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村庄分类方法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163
1
作者 卜长利 +2 位作者 曹智 刘烜赫 刘彦随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3-256,共14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村庄分类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村级层面有效落地的先导工作,对于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集聚提升类、城郊...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推进乡村发展的重要举措,村庄分类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在村级层面有效落地的先导工作,对于实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集聚提升类、城郊融合类、特色保护类、搬迁撤并类等四种村庄类型,但并未明确具体的分类原则与方法。针对实践工作需要,本研究基于该四种村庄类型,进一步明确了其二级类,并提出了相应的分类原则与方法;建立了村庄分类模型(VCM),从村庄特色、村民生存、发展建设、城村联系、村庄功能等五个维度,提出了村庄分类的参考指标体系。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作为案例区,基于前述原则、方法与模型,对该县102个行政村进行分类。实证检验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原则和方法对于村庄分类具有实践指导价值。需要说明的是,鉴于村庄内外部条件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具体工作时仍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部分参数、阈值的设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分类 乡村振兴 村庄分类模型 盐池
原文传递
我国实施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与可持续途径 被引量:147
2
作者 曹智 +1 位作者 郑小玉 刘彦随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6年第3期279-288,共10页
目前我国仍有超过7 000万的贫困人口,且区域分布广、贫困程度深。促进贫困地区的转型发展、贫困群体的生计改善,直接关系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我国基本地理国情,深入探讨农村贫困问题的地域生成机制,... 目前我国仍有超过7 000万的贫困人口,且区域分布广、贫困程度深。促进贫困地区的转型发展、贫困群体的生计改善,直接关系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文章基于我国基本地理国情,深入探讨农村贫困问题的地域生成机制,梳理精准扶贫的区域模式,提出加快精准脱贫的可持续途径。研究认为,我国农村贫困发生机制和减贫的基本模式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十三五"期间,精准扶贫应着眼于区域转型发展过程来着力破解贫困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精准扶贫的区域政策体系、产业政策体系、土地政策体系,着力建立和完善以区域发展助推贫困农户脱贫解困的传导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区域模式 可持续途径 区域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人口与土地城镇化时空耦合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133
3
作者 吴一凡 刘彦随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65-1879,共15页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人口与土地利用的合理匹配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本文以中国636个建制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指数,据此划分其耦合类型。借助Kernel Density工具,分析了中国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城镇人口与土地利用的合理匹配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前提。本文以中国636个建制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关系指数,据此划分其耦合类型。借助Kernel Density工具,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宏观格局、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变化态势,诠释了这些耦合特征形成的原因及其内在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 2006-2014年中国城市建设用地年均增长率是城镇常住人口年均增长率的1.65倍,土地城镇化远快于人口城镇化;(2)市域人口与土地城镇化发展的空间依赖性较强,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密度重心呈现逐渐西移的趋势;(3)城市建成区快速扩展,城市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普遍超标,其中42%的城市现状人均用地是标准值的5倍以上;(4)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失调类型的城市空间分布相对集中,且"同增失调"现象较为普遍,主要城市群外围地区的失调问题较中心地区更为严重;(5)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耦合发展程度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城市性质、人口规模、政府决策行为、地理区位条件和地区内部差距等要素的综合影响,不同要素的作用机理和效应存在明显差异。新时期城镇人口与土地利用管理应当注重新常态、新趋势的系统诊断和动能转化的综合分析,为新型城镇化、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振兴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乡融合 土地利用 人地耦合 乡村振兴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状态与产业兴旺途径 被引量:131
4
作者 陈秧分 刘玉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32-642,共11页
