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7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吉白茶特异性状的生理生化本质 被引量:56
1
作者 成浩 李素 +4 位作者 陈明 虞富莲 晏静 刘益民 陈龙安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7-92,共6页
安吉白茶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春季发芽时新梢嫩叶叶色的可逆性白化现象, 在白化过程中新梢的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和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研究表明, 安吉白茶是一个温度敏感的自然突变体, 其白化表达的温度阈值在20 ~22 ℃之间, 但该温度... 安吉白茶的特异性主要表现在春季发芽时新梢嫩叶叶色的可逆性白化现象, 在白化过程中新梢的叶绿素含量急剧下降和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研究表明, 安吉白茶是一个温度敏感的自然突变体, 其白化表达的温度阈值在20 ~22 ℃之间, 但该温度仅在芽萌发初期发挥作用; 其正常复绿的启动温度在16 ~18℃之间。叶片白化期的主要生理生化变化是叶绿体膜结构发育发生障碍, 叶绿体退化解体, 叶绿素合成受阻, 质体膜上各种色素蛋白复合体缺失, 导致了叶色的变化; RuBP羧化酶的大、小亚基含量及酶活性下降, 同时伴随蛋白水解酶活性的升高, 终因叶绿体不能继续发育, 多余的可溶性蛋白水解, 导致游离氨基酸含量显著上升。文中对其返白机理进行了讨论, 认为该温度敏感型突变体的突变很可能是由核基因或核质互作控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白茶 阶段性返白突变 温敏突变体
下载PDF
茶树优异资源评价与遗传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65
2
作者 杨亚军 虞富莲 +15 位作者 陈亮 曾建明 杨素娟 李素 束际林 舒爱民 章志 王玉书 王海思 王平盛 许玫 宋维希 郭吉春 杨如兴 张文锦 陈志辉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6期1-8,共8页
鉴定评价了200份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加工品质、生化成分、抗寒性等。筛选出品质超过国家品种的优异资源6份、茶多酚含量>38%的资源4份、咖啡碱含量>5.2%的资源6份、咖啡碱含量<1.0%的资源2份。对资源扦插后代的DNA多态性... 鉴定评价了200份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加工品质、生化成分、抗寒性等。筛选出品质超过国家品种的优异资源6份、茶多酚含量>38%的资源4份、咖啡碱含量>5.2%的资源6份、咖啡碱含量<1.0%的资源2份。对资源扦插后代的DNA多态性、同工酶酶谱特征以及花粉形态结构研究表明,无性后代的遗传性基本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资源评价 遗传稳定性 种质资源 优异种质 特异种质
下载PDF
茶树阶段性返白现象的研究──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34
3
作者 李素 陈树尧 成浩 《茶叶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3-26,共4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安吉白茶返白—白化—转绿过程的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返白过程中,叶绿体不断退化,其中出现大量囊状小泡,并沿着叶绿体的边缘向一端聚集,而后形成电子密度稀疏的空泡,并吞食小泡逐渐扩大。至...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安吉白茶返白—白化—转绿过程的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返白过程中,叶绿体不断退化,其中出现大量囊状小泡,并沿着叶绿体的边缘向一端聚集,而后形成电子密度稀疏的空泡,并吞食小泡逐渐扩大。至白化持续期,叶绿体彻底解体,整个细胞都成为空泡,仅存在网格状的细胞壁结构,几乎没有其他细胞结构。在转绿过程中,叶绿体结构迅速重建,囊状空泡缩小、分散,基质网在某些区域的垛叠层数增多,形成基粒,叶绿体基本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叶片色素 返白现象 叶绿体超微结构
下载PDF
真空严密性与凝汽器漏入空气流量的定量关系 被引量:34
4
作者 马汀山 蒋安 +3 位作者 郄彦明 李素 居文平 于新颖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67,共3页
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国产300MW机组真空严密性与凝汽器及真空系统漏入空气流量的定性、定量关系。根据不同容量机组低压缸排汽容积流量的换算关系,给出了真空严密性的定量评价基准。试验研究结果可为汽轮发电机组日常运行中漏入空气对凝汽... 通过试验研究得出国产300MW机组真空严密性与凝汽器及真空系统漏入空气流量的定性、定量关系。根据不同容量机组低压缸排汽容积流量的换算关系,给出了真空严密性的定量评价基准。试验研究结果可为汽轮发电机组日常运行中漏入空气对凝汽器性能的影响程度提供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汽轮机组 凝汽器 漏入空气流量 真空严密性 真空系统
下载PDF
食品的菌落数检测结果不确定度之评定 被引量:34
5
作者 胡巅 丁武 李素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494-1497,共4页
