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实香气物质的合成与代谢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1
作者 罗均 +1 位作者 雪萍 陈维信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04-107,共4页
香气是评价新鲜水果和果品加工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水果中的香气物质包括脂肪酸、氨基酸和萜类等,它们分别通过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萜类合成等途径而合成。首先介绍了果实中香气物质的种类、脂肪酸代谢途径、氨基酸代谢途径... 香气是评价新鲜水果和果品加工产品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水果中的香气物质包括脂肪酸、氨基酸和萜类等,它们分别通过脂肪酸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萜类合成等途径而合成。首先介绍了果实中香气物质的种类、脂肪酸代谢途径、氨基酸代谢途径和萜类合成途径等香气物质合成途径,并全面地综述有关香气物质的提取和检测技术、影响水果香气物质形成的采前因素和采后贮藏加工工艺条件对香气物质形成的影响、香气合成的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基础、贮藏期间果实香气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了对果品香气物质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实 香气 合成 代谢 贮藏 加工
下载PDF
粉蕉后熟过程中香气品质变化及其关键基因表达特性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孝扬 +3 位作者 罗均 陈维信 陆旺金 雪萍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96-103,共8页
为深入了解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采后品质变化特征,本实验研究了粉蕉(‘广粉一号’)采后常温(25℃)贮藏过程中果实生理品质、不同成熟阶段果实香气物质变化及香气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粉蕉果实在采后2 d内硬度急剧下... 为深入了解粉蕉(Musa ABB Pisang Awak)采后品质变化特征,本实验研究了粉蕉(‘广粉一号’)采后常温(25℃)贮藏过程中果实生理品质、不同成熟阶段果实香气物质变化及香气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特性。结果表明:粉蕉果实在采后2 d内硬度急剧下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以及可溶性糖含量都显著增加;果实在第6天完熟,第8天已经过熟,此阶段硬度降到很低,同时可溶性糖、总香气物质含量达到最高值,而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氨基酸含量在第6天最高。未成熟粉蕉果实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及其含量较少,主要以C6~C9的醛类和醇类为主,而酯类极其微量;当果实完熟时挥发性物质含量明显增加,酯类含量明显上升,包括异丁酸异戊酯、乙酸己酯、乙酸异戊酯等,形成粉蕉特有的香气特征。对果实香气合成相关关键基因表达分析发现,脂氧合酶、醇酰基转移酶、醇脱氢酶、支链氨基酸转移酶和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基因的表达随着果实成熟软化而增强,果实完熟后又迅速下降;丙酮酸脱羧酶基因的表达量在贮藏前期和后期较高,而在果实成熟的中期表达量很低,与果实在未熟期与过熟期醛类与醇类含量密切相关。本实验初步揭示粉蕉主要挥发性物质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关生理活动的关系,为粉蕉采后的品质保持和保鲜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蕉 成熟 品质 挥发性物质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要两重视
3
作者 《陕西教育(教学)》 2014年第12期73-73,共1页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支持和指导实践课,实践课推进理论课知识的完善和提高,下面就如何开展这两种课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重视理论课教学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很多,有讲授型、自学探究型、有问答型、情境导入... 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支持和指导实践课,实践课推进理论课知识的完善和提高,下面就如何开展这两种课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一、重视理论课教学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很多,有讲授型、自学探究型、有问答型、情境导入型等。我校倡导的"四环教学模式"主要特点就是自主探究,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理论课教学中,通过这种"自学、问题、探究、回答、互评、师评"的形式使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课《插入图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教学 课型 教学方法 实践课 讲授型 教学理论 剪贴画 艺术字 探究型 任务驱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