(28.13±23.11)岁。前3位常见阳性过敏原为蟑螂(180/458,占39.30%)、尘螨组合(152/458,占33.19%)、花生(116/458,占25.33%)。89.66%(26/29)特应性皮炎患者及86.84%(33/38)面部湿疹患者存在多种过敏原。皮损相对泛发者过敏率(88/110,占80%)较皮损相对局限者(245/348,占70.4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80,P=0.049)。吸人变应原阳性率在11-20岁年龄组最高(39/43,占90.70%);牛奶(26/98,占26.53%)、牛肉(19/98,占19.39%),特异性IgE阳性多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北方与南方常见变应原不同,艾蒿、蟑螂、牛奶、黄豆、牛肉、淡水鱼特异性IgE阳性率(10.35%、42.42%、14.39%、13.89%、11.36%、13.38%)均分别高于南方(1.61%、19.35%、3.23%、3.23%、1.61%、3.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4.917、11.959、5.958、5.594、5.641、5.235,均P〈0.05)。结论蟑螂是湿疹皮炎患者致敏率较高的变应原,临床意义值得研究。面部湿疹及特应性皮炎更容易多发过敏。年龄是影响变应原致敏的较重要因素。不同地域常n尢变应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血清 变应原 免疫球蛋白E 多中心研究 蜚蠊目 地域差别
原文传递
白介素4、10、12、13、IFN-γ、TGF-β在不同时期特应性皮炎病人血清中的变化 被引量:24
11
作者 徐薇 +2 位作者 程海艳 孙晓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5-639,共5页
目的研究疾病发作期和缓解期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病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0、IL-12、IL-13、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细胞... 目的研究疾病发作期和缓解期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病人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IL-10、IL-12、IL-13、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等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其在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疾病发作期AD病人79例,其中经治疗皮损缓解的AD病人(缓解组)40例,未缓解的AD病人(未缓解组)39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病人治疗前后血清中IL-4、IL-10、IL-12、IL-13、IFN-γ、TGF-β的浓度。结果缓解组AD病人治疗后血清中IL-4、IL-12、IL-13、IFN-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缓解组AD病人治疗后血清中IL-10、TGF-β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缓解组AD病人治疗后血清中IL-4、IL-10、IL-12、IL-13、IFN-γ、TGF-β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D病人病情缓解时血清中IL-4、IL-13表达显著下调,IFN-γ和IL-12表达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辅助性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Γ 转化生长因子-Β
下载PDF
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诊断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23
12
作者 王楷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共4页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皮肤科常见病,多数病因不明、诱因复杂多样,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一种常规剂量非镇静二代抗组胺药作为CU的一线治疗,但临床研究显示,有10%~50%的患者不能有效控制症状... 慢性荨麻疹(chronic urticaria,cu)是皮肤科常见病,多数病因不明、诱因复杂多样,治疗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国内外指南均推荐一种常规剂量非镇静二代抗组胺药作为CU的一线治疗,但临床研究显示,有10%~50%的患者不能有效控制症状,这些CU被学者称为慢性难治性荨麻疹。其中一部分即使将抗组胺药物增加至4倍剂量,依然无效,称为抗组胺类药物抵抗性荨麻疹。现对慢性难治性荨麻疹的诊断现状及治疗策略进行探讨。限于篇幅,本文仅涉及成年人慢性难治性荨麻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 治疗效果 诊断 抗组胺药物 常规剂量 药物抵抗性 病因不明
原文传递
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皮炎湿疹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3
13
作者 周俐宏 孙晓丽 +1 位作者 柳舟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97-102,共6页
目的对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性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及CBM、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VIP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文数据... 目的对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皮炎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系统性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e Library等英文数据库及CBM、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及VIP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收集整理所有研究观察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的时间范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8年5月。对检出文献进行筛选、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研究,所有临床研究均报道了口服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皮炎湿疹疗效的计数资料,以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作为疗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合并统计量OR值及95%CI为(OR=2.92,95%CI:2.22~3.86),(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合并统计量OR值及95%CI为(OR=1.18,95%CI:0.61~2.27),(P=0.62)。根据联用药物的不同进行亚组分析,分为复方甘草酸苷单独联用外用药组及复方甘草酸苷同时联用外用药及抗组胺药组,总有效率亚组分析统计合并量分别为(OR=3.07,95%CI:1.93~4.88),(P<0.000 01);(OR=2.83,95%CI:1.90~4.19),(P<0.000 01);不良反应发生率亚组分析统计合并量分别为(OR=0.50,95%CI:0.12~2.08),(P=0.34);(OR=1.77,95%CI:0.78~4.01),(P=0.17)。