目的:探讨和建立菌落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GB/T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参照国际通行的菌落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果:建立了简便易... 目的:探讨和建立菌落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依据《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和《GB/T4789.2-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参照国际通行的菌落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果:建立了简便易行的食品的菌落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结论:影响菌落数检测结果不确定度的因素很多,但平板上菌落数的不确定度、稀释倍数的不确定度和加样体积的不确定度是在评定菌落数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时必须计算的三个不确定度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菌落数 检测 食品
下载PDF
茶多糖的结构特征与降血糖活性 被引量:34
6
作者 宋林珍 朱丽云 +2 位作者 高永生 李素 张拥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162-168,共7页
探讨茶多糖的结构特征与抗糖尿病机制,为多糖的应用与糖尿病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从粗老茶叶中分离茶多糖并纯化,分析了其单糖组成、分子质量、紫外与红外吸收特征。以四氧嘧啶诱导小鼠非肥胖型糖尿病,茶多糖以100 mg/(kg·... 探讨茶多糖的结构特征与抗糖尿病机制,为多糖的应用与糖尿病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从粗老茶叶中分离茶多糖并纯化,分析了其单糖组成、分子质量、紫外与红外吸收特征。以四氧嘧啶诱导小鼠非肥胖型糖尿病,茶多糖以100 mg/(kg·d)剂量灌胃治疗糖尿病小鼠42 d,以格列本脲为阳性药物对照,测定血清和肝脏中的空腹血糖浓度、血清胰岛素含量和总抗氧化状态,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胰岛、肝脏组织变化。结果表明,从粗老茶叶中分离的茶多糖分子质量为119 600 Da,由D-葡萄糖醛酸、鼠李糖、D-岩藻糖、L-阿拉伯糖、D-木糖、D-甘露糖、D-葡萄糖和D-半乳糖8种单糖组成,其物质的量比为32.61∶1.00∶5.46∶8.13∶3.84∶2.37∶15.36∶7.52,紫外与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推测其可能为一种不含蛋白、核酸的吡喃型酸性杂多糖。茶多糖药物组小鼠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血糖浓度从18.98 mmol/L降至正常水平,其血浆和胰脏中胰岛素含量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P>0.05),血清与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显著高于四氧嘧啶模型组(P<0.05),而肝脏中一氧化氮合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接近阴性组水平,一氧化氮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其作用效果与格列本脲相近。病理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茶多糖药物组小鼠胰岛β细胞得到修复,肝脏组织病理形态恢复正常。本研究表明茶多糖通过改善胰岛素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和抗氧化状态发挥抗糖尿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糖 结构特征 抗氧化活性 降血糖活性 胰岛素分泌 胰岛Β细胞功能
下载PDF
高校贷款风险的防范与对策 被引量:21
7
作者 李素 《事业财会》 2003年第5期28-30,共3页
关键词 高校 贷款风险 风险防范 中国 办学模式
下载PDF
姿态稳定性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李素 姜智平 +4 位作者 李兵 吕孟新 黄江菊 周建荣0 to 50 years old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s.Observing the people of over 70 years old The stabil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65-267,共3页
应用ST-939人体重心平衡仪对我院职工健康体验的780名进行立位平衡功能测试,重点分析三项参数:外圆面积、轨迹长度,平均速度,结果显示:(1)21-50岁年龄范围内姿态稳定性最佳、其外圆面积小,轨迹短.速度慢.70... 应用ST-939人体重心平衡仪对我院职工健康体验的780名进行立位平衡功能测试,重点分析三项参数:外圆面积、轨迹长度,平均速度,结果显示:(1)21-50岁年龄范围内姿态稳定性最佳、其外圆面积小,轨迹短.速度慢.70岁以上年龄组姿态控制力下降。各项参数值较大(P<0.01).(2)视觉影响姿态稳定性.各年龄组三参数闭眼值均大于睁眼(P>001)。(3)性别对姿态控制无明显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 稳定性 定量分析 前庭
下载PDF
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原因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31
9
