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的创新性思考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李玥琼
-
机构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
出处
《科教导刊》
2016年第6期25-26,共2页
-
文摘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高校的教学改革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新时期,高校的教材管理工作也取得了相应的成就,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发展为高校教材的管理模式开创了全新的格局。文章针对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材管理进行思考,并提出了创新性的建议。
-
关键词
信息化
背景
教材管理
创新性
-
Keywords
information
background
material management
innovation
-
分类号
G642.3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以地域文化资源拓展大学语文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李玥琼
-
机构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
出处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第1期70-71,共2页
-
文摘
在大学语文课程教学中融入地域文化,可以丰富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相关知识,并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本文主要从大学语文和地域文化的关联和意义出发,对以地域文化资源拓展大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以地域文化为基础开展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法等相关内容进行了阐述。
-
关键词
地域文化
资源拓展
大学语文
教学实践
-
分类号
H19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沧源佤族丧葬仪式的调查与解读
- 3
-
-
作者
李发荣
李玥琼
周家瑜
-
机构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黑龙江史志》
2013年第13期270-272,共3页
-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间信仰与边境民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研究:以临沧各民族为例"(项目编号2011C01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在沧源佤族的社会中,丧葬仪式是其人生仪礼的重要组成部分,透过葬礼举行的形式化展演过程,提供了一个洞见该社会人观及其社会建构的窗口,即向世人展现了他们信仰中两个世界并存的世界观和"生—死—转世"、"生—死—鬼"的灵魂观以及浓厚的家族观。
-
关键词
沧源佤族
丧葬礼仪
象征
内涵
-
分类号
K892.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基于CNKI的“佤族文化”研究文章统计分析
- 4
-
-
作者
李玥琼
-
机构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
出处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4期44-46,共3页
-
文摘
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CNKI收录的佤族文化研究的论文及作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学者对佤族文化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但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对佤族文化研究缺乏持续性研究,且以单独思考发表研究成果为主要的科学研究方式。佤族文化研究论文主要集中在高校学报类期刊方面,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宗教文化、木鼓文化、文化开发与保护等方面。
-
关键词
CNKI
佤族文化
文献计量
统计分析
-
Keywords
CNKI
The Wa culture
Literature Statistics
Statistical Analysis
-
分类号
G250.7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
-
题名佤族民间歌谣初探
- 5
-
-
作者
李玥琼
-
机构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
-
出处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105-108,共4页
-
文摘
佤族民间歇谣反映了佤民族的审美意识、历史、文化、道德观念、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它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形势多样。从题材和内容方面可分为创世歌、宗教歌和世俗歌。佤族民间歇谣广博而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精湛的艺术手法,通俗朴实的语言特点,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等,都具有永恒的艺术价值,它是佤民族的一笔精神财富。
-
关键词
佤族
歌谣
初探
-
Keywords
The Wa People
Songs
Analysis
-
分类号
I207.7
[文学—中国文学]
K892.355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对佤族巴饶人姓氏取名变异性的思考
- 6
-
-
作者
李玥琼
-
机构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3年第6期27-29,共3页
-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间信仰与边境民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研究:以临沧各民族为例"(项目编号2011C011)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佤族巴饶人姓氏滥觞于原始社会时期,带有浓厚的原始社会时期人们依靠血缘关系而居住的特点,成为他们分辨亲情血缘关系的主要标志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交往的密切,佤族巴饶人姓氏取名出现了变异。这一方面说明佤族巴饶人姓氏的演变符合社会总体发展趋势,另一方面又为留存佤族巴饶人独特的民族姓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合理使用汉姓;规范使用译名;规范统一汉族用字等。
-
关键词
佤族
巴饶人
姓氏取名
变异性
-
分类号
C958.1
[社会学—民族学]
-
-
题名中学现代诗歌教学的困境
- 7
-
-
作者
王品玲
李玥琼
-
机构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学园》
2015年第2期97-98,共2页
-
文摘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现代诗歌教学是一个盲点,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中学语文教师自身的现代诗歌素养不高,中学生阅读能力尤其是诗歌阅读能力低下等,导致现代诗歌教学陷入困境。
-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现代诗歌
教学
困境
-
分类号
G6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谈佤族外来节日的传入及其影响
- 8
-
-
作者
李玥琼
-
机构
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8-10,共3页
-
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民间信仰与边境民族聚居区和谐社会研究--以临沧各民族为例"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2011C011
-
文摘
佤族外来节日不仅与佤族传统节日一起构成了佤族当代节日文化多元并存的开放格局,而且日渐成为佤族传统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探寻佤族外来节日传入背景及其对佤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影响,对保护和开发佤族节日文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
关键词
佤族
外来节日
传入
影响
-
Keywords
the Va nationality
festivals from other nationalities
introduction
influence
-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
-
题名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 9
-
-
作者
李玥琼
-
机构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
出处
《戏剧之家》
2018年第8期214-215,共2页
-
文摘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开创者,也是让田园诗创作达到顶峰的缔造者,他的诗中渗透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真实反映了与我国古代长期自给自足小农经济相契合的思想,本文重点探讨陶渊明田园诗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
关键词
陶渊明
田园诗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
-
分类号
I2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 10
-
-
作者
李玥琼
-
机构
滇西科技师范学院
-
出处
《西部素质教育》
2017年第14期60-60,62,共2页
-
文摘
审美教育对于我国当今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塑造具有重要价值。文章首先阐述了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其次从文章结构、文章情致、文章神韵、文章理趣四方面探讨了大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路径,最后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提出了审美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方法。
-
关键词
大学语文
审美教育
审美素质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