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龙果芽接技术探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加强 叶耀雄 +2 位作者 胡桂兵 秦永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56-157,160,共3页
旨在找出一种低成本且高效简洁的火龙果育苗技术,并找出该技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选择需要繁育的火龙果茎蔓上饱满且完整的刺座作为接穗,以"莞华白"火龙果做砧木,进行单刺座嫁接试验。火龙果的单刺座嫁接(以下称芽接)成... 旨在找出一种低成本且高效简洁的火龙果育苗技术,并找出该技术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选择需要繁育的火龙果茎蔓上饱满且完整的刺座作为接穗,以"莞华白"火龙果做砧木,进行单刺座嫁接试验。火龙果的单刺座嫁接(以下称芽接)成活率最高可达96.7%,利用极少的火龙果茎蔓即可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嫁接苗。芽接技术对于苗木较少且较为珍贵的火龙果品种是较好的繁育方式,在当前的火龙果育苗技术中已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芽接 育苗技术
下载PDF
火龙果新品种‘莞华红’ 被引量:7
2
作者 叶耀雄 胡桂兵 +5 位作者 加强 秦永华 古文强 翟欣 刘志贤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267-2268,共2页
‘莞华红’火龙果是从‘红水晶’火龙果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新品种。果实近椭圆形至球形,平均单果质量376.7g,最大单果质量823.6g,可食率79.1%,果肉紫红色,可溶性固形物14.5%,可滴定酸0.17%。自交亲和性强,每年开花结果 10~12批次。
关键词 火龙果 红肉 实生选种 自交亲和 品种
原文传递
火龙果新品种‘双色1号’ 被引量:5
3
作者 秦永华 叶耀雄 +6 位作者 胡桂兵 加强 吴鹏阳 翟欣 刘志贤 叶永昌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737-2738,共2页
‘双色1号’火龙果是从‘红水晶’实生后代群体中选育的新品种。果实近球形,果皮暗红色,平均单果质量350.7 g,最大740.5 g,可食率78.5%,果肉外红内白,肉质软滑,香味独特,可溶性固形物13.5%,可滴定酸0.23%。自花结实能力强,耐贮运,每年... ‘双色1号’火龙果是从‘红水晶’实生后代群体中选育的新品种。果实近球形,果皮暗红色,平均单果质量350.7 g,最大740.5 g,可食率78.5%,果肉外红内白,肉质软滑,香味独特,可溶性固形物13.5%,可滴定酸0.23%。自花结实能力强,耐贮运,每年开花结果 10~12批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果肉 自花结实 品种
原文传递
火龙果新品种‘莞华白’ 被引量:4
4
作者 叶耀雄 胡桂兵 +6 位作者 加强 秦永华 周永文 翟欣 黄倩林 刘志贤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739-2740,共2页
‘莞华白’是通过实生选种途径从‘红水晶’火龙果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新品种。果实长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00.0g,果皮浅红色,鳞片较短,果肉白色,肉质爽脆、味清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可滴定酸含量0.13%,可食率76.6%。每年开花结果 10... ‘莞华白’是通过实生选种途径从‘红水晶’火龙果实生后代中选育的新品种。果实长椭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00.0g,果皮浅红色,鳞片较短,果肉白色,肉质爽脆、味清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2%,可滴定酸含量0.13%,可食率76.6%。每年开花结果 10~12批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白肉 实生选种 品种
原文传递
益气聪明丸质量标准提高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唐立海 朱寿光 +2 位作者 杨光英 莫柱明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80-586,共7页
【目的】建立益气聪明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提高益气聪明丸质量标准。【方法】选取市面上3个主要生产厂家的益气聪明丸各2批,采用显微镜观察方中葛根、黄芪、蔓荆子、黄柏、党参5味药以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升麻、白芍... 【目的】建立益气聪明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提高益气聪明丸质量标准。【方法】选取市面上3个主要生产厂家的益气聪明丸各2批,采用显微镜观察方中葛根、黄芪、蔓荆子、黄柏、党参5味药以进行显微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芪、升麻、白芍、黄柏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益气聪明丸中葛根素、芍药苷含量。【结果】方中葛根、黄芪、蔓荆子、黄柏、党参5味药显微特征明显,易于鉴别。方中黄芪、升麻、白芍、黄柏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结果显示方中葛根素在0.001 12~3.506 76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2%[相对标准偏差(s_R)=1.4%,N=9];芍药苷在0.003 33~3.328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4%(s_R=1.8%,N=9)。不同厂家益气聪明丸中葛根素、芍药苷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所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益气聪明丸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聪明丸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高效液相色谱法 薄层色谱法