中国农业竞争力偏弱,农业发展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本文引入"要素-结构-功能"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与产业兴旺的理论基础,解析了中国农业发展特征、影响因素与兴旺路径。结果表明:(1)农业乡... 中国农业竞争力偏弱,农业发展关乎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本文引入"要素-结构-功能"分析框架,探讨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业发展与产业兴旺的理论基础,解析了中国农业发展特征、影响因素与兴旺路径。结果表明:(1)农业乡村已由特别强调农产品生产与社会稳定,转向兼顾产品供应、社会稳定、文化传承、生态涵养等诸多功能。农业的多功能属性,支撑了中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与广阔的发展空间。(2)基于比较优势进行分工、通过产品差异化以提高农业附加值、加强政府支持以化解市场失灵、促进"人""地""业"协调耦合,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主要理论选项。(3)中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间接利益相关者的获得感要强于农民群体,同时还面临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等瓶颈问题。(4)考虑农业的多功能属性与现实问题,建议切实推动中国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增效,促进产镇融合、产村融合,建立农业要素功能显化增殖机制与"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的生产要素配置机制,提高农业支持政策的针对性、协同性与联动性,推动中国农业发展与产业兴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功能 农业发展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原文传递
中国城乡协调发展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4
5
作者 王艳飞 刘彦随 +1 位作者 严镔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8,共9页
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基于GIS技术和ESDA方法揭示中国地级市城乡发展协调空间特征,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城乡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发展协调体系由要素、结构、功能、政策等层级构成,具有层级内... 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基于GIS技术和ESDA方法揭示中国地级市城乡发展协调空间特征,借助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讨城乡协调发展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城乡发展协调体系由要素、结构、功能、政策等层级构成,具有层级内协调与层级间互馈特征。2城乡投资、产业、收入、消费等分项指标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投资协调指数、产业协调指数、收入协调指数、消费协调指数区域间差距依次减小。3城乡协调发展综合指数空间集聚特征明显,东中西分异,高值区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少数中心城市地区。4经济增长、城镇化、对农投资、消费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城乡协调发展,教育投资、教育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对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仍需进一步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发展 协调指数 中国
下载PDF
局部收缩:后增长时代下的城市可持续发展争鸣 被引量:80
6
作者 吴康 +14 位作者 龙瀛 志刚 罗小龙 张学良 王德起 杨东峰 郐艳丽 杨振山 周恺 胡毅 宋涛 戚伟 高舒琦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997-2016,共20页
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是建立在"增长模式"下的顶层设计,城市增长与空间扩张是地理学者与规划政策界关注的经典命题。随着全球发展格局变化及中国"新常态"转型的来临,以中西部中小城市人口向东部迁移导致的发展放缓或停... 中国的城镇化长期是建立在"增长模式"下的顶层设计,城市增长与空间扩张是地理学者与规划政策界关注的经典命题。随着全球发展格局变化及中国"新常态"转型的来临,以中西部中小城市人口向东部迁移导致的发展放缓或停滞,以东北城市为代表的"局部收缩"已初见端倪,而在金融危机后,东部的工业城市也出现了部分"收缩"的空间。"收缩"表现为人口外流、GDP和地方财政增长乏力乃至城市空间衰败。如何科学辩证地认识城市增长、空间扩张与局部收缩的发生和转化机制,如何在慢增长或逆增长环境下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是未来中国城镇化研究的重大挑战,也是地理、规划和相关学科学者亟需重点关注和研究的新命题。本期笔谈邀请了来自人文地理、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和公共管理等学科领域的学者就城市收缩的科学界定、识别方法以及后增长时代下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规划设计响应路径等话题开展学术争鸣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缩城市 可持续发展 地理学 城乡规划 学术争鸣
原文传递
2007—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时空耦合关系 被引量:73
7
作者 刘继来 刘彦随 +1 位作者 胡银根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861-1871,共11页
系统研究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的时空耦合关系,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理论基础。论文利用人口统计数据与土地调查数据,基于弹性系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农村人口数量的时序变化特征、空间分异规律和耦... 系统研究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的时空耦合关系,是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的重要理论基础。论文利用人口统计数据与土地调查数据,基于弹性系数模型,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农村人口数量的时序变化特征、空间分异规律和耦合关系类型,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2007—2015年,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以1.94%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增长,8 a间共增加257.27万hm2;2)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和农业户籍人口人均居民点用地面积分别以年均4.61%和1.98%的速度增长,两者差距以年均16.2%的速度逐年拉大;3)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农村常住人口数量耦合类型在全国尺度上为G类(用地面积增加,人口数量减少,且前者增长率小于后者)失调发展类型,在省域尺度上都是失调发展类型,主要是G类和H类(用地面积增加,人口数量减少,且前者增长率大于后者)失调类型。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农业户籍人口数量的耦合类型在全国尺度上为H类失调发展类型,全国93.55%的省份为失调发展类型,失调类型以A类(用地面积增加,人口数量增加,且前者增长率大于后者)和H类为主。研究结果表明:2007—2015年间,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与农村人口数量耦合关系呈现失调发展态势,并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论文研究结果可以为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促进农村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地关系 弹性系数 土地利用 居民点用地 土地优化配置
原文传递
