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中国南方季节性干旱近58a演变特征 被引量:313
1
作者 黄晚华 杨晓光 +4 位作者 李茂 张晓煜 王明田 代姝玮 马洁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59,共10页
近年来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其演变特征和发生规律,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制订抗旱减灾对策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利用中国南方15个省(市、区)的气象台站降水资料,选择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近年来南方地区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分析其演变特征和发生规律,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制订抗旱减灾对策提供理论依据。该研究利用中国南方15个省(市、区)的气象台站降水资料,选择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为干旱指标,计算了南方地区最近58a(1951-2008年)各月干旱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全年及各季季节性干旱的站次比(发生干旱站数与总站数之比)和干旱强度的年际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干旱程度在时间尺度上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干旱的季节性特征为春旱和秋旱有加重的趋势,而夏旱和冬旱有减轻的趋势。季节性干旱空间演变特征表现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西南地区、华南地区等各区域季节性干旱变化与整个南方总体干旱变化表现基本一致。在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南方干旱整体上呈现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加重的趋势。研究和验证表明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能很好地体现季节性干旱的年际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特征描述 研究 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干旱站次比 干旱强度
下载PDF
中国近50年旱灾灾情分析 被引量:152
2
作者 李茂 李森 李育慧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3年第1期7-10,共4页
2 0世纪后 5 0年全国受旱面积和受旱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 ,各年代旱灾成灾率也呈上升趋势 ;2 0 0 0年是建国以来旱灾最严重的一年 ,全国受旱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达 40 5 4万hm2 和 2 6 78万hm2 。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旱面积和成... 2 0世纪后 5 0年全国受旱面积和受旱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 ,各年代旱灾成灾率也呈上升趋势 ;2 0 0 0年是建国以来旱灾最严重的一年 ,全国受旱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别达 40 5 4万hm2 和 2 6 78万hm2 。黄淮海地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受旱面积和成灾面积占全国的 6 0 %以上 ,是中国的干旱重灾区。总结了有关干旱发展预测的研究 ,对未来一段时期旱灾的可能发生情况进行了预测 ,并提出了有关旱灾防御的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情分析 中国 旱灾 灾情变化 预测 防御对策
下载PDF
论新疆东准噶尔蛇绿岩的时代及其意义 被引量:117
3
作者 何国琦 李茂 +1 位作者 贾进斗 周辉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852-858,共7页
讨论了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克拉麦里和阿尔曼太两条蛇绿岩带。侧重从蛇绿岩自身的同位素定年、伴生组分的微体古生物和蛇绿岩带的区域构造等方面系统阐述这两条蛇绿岩带的时代。作者得到的新认识是 :这两条蛇绿岩带所代表的古洋... 讨论了位于新疆准噶尔盆地东北缘的克拉麦里和阿尔曼太两条蛇绿岩带。侧重从蛇绿岩自身的同位素定年、伴生组分的微体古生物和蛇绿岩带的区域构造等方面系统阐述这两条蛇绿岩带的时代。作者得到的新认识是 :这两条蛇绿岩带所代表的古洋发育的时代相近 ,可能从新元古代晚期开始孕育 ,发育的鼎盛时期是寒武纪至早、中奥陶世 ,晚奥陶世到早志留世为其萎缩、闭合时期。这个新认识在重建古亚洲洋和认识北疆大陆地壳演化历史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 蛇绿岩 大地构造意义 新疆 同位素定年 形成时间
下载PDF
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的春玉米季节性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被引量:118
4
作者 黄晚华 杨晓光 +9 位作者 曲辉辉 冯利平 黄彬香 王靖 施生锦 武永峰 张晓煜 肖小平 杨光立 李茂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8-34,共7页
