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济宁市流行性腮腺炎与气象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章涛 +6 位作者 梁玉民 罗成 蒋正 朱茜 薛付忠 刘言训 秀君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81-384,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因素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影响,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济宁市2011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流行性腮腺炎疾病日监测数据及同期逐日气象数据,结合数据特征,通过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在控... 目的研究山东省济宁市气象因素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影响,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济宁市2011年1月1日到2013年12月31日流行性腮腺炎疾病日监测数据及同期逐日气象数据,结合数据特征,通过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在控制长期趋势、季节趋势的基础上研究气象因素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的影响。结果 2011—2013年济宁市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7 309例,男性发病例数(5 011例)多于女性(2 298例),性别比为2.18∶1;4~15岁儿童最多,占74.98%。以气温15.2℃为参照,日平均气温为-8.8℃、滞后0 d时RR值最高,为1.09(95%CI:0.94~1.27);以相对湿度75%为参照,日平均相对湿度为100%、滞后0 d时RR值最高,为1.06(95%CI:1.01~1.13)。以气温15.2℃为参照,日平均气温达到最高(32℃)时,滞后30 d的总体效应值(RR)为0.28(95%CI:0.14~0.53);以相对湿度75%为参照,日平均相对湿度达到最高(100%)时,滞后30 d的RR值为2.80(95%CI:1.66~4.71),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象因素对流行性腮腺炎的影响呈非线性,应密切监测气象因素,做好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因素 流行性腮腺炎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潍坊市气象因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影响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许勤勤 +5 位作者 罗成 刘娅飞 薛付忠 刘言训 王志强 秀君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9-153,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山东省潍坊市气象因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的影响,为其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潍坊市2005—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每日报告发病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象因素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剂量-... 目的探讨山东省潍坊市气象因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的影响,为其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潍坊市2005—2015年肾综合征出血热每日报告发病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象因素与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2005—2015年潍坊市肾综合征出血热共报告发病2 459例,其中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为2.62∶1;发病集中于20~70岁年龄组(占78.05%);发病人群以农民最多,占81.64%,其次为工人、学生。各气象因素中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与HFRS发病数呈负相关关系(P<0.05),而平均气压与该发病数呈正相关(P<0.05)。HFRS发病风险与气温的反应关系呈倒"U"型,以气温中位数15℃为参照,在日平均气温为10℃时滞后0 d的相对危险度(RR)达到1.06(95%CI:1.03~1.19),HFRS发病风险最高。以相对湿度中位数66%为参照,最大日平均相对湿度(100%)时滞后5 d的HFRS发病风险最高,RR值为1.03(95%CI:1.02~1.09);日平均相对湿度为53%时0~30 d的累积滞后效应的RR值达到1.56(95%CI:1.09~2.48)。结论气象因素对肾综合征出血热发病的影响呈非线性,且存在滞后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综合征出血热 气象因素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原文传递
SARIMA模型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章涛 +6 位作者 梁玉民 罗成 蒋正 薛付忠 刘言训 刘静 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86,96,共6页
目的利用SARIMA模型预测未来山东省济宁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济宁市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流行性腮腺炎月发病数据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构建SARIMA模型,并对2013年8月至12月的... 目的利用SARIMA模型预测未来山东省济宁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为流行性腮腺炎防控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济宁市2009年1月至2013年7月流行性腮腺炎月发病数据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构建SARIMA模型,并对2013年8月至12月的发病数资料进行预测。结果济宁市2009至2013年共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数8 520例,且发病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最终建立的最优模型为SARIMA(0,1,1)(0,1,1)_(12),赤池信息准则(AIC)为74.45,且通过了统计学检验,模型残差为白噪声。实际月发病数与拟合月发病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为显著性相关(r=0.75,P<0.000 1)。对2013年8月至12月发病数进行预测,均在95%置信区间内,且与实际发病数变动的趋势一致,验证了模型合理性。结论 SARIMA模型能较好地拟合济宁市流行性腮腺炎月发病数动态变化,可用于流行性腮腺炎的短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分析 季节性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流行性腮腺炎 预测
