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26
1
作者 程全 邓云龙 +6 位作者 尹韦凡 聂华林 苟鑫 张超 郑柳宁 彭红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9年第10期8-9,共2页
为研究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行为,初步编制了《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并对湖南的160名医学实习生予以施测。结果得到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2,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52-0.911间,该自评量表与患者和上级医生他评量表的相关... 为研究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行为,初步编制了《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量表》,并对湖南的160名医学实习生予以施测。结果得到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62,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552-0.911间,该自评量表与患者和上级医生他评量表的相关程度分别为0.592和0.630,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我国医学生医患沟通行为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医患沟通行为量表 信度 效度
下载PDF
胰腺癌病理类型:基于美国SEER数据库的分析 被引量:16
2
作者 周俊 +6 位作者 吴晓俊 闵捷 赵凤庆 刘文 黎亮 于费杰 陈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病理类型构成比及不同病理类型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提取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2004年至2014年共92011例病理明确诊断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寿命表法计算1、3、5年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 目的探讨胰腺癌病理类型构成比及不同病理类型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方法提取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SEER数据库2004年至2014年共92011例病理明确诊断为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寿命表法计算1、3、5年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的生存曲线;单因素Cox回归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预后的风险比(HR)。基线资料分析采用×。检验及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92011例胰腺癌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为7.6%,中位生存时间为8.8个月。导管腺癌及其他上皮来源胰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未分化癌、问质性癌及未分类罕见癌的构成比分别为85.78%、6.40%、6.67%、0.97%、0.10%、0.08%。各类型胰腺癌在年龄、性别、种族、发病部位等基线资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腺癌、其他上皮来源胰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未分化癌、间质性癌及未分类罕见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13.4%、49.2%、5.0%、29.2%、24.5%,中位生存时问分别为5个月、7个月、58个月、2个月、26个月、7个月。神经内分泌肿瘤远处转移率最低(35.0%),未分化癌最易发生远处转移(65.2%),其他各类型胰腺癌在诊断时基本已有半数患者发生远处转移。导管腺癌以外的上皮来源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实性假乳头状癌(87.3%)、囊腺癌(36.8%)、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癌(36.5%)、腺泡细胞癌(20.0%)、混合其他亚型的胰腺癌(19.7%)。其他类型的上皮源性胰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均低于8%,如胶样癌、鳞状细胞癌、腺鳞癌、印戒细胞癌。在神经内分泌肿瘤中,胰岛素瘤5年生存率(77.1%)高于神经内分泌瘤(NET,62.0%)及神经内分泌癌(NEC,46.5%)。结论胰腺癌患者总体预后差。不同病理类型胰腺癌对患者预后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预后 病理类型 SEER
原文传递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周俊 +1 位作者 赵凤庆 陆一凡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215-219,223,共6页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9月间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文献,运用固定或随机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合并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16年9月间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公开发表的有关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并发症危险因素的文献,运用固定或随机模型对各个因素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研究、1 38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感染组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术后非感染组(WMD=-3.56,95%CI:-6.01,-1.10,P=0.005);术后感染组手术时间长于非感染组(WMD=37.65,95%CI:20.81~54.49,P<0.0001);围手术期输血的患者术后感染率高于未输血的患者(OR=1.62,95%CI:1.15~2.28,P=0.006);术后发生胰瘘的患者术后感染率高于无胰瘘的患者(OR=4.96,95%CI:2.68~9.18,P<0.00001)。术前胆道引流(OR=1.15,95%CI:0.86~1.55,P=0.34)、术中出血量(WMD=35.34,95%CI:-18.37~89.04,P=0.20)、术前总胆红素水平(WMD=-0.16,95%CI:-1.12~0.81,P=0.75)、是否合并糖尿病(OR=1.06,95%CI:0.59~1.91,P=0.85)等因素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长、输血以及术后胰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而术前胆道引流、术中出血量、术前胆红素水平、是否合并糖尿病与术后感染并发症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感染 危险因素 META分析
下载PDF
地塞米松和低分子右旋糖酐单用及联合使用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7
4
作者 向开敏 王学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991-2993,共3页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胰腺炎时单独及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以及地塞米松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应用组(联合用药组),每组31例。地塞米松组及低分子右旋糖酐... 目的比较地塞米松与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急性胰腺炎时单独及联合用药的疗效。方法 12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塞米松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以及地塞米松与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应用组(联合用药组),每组31例。地塞米松组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分别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或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用药组同时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与地塞米松。