作者 杨清清 李素 +1 位作者 秦尚够 刘秋菊 《护理学报》 2007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规范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和方法。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法,按照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询问200例择期手术患儿家长患儿实际禁食禁饮的起止时间;患儿是否出现禁食禁饮所致的不良反应,如口渴、饥饿、哭闹、脱水等,家长的焦... 目的规范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和方法。方法采用面对面访谈的方法,按照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询问200例择期手术患儿家长患儿实际禁食禁饮的起止时间;患儿是否出现禁食禁饮所致的不良反应,如口渴、饥饿、哭闹、脱水等,家长的焦虑程度。结果医嘱要求患儿术前禁食4~8h,禁饮4h。择期手术患儿术前实际禁食、禁饮的时间普遍过长,<6个月患儿平均禁食8.11h、禁饮8.02h;~12个月的患儿平均禁食9.81h、禁饮9.38h;~3岁患儿平均禁食10.98h、禁饮10.21h;~7岁患儿平均禁食15.12h、禁饮14.12h。<6个月的婴儿及新生儿均出现口渴、饥饿、哭闹等不良反应,6例有轻度脱水表现;~12个月患儿有64.0%出现口渴、饥饿、哭闹等不良反应,2例有轻度脱水表现;~3岁患儿有44.0%出现哭闹,60.0%诉饥饿口渴,2例有轻度脱水表现;~7岁患儿有12.0%出现哭闹,36.0%诉口渴,48.0%诉饥饿,没有患儿出现脱水表现。对家长的焦虑评价中,45.0%的家长>4分。结论目前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的原因与以下几方面有关:医护人员及患儿家长认识上存有误区;医护人员工作流程不规范,工作不够细致;对家属宣教欠缺,家长配合欠佳。为避免择期手术患儿术前禁食禁饮时间过长造成患儿不适及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医护人员更新观念,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宣教,加强医患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期手术 小儿 术前准备 禁食时间 禁饮时间
下载PDF
镀镍石墨烯的微波吸收性能 被引量:28
10
作者 方建军 李素 +3 位作者 查文珂 从洪云 陈俊 陈宗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7-471,共5页
用化学还原液相悬浮氧化石墨法制备了石墨烯,经亲水处理后,利用化学镀镍法在其表面镀上均匀镍颗粒层.采用SEM、EDX、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样品的形貌、元素成分与磁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样品在2~18GHz频带内的复磁导... 用化学还原液相悬浮氧化石墨法制备了石墨烯,经亲水处理后,利用化学镀镍法在其表面镀上均匀镍颗粒层.采用SEM、EDX、振动样品磁强计等对样品的形貌、元素成分与磁性质进行了表征,并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试了样品在2~18GHz频带内的复磁导率和复介电常数,利用计算机模拟出不同厚度材料的微波衰减性能.结果表明,材料的微波吸收峰随着样品厚度的增加向低频移动,材料的电磁损耗机制主要为电损耗,未镀镍石墨烯的吸波层厚度为1mm时,在7GHz左右最大衰减值-为-6.5dB,镀镍石墨烯的吸波层厚度为1.5mm时,在约12GHz时最大值为-16.5dB,并且在频带9.5~14.6 GHz的范围内达到-10dB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化学镀镍 吸波性能
下载PDF
茶叶片阶段性返白过程中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变化 被引量:23
11
作者 成浩 陈明 +1 位作者 虞富莲 李素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2000年第4期300-304,共5页
用SDS PAGE盘状电泳从温敏型阶段性返白的安吉白茶完全复绿叶中分离出 2条叶绿素a蛋白复合物 (CPⅠ )、2条叶绿素a/b捕光蛋白复合物 (CPⅡ :LHCP1、LHCP2 )和 1条游离色素带 ,而全白期叶片中则未发现CPⅠ和CPⅡ ,但有很少量CPⅡ的脱辅... 用SDS PAGE盘状电泳从温敏型阶段性返白的安吉白茶完全复绿叶中分离出 2条叶绿素a蛋白复合物 (CPⅠ )、2条叶绿素a/b捕光蛋白复合物 (CPⅡ :LHCP1、LHCP2 )和 1条游离色素带 ,而全白期叶片中则未发现CPⅠ和CPⅡ ,但有很少量CPⅡ的脱辅基蛋白和游离色素。此类叶片开始复绿时 ,CPⅠ、LHCP1和LHCP2同时出现 ,但寡聚形式(CPⅠa)的恢复稍迟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吉白茶 阶段性返白 色素蛋白复合体 温度敏感
下载PDF
FLACC疼痛评估量表在全麻术后婴幼儿疼痛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12
作者 秦尚够 李素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5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FLACC疼痛评估量表在全麻术后婴幼儿疼痛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3777例2个月~3岁全麻手术后经麻醉复苏后清醒的患儿,于麻醉清醒回病房时及麻醉清醒回病房后4 h分别采用FLACC疼痛评估量表评估患儿的疼痛程... 目的:探讨FLACC疼痛评估量表在全麻术后婴幼儿疼痛评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我院3777例2个月~3岁全麻手术后经麻醉复苏后清醒的患儿,于麻醉清醒回病房时及麻醉清醒回病房后4 h分别采用FLACC疼痛评估量表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对疼痛评分>3分的患儿实施相关疼痛护理干预,并观察其应用效果。结果:患儿麻醉清醒回病房后4 h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麻醉清醒回病房时(P<0.05)。结论:全麻术后清醒的婴幼儿应用FLACC疼痛评估量表,能够直观、动态评估患儿疼痛程度,给予相关疼痛干预,从而有效地为全麻术后清醒的患儿缓解疼痛,增加患儿舒适度,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C疼痛评估量表 全身麻醉 清醒期 婴幼儿 疼痛评估
下载PDF
茶树阶段性返白现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13
作者 李素 陈树尧 成浩 《中国茶叶》 1994年第2期26-27,共2页
