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阐释学视野里的梁实秋 |
李诠林
|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
2004 |
6
|
|
2
|
吕赫若小说文本的文化隐喻功能 |
李诠林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6
|
|
3
|
台湾日据时期的民间方言歌谣 |
李诠林
|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6
|
|
4
|
台湾早期闽南语流行歌的历史流变及其审美意蕴 |
李诠林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5
|
闽台文化创意产业交流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
李诠林
|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2 |
4
|
|
6
|
台湾文学研究前沿问题(笔谈)——关于台湾文学答客问 |
刘登翰
朱双一
刘小新
朱立立
李诠林
蔡志诚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
4
|
|
7
|
解读西川满——以其诗歌创作为例 |
李诠林
倪金华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02 |
3
|
|
8
|
具象修辞、符号象征与消费文化——1980年以降台湾流行绘本艺术文体解析 |
李诠林
|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
2012 |
3
|
|
9
|
西川满台湾民俗题材文学中的中华文化 |
李诠林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
2004 |
3
|
|
10
|
论苏曼殊对中国20世纪通俗小说发展的影响 |
李诠林
|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1 |
2
|
|
11
|
文化产业: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助推器 |
李诠林
|
《福建行政学院学报》
|
2013 |
2
|
|
12
|
现代叙事策略下的原始与神秘——论日本殖民作家西川满的台湾题材小说创作 |
李诠林
|
《华文文学》
|
2003 |
2
|
|
13
|
乡村振兴背景下永泰庄寨文化的发展 |
范斐菲
李诠林
|
《武夷学院学报》
|
2021 |
2
|
|
14
|
谈苏曼殊作为世界华文文学学科研究对象的可行性——兼论该学科的研究范畴 |
李诠林
|
《华文文学》
|
2004 |
2
|
|
15
|
歌词研究的理论体系——试论陆正兰《歌词学》的学术史意义 |
李诠林
|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
|
2009 |
3
|
|
16
|
人性的永恒探索:葛亮小说的城市书写 |
田莉
李诠林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7
|
艺术身份的聚结与文化身份的流散——“九叶诗人”杜运燮的华文书写谈隅 |
李诠林
|
《华文文学》
|
2012 |
1
|
|
18
|
“侨易文学”、马来西亚留中文学与西南联大的欧美风——杜运燮归侨诗歌异国因素和身份感知辨析 |
李诠林
|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
2022 |
0 |
|
19
|
台湾日据时期的岛外台湾人写作述论 |
李诠林
|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2007 |
1
|
|
20
|
台湾日据时期的翻译文学 |
李诠林
|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1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