结果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地塞米松组、联合用药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联合用药组优于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及地塞米松组(P<0.01),地塞米松组与低分子右旋糖酐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或低分子右旋糖酐可显著改善急性胰腺炎病程进展,联合使用效果更好,可缩短病程,减轻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地塞米松 右旋糖酐类 治疗结果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与乙肝、肝硬化、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钱立元 马冬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比较正常肝与脂肪肝、肝硬化、乙肝状态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3例结直肠癌病例,剔除重复患病的病例,得到单病种共计257例,然后分为正常肝组-脂肪肝组、正常肝组-肝硬化组、正常肝组-乙肝组,比较每组组内的肝... 目的比较正常肝与脂肪肝、肝硬化、乙肝状态下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83例结直肠癌病例,剔除重复患病的病例,得到单病种共计257例,然后分为正常肝组-脂肪肝组、正常肝组-肝硬化组、正常肝组-乙肝组,比较每组组内的肝转移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一般临床因素中,性别、年龄、分化程度与结直肠癌肝转移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肿瘤部位及CEA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肝组的转移率为10.00%,正常肝对照组31.3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肝硬化组的转移率为0.00%,正常肝对照组31.3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肝组的转移率为7.55%,正常肝对照组31.33%,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部位位于结肠的患者肝转移风险大于位于直肠者,CEA水平高者肝转移风险大于水平低者;患有乙肝、脂肪肝的患者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风险低于未患该病的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硬化组患者经多因素分析后未发现显著统计学意义(P=0.999)。结论结直肠癌并正常肝患者肝转移率高于合并脂肪肝、乙肝者,肿瘤位于结肠的患者肝转移风险大于位于直肠者,CEA水平高者肝转移风险大于水平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肝转移 肝硬化 脂肪肝 乙肝
下载PDF
预测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预后的列线图的构建及验证 被引量:8
6
作者 周俊 +2 位作者 吴晓俊 赵凤庆 闵捷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26-232,共7页
目的构建可有效预测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方法从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Program)数据库提取2004-2013年共832例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回顾性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数据分为训练集(n=6... 目的构建可有效预测胆囊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方法从SEER(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 Program)数据库提取2004-2013年共832例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的回顾性临床病理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法将数据分为训练集(n=608)和验证集(n=224)。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训练集数据构建预测模型,基于列线图获得每例患者的综合生存概率得分。利用Bootstrap方法重复1 000次采样对训练集进行内部验证,然后利用验证集完成外部验证。一致性指数(C-index)及校正曲线用以评估模型的预测精度。结果训练集的中位疾病相关生存(diseasespecific survival,DSS)时间为22.07个月,术后1、3、5年DSS率分别为67.6%、36.8%、29.2%。多因素分析提示,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直径、侵袭范围、远处转移是影响胆囊癌根治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内部验证的C-index为0.76(95%CI 0.74~0.78),术后5年DDS校正曲线提示在观察值与预测值之间有良好的一致性。本列线图的预测能力优于AJCC(American Joint Commission on Cancer)分期(C-index 0.70,95%CI 0.67~0.73),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列线图模型可准确、直观地预测胆囊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生存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线图 胆囊癌 根治性切除术 疾病相关生存 SEER数据库
下载PDF
胆囊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列线图构建
7
作者 贾江夏 朱宗栋 +4 位作者 周云龙 俞清江 程睿 周鸿鲲 《浙江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分析胆囊癌(GB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接受根治性手术GBC患者的列线图预测预后,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GBC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5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分析胆囊癌(GBC)根治术后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接受根治性手术GBC患者的列线图预测预后,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1日至2021年1月1日在嘉兴市第一医院接受GBC根治术治疗的患者153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GBC患者术后总生存期(OS)的危险因素。借助R软件的rms软件包构建基于危险因素的可视化列线图。以构建的列线图评分中位数为界分为预后高风险患者(评分≥157.32)和低风险患者(评分<157.32),绘制生存曲线并比较两者术后生存率。结果153例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14.0个月,OS 3.0~60.0个月,术后1、3、5年的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56.6%、26.5%、17.2%。多因素分析显示,病理分级(HR=2.44,95%CI:1.074~5.571)、神经浸润(HR=1.80,95%CI:1.134~2.863)、脉管浸润(HR=3.18,95%CI:1.917~5.264)、T分期(HR=10.40,95%CI:4.483~24.302)、切缘(HR=1.97,95%CI:1.102~3.554)、糖类抗原19-9(CA19-9)(HR=2.12,95%CI:1.174~3.844)是GBC患者术后O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绘制的预测GBC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列线图显示,1、3和5年生存率与患者实际生存率匹配较好。153例GBC患者的列线图评分中位数为157.32分。生存分析显示,预后高风险患者(118例)的1、3、5年生存率均低于低风险患者(35例)(27%比93%、13%比75%、9%比69%,均P<0.05)。结论病理分级、神经浸润、脉管浸润、T分期、切缘、CA19-9是GBC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这些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较好预测患者预后,可识别预后不良高风险患者,助于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列线图 预后 影响因素 总生存期
下载PDF
胰头癌手术患者的预后因素:基于SEER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周俊 +6 位作者 吴晓俊 闵捷 赵凤庆 刘文 黎亮 于费杰 陈帅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4-108,共5页