季节性干旱是影响湖南春玉米生产最突出的气象灾害,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生的规律,可为湖南春玉米生产的发展和合理布局提供技术支持。该文基于湖南省96个气象站点1961-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FAO于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 季节性干旱是影响湖南春玉米生产最突出的气象灾害,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和发生的规律,可为湖南春玉米生产的发展和合理布局提供技术支持。该文基于湖南省96个气象站点1961-2007年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FAO于1998年推荐的Penman-Monteith方法计算了参考作物蒸散量、玉米的作物需水量。考虑盈余降水对水分亏缺指数的影响,修正了的水分亏缺指数计算方法,并依据玉米的水分亏缺指数,分析了季节性干旱发生频率的时空特征。并选取不同区域典型站点分析了水分亏缺指数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湖南春玉米生长季节内干旱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和空间区域分布特征:干旱频率较高的时段主要在玉米抽雄-吐丝阶段及其后的生育阶段,且随生育期后移干旱频率明显增加,以轻旱程度为主。空间分布特征是以湘中南的衡阳及周边一带干旱频率最高,其次为湘东、湘北一带次高,湘西等地春玉米干旱频率低。各年代之间比较,以20世纪80年代干旱较严重,90年代干旱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干旱 水资源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作物需水量 时空特征 春玉米
下载PDF
气候变暖对中国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 被引量:114
5
作者 霍治国 李茂 +4 位作者 王丽 温泉沛 肖晶晶 黄大鹏 王春艳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926-1934,共9页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检测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时空变化对气候变暖时空变化响应的已有观测事实及其变化规律性,汇总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未来发生趋势的已有预估结果,提出其影响的最新认知,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气候变暖可使...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检测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危害时空变化对气候变暖时空变化响应的已有观测事实及其变化规律性,汇总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未来发生趋势的已有预估结果,提出其影响的最新认知,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气候变暖可使大部病虫害发育历期缩短、危害期延长,害虫种群增长力增加、繁殖世代数可比常年增加1个代次,发生界限北移、海拔界限高度增加,危害地理范围扩大,危害程度呈明显加重趋势。但也使一些对高温敏感的病虫害呈减弱趋势,致使小麦条锈病、蚜虫等病虫由低海拔地区向高海拔地区迁移危害。未来气候变暖将使中国大部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呈扩大、加重趋势。气候变暖对农作物病虫害的影响诊断、发生与灾变的影响预估、风险评估及适应对策将是未来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暖 生长季 农作物病虫害
下载PDF
保水剂在农业改土节水中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100
6
作者 黄占斌 朱书全 +1 位作者 张铃春 李茂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57-60,共4页
综合模拟和田间试验 ,比较研究了保水剂在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和节水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析了保水剂对不同作物效应、保水剂对马铃薯应用效果。研究表明 ,保水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保水和释水能力 ;能有效促进作物生... 综合模拟和田间试验 ,比较研究了保水剂在改良土壤结构、保持土壤水分和节水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分析了保水剂对不同作物效应、保水剂对马铃薯应用效果。研究表明 ,保水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保水和释水能力 ;能有效促进作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文中还讨论了保水剂应用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改良 节水农业
下载PDF
新疆主要造山带地壳发展的五阶段模式及成矿系列 被引量:99
7
作者 何国琦 刘德权 +2 位作者 李茂 唐延龄 周汝洪 《新疆地质》 CAS CSCD 1995年第2期99-176,178-196,共97页
按汉尼克(1981)提出的简单剪切模式,大陆解离是沿一条缓倾斜的拆离带发生移离。随着拆离的发展,上地慢软流圈隆起追随拆离面下降的一侧迁移,而始终处于解离大陆一侧边缘的下方(而不是在拉伸洋盆的中线上)。因此,在有上地幔... 按汉尼克(1981)提出的简单剪切模式,大陆解离是沿一条缓倾斜的拆离带发生移离。随着拆离的发展,上地慢软流圈隆起追随拆离面下降的一侧迁移,而始终处于解离大陆一侧边缘的下方(而不是在拉伸洋盆的中线上)。因此,在有上地幔软流圈隆起对应的陆缘一侧,会产生大量火山—深成岩浆作用(主要是上地幔物质的渗入),称为“岩浆型被动陆缘”(旧称“火山型被动陆缘”);而另一侧,则仅表现为地壳表层的构造破坏和陆源碎屑堆积作用,即经典意义上的大西洋型被动陆缘,称为“非岩浆型被动陆缘”。裂谷一般地可看成是上述解离过程初期阶段的产物。上述过程的几种构造环境下的地壳,都具有厚度减小、地壳渗透性增加、成熟度降低的特点,称为“拉张型过渡壳”。拉张型过渡壳阶段是陆同型造山带地壳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阶段。它的标志性建造是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岩浆型被动陆缘)和巨厚陆源碎屑岩夹基性火山岩建造(非岩浆型被动陆缘),建造序列由稳定性类型向非稳定性类型演化,地球化学表现出成熟度不断降低的趋势。当基底陆壳拉伸减薄至零时,出现洋壳,洋壳阶段的产物为蛇绿岩建造。当扩张终止,洋盆开始消减,两侧陆缘演化即进入“汇聚型过渡壳阶段”。在汇聚阶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造山带 地壳演化 地壳成熟度 拉张型过渡壳 洋壳 汇聚型过渡壳 新陆壳 岩浆型被动陆缘 非岩浆型被动陆缘 成矿系列
