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A”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体检中心体检效率和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
作者 孙莉娜 艳芬 +2 位作者 卉梅 周利丹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9期124-126,共3页
目的:探讨"6A"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体检中心体检效率和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11月实施"6A"护理管理模式后体检的400例体检人员作为观察组,将2018年4月~7月实施前体检的300例体检人员作为对... 目的:探讨"6A"护理管理模式在提高医院体检中心体检效率和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8月~11月实施"6A"护理管理模式后体检的400例体检人员作为观察组,将2018年4月~7月实施前体检的300例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体检质量(体检时间、体检可信度、体检效率),护理质量(沟通能力、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健康教育)调查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体检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1),体检可信度、体检效率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1),护理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1),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将"6A"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体检中心护理中,有助于提高体检效率,改善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A”护理管理模式 体检中心 体检效率 护理质量
下载PDF
精细化管理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莉娜 卉梅 +2 位作者 艳芬 杨琦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9年第13期55-57,共3页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脊髓损伤康复科收治的78例SCI后N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脊髓损伤康复科收治的78例SCI后NB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膀胱功能恢复情况、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1个月,两组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明显增加,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LUT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膀胱容量和最大排尿量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及LUT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SCI后NB康复治疗过程中应用精细化管理可有效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康复效果并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精细化管理 康复护理
下载PDF
强化平衡训练的早期康复治疗对半月板损伤后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胡伟 +3 位作者 喻嵘 成细华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目的观察半月板损伤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半月板损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均行常规的消肿止痛等药物治疗,对照组以普通康复治疗为主,治疗组进行强化平衡训练的康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 目的观察半月板损伤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半月板损伤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均行常规的消肿止痛等药物治疗,对照组以普通康复治疗为主,治疗组进行强化平衡训练的康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Lysholm评分。结果经过4周治疗后,结果显示半月板损伤患者在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后均有良好的疗效,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在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半月板损伤后的早期康复有利于改善膝关节活动功能,强化平衡训练的康复治疗优于常规的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板损伤 早期康复 膝关节功能 量表
下载PDF
“5E”康复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孙莉娜 卉梅 +2 位作者 艳芬 黄友梅 《全科护理》 2020年第12期1491-1494,共4页
[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5E"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 [目的]探讨"5E"康复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90例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5E"康复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膀胱功能、心理状态[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SF-36)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病人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膀胱容量大于对照组,残余尿量和排尿次数少于对照组,下尿路功能症状(LUT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体健康、生理职能、机体功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服务态度评分、服务内容评分、人员素质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5E"康复护理模式能提高SCI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人的膀胱功能、生活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改善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卧床 阶梯式超前护理模式 预防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早期康复介入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谢雅芬 建新 +6 位作者 吴武 骆广旗 张继宗 陈晓陇 冠南 刘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170-1172,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比...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HSS)、关节活动度(ROM)以及VAS疼痛评分。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HSS评分、ROM、VAS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介入能够有效促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有效增加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减轻患者疼痛,并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恢复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在骨科的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9期1350-1351,共2页