原文传递
SIR模型在成人麻疹爆发及其疫情控制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罗成 许青 +5 位作者 孙霖 章涛 刘言训 薛付忠 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7-91,共5页
目的利用SIR模型,探讨成人麻疹爆发疫情的传播过程及疫苗控制效果。方法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根据一定时期内实际爆发麻疹发病数,建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利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算法对SI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通过合理假设计算基本再生数(R_0... 目的利用SIR模型,探讨成人麻疹爆发疫情的传播过程及疫苗控制效果。方法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根据一定时期内实际爆发麻疹发病数,建立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利用马尔科夫蒙特卡洛算法对SIR模型进行参数估计。通过合理假设计算基本再生数(R_0)和有效再生数(R_t),研究疫苗控制效果。结果本次麻疹爆发有效接触率β=0.001 06,恢复率γ=0.117,R_0=2.96;在该模型假定条件下,如果在病例出现的第2天开始接种疫苗,可减少90.6%的病例发生,而在当前真实感染及控制措施下,该爆发在第26天时Rt<1,此时疾病即使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亦会逐渐消失。结论 SIR模型适用于研究成人麻疹爆发过程,其在参数估计及模型拟合中接近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动力学模型 麻疹 马尔科夫蒙特卡洛 SIR模型 基础再生数
原文传递
miR-145-5p对口腔鳞癌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5
作者 赵微 +6 位作者 张雨 张雨馨 沈千会 嘉琪 罗菲 敏惠 杨平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225-230,共6页
目的 探究miR-145-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构建OSCC的miRNA差异表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R-145-5p靶基因并对其进行GO、KEGG及PPI分析;以人OSCC细胞株(HSC-3)为实验对象,将实... 目的 探究miR-145-5p对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细胞增殖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GEO数据库构建OSCC的miRNA差异表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预测miR-145-5p靶基因并对其进行GO、KEGG及PPI分析;以人OSCC细胞株(HSC-3)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分为CN组(未做处理)、NC组(转染mimic NC)和miR-145-5p组(转染miR-145-5p mimic),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50、100、200 nmol/L)miR-145-5p对HSC-3细胞增殖的影响;JC-1和Annexin V-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miR-145-5p对HSC-3细胞的凋亡诱导情况;RT-qPCR检测miR-145-5p调控神经母细胞瘤鼠肉瘤同系物(NRAS)、C-JUN氨基端激酶(C-JUN)、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1(STAT1)的表达情况。结果 miRNA差异表达谱显示,miR-145-5p在OSCC中表达下调(P<0.05);GO和KEGG分析显示,miR-145-5p靶基因主要调控MAPK信号通路;PPI蛋白互作显示,NRAS是miR-145-5p的关键靶基因之一;CCK-8结果显示,50、100、200 nmol/L的miR-145-5p转染HSC-3细胞后,细胞活力较CN组降低(P<0.05);JC-1染色结果显示,miR-145-5p组HSC-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低于CN组(P<0.05);Annexin V-FITC/PI染色结果显示,miR-145-5p组HSC-3细胞凋亡率较CN组明显增加(P<0.05);RT-qPCR结果显示,与CN组比较,miR-145-5p组NRAS表达降低(P<0.05),而MAPK信号通路关键转录因子C-JUN和STAT1表达升高(P<0.05)。结论 miR-145-5p可通过靶向NRAS,并经过MAPK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抑制OSCC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5p 口腔鳞状细胞癌 神经母细胞瘤鼠肉瘤同系物 MAPK信号通路 凋亡
下载PDF
基于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的青岛市温度与肾综合征出血热的剂量反应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许勤勤 +5 位作者 刘娅飞 孙苑潆 郑兆磊 王珮竹 王志强 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0-96,共7页