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协调发展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63
8
作者 王艳飞 刘彦随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30,共9页
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探究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发展响应对于理解城乡关系、区域城镇化以及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力构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时空格局,并探究二者的协调特征... 城镇化是区域发展的必然趋势,探究城镇化过程中农村发展响应对于理解城乡关系、区域城镇化以及农村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着力构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揭示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时空格局,并探究二者的协调特征。结果表明:1环渤海地区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二者高低值空间分布不完全吻合,农村发展差距整体上小于城镇化差距;2城镇化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发展,但随着城镇化水平提升,二者协调程度下降,农村发展分异加大;3协调分析需要紧密结合城镇化与农村发展状态,三者空间分布存在多种耦合情形。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统筹城乡发展需要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创新城镇化与农村发展协调机制;应着力凸显地域主体功能,加强不同功能区间的协同;宜依托区域自身禀赋特征,探索契合当地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农村发展 协调特征 时空格局 环渤海地区
原文传递
中国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57
9
作者 王婧 方创琳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1-1281,共11页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城乡人地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分析该过程中的城乡人口与土地变化及其关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应用脱钩理论及其相关模型,重点分析2000—2008年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及其与城乡人口变化...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快速城镇化进程对我国城乡人地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深入分析该过程中的城乡人口与土地变化及其关联特征具有重要意义。论文应用脱钩理论及其相关模型,重点分析2000—2008年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及其与城乡人口变化的耦合关系。研究表明:25个省区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率高于人口增长率,两者协调性欠佳,呈现弱脱钩状态;农村居民点用地并没有随着农村人口的减少而减少,约一半省区呈现强脱钩状态,11个省区呈现衰退脱钩状态;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的关系可划分为7种类型,其中有1/3的省区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关系极不协调。论文认为,财税体制和官员晋升/考核机制不完善、城乡规划管控不力、城乡二元制度根深蒂固是造成前述问题的重要原因;新时期协调城乡人口与建设用地变化的可持续途径在于,遵循人口、产业、城镇、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积极推进财税/绩效体制改革,科学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有序推进城乡土地统筹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人口 城乡建设用地 脱钩关系 协调类型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专业村镇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1
10
作者 曹智 刘彦随 +1 位作者 王永生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647-1666,共20页
探索专业村镇的地域分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施农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资料揭示了中国专业村镇的空间格局,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从全国和农业区尺度分析了地... 探索专业村镇的地域分异格局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实施农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基于农业农村部"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资料揭示了中国专业村镇的空间格局,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从全国和农业区尺度分析了地形特征、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等村域环境因素,以及市场需求和经济基础等区域环境因素对专业村镇分布的影响。研究发现:①中国专业村镇主要分布在胡焕庸线东南半壁,占83.64%,呈现中心集聚和由华北平原—长江下游平原向南、再向西北梯度递减特征;②主导产业细分门类以水果、蔬菜为主,占59.45%,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关中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等,且多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呈圈带状分布;③专业村镇空间分布受区域环境因素的影响强于村域环境因素,市场需求和经济基础因素的解释力值分别为0.30和0.19,村域环境因素中地形特征因素影响相对较大,其解释力值为0.15;④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北方平原—丘陵区主要受到市场需求因素影响,农牧交错—高原区主要受到地形特征和资源禀赋因素的影响,西北—青藏高原区主要受市场需求、经济基础和区位条件的影响,而南方丘陵—高原区解释力较弱。研究可为提高农业生产专业化水平、识别和培育专业村镇和乡村振兴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地域系统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极 专业村镇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46
11