目的探讨胰头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美国SEER数据库2004至2009年共4814例行手术治疗且病理学明确诊断为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采... 目的探讨胰头癌术后患者的预后,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美国SEER数据库2004至2009年共4814例行手术治疗且病理学明确诊断为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寿命表法计算5年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患者生存曲线;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胰头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4814例胰头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16.3%,中位生存时间为18.9个月。ⅠA、ⅠB、ⅡA、ⅡB、Ⅲ、Ⅳ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8.8%、35.3%、21.8%、12.2%、9.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702,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诊断年份、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侵袭范围、阳性淋巴结数、有无远处转移、病理类型与预后相关(均P〈0.05),人种、淋巴结检出数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诊断年份、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侵袭范围、阳性淋巴结数、有无远处转移、病理类型是影响胰头癌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随着胰头癌TNM分期的增加,接受根治手术患者的总体生存率逐渐降低。性别、年龄、诊断年份、分化程度、侵袭范围、阳性淋巴结数、是否远处转移、病理类型等参数是评估胰头癌术后患者预后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癌 预后 TNM分期 生存率
原文传递
胆囊腺癌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俊 +2 位作者 吴晓俊 赵凤庆 闵捷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587-591,共5页
目的探讨胆囊腺癌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提取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2004年至2014年共1285例行手术治疗且组织学明确诊断为胆囊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 目的探讨胆囊腺癌术后患者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提取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2004年至2014年共1285例行手术治疗且组织学明确诊断为胆囊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单因素Log rankχ2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评估胆囊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1 285例胆囊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为32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77.5%、46.8%、36.5%。Ⅰ、Ⅱ、ⅢA、ⅢB、ⅣA、ⅣB期的五年生存率分别为72.7%、63.2%、24.6%、20.5%、0%、5.1%,ⅢA、ⅢB、ⅣA、ⅣB期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19、12、16个月,各分期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直径、T分期、N分期、淋巴结检出数、淋巴结转移比率、淋巴结转移位置、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与预后相关(P<0.05)。种族、婚姻状况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男性)、年龄(≥65岁)、分化程度、T分期、淋巴结检出数(<4)、AJCC分期是影响胆囊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随着AJCC分期的升高,胆囊腺癌术后患者的生存率逐渐降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T分期、淋巴结检出数、AJCC分期等是评估胆囊腺癌术后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肿瘤分期 胆囊腺癌 预后 生存期
原文传递
保留幽门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胰头导管腺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凤庆 周俊 +6 位作者 吴晓俊 闵捷 刘文 黎亮 于费杰 陈帅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3期1451-1455,共5页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PD)对胰头导管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2004至2009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且病理证实为胰头导管腺癌的3 2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PPD... 目的探讨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PPD)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PD)对胰头导管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SEER)数据库2004至2009年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且病理证实为胰头导管腺癌的3 25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PPPD 446例,SPD 2 805例。比较PPPD与SPD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PPPD与SPD患者在性别、年龄、种族、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侵袭范围、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检出数、TNM分期、30d病死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 251例患者总体1、3、5年生存率分别为0.67、0.24和0.14,生存期为18.8(35.0,10.0)个月。PPPD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0.69、0.26和0.16,生存期为19.5(37.0,10.0)个月;SPD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0.67、0.23和0.14,生存期为18.7(35.0,10.0)个月。PPPD与SPD患者的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侵袭范围、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检出数、TNM分期均是胰头导管腺癌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而手术方式、种族与预后无关(P>0.05)。在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大小、阳性淋巴结数、淋巴结检出数、TNM分期的亚组中,PPPD组与SPD组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侵袭范围的亚组中,当有远处侵犯或转移时,PPPD组生存期长于SPD组(P<0.05)。结论 PPPD手术切除范围较小,其总体生存率与SPD相似;当有远处侵犯及转移时,行PPPD的患者生存期长于行SPD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导管腺癌 预后 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下载PDF
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冬 小荣 +2 位作者 张翼 岳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11年第3期469-470,共2页