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体外冲击波治疗因损伤性低、疗效明显、并发症少等特点,已引起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日益重视,并广泛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体外冲击波对多种骨科疾病的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就体外冲击波在骨科... 与传统手术治疗相比,体外冲击波治疗因损伤性低、疗效明显、并发症少等特点,已引起基础和临床研究的日益重视,并广泛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体外冲击波对多种骨科疾病的治疗均取得显著疗效。本文就体外冲击波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范围、疗效、治疗机制、禁忌症及副作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骨科 应用
下载PDF
人工关节置换术在创伤性手部小关节僵硬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谢雅芬 周宪章 +5 位作者 吴武 陈娟 陈成威 陈晓陇 张继宗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6期88-89,共2页
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术结合康复治疗对创伤致掌指(MP)、近侧指间(PIP)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对手外伤致MP、PIP关节僵硬的患者31例37指,行Swason硅胶假体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康复治疗,记录随访、伤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 目的探究人工关节置换术结合康复治疗对创伤致掌指(MP)、近侧指间(PIP)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对手外伤致MP、PIP关节僵硬的患者31例37指,行Swason硅胶假体人工关节置换术和康复治疗,记录随访、伤口愈合及并发症情况,比较术前、术后6个月关节功能指标。结果 2例2指术后失去随访,29例35指(16指PIP关节,19指MP关节)获随访6~12个月,平均随访(8.29±2.09)个月。1例因感染术口延迟愈合,其余切口均Ⅰ期愈合,2指PIP关节复发尺偏畸形,1指MP关节复发桡偏畸形,2指PIP关节复发关节僵硬。术后6个月随访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14±0.91)分、主动活动度(33.57±11.35)°、畸形评分(8.60±1.48)分优于术前的(2.91±0.95)分、(18.77±7.83)°、(5.63±2.9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X线显示无下沉、假体断裂、假体周围骨折、关节明显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手部小关节人工关节置换术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改善创伤性手指关节僵硬患者的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关节置换术 近侧指间关节 掌指关节 僵硬 康复
下载PDF
骨折的康复
8
作者 《现代职业安全》 2011年第7期112-113,共2页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生意外事故,造成骨折的人数相当多。骨折后的治疗是否得当直接影响肢体功能的恢复程度。骨折复位、固定技术的发展,为患肢功能锻炼提供了基础,利于骨折后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 骨折 康复 体功能 意外事故 恢复程度 固定技术
原文传递
清洁硅胶导尿管在清洁间歇导尿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莉娜 刘静 《中国伤残医学》 2015年第4期201-202,共2页
目的:观察清洁硅胶导尿管在清洁间歇导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4月起,12例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在清洁间歇导尿中使用清洁硅胶导尿管,观察其泌尿系反应及全身症状。结果:12位患者5个月未出现有阳性的临床症状,每个患者尿常规检... 目的:观察清洁硅胶导尿管在清洁间歇导尿的应用效果。方法:2012年4月起,12例脊髓损伤排尿障碍病人在清洁间歇导尿中使用清洁硅胶导尿管,观察其泌尿系反应及全身症状。结果:12位患者5个月未出现有阳性的临床症状,每个患者尿常规检查阳性结果在0-10次之间及无症状性菌尿在0-3次之间,而前期使用1次性无菌橡胶导尿管比较(每个患者每3个月有1—2次的阳性临床症状),泌尿系感染率比较低。结论:在清洁间歇导尿中,清洁硅胶导尿管并不会增加患者泌尿系感染率,并且应用清洁硅胶导尿管,操作流程简便,经济实用,可提高患者出院后应用清洁间歇导尿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硅胶导尿管 清洁间歇导尿 应用
原文传递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0
作者 孙莉娜 艳芬 +2 位作者 卉梅 黄友梅 《医学新知》 CAS 2018年第A01期1065-1066,1067,共3页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伤早期治疗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受伤早期治疗期间仅行常规护...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受伤早期治疗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受伤早期治疗期间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受伤早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的差异。结果 经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后期康复中神经、肢体运动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质量,对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护理 创伤性颅脑损伤 神经 肢体运动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臭氧配合康复治疗交叉韧带部分断裂的疗效观察
11
作者 骆广旗 +4 位作者 冠南 张继宗 左彬 吴武 谢雅芬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9期82-83,共2页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配合系统康复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部分断裂的疗效。方法:选择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例膝关节交叉韧带部分断裂患者,行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并行系统康复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配合系统康复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部分断裂的疗效。方法:选择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5例膝关节交叉韧带部分断裂患者,行关节腔内注射医用臭氧,并行系统康复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治疗后患膝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治疗后膝关节疼痛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功能提高,未出现感染、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交叉韧带部分断裂患者采用臭氧关节腔内注射配合系统康复治疗可以缓解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部分断裂 臭氧 康复治疗 保守治疗
下载PDF
1例“胫腓骨下端骨折术后下胫腓联合骨性融合”的个案报道
12
作者 蔡顺雄 吴武 +2 位作者 陈成威 张继宗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23期5-7,共3页
目的报道1例“胫腓骨下端骨折术后下胫腓联合骨性融合”的个案,并回顾相关的文献,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记录该患者临床诊疗的经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内在关联性。结果胫腓骨下端骨折术后下胫腓联合骨性融合与术前分型、手术方... 目的报道1例“胫腓骨下端骨折术后下胫腓联合骨性融合”的个案,并回顾相关的文献,探讨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方法记录该患者临床诊疗的经过,回顾相关文献,分析内在关联性。结果胫腓骨下端骨折术后下胫腓联合骨性融合与术前分型、手术方式选择相关,缺乏恰当的治疗方式将导致后续踝关节功能障碍,增加患者治疗周期及费用。结论涉及胫腓骨下端骨折,应视为踝关节骨折,并按踝关节骨折正确的术前分型个性化地选择手术方案及固定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腓骨下端骨折 下胫腓联合 骨性融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