原文传递
不同光照强度对濒危植物丹霞梧桐的生长及光适应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灼康 莫罗坚 +2 位作者 黄倩琳 陈葵仙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4期76-80,共5页
为探讨濒危植物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机制,以半年生幼苗为对象,在不同光照强度(CK、L1、L2、L3,即遮荫度分别为0%、25%、50%和75%)下,比较其生长和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大,丹霞梧桐苗高... 为探讨濒危植物丹霞梧桐Firmiana danxiaensis对不同光照强度的适应机制,以半年生幼苗为对象,在不同光照强度(CK、L1、L2、L3,即遮荫度分别为0%、25%、50%和75%)下,比较其生长和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大,丹霞梧桐苗高、地径的净生长量和总生物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比叶重呈下降趋势,但比叶面积呈上升趋。其生长量、生物量均以L1处理最高,苗高、地径净生长量和总生物量分别为28.94 cm、0.99 mm和25.16 g·株^(^(-1))。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大,其净光合速率增长幅度表现为CK>L1>L2>L3;在全光照条件下,丹霞梧桐具有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16.12 mmol·m^(^(-2))·s^(-1))、光饱和点(24.33μmol·m^(-2)·s^(-1))和暗呼吸速率(1.41μmol·m^(-2)·s^(-1))。PCA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光照强度对丹霞梧桐生长及光合参数呈显著相关性。在光照胁迫处理下,丹霞梧桐通过提高总生物量、增加比叶面积,降低根冠比和比叶重来提高其生长,以及适应特定的光环境,表明该物种的生长受光环境因子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霞梧桐 光照强度 光适应 濒危植物
下载PDF
防虫网套罩对荔枝果实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翟欣 叶耀雄 +2 位作者 周永东 叶永昌 《中国园艺文摘》 2014年第5期44-45,165,共3页
研究防虫网套罩对‘糯米糍’荔枝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防虫网套罩对挂果率没有影响,但能显著增大果实,提高单果重、可食率和可溶性固形物,降低可滴定酸的含量。
关键词 防虫网 套罩 荔枝 果实性状
下载PDF
绿色食品‘莞华红’火龙果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1
8
作者 加强 叶耀雄 +2 位作者 张尚坤 刘志贤 《中国热带农业》 2018年第2期78-80,共3页
对绿色食品‘莞华红’火龙果的生产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着重阐述了园地规划、防虫网建设、施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旨在为绿色食品‘莞华红’火龙果的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关键词 火龙果 绿色食品 技术规程
下载PDF
广东省东莞林科园菠萝蜜种质资源调查与评价
9
作者 叶耀雄 周永东 +2 位作者 黄倩琳 王泽槐 《中国园艺文摘》 2013年第2期44-46,共3页
对广东省东莞林科园菠萝蜜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通过生物学特征、生长状况、开花结果习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果实性状、品质调查分析,综合评价其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干苞型约占30%,湿苞型占70%,其中干苞型包括1个橙苞、2... 对广东省东莞林科园菠萝蜜种质资源进行系统调查,通过生物学特征、生长状况、开花结果习性、丰产性、抗逆性以及果实性状、品质调查分析,综合评价其农艺性状和果实品质。结果表明,干苞型约占30%,湿苞型占70%,其中干苞型包括1个橙苞、2个金黄苞和57个淡黄苞单株;均能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生长良好;金黄苞型综合品质最好,橙苞次之,淡黄苞相对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莞林科园 菠萝蜜 种质资源 评价
下载PDF
小儿肺咳糖浆质量标准研究
10
作者 唐立海 冼小敏 +1 位作者 朱寿光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18期27-30,共4页
目的:采用化学反应、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进行小儿肺咳糖浆的定性、定量检测,研究小儿肺咳糖浆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对铵盐和氯化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TLC对处方中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目的:采用化学反应、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进行小儿肺咳糖浆的定性、定量检测,研究小儿肺咳糖浆质量标准。方法:采用化学反应对铵盐和氯化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TLC对处方中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浆中甘草酸铵的含量。结果:鉴别方法专属性强,甘草酸铵在0.0936~1.8713μg·mL-1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1(n=6),平均回收率为103.72%,RSD=1.5。结论: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止咳糖浆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肺咳糖浆 甘草酸铵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