下载PDF
中国西南天山及邻区大地构造研究 被引量:100
8
作者 何国琦 李茂 韩宝福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11,共5页
根据区域构造判断,邻区新确立的吉尔吉斯—帖尔斯克伊古洋及其伴生的陆缘向东延到了中国的西南天山,它应从比依克—那拉提山的北缘通过。从晚里菲纪到早奥陶世早期,是该古洋从裂谷发育到成熟大洋的时期,这与罗丁尼亚(Rodinia)超... 根据区域构造判断,邻区新确立的吉尔吉斯—帖尔斯克伊古洋及其伴生的陆缘向东延到了中国的西南天山,它应从比依克—那拉提山的北缘通过。从晚里菲纪到早奥陶世早期,是该古洋从裂谷发育到成熟大洋的时期,这与罗丁尼亚(Rodinia)超大陆的解体时期相当。而由阿兰苏依岩系代表的塔里木陆缘裂解和南天山古洋开始发生的时期看,也与罗丁尼亚超大陆的解体时期大体相当。文中简述了邻区南天山研究的历史和近年取得的新认识。基于作者对我国西南天山的认识和参考邻区南天山的新资料,建议将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和塔里木板块的界线划在中天山的南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构造 中国 西南地区 区域构造 RODINIA超大陆
下载PDF
冬小麦霜冻害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2
9
作者 李茂 王道龙 +6 位作者 钟秀丽 王春艳 苏常红 赵鹏 阎旭雨 渡边好昭 吉田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2-78,共7页
我国冬小麦主产区霜冻害的发生频率近年来有加剧的趋势,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动向,就我国冬小麦霜冻害研究现状、综合防霜技术和未来小麦霜冻害研究的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冬小麦 霜冻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50年来我国自然灾害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2
10
作者 李茂 李章成 +4 位作者 王道龙 杨修 钟秀丽 李正 李育慧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5-60,共6页
根据我国近50年的粮食产量统计资料,分析了各个年代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影响和促进粮食产量的因素(耕地资源、化肥施入量、农机动力、农用水资源、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极大,要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 根据我国近50年的粮食产量统计资料,分析了各个年代主要粮食作物产量与影响和促进粮食产量的因素(耕地资源、化肥施入量、农机动力、农用水资源、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然灾害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极大,要确保我国粮食生产的安全,不仅需要有外部资源及投入,而且在粮食生产过程中要积极进行防灾减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产量 自然灾害 粮食安全 相关性
下载PDF
近50年东北地区春玉米干旱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69
11
作者 董秋婷 李茂 +1 位作者 刘江 王春艳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9,共8页
利用东北地区70个气象站点1960-2007年间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并划分了干旱等级;利用ArcGIS软件,绘制了东北地区春玉米种植区的干旱等级时空分布图,对各个年代和生育期的玉米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进... 利用东北地区70个气象站点1960-2007年间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了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并划分了干旱等级;利用ArcGIS软件,绘制了东北地区春玉米种植区的干旱等级时空分布图,对各个年代和生育期的玉米干旱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春玉米生长季内,玉米的需水量与降水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7,月下旬达到峰值,在4-6月和9月份水分亏缺指数(CWDI)值较高,易引起玉米发生干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 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时空特征 春玉米
下载PDF
2004-2005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冻害成因分析 被引量:61
12
作者 李茂 王道龙 +4 位作者 张强 迟永刚 王春艳 渡边好昭 吉田久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5,共5页
以北京、天津、菏泽、驻马店、商丘、阜阳6个站点为代表,分析了黄淮海平原2004-2005年冬季冬小麦的冻害成因。研究表明,冬小麦冻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从小麦播种至当年12月20日积温过高,造成部分麦田在入冬前就完成了6-8片叶的生长,甚至... 以北京、天津、菏泽、驻马店、商丘、阜阳6个站点为代表,分析了黄淮海平原2004-2005年冬季冬小麦的冻害成因。研究表明,冬小麦冻害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从小麦播种至当年12月20日积温过高,造成部分麦田在入冬前就完成了6-8片叶的生长,甚至进入了拔节期,再加上从当年12月20日至次年2月底黄淮海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偏低1.3℃左右,且冷暖交替突变,麦苗抗寒锻炼不足,春性品种过多和播种量过大等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霜冻害 黄淮海平原