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联合常规疗法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的疗效优于常规疗法,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复方甘草酸苷单独联用外用药与同时联用外用药及抗组胺药的疗效相当,且均未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但此次研究因纳入的文献质量及数量的关系,有一定局限性,因此还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以得出更为准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 外用糖皮质激素 抗组胺药 皮炎 湿疹 疗效 META分析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联合外用治疗湿疹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14
作者 路雪艳 庞艳华 +1 位作者 黄二顺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2,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联合外用与单方激素外用治疗湿疹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患者21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外用糖皮质激素加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外用激素。治疗2周,达到临床治愈者随...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和抗菌药物联合外用与单方激素外用治疗湿疹的疗效及预后。方法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患者217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外用糖皮质激素加莫匹罗星软膏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外用激素。治疗2周,达到临床治愈者随访13周,观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总痊愈率80.6%,明显高于对照组(64.8%,x^2检验,P=0.01)。急性、亚急性患者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痊愈率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检验,P〈0.05)。随访期末,试验组复发率(15.6%)明显低于对照组(33.8%,x^2检验,P〈0.05)。痊愈患者中,复发患者中手湿疹所占比例高于未复发者(29.4%1:L13.0%,x^2检验,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71%)与对照组(4.46%)相比无差异(x^2=0.176,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在急性及亚急性湿疹治疗中,加用局部抗菌药物可以提高疗效并可能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湿疹 糖皮质激素 外用治疗 疗效观察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发生率 X^2检验 莫匹罗星软膏
原文传递
抗组胺药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2
15
作者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环境与职业性皮肤病学组 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皮炎学组 +1 位作者 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湿疹学组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5期709-712,共4页
抗组胺药指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即组胺受体拮抗剂。目前已经明确4种组胺受体:H1、H2、H3及H4。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缓解组胺引起的皮肤瘙痒、红斑、风团以及鼻痒、流涕、喷嚏、眼痒、结膜充血等症状,是荨麻疹、... 抗组胺药指通过与组胺受体结合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即组胺受体拮抗剂。目前已经明确4种组胺受体:H1、H2、H3及H4。组胺H1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缓解组胺引起的皮肤瘙痒、红斑、风团以及鼻痒、流涕、喷嚏、眼痒、结膜充血等症状,是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本文所讨论的抗组胺药指组胺H1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在治疗皮炎湿疹类皮肤病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也存在一些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充血 组胺H1受体拮抗剂 抗组胺药 一线治疗药物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过敏性鼻炎 组胺受体 皮肤瘙痒
原文传递
青鹏软膏对小鼠实验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园园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外用青鹏软膏对实验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在BALB/c小鼠背部皮肤建立实验性持续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将小鼠分为6组:模型组(不治疗),治疗组(分别外用100%浓度青鹏软膏... 目的探讨外用青鹏软膏对实验性刺激性接触性皮炎(ICD)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在BALB/c小鼠背部皮肤建立实验性持续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模型。将小鼠分为6组:模型组(不治疗),治疗组(分别外用100%浓度青鹏软膏、75%及50%浓度青鹏软膏),基质对照组(外用青鹏软膏基质)和空白对照组。连续用药11d。分别在用药第8天及第12天测量小鼠背部皮损厚度及质量,并对皮损取材进行HE染色,计数炎症细胞,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及局部皮损组织匀浆中IL-2、TNF-α,IFN-1的表达水平。结果用药后100%青鹏软膏能明显减轻皮肤炎症和水肿,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第12天血清IL-2、TNF-α,IFN-1的表达水平分别为(5.554±0.33)、(70.88±1.55)、(76.99±1.85)pg/ml,与模型组(6.41±0.96)、(76.67±1.14)、(82.204-2.36)pg/ml和基质对照组(6.25±0.92)、(76.95±1.08)、(81.76±3.19)pg/ml相应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显著降低(P〈0.05),100%青鹏软膏组皮损匀浆中IL-2、TNF-α,IFN-γ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7.75±0.97)、(66.95±3.58)、(46.85±2.43)pg/ml,与模型组(23.92±0.82)、(70.66±2.68)、(55.14±2.68)pg/ml和基质对照组(23.11±0.82)、(71.17±3.30)、(53.55±3.24)pg/ml相应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100%青鹏软膏能降低小鼠ICD模型的炎症反应,并能降低皮损和血清中TNF-α、IL-2及INF-γ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鹏软膏 皮炎 接触性 皮炎 刺激性 十二烷基硫酸钠 细胞因子类 动物 实验
