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桂醇注射治疗皮肤血管瘤和静脉畸形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金轶 丁帆 +2 位作者 成仙叶 李谢伦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33-139,共7页
目的 :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聚桂醇注射治疗皮肤血管瘤和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期刊全文及万方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所有关于聚桂醇注射治疗血管... 目的 :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聚桂醇注射治疗皮肤血管瘤和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MEDLINE、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期刊全文及万方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所有关于聚桂醇注射治疗血管瘤和静脉畸形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检索日期截止至2019年4月1日。对最终纳入的所有研究进行质量评价,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7个随机对照研究,1 399例皮肤血管瘤和静脉畸形患者。结果显示,聚桂醇治疗血管瘤或静脉畸形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均高于平阳霉素;聚桂醇治疗血管瘤的有效率和安全性与口服普萘洛尔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聚桂醇联合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或静脉畸形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均高于单独使用平阳霉素;聚桂醇联合口服泼尼松治疗血管瘤的有效率高于单独口服泼尼松;聚桂醇联合脉冲染料激光(PDL)治疗血管瘤的有效率高于单独使用PDL,但2者不良反应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桂醇注射治疗皮肤血管瘤和静脉畸形均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聚桂醇单独用药或联合用药时均有确切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桂醇 血管瘤 静脉畸形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患者早期营养现状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丁涛 +8 位作者 朱轶 张忠满 时育彤 天时 李谢伦 徐微笑 周鹏 安迪 陈旭锋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39-945,共7页
目的观察早期能量摄入量及启动早期肠内营养对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作为... 目的观察早期能量摄入量及启动早期肠内营养对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监护病房接受ECMO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总结ECMO患者早期能量摄入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及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s,RCS)分析明确ECMO患者早期能量摄入量与预后之间的具体关系,依据RCS分析结果选定截断值将患者分为能量欠缺组和能量丰富组,并以是否启动早期肠内营养(early enteral nutrition,EEN)将患者分为EEN组和非EEN组,比较能量欠缺组和能量丰富组以及EEN组和非EEN组间的临床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能量欠缺组及能量丰富组、EEN组及非EEN组的年龄、性别、BMI、原发疾病、ECMO模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能量欠缺组的生存率明显低于能量丰富组[43.2%(19/44)vs.66.0%(31/47),P=0.029];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能量欠缺组的28 d生存率明显低于能量丰富组,且死亡风险是能量丰富组的2.595倍(P=0.004)。EEN组的日均能量摄入量[kcal/(kg·d)]高于非EEN组(P<0.05),且生存率明显高于非EEN组[66.1%(41/62)vs.31.0%(9/29),P=0.002];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非EEN组的28 d生存率明显小于EEN组,且死亡风险是EEN组的2.981倍(P<0.001)。结论ECMO患者中普遍存在能量摄入不足,ECMO患者的能量摄入在16.94 kcal/(kg•d)以上时对预后是保护性因素,EEN有助于提高ECMO患者早期能量摄入量及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膜肺氧合 肠内营养 早期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限制性立方样条
原文传递
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帆 陈斌 +4 位作者 金轶 李谢伦 鲁严 尹智 梅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6-201,共6页
