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VL导联结合V_1导联:鉴别主动脉窦起源室性早搏的新方法 被引量:3
1
作者 白帆 刘启明 +6 位作者 孙超 秦奋 罗昔金 刘娜 杨宇帆 周胜华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30-335,共6页
目的探讨aVL导联结合V_1导联对鉴别主动脉窦(ASC)起源室性早搏的实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102例。比较起源于ASC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 目的探讨aVL导联结合V_1导联对鉴别主动脉窦(ASC)起源室性早搏的实用性。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行导管射频消融术的特发性流出道室性早搏患者102例。比较起源于ASC与右心室流出道(RVOT)的室性早搏,其12导联体表心电图的QRS波振幅之间的差异。结果 (1)28例(27.5%)室性早搏起源于ASC,74例(72.5%)起源于RVOT。V_1导联R/S波振幅比和aVL导联S波振幅为Roc曲线下面积(AUC)最大的两个指标,AUC值及95%CI分别为0.894(0.824~0.964)和0.831(0.749~0.912),界值分别为0.25和0.80;ASC组V_1导联R/S波振幅比[(1.14±1.32)比(0.16±0.18),P<0.001]和aVL导联S波振幅[(0.99±0.36)mV比(0.56±0.26)mV,P<0.001]均显著高于RVO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V_1导联R/S波振幅比>0.25诊断ASC起源室性早搏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78.6%、85.1%和83.3%;aVL导联S波振幅>0.80 mV诊断ASC起源室性早搏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7.9%、83.8%和79.4%。aVL导联S波振幅>0.80 mV联合V_1导联R/S波振幅比>0.25形成诊断ASC起源室性早搏的新方法,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0.7%、93.2%和84.3%,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提高。结论 aVL导联结合V_1导联可准确鉴别ASC起源的室性早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VL导联 V1导联 室性早搏 主动脉窦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抗衰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启明 +1 位作者 刘娜 吴坷坷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997-1001,共5页
人口老龄化加重医疗负担,干细胞移植逆转衰老及其伴随的功能障碍成为治疗领域的新方法。间充质干细胞(MSC)作为兼具再生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干细胞类型,可通过直接分化的细胞替代和细胞赋能方式促进衰老组织的再生修复。最近研究发现,连续... 人口老龄化加重医疗负担,干细胞移植逆转衰老及其伴随的功能障碍成为治疗领域的新方法。间充质干细胞(MSC)作为兼具再生和免疫调节功能的干细胞类型,可通过直接分化的细胞替代和细胞赋能方式促进衰老组织的再生修复。最近研究发现,连续离心可分离MSC中以外泌体为代表的主要治疗载体,外泌体中衰老相关的miRNA有助于阐明MSC抗衰老治疗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衰老 外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