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OHTP工艺生产西气东输二线用22mm厚X80钢板 被引量:8
1
作者 聂文金 王志福 +2 位作者 李冉 李玉 张晓兵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80,共5页
针对西气东输二线项目用厚规格X80钢板技术要求和沙钢炼钢、轧钢技术装备条件,采用低碳、高铌的HTP成分和OHTP(Optimized High Temperature Processing)控轧控冷工艺,进行了22 mm厚X80钢板批量生产和JCOE直缝焊管制管试验。结果表明,OHT... 针对西气东输二线项目用厚规格X80钢板技术要求和沙钢炼钢、轧钢技术装备条件,采用低碳、高铌的HTP成分和OHTP(Optimized High Temperature Processing)控轧控冷工艺,进行了22 mm厚X80钢板批量生产和JCOE直缝焊管制管试验。结果表明,OHTP X80钢板无论力学性能、-15℃落锤性能,还是JCOE制管后管体屈强比均比HTP钢有明显改善。OHTP X80钢板-80℃下夏比冲击吸收能仍处于上平台,CVN值大于270 J,50%FATT低于-100℃,-30℃下DWTT落锤试验断口剪切面积的比例大于90%,85%DWTT为-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宽厚板 OHTP
原文传递
EQ70海洋平台用钢回火后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6
2
作者 杨浩 李玉 曲锦波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134,共4页
针对淬火态超高强度EQ70海洋平台用钢进行系列回火试验,研究了回火时间和温度两个参数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氏体完全分解后继续延长回火时间,试验钢的冲击性能并无明显提高,强度反而下降;提高回火温度可明显缩短马氏体分... 针对淬火态超高强度EQ70海洋平台用钢进行系列回火试验,研究了回火时间和温度两个参数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马氏体完全分解后继续延长回火时间,试验钢的冲击性能并无明显提高,强度反而下降;提高回火温度可明显缩短马氏体分解时间,提高回火温度以缩短回火时间,可以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Q70 海洋平台用钢 回火工艺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复合轧辊差温热处理温度场模拟系统的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玉 吴春京 +1 位作者 韩明高 梁谨 《山东冶金》 CAS 2007年第1期59-62,共4页
详细介绍了以VisualBasic为开发工具,WindowsXP为开发平台,开发的一套复合轧辊差温热处理温度场模拟系统,其中深入介绍了该系统所包含各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在本系统中,编程采用事件驱动的方式,数据存取采用硬盘-内存交换方式。将某... 详细介绍了以VisualBasic为开发工具,WindowsXP为开发平台,开发的一套复合轧辊差温热处理温度场模拟系统,其中深入介绍了该系统所包含各模块的功能和实现方法,在本系统中,编程采用事件驱动的方式,数据存取采用硬盘-内存交换方式。将某轧辊的差温热处理采集数据与该系统计算结果比较,误差在5%之内,达到预先的设计要求,从而可以采用该系统的预报温度合理安排热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轧辊 差温热处理 温度场 模拟系统
下载PDF
浅谈沙钢科技创新管理经验
4
作者 李玉 张华珍 《冶金标准化与质量》 2023年第1期8-10,14,共4页
当今,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沙钢自上至下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多样化创新活动,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等措施,全方位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在公司范围内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的同时,科... 当今,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沙钢自上至下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的重要性,通过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开展多样化创新活动,重视人才、培养人才等措施,全方位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工作,在公司范围内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的同时,科技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助推沙钢创中国品牌,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体系 创新平台 人才培育 中国品牌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控轧控冷工艺对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高强钢Q800CFE屈强比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镇凡 张宽 +2 位作者 李玉 程俊杰 曲锦波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8-124,共7页
以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高强钢Q800CFE为试验材料,测试了该低碳贝氏体钢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制定了CCT曲线。采用不同控轧控冷工艺进行了Q800CFE钢的生产试验,分析了不同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冷却速度对Q800CFE组织性能的影响规... 以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高强钢Q800CFE为试验材料,测试了该低碳贝氏体钢变形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行为,制定了CCT曲线。采用不同控轧控冷工艺进行了Q800CFE钢的生产试验,分析了不同终轧温度、终冷温度、冷却速度对Q800CFE组织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提高终轧温度,晶粒较粗大,可降低屈强比(YR);随着终冷温度从200℃升高至520℃,屈服强度(YS)、抗拉强度(TS)均下降,屈强比先升高后降低,在终冷温度为440℃时达到峰值(0.924);随着冷却速度从24℃/s增加到48℃/s,YS、TS、YR均升高,其中当冷却速度小于32℃/s时,增加幅度较大,当冷却速度大于32℃/s时,增加幅度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800CFE钢 控轧控冷 屈强比 冷却速度
原文传递
含微量钛低合金结构钢的热轧工艺优化
6
作者 杨浩 李玉 曲锦波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3-46,共4页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含微量钛低合金结构钢在轧制过程中TiC的析出规律,分析了轧制温度及轧后终冷温度对TiC析出的影响,并以TiC的充分析出为前提条件,优化了钢的轧制工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奥氏体温区轧制... 利用热模拟试验机和透射电镜研究了含微量钛低合金结构钢在轧制过程中TiC的析出规律,分析了轧制温度及轧后终冷温度对TiC析出的影响,并以TiC的充分析出为前提条件,优化了钢的轧制工艺,并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奥氏体温区轧制时,随着轧制温度的降低,TiC的析出数量增多,且尺寸减小,850℃左右变形对TiC的析出最为有利;在铁素体温区的高温部(700℃),TiC的析出既有弥散析出又有相间析出,在低温区(600℃)则以弥散析出为主,在650℃时析出物数量多、尺寸小、分布弥散;优化后的轧制温度为830℃,终冷温度为650℃,在细晶强化的同时,还可获得最佳的TiC析出强化效果,使钢的屈服强度提高80MP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模拟试验 微量钛 低合金结构钢 TIC 析出强化 轧制工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