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武汉市公共自行车落幕背后:是顺“市”而为的选择
被引量:1
- 1
-
-
作者
任嘉婧
李琳萱
-
机构
湖北经济学院
-
出处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8年第7期59-60,共2页
-
文摘
论文介绍了湖北省武汉市公共自行车由盛到衰的全过程,通过与共享单车的对比分析,得出公共自行车的退出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此时的退出是与市场调节的有效结合,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服务。
-
关键词
武汉市公共自行车
共享单车
比较分析
政府监管
市场调节
-
Keywords
Wuhan public bicycle
shared bicycle
comparative analysis
government regulation
market regulation
-
分类号
F9
[经济管理]
-
-
题名论《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场上“刀、剑”剧情差异原因
- 2
-
-
作者
李琳萱
-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7期148-149,共2页
-
基金
2019年宝鸡文理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剪灯新话》‘桃源意境’研究”(课题编号:YJSCX2OYB11)部分研究成果。
-
文摘
结合《关大王独赴单刀会》剧本可知,舞台是遵照文本剧情呈现矛盾点的,但呈现的形式不一致,导致差异的原因是不同剧种分属不同地域,特殊地域导致思维模式的不同,由此形成不同风格的"单刀会"戏曲。
-
关键词
《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舞台表演
道具
刀与剑
京剧与昆剧
-
分类号
I207.3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剪灯新话》“桃源意境”的存在及其特质
- 3
-
-
作者
李琳萱
-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阴山学刊》
2021年第6期7-12,共6页
-
基金
2019年宝鸡文理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剪灯新话》‘桃源意境’系列研究”(YJSCX2OYB11)。
-
文摘
汉魏洞窟故事衍生出桃源类型小说,遵循着“进入(洞窟)—游历—离开”的叙事模式。瞿佑《剪灯新话》中亦有一组桃源类型小说,遵循着同样的叙事模式。但也表现出自身的特质:个人身份的文人化、人物行为的世俗化和结尾的奇遇化叙事。实质上反映的是主观意识觉醒下,文人面对物质欲望与精神自由相冲突时的抉择。由此瞿佑构建出两重桃源意境:世俗桃源意境和(远游)山水桃源意境。两重桃源意境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前者是通往后者的桥梁,精神性的山水桃源是人类的最终归宿,极具现代化意识。对当今的世俗化与现代化建设富有启迪意义。
-
关键词
《剪灯新话》
桃源意境
世俗特质
远游山水
现代化建设
-
Keywords
“Jiandeng Xinhua”
Taoyuan artistic conception
secular traits
travel far away
modernization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论《剪灯新话》“桃源意境”特质及其成因
- 4
-
-
作者
李琳萱
-
机构
宝鸡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47-52,共6页
-
基金
2019年宝鸡文理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编号YJSCX2OYB11)。
-
文摘
《剪灯新话》是明初产物,作为中国古代文言小说,具有转折期的特点。同理,小说中存在的桃源叙事,亦具有转折的特性:神圣的桃源仙境与雅洁的桃源田园融合,逐渐走向富有俗尘气息的桃源生活。这种“桃源意境”现象的转变,可归因于两点:一是文本和作家所依托的明初复杂的时代特征:世俗性;二是文本背后作家“俗儒”的定性。由此“桃源意境”的叙事呈现出世俗的特性,从而反映出瞿佑对于时代的选择性。
-
关键词
《剪灯新话》
桃源意境
世俗特质
俗儒
-
分类号
I207.41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