目的研究青岛市温度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青岛市报告的HFRS发病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别分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与HFRS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 目的研究青岛市温度对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收集2007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青岛市报告的HFRS发病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别分析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与HFRS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以0℃为参照,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较低时(<0℃),温度对HFRS发病风险均存在即时效应,随着温度升高,滞后20 d左右时HFRS风险较大,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1.06(95%CI:1.02~1.11)、1.05(95%CI:1.00~1.10)、1.07(95%CI:1.03~1.12)。综合各因素,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均处于最低时,HFRS的发病风险最大,累积相对危险度(CRR)分别为5.71(95%CI:1.74~18.76)、4.19(95%CI:1.62~10.83)、4.72(95%CI:1.19~18.65)。随着温度升高(>0℃),CRR值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高温时最低。此外,平均气温在10℃~20℃、最高气温<0℃、最低气温<20℃范围内,HFRS发病风险均较大(P<0.05)。结论日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及最低气温与HFRS发病风险的剂量反应关系及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温度对HFRS的影响存在滞后效应,低温时发病风险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肾综合征出血热 温度 剂量反应关系
原文传递
山东省麻疹消除目标年前后时空分布特征比较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王珮竹 郑兆磊 +6 位作者 许勤勤 刘言训 薛付忠 刘晓冬 许青 秀君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9-363,共5页
目的了解山东省在中国麻疹消除目标年(2012年)前后麻疹时空分布特征,为麻疹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2009-2015年各县(区)麻疹疫情数据,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三间分布),利用空间自相关分别分析2012年前后两时段的空间相关性,并运... 目的了解山东省在中国麻疹消除目标年(2012年)前后麻疹时空分布特征,为麻疹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山东省2009-2015年各县(区)麻疹疫情数据,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三间分布),利用空间自相关分别分析2012年前后两时段的空间相关性,并运用时空扫描方法分析其时空聚集性。结果山东省2009-2015年累计报告麻疹10 800例,发病率先降后升,其中以2012年较低(0.02/10万),2015年较高(2.94/10万)。2~5月为各年发病季节高峰。2009-2011年男、女性患者别比为1.55∶1,<1岁年龄组病例居多(占34.84%),所有病例中以散居儿童所占比例较高(51.82%)。2013-2015年男、女性患者别比为1.27∶1,<1岁年龄组病例居多(占38.74%),所有病例中散居儿童所占比例较高(51.24%)。2009-2011年和2013-2015年全局Moran's I值分别为0.32和0.24(P值均<0.05),"热点"区域由济南市、菏泽市和聊城市(2009-2011年)转为济南市、青岛市和枣庄市(2013-2015年)。时空扫描发现两时期均有1个一类时空聚集区:2012年前为聊城市的5个县(区),聚集时间为2010年1月-4月;2012年后为青岛市主城区及其周围多个县(区),聚集时间为2015年1月-4月。两时期二类聚集区位置变化不大,均分散在鲁中、西部几个城市。结论山东省麻疹疫情在2013年回升后在传统聚集区的基础上有向东部地区扩散趋势,应及时调整其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空间自相关 时空扫描
原文传递
状态空间模型在流行性腮腺炎防控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罗成 +5 位作者 许勤勤 熊萍 刘言训 薛付忠 许青 秀君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分析2012年和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特征,探讨山东省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cv)接种的预防效果。方法在一定模型假定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设置合理参数,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迭代滤波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2... 目的分析2012年和2014年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流行特征,探讨山东省2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cv)接种的预防效果。方法在一定模型假定基础上,结合相关文献设置合理参数,构建状态空间模型,利用迭代滤波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结果2012年和2014年托幼及学生人群基础再生数(R。)分别为4.49(95%CI:4.30~4.67)和2.50(95%CI:2.38—2.61)。结论状态空间模型能够很好地描述腮腺炎传播过程;山东省实行2剂MuCV能够有效降低腮腺炎在人群中的传播;托幼和学生是实现腮腺炎进一步控制的重要人群,应进一步提高2剂次MuCV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空间模型 基础再生数 流行性腮腺炎
原文传递
靶向单纯疱疹病毒1型活性小分子化合物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蒋佩文 廖玉娇 +5 位作者 余欢 汪林 黄敏 吴泳洁 敏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300-305,共6页
