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并与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方式进行比较,以寻找更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方法 28例ARDS 患者,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9)岁。符合中华医学会呼...目的观察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并与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方式进行比较,以寻找更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方法 28例ARDS 患者,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9)岁。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 ARDS 诊断标准。分为两组:(1)试验组14例:采用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2)对照组14例:采用美国 ARDS 协会推荐的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潮气量设为6 ml/kg,体重为标准体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上机后0、48和72 h 的氧合指数、肺顺应性(ml/cm H_2O)、中心静脉压、镇静药物的用量以及28 d 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48 h 分别为(298±16)及(212±12)cm H_2O(1 cm H_2O=0.098 kPa),72 h 为(309±16)及(246±17)cm H_2O;肺顺应性48 h分别为(38.4±2.2)及(29.5±1.3)ml/cm H_2O,72 h 为(42.0±1.3)及(29.0±1.0)ml/cm H_2O;带机时间缩短为(14±3)及(19±3)d;试验组和对照组48 h 中心静脉压分别为(13.8±0.8)及(18.6±1.1)cm H_2O,72 h 分别为(11.6±0.7)及(16.8±1.0)cm H_2O。试验组仅在上机时应用少量镇静剂,而对照组则连续应用至通气方式转为自主通气方式。28 d 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8,P>0.05)。结论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方式比单纯小潮气量容量控制/辅助通气具有改善氧合迅速、肺顺应性增加明显、带机时间短、血液动力学稳定及所用镇静药物少等优点。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治疗作用,并与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方式进行比较,以寻找更合理的机械通气方式。方法 28例ARDS 患者,男15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9)岁。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定的 ARDS 诊断标准。分为两组:(1)试验组14例:采用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机械通气;(2)对照组14例:采用美国 ARDS 协会推荐的小潮气量辅助/控制通气(潮气量设为6 ml/kg,体重为标准体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上机后0、48和72 h 的氧合指数、肺顺应性(ml/cm H_2O)、中心静脉压、镇静药物的用量以及28 d 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等。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48 h 分别为(298±16)及(212±12)cm H_2O(1 cm H_2O=0.098 kPa),72 h 为(309±16)及(246±17)cm H_2O;肺顺应性48 h分别为(38.4±2.2)及(29.5±1.3)ml/cm H_2O,72 h 为(42.0±1.3)及(29.0±1.0)ml/cm H_2O;带机时间缩短为(14±3)及(19±3)d;试验组和对照组48 h 中心静脉压分别为(13.8±0.8)及(18.6±1.1)cm H_2O,72 h 分别为(11.6±0.7)及(16.8±1.0)cm H_2O。试验组仅在上机时应用少量镇静剂,而对照组则连续应用至通气方式转为自主通气方式。28 d 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38,P>0.05)。结论肺复张手法联合双水平正压通气方式比单纯小潮气量容量控制/辅助通气具有改善氧合迅速、肺顺应性增加明显、带机时间短、血液动力学稳定及所用镇静药物少等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