目的比较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常规手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5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比较腔镜组和常规组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较,腔镜组平均... 目的比较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和常规手术近期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9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普外二科收治的5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比较腔镜组和常规组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较,腔镜组平均手术出血量较少(44.3 ml vs 89.4 ml,P<0.05)、平均手术时间较长(92.5 min vs70.5 min,P<0.05),但平均淋巴结数和平均阳性淋巴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1 vs 16.9,3.5 vs 3.8;P>0.05)。术后并发症中腔镜组有一例出现术后伤口感染,常规组有两例出现术后淋巴瘘。结论乳腺癌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不但同样能彻底的清扫腋窝淋巴结,同时具有微创、美容、并发症少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腔镜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原文传递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P53和Ki-67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文 周俊 +1 位作者 赵凤庆 《现代实用医学》 2019年第1期18-21,I0002,共5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血清P53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BRG的患者80例为BRG组,确诊为单纯慢性胃炎的患者80例为慢性胃炎组,同时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健康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受试... 目的分析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BRG)患者血清P53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并探讨其表达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BRG的患者80例为BRG组,确诊为单纯慢性胃炎的患者80例为慢性胃炎组,同时期体检健康者80例为健康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3组受试者血清P53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分析BRG组P53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BRG组P53、Ki-67蛋白表达量高于慢性胃炎组和健康组(<0.05),慢性胃炎组P53、Ki-67蛋白表达量高于健康组(<0.05);BRG组P53表达水平与Ki-6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0.751,<0.05);随着胆汁反流程度加重,原发性BRG患者P53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均<0.05);原发性BRG Hp阳性患者P53和Ki-67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Hp阴性患者(均<0.05);原发性BRG患者P53、Ki-67表达水平与炎症严重程度积分分别呈正相关关系(=0.766、0.795,均<0.05)。结论 P53和Ki-67蛋白在原发性BRG患者血清中表达升高,与胆汁反流程度、Hp感染、炎症程度均有关,可能在促进原发性BRG进展及癌变发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 P53蛋白 KI-67蛋白
下载PDF
扩大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对胰头癌患者影响预后的倾向性评分匹配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宇 周俊 +3 位作者 吴晓俊 闵捷 赵凤庆 《浙江医学》 CAS 2018年第19期2138-2141,2154,共5页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协变量后,比较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PD)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PD)对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SEER数据库1998至2013年共9 494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得到... 目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均衡组间协变量后,比较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EPD)与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SPD)对胰头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美国SEER数据库1998至2013年共9 494例胰头癌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得到1 010例组间均衡新样本,EPD组与SPD组各505例,并用新样本作生存分析。结果匹配前9 494例患者总体1、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69.0%、29.0%、20.0%,中位生存期为20.33个月;EPD组患者1、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68.0%、30.0%、20.0%,中位生存时间为20.35个月;SPD组患者1、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69.0%、29.0%、20.0%,中位生存时间为19.92个月(P>0.05)。匹配后,基线资料在两组间均衡(均P>0.05)。匹配后1 010例患者总体1、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68.0%、29.0%、22.0%,中位生存期为19.80个月。EPD组患者1、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68.0%、31.0%、22.0%,中位生存时间为20.48个月,30d内病死率为2.2%。SPD组患者1、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67.0%、27.0%、21.0%,中位生存时间为19.21个月,30d内病死率为3.4%(P>0.05)。匹配后,有淋巴结转移的两组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远处转移的EPD组患者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为16.0%,中位生存期为18.48个月;SPD组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为11.0%,中位生存期为13.02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SPD比较,EPD在一般情况下并不能获得更彻底的淋巴结清扫,改善预后的效果不明显,只有当胰头癌远处转移时有改善预后的效果。因此临床上对胰头癌患者行EPD治疗的选择应慎重,尽量减少因扩大手术而引起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导管腺癌 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标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倾向性评分匹配 SEER 癌症相关生存率
下载PDF
miRNA-2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对胆囊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14
作者 闵捷 沈彬彬 +2 位作者 周瑜 周俊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年第4期301-304,308,共5页