目的双向筛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或促进HSV-1在肿瘤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活性药物,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或溶瘤病毒联合疗法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产物测序对供试病毒HSV-1 F株进行鉴定;采用TCID_(50)法测定HSV-1滴度;建立病... 目的双向筛选抗单纯疱疹病毒1型(HSV-1)或促进HSV-1在肿瘤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活性药物,为抗病毒药物研发或溶瘤病毒联合疗法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产物测序对供试病毒HSV-1 F株进行鉴定;采用TCID_(50)法测定HSV-1滴度;建立病毒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通过细胞增殖抑制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筛选具有促进HSV-1在LN229细胞内复制活性的化合物;通过流式细胞术和病毒空斑减数实验筛选具有抗HSV-1的化合物。结果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确定供试病毒为HSV-1 F株;成功建立病毒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灵敏度高;化合物佛司可林(FOR)可协同HSV-1抑制LN229细胞的增殖,并促进HSV-1复制相关基因ICP4、UL12和Us6的表达;化合物盐酸石蒜碱(LYC)可抑制HSV-1诱导的细胞凋亡,并减少HSV-1病毒形成空斑数、缩小空斑大小。结论FOR具有促进HSV-1复制相关基因在肿瘤细胞中表达的活性,有望成为HSV-1溶瘤联合治疗的候选药物;LYC可降低HSV-1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减少病毒空斑数,具有潜在的抗HSV-1生物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疱疹病毒1型 佛司可林 盐酸石蒜碱 病毒复制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济南市昼夜温差对麻疹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珮竹 郑兆磊 +4 位作者 许勤勤 康凤玲 许青 秀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1-106,共6页
目的探讨昼夜温差对山东省济南市麻疹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济南市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麻疹发病监测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在控制季节性和长期趋势的情况下,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昼夜温差对人群麻疹发病的影响。结果... 目的探讨昼夜温差对山东省济南市麻疹发病的影响。方法收集济南市2005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麻疹发病监测数据及同期气象数据,在控制季节性和长期趋势的情况下,利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LNM),分析昼夜温差对人群麻疹发病的影响。结果 2005~2011年济南市共报告麻疹病例2 198例,男女性别比为1.28∶1;<8月龄儿童20.70%,≥8月龄且<5岁儿童28.43%,≥5岁且<18岁人群10.92%,≥18岁成人39.95%;以昼夜温差9.1℃为参照,周平均昼夜温差最大(13.2℃)且滞后2周时RR最大,为1.92(95%CI:1.47~2.50),此时有效滞后范围最大(第0~5周);昼夜温差每增加2℃,对男性和女性麻疹发病均在滞后2周时效应最强,RR分别为1.19(95%CI:1.08~1.32)和1.24(95%CI:1.12~1.38);所有年龄组中昼夜温差对≥5岁且<18岁人群在滞后2周时的效应最强,RR为1.41(95%CI:1.15~1.74),对<8月龄婴儿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大的昼夜温差对济南市麻疹发病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并存在滞后效应,女性和≥5岁且<18岁人群更易受到昼夜温差的影响。应密切关注昼夜温差的变化,适时针对重点人群采取措施,以减轻其造成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 麻疹 昼夜温差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相对危险度
原文传递
α-倒捻子素通过激活ROS/p38 MAPK/Bax级联反应诱导B淋巴瘤Ramos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蔡紫微 孙毅松 +5 位作者 汪林 廖玉娇 余欢 黄敏 敏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832-1837,共6页
本文以B淋巴瘤Ramos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α-Ma)对B淋巴瘤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初步阐释其分子机制。首先通过CCK-8法探究α-Ma对Ramos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再利用倒置显微镜成像法观察α-Ma对Ramos细胞形态的影响;... 本文以B淋巴瘤Ramos细胞为研究对象,探讨α-倒捻子素(α-mangostin,α-Ma)对B淋巴瘤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初步阐释其分子机制。首先通过CCK-8法探究α-Ma对Ramos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再利用倒置显微镜成像法观察α-Ma对Ramos细胞形态的影响;随后利用DCFH-DA、JC-1、Annexin V-FITC/PI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α-Ma对Ramos细胞活性氧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凋亡的影响;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测定α-Ma作用Ramos后细胞凋亡相关蛋白及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CCK-8分析结果显示,α-Ma以药物浓度依赖和时间依赖的方式抑制Ramos细胞增殖,其24 h和48 h的IC值分别为14.84μmol/L和8.087μmol/L;倒置显微镜成像法发现α-Ma能减少Ramos细胞数量并诱导细胞形态发生凋亡样改变;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α-Ma能增加Ramos细胞内活性氧水平、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同时诱导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结果显示,α-Ma下调caspase-3/9的表达,上调cleaved caspase-3/9、cleaved PARP、Bax、Bim和p-p38 MAPK的表达。综上所述,α-Ma对B淋巴瘤Ramos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作用,其可能机制是α-Ma活化ROS/p38 MAPK/Bax级联反应诱导B淋巴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倒捻子素 B淋巴瘤 ROS p38 MAPK 线粒体途径
下载PDF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小学语文教学》 2015年第1期21-24,共4页
教学实录 一、课前谈话,定下基调 (教师自我介绍后) 师:老师为什么从3000多里外的山西飞到这里呢?因为语文。你们喜欢语文吗?为什么?