茶树种质资源中,存在一种具有阶段性返白现象的变异类型,即每年春季,新生叶片呈微绿色,然后逐渐白化至全白色,最后复绿成为绿色。迄今,国内已在浙江安吉和福建安溪发现这种具有阶段性返白现象的茶树品种(俗称白茶)。与白化不同,白茶具... 茶树种质资源中,存在一种具有阶段性返白现象的变异类型,即每年春季,新生叶片呈微绿色,然后逐渐白化至全白色,最后复绿成为绿色。迄今,国内已在浙江安吉和福建安溪发现这种具有阶段性返白现象的茶树品种(俗称白茶)。与白化不同,白茶具有较强的生活力,能够正常生长。在小麦、矮牵牛、樟脑草等其他高等植物上,曾发现过返白突变,如小麦矮变一号中产生的返白突变系,已证实是属于细胞质控制的温度敏感突变型,在返白过程中,叶片颜色的变化与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相一致。在茶树上,1979年日本的乌屋尾忠之发现薮北和与薮北有亲缘关系的品种间杂交后代中有白叶单株分离出来,并证实该白叶植株是由两对隐性纯合基因控制。 本文观察了安吉白茶在阶段性返白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及其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研究了在阶段性返白过程中不同阶段叶片色素的变化规律,并将安吉白茶与福建白茶的白化特征进行了比较。 材料和方法 一、实验材料 1993年田间自然生长的具有阶段性返白现象的安吉白茶和福建白茶;25℃培养室中生长的安吉白茶营养钵苗、试管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返白现象
下载PDF
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状态及其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28
14
作者 李素 来庆和 +3 位作者 袁永红 韩海燕 詹建华 周国华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6年第10期1232-1233,共2页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状态,并探讨其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的70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然后比较不同家长情况、儿童生活状态及机体状态者的发生率,并以logi... 目的分析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状态,并探讨其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的700名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所占比例进行统计,然后比较不同家长情况、儿童生活状态及机体状态者的发生率,并以logistic分析研究指标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情况的关系。结果 700名学龄前儿童中反复呼吸道感染者73例,发生率为10.43%,其中不同家长文化程度、家长呼吸道疾病情况、家长吸烟情况,儿童营养状态、微量元素情况、免疫状态、作息状态、生活环境、饮食情况及健康锻炼情况者的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经logistic分析上述研究指标均与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均P<0.05)。结论学龄前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受家长情况、儿童生活状态及机体状态等方面的影响较大,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给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反复呼吸道感染状态 高危因素
原文传递
水性环氧乳液的研制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5
作者 陈俊 李素 +2 位作者 从洪云 黄娟萍 李娇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6-49,共4页
采用环氧树脂E-44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反应合成了高分子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并使用相反转法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考查了PEG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结构及其用量对环氧树脂乳液的离心、冻融、稀释稳定性及涂膜性... 采用环氧树脂E-44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反应合成了高分子非离子型水性环氧树脂乳化剂,并使用相反转法制备了水性环氧树脂乳液,考查了PEG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结构及其用量对环氧树脂乳液的离心、冻融、稀释稳定性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聚乙二醇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n(羟基)∶n(环氧基)=1∶1.25,以叔胺为催化剂,于130~134℃反应合成的乳化剂具有较好的乳化效果;乳化剂用量在12%时,制得的涂膜综合性能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乳化剂 相反转 乳液稳定性 水性环氧乳液 涂膜性能
下载PDF
茶树组织培养再生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成浩 李素 《中国茶叶》 1996年第3期28-30,共3页
植株再生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植物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如基因转移工程、体细胞突变筛选、原生质体融合等,都需要以植株再生技术为基础,以保证能再分化重新形成植株。茶树组织培养再生技术的研究可溯源至60年代末日... 植株再生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方面。几乎所有的植物生物工程技术研究,如基因转移工程、体细胞突变筛选、原生质体融合等,都需要以植株再生技术为基础,以保证能再分化重新形成植株。茶树组织培养再生技术的研究可溯源至60年代末日本胜尾清对茶树花药培养及再生单倍体植物的研究,嗣后,1975年台湾吴振铎第一次在茶树子叶培养中成功地再生试管植株。至今,茶树组织培养已从子叶、子叶柄、下胚轴、茎、花药等多种材料成功地获得再生植株。 一、愈伤组织诱导 愈伤组织的诱导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主要作用是促使被培养的植物细胞经历脱分化过程,使其具有与茎尖分生组织一样的特性,以便于在进一步的培养中再次分化,形成新植株。 在茶树组织培养中,几乎所有的材料,如茎、叶、子叶、根、花药、叶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组织培养 再生