目的:观察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鲜红斑痣(PWS)患者26例,粉红型11例,紫红型5例,增厚型10例。以5 mg/kg剂量静脉滴注海姆泊芬后,照射532 nm LED绿光。治疗间隔为2个月,所有患者接... 目的:观察海姆泊芬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探讨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鲜红斑痣(PWS)患者26例,粉红型11例,紫红型5例,增厚型10例。以5 mg/kg剂量静脉滴注海姆泊芬后,照射532 nm LED绿光。治疗间隔为2个月,所有患者接受1~4次治疗。每次治疗前、治疗完毕时及治疗后2个月均对患者皮损固定部位拍照。结果:全部4次治疗后,PWS患者痊愈率为19.23%,显效率为50.00%,有效率为84.62%。治疗次数上,同批患者治疗2次的疗效优于治疗1次(P<0.05);不同分型的PWS中,粉红型疗效优于紫红型及增厚型(P<0.05);不同分区的面部PWS皮损中,视泡区、上颌区、下颌区疗效均优于额鼻区(P<0.05)。所有患者不同程度出现烧灼感、疼痛及局部肿胀;23.07%的患者出现水疱;92.31%的患者出现结痂;73.08%的患者出现色素沉着;11.54%的患者出现色素减退;未出现感染、瘢痕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海姆泊芬光动力能有效治疗鲜红斑痣,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姆泊芬 光动力 鲜红斑痣
下载PDF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Ⅱb型并发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及其皮肤镜表现 被引量:3
4
作者 丁帆 金轶 +3 位作者 李谢伦 许阳 苏婷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9-672,共4页
报告1例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患儿男,4岁,因皮肤红色及青灰色斑片4年就诊。体格检查:左侧腰背部、左侧臀部、左下肢、外阴及左足暗红色斑片;左侧额部、颊部散在分布青灰色斑片,左眼巩膜青灰色斑;躯干大范围青灰色斑片,左侧腰... 报告1例儿童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患儿男,4岁,因皮肤红色及青灰色斑片4年就诊。体格检查:左侧腰背部、左侧臀部、左下肢、外阴及左足暗红色斑片;左侧额部、颊部散在分布青灰色斑片,左眼巩膜青灰色斑;躯干大范围青灰色斑片,左侧腰背部色素斑与红斑融合;双侧臀部不对称,双下肢不等长、不等粗。皮肤镜检查:红斑区见红色点、球状小血管及扩张屈曲的线状血管;青灰色斑片区见蜂窝样灰褐色网状色素沉着;局部见球状血管与网状色素沉着的交织融合。超声心动图:左心室稍大;轻度三尖瓣关闭不全;轻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诊断: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Ⅱb型并发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通过文献复习,探讨总结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并发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的病因、诊断及治疗,并探讨该病皮肤镜表现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血管性斑痣性错构瘤病 KLIPPEL-TRENAUNAY综合征 皮肤镜表现
下载PDF
紫外线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Hrd1及Nrf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金轶 陈斌 +4 位作者 丁帆 成仙叶 李谢伦 陈芳 苏东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120-125,共6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UV)照射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Hrd)1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共收集12份人皮肤组织标本,曝光及非曝光部位标本各6份,免疫组化检测2组Hrd1及Nrf2的表达。将... 目的探讨紫外线(UV)照射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Hrd)1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Nrf)2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共收集12份人皮肤组织标本,曝光及非曝光部位标本各6份,免疫组化检测2组Hrd1及Nrf2的表达。将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UVA组、UVB组,照光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中Hrd1及Nrf2的表达。应用Hrd1-siRNA转染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下调细胞中Hrd1的表达后,Western 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Nrf2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分析检测细胞中Hrd1与Nrf2在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应用免疫共沉淀检测体外培养人成纤维细胞中Hrd1与Nrf2是否存在内源性结合。结果临床标本实验中,曝光部位皮肤组织中Hrd1表达(0.4756±0.0785)明显高于避光部位(0.1270±0.0253,t=7.317,P<0.05),曝光部位皮肤组织中Nrf2表达(0.1190±0.0217)明显低于避光部位(0.2629±0.0263,t=7.306,P<0.05)。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实验中,经紫外线照射后,UVA组与对照组相比,Hr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t=7.227,P<0.05),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6.456,P<0.05);同样,UVB组与对照组相比,Hrd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t=2.980,P<0.05),Nrf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13.52,P<0.05)。