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郑洋 杨智荟 +5 位作者 李灿 张璟钊 黄麟翔 赵铁建 王佳慧 段雪琳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431-1435,共5页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的作用,阐明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将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1μg·mL^(-1)脂多糖)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使用12.5、25.0和50.0 mg·L... 目的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的作用,阐明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将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1μg·mL^(-1)脂多糖)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使用12.5、25.0和50.0 mg·L^(-1)莪术醇处理)组。用噻唑蓝法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活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发生情况和各组活性氧(ROS)的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p-PERK)、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蛋白表达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型(collagenⅠ)、胶原蛋白Ⅲ型(collagenⅢ)mRNA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细胞ROS表达水平分别为(21.09±4.51)%、(32.78±2.90)%和(72.81±6.89)%;GRP78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19±0.02、0.24±0.03和0.51±0.04;α-SMA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04±0.08、4.44±0.08和2.73±0.15。上述指标,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高剂量实验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莪术醇通过ROS介导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导致肝星状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的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莪术醇 肝纤维化 肝星状细胞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原文传递
煤矿酸性矿井水中Fe^(2+)处理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范泽文 和丽萍 +3 位作者 徐西蒙 李宗全 李灿 黄梅 《洁净煤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103-105,108,共4页
为了提高煤矿酸性矿井水中Fe2+的处理效果,用石灰乳浊液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在不曝气氧化的情况下,采用混凝沉淀烧杯搅拌试验,研究了pH值、絮凝剂投入量对混凝沉淀除Fe2+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滴碱法用5%石灰乳浊液将pH值调至8.5时,F... 为了提高煤矿酸性矿井水中Fe2+的处理效果,用石灰乳浊液对矿井水进行处理,在不曝气氧化的情况下,采用混凝沉淀烧杯搅拌试验,研究了pH值、絮凝剂投入量对混凝沉淀除Fe2+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滴碱法用5%石灰乳浊液将pH值调至8.5时,Fe2+去除率达99.88%,即确定最佳沉淀pH值为8.5。先加入0.1%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PAM)1 mL,再用5%的石灰乳浊液调整pH值为8.5,最后加入0.1%聚合氯化铝(PAC)30 mL,Fe2+去除率达100%,且悬浮物去除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酸性矿井水 无曝气氧化 PH值 絮凝剂 去除效果
下载PDF
福寿螺入侵洱海流域的危害及其防控措施
3
作者 李灿 冉然 +1 位作者 任思雨 李镜 《农业灾害研究》 2023年第12期7-9,共3页
福寿螺是一种全球性的入侵水生软体动物,给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危害。在大理地区,福寿螺不仅危害洱海流域水体质量、影响农田生态系统平衡,食用福寿螺还会威胁人类健康。福寿螺的防治方法主要局限于化学防治和人工防治,采用综合防... 福寿螺是一种全球性的入侵水生软体动物,给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危害。在大理地区,福寿螺不仅危害洱海流域水体质量、影响农田生态系统平衡,食用福寿螺还会威胁人类健康。福寿螺的防治方法主要局限于化学防治和人工防治,采用综合防治的有效措施治理福寿螺才是持续控制其为害的最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生物 大理 洱海流域 福寿螺 综合防控
下载PDF
中和法调节硫磺冶炼废渣pH值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和丽萍 范泽文 +4 位作者 王瑞波 常普 徐西蒙 李灿 郑绍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456-459,474,共5页
土法冶炼硫磺废渣浸出液中主要超标因子为p H值,采用生石灰与土法冶炼硫磺废渣进行中和,可将其浸出液由呈强酸性变成中性,废渣属性由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变为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试验结果表明,生石灰投加比例约为0.5%,浸出液p H值从... 土法冶炼硫磺废渣浸出液中主要超标因子为p H值,采用生石灰与土法冶炼硫磺废渣进行中和,可将其浸出液由呈强酸性变成中性,废渣属性由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变为Ⅰ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试验结果表明,生石灰投加比例约为0.5%,浸出液p H值从3.0~4.8之间调整为6~9时,浸出液中的铁、锰、铜、砷等多种重金属浓度可明显下降,降幅可达90%左右。经中和后的废渣,其环境安全风险明显降低,从而可减少废渣处置场防渗处理工艺、工程投资,降低处置场运营管理难度及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磺冶炼废渣 生石灰 中和 浸出液 PH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