目的研究miRNA-21在胆囊癌细胞的表达情况和下调miRNA-21对胆囊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胆囊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胆囊癌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再以人胆囊癌细胞株... 目的研究miRNA-21在胆囊癌细胞的表达情况和下调miRNA-21对胆囊癌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收集50例胆囊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利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胆囊癌组织和正常癌旁组织中miRNA-21的表达水平,再以人胆囊癌细胞株为研究对象,转染miRNA-21 inhibitor下调miRNA-21表达水平,标记为miR-21下调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使用MT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划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PTEN)、人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L蛋白)的表达情况,q-PCR技术检测PTEN mRNA、Fas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胆囊癌患者肿瘤组织中miRNA-2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34,P<0.05)。miR-21下调组miRNA-21表达量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86、4.59,P均<0.05);MTT法检测结果显示,接种后24 h、48 h、72 h、96 h、120 h,miR-21下调组细胞的光密度值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35、4.55、6.16、7.46、7.90、4.62、4.56、6.19、7.48、7.80,P均<0.05);miR-21下调组停留在G0/G1期的细胞多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t分别=12.37、13.25,P均<0.05),而S期和G2期细胞少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t分别=7.06、8.40、5.71、6.02,P均<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miR-21下调组的胆囊癌细胞划痕愈合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77、5.98,P均<0.05);Western-blot结果显示miR-21下调组细胞中PTEN蛋白和FasL蛋白表达量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9.68、19.60、27.45、26.67,P均<0.05)。q-PCR结果表明miR-21下调组细胞中PTEN mRNA和FasL mRNA表达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6.19、16.12、16.09、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1 胆囊癌 增殖活性 人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基因 人凋亡相关因子配体
下载PDF
阿司匹林通过抑制STAT3磷酸化下调MCL-1和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促进胆囊癌细胞凋亡、抑制增殖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俊 +2 位作者 赵凤庆 吴晓俊 闵捷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158-164,共7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及作用时间下阿司匹林对GBC-SD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阿司匹林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GBC-SD细胞中信号...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对人胆囊癌细胞株GBC-SD细胞凋亡及增殖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梯度及作用时间下阿司匹林对GBC-SD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阿司匹林对细胞凋亡的影响;Real-time PCR检测GBC-SD细胞中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MCL-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STAT3、磷酸化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pSTAT3)、MCL-1、VEGF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阿司匹林对GBC-SD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及时间依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可促进GBC-SD细胞凋亡。阿司匹林可下调MCL-1和VEGF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STAT3 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阿司匹林可下调pSTAT3、MCL-1、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但对STAT3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使用STAT3激动剂后,STAT3、pSTAT3、MCL-1、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未使用激动剂组(P<0.05),在激动剂组加入阿司匹林后,pSTAT3、MCL-1、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但高于无激动剂组(P<0.05)。结论在GBC-SD细胞中,阿司匹林通过抑制STAT3磷酸化下调MCL-1、VEGF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胆囊癌细胞的凋亡,抑制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GBC-SD细胞株 阿司匹林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 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MCL-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与胰头导管腺癌术后预后关系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16
作者 周俊 +6 位作者 吴晓俊 闵捷 赵凤庆 刘文 黎亮 于费杰 陈帅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221-226,共6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对胰头导管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美国SEER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6 549例诊断为胰头导管腺癌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临床病理数据,回顾性分析淋巴结转移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对胰头导管腺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后的影响。方法提取美国SEER数据库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共6 549例诊断为胰头导管腺癌且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临床病理数据,回顾性分析淋巴结转移情况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有6 549例患者入选,患者1、3、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分别为73%、29%、19%,中位生存时间为21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直径、侵袭范围、是否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淋巴结检出数、淋巴结阳性率(P<0.05)与预后相关,人种、婚姻状态与预后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程度、肿瘤直径、侵袭范围、淋巴结检出数、淋巴结阳性率与预后相关(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31%,中位生存期为29.7个月;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14%,中位生存期为19.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检出数<15个时患者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17%,中位生存期为20.3个月,淋巴结转移率为62.9%;淋巴结检出数≥15个时患者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20%,中位生存期为22.0个月,淋巴结转移率为7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分层分析时,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淋巴结检出数增加可显著改善预后(P<0.05)。5年癌症相关生存率随着淋巴结阳性率升高而降低(P<0.05)。结论胰头导管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与预后密切相关,淋巴结检出数、淋巴结阳性率是其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头导管腺癌 预后 淋巴结转移 癌症相关生存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