下载PDF
植物物候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59
13
作者 武永峰 李茂 宋吉青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8年第3期51-58,共8页
基于遥感监测方法的植物物候研究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通过对植物物候生长季概念的遥感界定,归纳总结了物候监测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源以及4种常用的遥感监测方法,并指出各种遥感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遥感监... 基于遥感监测方法的植物物候研究已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一个热点课题,通过对植物物候生长季概念的遥感界定,归纳总结了物候监测的基本原理、遥感数据源以及4种常用的遥感监测方法,并指出各种遥感监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遥感监测技术为支撑,对地区、大洲和全球尺度上物候与气候关系的研究、物候与人类行为关系的研究进行了阐述,指出植物物候的变化常常是二者共同影响的结果。针对当前物候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物候 遥感监测 气候 人类行为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基底结构特征及其对古生界天然气的控制 被引量:59
14
作者 贾进斗 何国琦 +2 位作者 李茂 周鼎潮 张林祥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44-153,共10页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基底结构复杂,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基底断裂数量多、规模大;基底顶面表现为两个大型隆起,北部为伊盟隆起,中南部为中央古隆起;盆地基底结构对上覆沉积盖层岩性、岩相... 鄂尔多斯盆地位于华北克拉通西部,是我国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基底结构复杂,具有显著的不均匀性;基底断裂数量多、规模大;基底顶面表现为两个大型隆起,北部为伊盟隆起,中南部为中央古隆起;盆地基底结构对上覆沉积盖层岩性、岩相具明显控制作用,从而间接影响到油气的生成、运移与聚集。伊盟隆起的南侧斜坡及中央古隆起四周斜坡地带,是寻找古生界天然气的有利场所;盆地中南部几条NE向大型韧性剪切带,可能对油气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在油气勘探中也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地 基底结构 古生界 天然气
下载PDF
中国近50年洪涝灾害灾情分析 被引量:57
15
作者 李茂 李森 李育慧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04年第1期38-41,共4页
结合中国近50年的洪涝灾害统计资料,对洪涝灾害发生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20世纪后50年各年代全国受涝面积和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其中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年份有10年;占全国39%播种面积的多涝区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占全国的47%,多涝区河... 结合中国近50年的洪涝灾害统计资料,对洪涝灾害发生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20世纪后50年各年代全国受涝面积和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其中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年份有10年;占全国39%播种面积的多涝区受灾和成灾面积均占全国的47%,多涝区河南以及少涝区北方各省受灾和成灾面积在减少,其他各省受灾和成灾面积多呈增加趋势。分析了形成90年代几次大的洪涝灾害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洪减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洪涝灾害 灾情分析 预测 防御对策
下载PDF
中亚蛇绿岩带研究进展及区域构造连接 被引量:46
16
作者 何国琦 李茂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3-202,共10页
中亚地区分布着数十条不同时代和不同性质的蛇绿岩带,这些形成于早古生代或新元古代的蛇绿岩带由于受后期构造变动的强破坏,只在极少数地点保存良好。尽管出露分散,确定其时代和性质有一定困难,但其仍具极其重要的构造单元划分、对... 中亚地区分布着数十条不同时代和不同性质的蛇绿岩带,这些形成于早古生代或新元古代的蛇绿岩带由于受后期构造变动的强破坏,只在极少数地点保存良好。尽管出露分散,确定其时代和性质有一定困难,但其仍具极其重要的构造单元划分、对比和连接意义。在对比和讨论蛇绿岩带的连接时,应以微体化石给出的信息为主,同时参考蛇绿岩下部组分的同位素年代学数据。讨论了新疆东北部邻区和西部邻区蛇绿岩带的时代和性质,以及这些蛇绿岩带的对比和连接、新疆与境外构造带连接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 蛇绿岩带 构造带 对比 连接
下载PDF
我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17
作者 覃志豪 徐斌 +4 位作者 李茂 王道龙 张万昌 李文娟 黄建明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1-69,共9页
