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翁丽芳 程志成 +7 位作者 孙莹 何春生 李茜 石晋 邱志嵩 陈丽斌 廖联明 金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218-2219,共2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的中药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通过肠镜和症状,对3例常规支持性治疗下增加中药谷红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肠镜显示痊愈,没有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常...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的中药联合常规方法治疗缺血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通过肠镜和症状,对3例常规支持性治疗下增加中药谷红注射液治疗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消失,肠镜显示痊愈,没有患者需要手术治疗。常规的支持治疗加上活血化瘀的谷红注射液对缺血性结肠炎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结肠炎 谷红注射液性
原文传递
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8
2
作者 郑海山 李茜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1年第2期38-39,共2页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0年接受治疗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58例,其中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30例,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28例,比较其一... 目的:比较输尿管镜碎石术与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0年接受治疗的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患者58例,其中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30例,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治疗28例,比较其一次性碎石成功率。结果:输尿管镜碎石术组30例中5例转开放手术,8例术后结合ESWL,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56.7%;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组28例中1例转开放手术,一次性碎石成功率为96.4%。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在治疗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中较输尿管镜碎石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上段嵌顿性结石 输尿管镜碎石术 微创经皮肾穿刺碎石术 疗效比较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经益生菌结合序贯疗法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李茜 许江兰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35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序贯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所有入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序贯疗法治疗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7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所有入组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予以序贯疗法加以治疗,观察组予以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序贯疗法加以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Hp根除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第1周和第2周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2.00%(92/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74/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14,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812,P<0.05)。结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联合序贯疗法应用到Hp相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期间具备较优的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大力推行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序贯疗法 幽门螺杆菌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载PDF
温胆汤治疗肿瘤相关胃肠道反应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金峰 袁芳 +3 位作者 程志成 李茜 何春生 石晋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18-21,共4页
目的观察温胆汤对荷瘤小鼠的胃肠道5-羟色胺和嗜铬细胞分泌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Colon-26腺瘤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温胆汤组和荷瘤对照组。在第7、14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肠中5-羟色胺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嗜铬... 目的观察温胆汤对荷瘤小鼠的胃肠道5-羟色胺和嗜铬细胞分泌的影响。方法皮下注射Colon-26腺瘤建立小鼠荷瘤模型。将32只小鼠随机分为温胆汤组和荷瘤对照组。在第7、14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肠中5-羟色胺的含量,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嗜铬细胞的密度。并观察每组小鼠的摄食量。结果正常小鼠第1周和第2周小肠的5-羟色胺含量分别为(1.57±0.09)μg·g-1和(1.54±0.11)μg·g-1,而接种肿瘤细胞后的小鼠分别为(2.93±0.17)μg·g-1和(3.99±0.32)μg·g-1,显著高于正常小鼠。而温胆汤组则分别降到(2.03±0.17)μg·g-1和(3.05±0.17)μg·g-1,显著低于荷瘤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显示小肠中嗜铬细胞在肿瘤细胞移植后的第1周和第2周显著增加,而服用温胆汤的小鼠小肠嗜铬细胞数量明显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第14天,荷瘤组小鼠和温胆汤组小鼠的平均食量分别为(0.70±0.12)g和(1.12±0.04)g,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温胆汤可以通过减少肿瘤患者肠道嗜铬细胞数量和5-羟色胺含量而减轻肿瘤相关胃肠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胆汤 5-羟色胺 嗜铬细胞 胃肠道反应 动物 实验 小鼠
下载PDF
莫沙比利联合雷贝拉唑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茜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27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6例N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奥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观察组...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的效果及机制。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136例NER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奥美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观察组:雷贝拉唑+枸橼酸莫沙必利。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24 h食管p H值监测情况和综合评分、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5.931,P<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食管下段反流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及综合评分均比治疗前及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PO水平均比治疗前及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可以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NERD相关症状,降低血清LPO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贝拉唑 莫沙必利 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脂质过氧化物
下载PDF
膀胱颈后唇楔形切除在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郑海山 李茜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1年第15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预防前列腺术后并发尿道内口狭窄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43例单纯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病例,及2007~2009年37例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并予膀胱颈后唇楔形切除病例。结果:2003~2006年收治的43例,术后有5例出现尿... 目的:探讨预防前列腺术后并发尿道内口狭窄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2006年43例单纯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病例,及2007~2009年37例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并予膀胱颈后唇楔形切除病例。结果:2003~2006年收治的43例,术后有5例出现尿道内口狭窄;2007~2009年收治的37例,术后1例出现尿道内口狭窄。结论:膀胱颈后唇楔形切除能有效地预防前列腺摘除术后尿道内口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楔形切除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改善作用
7
作者 陈秀珠 袁芳 +5 位作者 程志成 何春生 石晋 李茜 陈丽斌 金峰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20-823,共4页
目的探讨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方法小鼠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水溶液构建UC模型。按照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与模... 目的探讨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方法小鼠自由饮用3.5%葡聚糖硫酸钠水溶液构建UC模型。按照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与模型组腹腔注射高糖DMEM培养液;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100 mg·kg^(-1)灌胃;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按照每只1×10^(6),5×10^(6)和1×10^(7)腹腔注射HUC-MSCs, 1次/天,连续6 d。收集并评估小鼠体重和结肠长度,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肠组织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结果正常组、模型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的IFN-γ含量分别为(5.97±0.92),(12.05±0.63),(5.93±0.93),(9.52±0.54),(9.16±0.80)和(8.58±0.60)ng·mg^(-1);这5组的TNF-α含量分别为(3 764.80±568.59),(7 803.80±343.11),(3 535.70±429.73),(6 257.70±528.17),(5 926.60±430.47)和(5 284.00±481.41)pg·mg^(-1);这5组的IL-10含量分别为(466.04±37.11),(136.51±18.36),(423.56±30.58),(257.35±26.21),(288.14±24.31)和(329.95±27.73)pg·mg^(-1)。上述这3个指标: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HUC-MSCs可明显改善UC病变,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溃疡性结肠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细胞 炎症细胞因子
原文传递
老年人牙周炎与胃病发病相关性调查研究
8
作者 阚洪霞 夏学林 +1 位作者 李茜 袁静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2年第30期247-247,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周炎与胃病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市57~84岁老年人1000例,对他们的牙周健康和胃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临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将患牙周炎的患者分为Ⅰ组,无牙周炎人群分为Ⅱ组,然后对两组人群的胃部健康... 目的:探讨老年人牙周炎与胃病发作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市57~84岁老年人1000例,对他们的牙周健康和胃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和临检查,根据检测结果,将患牙周炎的患者分为Ⅰ组,无牙周炎人群分为Ⅱ组,然后对两组人群的胃部健康状况进行检查,以统计牙周炎与胃病之间的关系。结果:Ⅰ组有422例,患胃病289例,患病率为68.5%;Ⅱ组有578例,患胃病286例,患病率为49.5%,两组胃病患病率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老年人患牙周炎和胃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相关性,提示我们注意对牙周炎患者进行胃部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胃病 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