作者 张轩畅 +1 位作者 陈秧分 刘彦随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8-167,共10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探讨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人居环境质量影响乡村发展的机理,并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探讨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人居环境质量影响乡村发展的机理,并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就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及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①回归分析表明,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②SEM建模分析发现,农村人居硬环境和软环境各构成要素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硬环境方面,基础设施条件直接促进乡村发展,其路径系数为0.40,环境卫生状况、农户居住情况与基础设施条件之间呈现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68(环境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条件)、0.65(农户居住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和0.54(环境卫生状况农户居住情况);软环境方面,乡村文化活动直接促进乡村发展,其路径系数为0.16;硬环境方面的环境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条件与软环境方面的乡村文化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5(环境卫生状况乡村文体活动)和0.31(基础设施条件乡村文体活动)。研究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助于乡村空间重构、组织重建、产业重塑,有效推动乡村形态、结构和功能转变。为更好地促进乡村发展转型与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当“软硬兼施”,以完善基础设施和丰富文体活动为重点,并同步推进环境卫生治理和居住条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质量 乡村发展 结构方程模型 乡村振兴 江苏省
下载PDF
农村内生式发展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北京市顺义区北郎中村为例 被引量:42
12
作者 郭艳军 刘彦随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4-119,125,共7页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农村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但是长期以来推行的依靠政府、外来企业等开发援助的外源式发展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村持续稳定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内生式发展转向愈加明显,内生式发展理论基础和...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农村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但是长期以来推行的依靠政府、外来企业等开发援助的外源式发展并不能有效解决农村持续稳定发展问题,在此背景下内生式发展转向愈加明显,内生式发展理论基础和发展机理值得探讨。从地理学综合视角出发,运用一般方法论、自组织理论、农村整谐发展理论多学科视角,解析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基础,拓展内生式发展的理论内涵;并选取北郎中村作为研究区域,剖析农村内生式发展的系统构成、系统特性、演化规律、整合机制。研究表明:①内生式发展体现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是系统内部要素在内部动力主导作用下自组织演化过程,其实践形式是整谐发展。②内生式发展或是农村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途径。农村发展系统具有自组织性,内部整合是其演化发展的根本动力。③整谐发展是内生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组织重建、产业重塑、空间重构,整合系统要素,激发内部动力,与外力耦合联动,强有力推进农村发展系统演化发展,同时为外部资源有效利用提供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式发展 自组织理论 整谐发展 北郎中村
原文传递
江苏省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29
13
作者 吕爱清 卞新民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23-430,共8页
应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1995年来江苏省县域尺度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匹配格局,并结合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和定性分析探讨了粮食生产布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县域人均粮食存在显著的... 应用GIS技术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探讨了1995年来江苏省县域尺度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的空间匹配格局,并结合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和定性分析探讨了粮食生产布局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县域人均粮食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高高聚集和低低聚集趋势增强,全省粮食生产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洪泽湖流域、里下河地区和沿海农业区中部得到加强,而逐渐从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退出;县域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地域格局呈现出日益显著的空间差异化特征;县域经济发展及其空间溢出效应是耕地非农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产生区域差异,进而导致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的重要驱动力,政策导向对该地域格局变化也有重要影响,农业自然地理条件对粮食生产布局的决定性作用已有所减弱。在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的比较优势利用基础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驱动力对粮食生产布局产生着日益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均粮食 地域格局 驱动机制 江苏省
下载PDF
基于要素视角的耕地“三生”功能理论建构与实证研究 被引量:30
14
作者 邹利林 +1 位作者 刘彦随 王建英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39-855,共17页