应用Hrd1-SiRNA下调体外培养人纤维细胞中Hrd1的表达后,无论是经UVA照射还是UVB照射,被下调Hrd1组细胞内Nrf2的表达较未下调组明显升高。免疫荧光分析结果显示Hrd1与Nrf2在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均有表达,并且在细胞中存在Hrd1与Nrf2共定位。免疫共沉淀验证了Hrd1与Nrf2在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存在内源性结合。结论Hrd1与Nrf2在人皮肤成纤维细胞中存在结合,紫外线照射可通过增加细胞中Hrd1的表达从而抑制Nrf2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成纤维细胞 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降解蛋白1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下载PDF
紫外线及全反式维A酸对人皮肤及成纤维细胞中Hrd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成仙叶 钱雯 +3 位作者 金轶 李谢伦 苏东明 陈斌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53-258,共6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及全反式维A酸(ATRA)对人皮肤及成纤维细胞中Hrd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收集12份人皮肤组织标本,30~40岁、60~70岁曝光及非曝光部位标本各3份,免疫组化检测各...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及全反式维A酸(ATRA)对人皮肤及成纤维细胞中Hrd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皮肤科收集12份人皮肤组织标本,30~40岁、60~70岁曝光及非曝光部位标本各3份,免疫组化检测各组Hrd1表达。将40只BALB/c小鼠分为对照组、紫外线组、ATRA组及紫外线+ATRA组,其中紫外线组、紫外线+ATRA组每日照射UVA10J/cm^2和UVB30mJ/cm^2,紫外线+ATRA组(照光前给药)、ATRA组小鼠背部剃毛区域每日均匀涂抹1次0.1ml0.1%ATRA药膏,对照组既不涂药也不照射紫外线。14周后处死小鼠并取背部皮肤免疫组化观察Hrd1的表达。体外培养的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紫外线组、ATRA组及紫外线+ATRA组,紫外线组和ATRA+紫外线组照光前用磷酸盐缓冲液覆盖细胞上层,照射10J/cm^2UVA或30mJ/cm^2UVB,ATRA+紫外线组(照光后给药)和ATRA组用含ATRA1μmol/L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4h。Western印迹法检测各组成纤维细胞Hrd1表达,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0~40岁、60~70组曝光部位皮肤组织中Hrd1表达水平分别为0.307±0.256、0.486±0.579,均明显高于避光部位(0.196±0.330、0.199±0.375),t值分别为5.486、10.579,P<0.05。BALB/c小鼠体内实验中,对照组、紫外线组、ATRA组及紫外线+ATRA组小鼠皮肤中Hrd1表达水平分别为0.189±0.015、0.288±0.017、0.187±0.020、0.226±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553,P<0.001),紫外线组高于对照组(t=5.337,P=0.033)和ATRA+紫外线组(t=4.891,P=0.039)。体外实验中,人皮肤成纤维细胞分别经UVA、UVB照射后,4组细胞Hrd1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20.704、102.119,均P<0.001),UVA或UVB照射对Hrd1表达水平的影响基本一致,紫外线组Hrd1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ATRA+紫外线组(均P<0.05)。紫外线照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 维甲酸 成纤维细胞 皮肤衰老 泛素蛋白连接酶类 活性氧 Hrd1
原文传递
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治疗睑黄瘤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李谢伦 丁帆 +2 位作者 金轶 成仙叶 陈斌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睑黄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38例睑黄瘤患者(共68处皮损)。能量密度8.3 J/cm^2,频率10 Hz,脉宽6 ns,光斑直径3 mm。每次治疗间隔2周,所有患者在2~8周内接受1~4次... 目的:探讨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睑黄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应用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治疗38例睑黄瘤患者(共68处皮损)。能量密度8.3 J/cm^2,频率10 Hz,脉宽6 ns,光斑直径3 mm。每次治疗间隔2周,所有患者在2~8周内接受1~4次激光治疗。结果采用Mantel-Haenszel卡方检验进行分析。结果:68处皮损中,1次治疗后即有70.59%的皮损治疗有效,4次治疗后77.94%的皮损治疗有效,32.35%的皮损疗效显著。结论:在8.3 J/cm^2的能量密度下,Q开关1064nm Nd:YAG激光能安全有效治疗睑黄瘤,治疗次数越多,效果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黄瘤 Q开关1064 nm Nd:YAG激光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