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监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回顾与评述,阐述了我国主要农业灾害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学术问题,探讨了农业灾害研究的发展趋势。灾害性天气只是农业成灾的外部环境条件(环境胁迫),在这种环境胁迫下,农业生产系... 对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机理与监测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回顾与评述,阐述了我国主要农业灾害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学术问题,探讨了农业灾害研究的发展趋势。灾害性天气只是农业成灾的外部环境条件(环境胁迫),在这种环境胁迫下,农业生产系统是否最终成灾,还要取决于农业生产系统本身对这种环境胁迫的应对和作用。因此农业灾害机理反映了环境胁迫与农业生产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当前,对农业灾害机理研究不足,农业成灾过程和关键因子认识不深入,农业灾害监测理论与方法不完善,已经成为建立有效的农业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开展灾害时空动态监测,以及国家进行重大防灾减灾决策的瓶颈和障碍。对主要农业灾害机理开展研究以及发展农业灾害理论和监测方法,是国家实现农业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多门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灾害 灾害机理 防灾减灾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气象灾害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与减灾对策 被引量:50
18
作者 王道龙 钟秀丽 +1 位作者 李茂 杨修 《灾害学》 CSCD 2006年第1期18-22,共5页
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四大类主要气象灾害已经成为限制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障碍。近5年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平均每年粮食受灾面积达0.52亿hm2,粮食损失超过500亿kg。干旱是危害最大的灾种,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的57%... 干旱、洪涝、风雹和低温四大类主要气象灾害已经成为限制我国粮食增产的主要障碍。近5年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平均每年粮食受灾面积达0.52亿hm2,粮食损失超过500亿kg。干旱是危害最大的灾种,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占气象灾害损失粮食的57%。20世纪90年代以来旱灾的发生较以往大幅度加重。我国农业应该采取的减灾对策为:改善生态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与旱作农业技术;加强农业减灾科学技术研究;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立农业灾害保险与补贴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粮食损失 减灾对策 中国
下载PDF
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的遗传基础形成及湿处理色素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37
19
作者 邱新棉 周文龙 +1 位作者 李茂 马永根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0-615,共6页
通过对天然彩色棉遗传基础的研究表明 ,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受遗传基因控制 ,天然棕色棉纤维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 ,天然绿色棉纤维性状表现为由 1对不完全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的形成和积累与色素合成酶基因... 通过对天然彩色棉遗传基础的研究表明 ,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受遗传基因控制 ,天然棕色棉纤维性状表现为不完全显性单基因控制 ,天然绿色棉纤维性状表现为由 1对不完全显性主效基因控制。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的形成和积累与色素合成酶基因在纤维细胞中的特异性表达有关 ,在纤维初生壁伸长期 ,天然彩色棉的纤维色素与白棉花一样均为纯白色 ,当进入纤维的细胞壁加厚期时 ,逐渐显现出很淡的色素 ,直到纤维充分成熟 (即吐絮 )时颜色才达到最深程度。天然彩色棉湿处理后色素变化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天然棕色棉的色调沿蒙塞尔色相环逆时针变化 ,天然绿色棉的色调沿蒙塞尔色相环顺时针变化 ,湿处理后的天然彩色棉纤维色素有变深变艳的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彩色棉 纤维色素 遗传基础 形成 湿处理 色素变化 棉纤维
下载PDF
中国新疆北部奥陶——志留系岩石组合的古构造、古地理意义 被引量:46
20
作者 何国琦 李茂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99-110,共12页
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准噶尔盆地周边地区存在有几乎连续分布的早古生代造山带 ,这个事实有可能改变历来只强调北疆晚古生代造山作用的传统认识。震旦纪是准噶尔及其相邻古陆裂解的开始阶段 ,经寒武纪至早奥陶世 ,古洋已发展到最大规... 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准噶尔盆地周边地区存在有几乎连续分布的早古生代造山带 ,这个事实有可能改变历来只强调北疆晚古生代造山作用的传统认识。震旦纪是准噶尔及其相邻古陆裂解的开始阶段 ,经寒武纪至早奥陶世 ,古洋已发展到最大规模。在区域性古陆裂解和伸展的背景下 ,推测准噶尔古陆经常位于海平面以下。晚奥陶世北疆的古洋开始收缩 ,古陆缘区转化成活动陆缘 ,准噶尔古陆先后与伊犁古陆和西伯利亚古陆汇聚和碰撞造山 ,在这两条早古生代造山带的近准噶尔古陆一侧 ,可能发育晚奥陶世至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北部 奥陶-志留系 岩石组合 古构造 古地理 早古生代造山带 地层分布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