基于要素视角考察耕地功能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已有的耕地功能分类体系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衔接性较弱。论文通过对耕地构成要素的系统分析,界定了耕地、耕地功能及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内涵,理论上建构了耕地“... 基于要素视角考察耕地功能还处于探索阶段,并且已有的耕地功能分类体系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衔接性较弱。论文通过对耕地构成要素的系统分析,界定了耕地、耕地功能及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内涵,理论上建构了耕地“三生”功能的测评框架及分区概念模型。实证表明,南安市80%的耕地生产与生活功能以及60%的耕地生态功能为中等及以上,说明耕地利用功能强度较高。耕地生产、生活与生态功能分别在自然生产潜力与地理区位条件、耕作可达水平与耕地依赖程度、生态基底条件与生态保护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趋同性。南安市耕地多功能利用水平较低且耕地开发已经危及区域生态安全,为此需要依据耕地功能分区的空间分布、组合结构及功能强度采取差异化的利用、保护与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功能 耕地 生产-生活-生态 要素 村域
原文传递
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对乡村人地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9
15
作者 +1 位作者 范朋灿 刘彦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41-250,共10页
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对区域乡村人地系统的影响研究对于优化土地整治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该文以延安市某典型小流域为例,结合高分影像数据、景观格局分析和人文实地调查,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社会响应和综合研判... 深入开展土地整治对区域乡村人地系统的影响研究对于优化土地整治模式、促进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该文以延安市某典型小流域为例,结合高分影像数据、景观格局分析和人文实地调查,从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生态安全、社会响应和综合研判等角度探讨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沟道土地整治对当地乡村人地系统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土地整治工程措施的作用下,沟道底部及其两侧的台地、坡耕地、灌木林地和草地大多转变为高产稳产的坝地,部分灌木林地由于生物措施转变为生态功能更强的乡土适生林地;坝地和林地分别增加159.06 hm2和69.75 hm2,灌木林地、草地和坡耕地分别减少112.37、63.26和59.06 hm2。2)坝地平均斑块面积和凝聚度增加,生产功能提升;乔木林地和灌木林地的景观指数、斑块凝聚度指数均保持在较高水平,生态功能稳定;流域整体的景观破碎化程度降低,景观趋于多样化和均衡化发展,景观抗干扰能力和生态系统稳定性得到提升。3)从生态安全效应来看,流域植被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土壤侵蚀显著减少,防洪能力明显提升,但局部存在生态安全隐患。4)人类活动对流域地理环境变化有所响应,土地规模化、农业机械化、就业兼业化和非农化程度提高;但仍存在农业结构单一、效益不高等问题。应着力创新"共同商议、协同推进"的乡村治理机制,进而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能,促进流域乡村转型与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流域 治沟造地 人地系统 乡村振兴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下载PDF
Reconsidering the efficiency of grazing exclusion using fences on the Tibetan Plateau 被引量:28
16
作者 Jian Sun Miao Liu +23 位作者 Bojie Fu David Kemp Wenwu Zhao Guohua Liu Guodong Han Andreas Wilkes Xuyang Lug Youchao Chen Genwei Cheng Tiancai Zhou Ge Hou Tianyu Zhan Fei Peng Hua Shang Ming Xu Peili Shi Yongtao He Meng Li Jinniu Wang Atsushi Tsunekawa Huakun Zhou Yu Liu Yurui Li Shiliang Liu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6期1405-1414,M0004,共11页
Grazing exclusion using fences is a key policy being appli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rehabilitate degraded grasslan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and elsewhere.However,there is a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 Grazing exclusion using fences is a key policy being appli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to rehabilitate degraded grasslands on the Tibetan Plateau(TP)and elsewhere.However,there is a limited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grazing exclusion on alpine ecosystem functions and services and its impacts on herders’livelihoods.Our meta-analyses and questionnaire-based surveys revealed that grazing exclusion with fences was effective in promoting aboveground vegetation growth for up to four years in degraded alpine meadows and for up to eight years in the alpine steppes of the TP.Longer-term fencing did not bring any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benefits.We also found that fencing hindered wildlife movement,increased grazing pressure in unfenced areas,lowered the satisfaction of herders,and rendered substantial financial costs to both regional and national governments.We recommend that traditional free grazing should be encouraged if applicable,short-term fencing(for 4-8 years)should be adopted in severely degraded grasslands,and fencing should be avoided in key wildlife habitat areas,especially the protected large mammal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zing exclusion WILDLIFE GRAZING Grassland management DROUGHT Tibetan Plateau
原文传递
空心村综合整治与低碳乡村发展战略探讨 被引量:26
17
作者 郭丽英 刘玉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6-119,共4页
