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白云区2017年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金 梁雪莹 +3 位作者 张旭 李能 农莉虹 江毅民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18年第2期131-134,共4页
目的初步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不同片区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分析成因,提出治理对策。方法在广州市白云区各街镇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代后,采用幼虫浸渍法进行测定。结果本区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 目的初步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不同片区白纹伊蚊幼虫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现状,分析成因,提出治理对策。方法在广州市白云区各街镇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代后,采用幼虫浸渍法进行测定。结果本区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药性,LC_(50)介于0.007~3.789 mg/L,抗性倍数介于2.66~18.12倍。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最高,除东片区为低抗外,其它均为中抗;其次为双硫磷,除西、北片区为低抗外,其它均为中抗;抗性最弱的是残杀威,除南片区为低抗外,其它均为敏感;氯菊酯除西片区为中抗外,其它均为低抗;溴氰菊酯除北片区为中抗外,其它均为低抗。LC_(50)分别为介于0.039~0.098,0.007~0.014,2.372~3.789,0.110~0.358,0.016~0.030 mg/L;抗性倍数分别为介于7.21~18.12,7.08~14.17,2.66~4.26,3.38~11.01,6.37~11.95。结论白纹伊蚊抗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各镇街消杀站及PCO公司的不规范用药,为延缓抗性产生,政府部门需做好药物配比、施药步速、消杀频次等方面的质量把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抗药性 杀虫剂
原文传递
2013—2016年广州市白云区流行性出血热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能 叶双岚 +3 位作者 陈昌明 农莉虹 程晓宁 庞志明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8年第3期267-269,共3页
目的分析2013—2016年期间白云区流行性出血热人间疫情和动物疫情的监测情况,探讨传播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研究期间内的病例监测、健康人群监测和动物监测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广州市白云区流行性出血热年... 目的分析2013—2016年期间白云区流行性出血热人间疫情和动物疫情的监测情况,探讨传播规律和流行特征。方法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研究期间内的病例监测、健康人群监测和动物监测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6年广州市白云区流行性出血热年均发病率为0.83/10万,病死率为1.30%,发病水平自2014年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冬春季和秋季为高发季节,男性发病率(1.12/10万)高于女性(0.53/10万)(χ2=9.47,P<0.01),年龄分布以30~49岁青壮年为主,人群的隐性感染率为3.10%。鼠密度年平均水平6.52%,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鼠EHF抗体阳性率为11.98%,人EHF发病率与鼠抗体阳性率呈现正相关(r=0.98,P=0.02)。结论广州市白云区流行性出血热发病水平与往年持平,仍为家鼠型疫源地(褐家鼠为主),建议加强人间和动物间疫情监测,开展一年两次的全覆盖灭鼠工作,提高居民的防鼠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发病率 褐家鼠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1例流行性出血热死亡病例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3
作者 叶浩风 叶双岚 +3 位作者 程晓宁 陈昌明 李能 孙斌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398-400,共3页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在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为特征,且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广州市自1983年出现首例出血热病例后,每年均有病例报告,个别重症患者合并肝肾等多器官重度损害,可导致死亡。2...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在临床上以发热、出血和肾功能损害为特征,且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1]。广州市自1983年出现首例出血热病例后,每年均有病例报告,个别重症患者合并肝肾等多器官重度损害,可导致死亡。2016年1月22日,广州市白云区发生1例重症出血热死亡病例,给白云区出血热疫情防控工作敲响了警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 死亡病例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广州市白云区2011-2018年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小玲 刘礼锦 +4 位作者 庞国梅 李能 叶双岚 张豪 陈守义 《医学动物防制》 2020年第9期888-891,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1-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资料,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按单纯随机...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防控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1-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资料,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按单纯随机方法选取该期间有相应职业暴露病例50例,进一步探讨布鲁氏菌病流行的危险因素,运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2018年广州市白云区累计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132例,年平均发病率0.73/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37,P<0.05)。发病主要集中在1~7月,占发病总数的81.82%;男女性别比2.38∶1;主要分布在30~59岁组,占总数的71.97%,不同年龄组病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6,P<0.05);以屠宰及牲畜销售等职业人员为主,占70.45%;46.21%病例集中分布在太和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屠宰羊、接触羊胎盘、毛皮等、处理流产物和喝生羊奶是感染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广州市白云区布鲁氏菌病疫情呈先增后降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牲畜交易市场的从业人员。应重点加强职业人群的宣传教育和干预,继续开展定期监测,落实好检疫制度,加强牲畜的检疫与流通监管等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LOGISTIC回归 影响因素 防控措施
原文传递