下载PDF
农业产业链条价格传递机制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李圣军 李素 孔祥智 《技术经济》 2010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本文利用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食品类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等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农业产业链条价格传递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链条的价格传递... 本文利用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农产品价格指数、食品类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居民食品消费价格指数等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对农业产业链条价格传递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产业链条的价格传递以"需求拉动"为主,以"供给推动"为辅,食品加工企业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居民食品消费价格对上游各环节的价格均在10%的置信度下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其中对农产品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74.2%,对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39.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对下游各环节的价格均没有显著的直接影响,其中对农产品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74.2%,对居民食品消费价格的最大解释力度为61.7%;农产品价格对其他环节价格预测误差的解释力度均较小,大多在10%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产业链条 价格传递 VAR模型
下载PDF
接地网的腐蚀分析与防腐技术 被引量:20
18
作者 李素 陈宗璋 +1 位作者 彭敏放 俞东江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3年第2期9-12,共4页
分析了接地体在土壤中的腐蚀机理、影响因素及常用降阻剂对腐蚀的影响。简要介绍了两种预测土壤腐蚀速率的方法和接地网防腐技术。
关键词 接地网 接地体 降阻剂 电化学保护 腐蚀分析 防腐技术
下载PDF
单增李斯特菌与志贺氏菌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被引量:21
19
作者 徐伟 刘军 李素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1-207,共7页
目的:为食品、卫生行业提供一种简便、灵敏、快速,并且特异性强的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与志贺氏菌(Shigella)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单增李斯特菌转录调节子基因prfA、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筛选出引物... 目的:为食品、卫生行业提供一种简便、灵敏、快速,并且特异性强的单增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与志贺氏菌(Shigella)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单增李斯特菌转录调节子基因prfA、志贺氏菌侵袭性质粒抗原H基因ipaH筛选出引物;优化多重PCR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及Mg2+等条件,分析单一PCR及多重PCR的特异性、灵敏度;结合24h增菌培养,确定多重PCR检测人工污染脱脂灭菌乳的检出限。结果:多重PCR扩增出了预计的PCR产物,即单增李斯特菌(274bp)和志贺氏菌(421bp)。该方法的灵敏度:78pg单增李斯特菌基因组DNA、7.5pg志贺氏菌基因组DNA。多重PCR检测人工污染脱脂灭菌乳,单增李斯特菌与志贺氏菌的灵敏度分别为2cfu/25mL和1.6cfu/25mL。结论:该方法在食品、卫生行业具有很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单增李斯特菌 志贺氏菌 食品检测
原文传递
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22
20
作者 尉娜 杨纯生 李素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588-590,共3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1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液中全血黏度和... 目的探讨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影响。方法将11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测定2组治疗前后血液中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能显著降低ACI患者全血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急性脑梗死 全血黏度 红细胞聚集指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