原文传递
青鹏软膏维持治疗对局限性湿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路雪艳 黄二顺 +1 位作者 谭燕红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10-811,共2页
目的 探讨外用青鹏软膏维持治疗对局限性湿疹复发情况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197例局限性湿疹患者,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临床痊愈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外用青鹏软膏(青鹏组)或维生素E乳膏(润肤霜组)维持治疗,共2周.停药后观察8周,... 目的 探讨外用青鹏软膏维持治疗对局限性湿疹复发情况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197例局限性湿疹患者,外用卤米松乳膏治疗.临床痊愈的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外用青鹏软膏(青鹏组)或维生素E乳膏(润肤霜组)维持治疗,共2周.停药后观察8周,记录复发情况.结果 137例患者进入维持治疗,青鹏组69例,润肤霜组68例.停药8周后,青鹏组复发率19.7%,润肤霜组37.3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P<0.05).青鹏组缓解时间(43.92±15.70 d)长于润肤霜组(32.60±14.40 d),两组比较,t=2.23,P<0.05.维持治疗期间,青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润肤霜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外用青鹏软膏维持治疗局限性湿疹,有一定的延缓湿疹复发的作用,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疹 维持治疗 青鹏软膏
原文传递
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0修订版) 被引量:20
18
作者 郝飞 +2 位作者 顾恒 邹颖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39-243,共5页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斑贴试验是寻找并明确接触性变应原的金标准。随着接触性皮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认识的加深,以及斑贴试验规范化应用要求的提高,有关共识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本共识是在2015年版斑...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斑贴试验是寻找并明确接触性变应原的金标准。随着接触性皮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认识的加深,以及斑贴试验规范化应用要求的提高,有关共识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本共识是在2015年版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尤其细化了临床适应证的选择,完善了结果判断和解释,增加了延迟检测及患者教育等,以进一步规范斑贴试验的临床应用并提升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片试验 皮炎 变应性接触性 变应原 专家共识
原文传递
全国多中心皮炎湿疹患者继发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9
作者 禚风麟 赵暕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9年第10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调查皮炎湿疹基础上继发皮肤感染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皮炎湿疹继发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3~5月在全国31家三甲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 208例符合标准的皮炎湿疹患者进行皮肤继发感染率的问卷调查,其中57例因信... 目的调查皮炎湿疹基础上继发皮肤感染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皮炎湿疹继发的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4年3~5月在全国31家三甲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6 208例符合标准的皮炎湿疹患者进行皮肤继发感染率的问卷调查,其中57例因信息不全排除。分析年龄、性别、瘙痒程度、过敏史、病程、皮肤干燥史、婴儿湿疹史、屈侧皮炎史与皮肤继发感染的相关性。结果皮炎湿疹患者皮肤继发感染率为8. 44%(525/6 208)。皮炎湿疹继发感染率排名前4位的是自家敏感性皮炎40. 9%(47/115)、变应性接触性皮炎25. 8%(60/233),盘状湿疹20. 9%(54/258),泛发性湿疹18. 9%(79/417)。性别、瘙痒程度、过敏史、病程、皮肤干燥史、婴儿湿疹史是皮炎湿疹患者皮肤继发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7结论皮炎湿疹患者皮肤继发感染常见多发,临床诊疗工作中要关注皮炎湿疹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有效预防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湿疹 皮肤继发感染 相关因素 多中心调查
下载PDF
斑贴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0
20
作者 顾恒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10,共3页
斑贴试验在临床上应用有100多年的历史,对协助诊断接触性皮炎,检测接触性变应原的可靠性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充分证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癍贴试验技术是皮肤科医师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我国目前斑贴试验技术虽然也有一定发展和应... 斑贴试验在临床上应用有100多年的历史,对协助诊断接触性皮炎,检测接触性变应原的可靠性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充分证明。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癍贴试验技术是皮肤科医师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我国目前斑贴试验技术虽然也有一定发展和应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许多医生对斑贴试验的原理、适应证、禁忌证、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结果判读、结果解释、如何选择待测变应原等问题还不完全清楚。有鉴于此,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过敏与临床免疫专业委员会联合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斑贴试验 专家 接触性变应原 中国医师协会 发达国家 接触性皮炎 皮肤科医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