关键词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实录 课前谈话 自我介绍 语文 教师 老师
原文传递
塔里木河胡杨今昔谈
13
作者 《阿克苏科技》 1991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胡杨 塔里木河
下载PDF
阿克苏市小麦栽培现状和存在问题及对策
14
作者 《阿克苏科技》 1991年第1期30-36,共7页
关键词 小麦 栽培技术 阿克苏市
下载PDF
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示范小结
15
作者 王宏伟 《阿克苏科技》 1990年第3期40-43,共4页
关键词 小麦 根际 固氮菌 拌种 栽培
下载PDF
陶瓷企业原材料消耗状况与对策──关于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原材料消耗状况的调查
16
作者 刘福生 马文学 《河北陶瓷》 1994年第4期23-26,共4页
陶瓷企业原材料消耗状况与对策──关于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原材料消耗状况的调查李润滋,刘福生,马文学(唐山市能源办公室,唐山06300)(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唐山063020)为摸清陶瓷公司的节材潜力,使今后节材工作有的... 陶瓷企业原材料消耗状况与对策──关于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原材料消耗状况的调查李润滋,刘福生,马文学(唐山市能源办公室,唐山06300)(唐山市陶瓷工业公司,唐山063020)为摸清陶瓷公司的节材潜力,使今后节材工作有的放矢,更好地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多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企业 原材料
下载PDF
引领孩子在读写的实践中学习语文——《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
17
作者 崔云宏 《小学语文》 2015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传统课文,对此很多名家邵有精彩的演绎。如何进行创新,上出与众不同之处,是我备课之初首先考虑的问题。通过对教材和课标的认真钻研,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这篇课文除了语言优美,内涵丰富之外,在语言运用和...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传统课文,对此很多名家邵有精彩的演绎。如何进行创新,上出与众不同之处,是我备课之初首先考虑的问题。通过对教材和课标的认真钻研,我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这篇课文除了语言优美,内涵丰富之外,在语言运用和表达方法上有很多独到之处。课后题和单元学习的重点也在积累语言和学习表达特点上提出了明确的训练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明园的毁灭》 单元学习 教学反思 语文 实践 读写 孩子 语言运用
下载PDF
基于体检人群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筛查工具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蒋正 申振伟 +5 位作者 张光 曹瑾 王丽 薛付忠 刘言训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118,共5页
目的建立一个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筛查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对"山东多中心健康管理纵向观察队列"中8 993名接受健康体检且无过量饮酒个体随机抽取80%进行建模,并做组内评价,剩余20%作组外评价。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建... 目的建立一个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筛查模型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对"山东多中心健康管理纵向观察队列"中8 993名接受健康体检且无过量饮酒个体随机抽取80%进行建模,并做组内评价,剩余20%作组外评价。通过逐步Logistic回归,建立NAFLD筛查模型,并进行评价及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体质量指数、高血压、血脂异常、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AST/ALT)和血糖(FBG)进入了模型,构建了NAFLD筛查模型并可通过计算得到脂肪肝指数(fatty liver index,FLI)。筛查模型的鉴别能力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进行评价(组内:0.859,95%CI:0.851~0.867;组外:0.853,95%CI:0.835~0.869)。当FLI≤1.25时排除疾病,组内和组外的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1%和93.3%,FLI≥2.25诊断为NAFLD,两组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4.6%和72.7%。结论 FLI是一个简单有效的筛查工具,可以用于高危人群的筛查,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肪肝指数 筛查 体检人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