当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我国日益加剧的农村空心化带来一系列的不良效应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空心村综合整治,可以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减少排放和增加碳汇4个途径,引领乡村低碳产业发展,重塑... 当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我国日益加剧的农村空心化带来一系列的不良效应和生态环境问题。开展空心村综合整治,可以通过降低能耗、减少污染、减少排放和增加碳汇4个途径,引领乡村低碳产业发展,重塑农民生产、生活新观念与新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深入探讨空心村整治的低碳经济战略,测算空心村整治增地潜力与固碳能力,研究空心村整治过程中的农村能源技术体系,构建空心村整治还林还田创新机制,可为空心村整治实践和低碳乡村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空心村整治 低碳经济 低碳乡村
下载PDF
江苏省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卞新民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综合应用变异系数、地理联系率、区位熵等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980年以来地级市尺度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地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联动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一个"上升-平稳-下降"的波动过程;地域差异增大... 综合应用变异系数、地理联系率、区位熵等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对江苏省1980年以来地级市尺度的粮食生产和经济发展地域格局变化特征进行了联动分析。研究发现:江苏省粮食生产经历了一个"上升-平稳-下降"的波动过程;地域差异增大,尤其是1995年后,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人口分布发生明显的空间分异;长江以北地区,特别是苏北地区在全省粮食生产地域分工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成为江苏省粮食生产核心区域。最后,结合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江苏省粮食生产地域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生产 经济发展 地域格局 江苏省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20
19
作者 戈大专 龙花楼 +1 位作者 屠爽爽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2-28,5,共8页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系统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的互馈机制并探讨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城镇化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收入差距、就业结构、人口流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系统研究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的互馈机制并探讨相应对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城镇化对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收入差距、就业结构、人口流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新型城镇化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优化城镇村空间格局和"四化"协同发展等方面与扶贫开发之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并进行简要的评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定量评价—问题研判—理论梳理—模型构建—模式提炼—优化调控"为研究主线的探讨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互馈机制的研究范式。此外,总结了三个亟需重点突破的研究方向:1城镇化对贫困地区发展影响的定量测度及问题研判;2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融合发展的内核体系构建,新型城镇化与扶贫开发互馈机制探讨;3新型城镇化助推扶贫开发的多尺度典型地域模式提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扶贫开发 影响 应对 互馈机制
原文传递
基于POI数据挖掘的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婧 陈宗峰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0-350,共11页
农家乐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新业态,其空间分布影响区域旅游和乡村发展格局。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调查或统计数据开展,随着互联网电子地图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为农家乐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 农家乐是新时期乡村发展的新业态,其空间分布影响区域旅游和乡村发展格局。已有研究主要基于传统调查或统计数据开展,随着互联网电子地图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为农家乐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支撑。基于POI抓取技术获得北京市农家乐空间分布数据,运用加权几何平均算法和多维组合特征对北京市农家乐发展模式进行类型划分,探讨不同类型农家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家乐可分为8种类型,包括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市场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交通—市场主导型、强综合型和弱综合型,不同类型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显著。资源主导型、资源—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呈离散状分布,且主要位于生态涵养区,交通主导型农家乐具有明显的条带状分布特征,市场主导型、资源—市场主导型和交通—市场主导型农家乐呈环状分布,主要位于城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强综合型农家乐主导分布在城市功能扩展区。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交通通达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对农家乐空间分布的解释度均在0.1以上且高于自然地理因素的解释度;生态涵养区农家乐以资源主导型、交通主导型和弱综合型农家乐为主,占比达到89.89%。为此,文本从全域旅游理念出发,提出空间转型、产业转型和管理转型发展策略,以期为区域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家乐 发展类型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北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