诱蚊诱卵器监测法在花园蚊媒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金 李能 +2 位作者 关日红 李江松 孙斌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7年第5期443-445,共3页
目的分析某花园2016年3—11月诱蚊诱卵器监测情况,并探讨诱蚊诱卵器监测法在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16年3—11月在花园内布放诱蚊诱卵器,每个监测点诱卵器之间的距离在25m以上,并与传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布放1 ... 目的分析某花园2016年3—11月诱蚊诱卵器监测情况,并探讨诱蚊诱卵器监测法在白纹伊蚊密度监测中的适用性。方法于2016年3—11月在花园内布放诱蚊诱卵器,每个监测点诱卵器之间的距离在25m以上,并与传统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共布放1 800个诱蚊诱卵器,回收1 663个,有效1 643个,阳性314个,诱蚊诱卵器指数为19.11。其中5月最高,10月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6.88,V=8,P<0.05)。诱蚊诱卵器指数与成蚊密度具有相关性(R=0.63,P=0.02<0.05);与标准间指数无相关性(R=0.03,P=0.92>0.05)。结论诱蚊诱卵器监测法在花园的伊蚊密度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登革热应急监测中不容忽视的一种监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蚊诱卵器指数 标准间指数 成蚊密度
下载PDF
2014-2016年登革热流行病学分析及其防控效果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能 陈昌明 农莉虹 《疾病监测与控制》 2017年第8期634-636,共3页
目的观察2014年-2016年本市登革热流行病学及防控效果。方法对我市2014年、2015年、2016年登革热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登革热不同时间发病率、主要疫情致病病毒情况等。结果 2014年我市登革热发病率为290.24/10万,高于2015年的0.... 目的观察2014年-2016年本市登革热流行病学及防控效果。方法对我市2014年、2015年、2016年登革热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登革热不同时间发病率、主要疫情致病病毒情况等。结果 2014年我市登革热发病率为290.24/10万,高于2015年的0.39/10万,及2016年的1.8/10万,2014年发病率最高,2015年发病率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年、2015年、2016年登革热疫情致病病毒均主要为DEN1型及DEN2型。结论对登革热行流行病学监测极为必要,实施强有力的综合性防控措施对促进登革热病情爆发率降低与延缓疾病蔓延具有重要意义,需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流行病学 防控效果
下载PDF
广州市白云区登革热防控灭蚊杀虫剂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能 陈昌明 +3 位作者 叶双岚 农莉虹 程晓宁 陈金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8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了解近3年以来广州市白云区各种常见杀虫剂的使用情况,评价目前白云区使用灭蚊杀虫剂的合理性情况,为控制登革热传播媒介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研究期间内的各镇街用药情况和药物使用喜好程度进行分析... 目的了解近3年以来广州市白云区各种常见杀虫剂的使用情况,评价目前白云区使用灭蚊杀虫剂的合理性情况,为控制登革热传播媒介科学合理用药提供相关建议。方法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研究期间内的各镇街用药情况和药物使用喜好程度进行分析,并与相应年度省市抗药性研究结果比较,开展白云区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结果广州市白云区常用杀虫剂成份前5位分别为:残杀威、烯丙菊酯、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胺菊酯;杀虫剂种类和成分每年有所不同;白云区5个片区白纹伊蚊幼虫对测定的杀虫剂主要处于低抗水平,其中高效氯氰菊酯抗药性水平较高(抗性系数为18.12~7.21),而残杀威对于大多数镇街敏感(抗性系数为4.26~2.66)。结论广州市白云区各镇街消杀站杀虫剂使用基本符合省市抗药性的研究结果,有相应的轮换和混合用药,延缓了杀虫剂中高抗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 杀虫剂 白纹伊蚊 抗药性
下载PDF
2021年广州市白云区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分析
8
作者 程晓宁 李能 +2 位作者 陈昌明 李钊宏 吴映玫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2年第6期74-76,共3页
目的:通过监测广州市白云区停止大规模应用杀虫剂后白纹伊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抗药性情况,为白云区登革热传播媒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白云区24个街镇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培育繁殖两代后,收集3龄末4龄初的幼虫,采用幼虫浸渍... 目的:通过监测广州市白云区停止大规模应用杀虫剂后白纹伊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抗药性情况,为白云区登革热传播媒介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白云区24个街镇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培育繁殖两代后,收集3龄末4龄初的幼虫,采用幼虫浸渍法,将4类杀虫剂分5个浓度进行试验测定。测定结果用SPSS 22.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半数致死浓度(LC50)。结果:2021年白云区的监测结果与干预前的监测结果无明显区别。其中白纹伊蚊对残杀威较为敏感,对倍硫磷、高效溴氯菊酯两种杀虫剂部分地区呈现敏感,而在部分地区呈现低抗;氯菊酯在北片区和中片区出现中抗,其他地区为低抗。结论:白纹伊蚊对不同杀虫剂抗药性有差异,通过监测及时调整杀虫剂种类和剂量防控登革热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抗药性 登革热 传播媒介
下载PDF
广州市白云区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研究
9
作者 农莉虹 陈金 +3 位作者 李能 梁雪莹 张旭 江毅民 《医学动物防制》 2018年第6期566-569,共4页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不同片区白纹伊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敏感性现状,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白云区各街镇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一代后,采用幼虫浸渍法进行测定。结果广州市白云区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 目的了解广州市白云区不同片区白纹伊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敏感性现状,为合理使用杀虫剂提供依据。方法在广州市白云区各街镇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一代后,采用幼虫浸渍法进行测定。结果广州市白云区白纹伊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一定抗药性,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和双硫磷为中抗,残杀威为敏感,氯菊酯和溴氰菊酯为低抗。南片区抗性最严重,已无敏感杀虫剂;其次为西北中片区;相对较轻的为东片区,仅对1种杀虫剂敏感。结论今后应加强敏感性监测,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科学合理使用杀虫剂,规范药物配比、施药步速、消杀频次等,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敏感性 杀虫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