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汶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4期235-23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治疗糖尿病的100例病患,将所有病患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病患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病患给...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本院治疗糖尿病的100例病患,将所有病患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病患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常规健康教育;研究组病患给予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两组病患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自我管理率以及血糖控制率等。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病患的非常满意与满意例数均多于对照组,其中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为78.00%,统计学有对比意义P<0.05。结论: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可使病患对疾病的具体知识做出更深层次的了解,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糖尿病 护理管理
下载PDF
潮绣的美学特征及文创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黎玉华 李汶 《艺术教育》 2021年第4期243-246,共4页
潮绣是流传于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悠久。随着新时代经济、文化、生产技术对传统文化及手工艺的冲击,潮绣陷入了传承与发展的瓶颈。面对困境,作者提出潮绣文创产品的应用开发应秉承注重潮绣文化表现、功能性与艺术价值... 潮绣是流传于潮汕地区独具特色的传统工艺之一,历史悠久。随着新时代经济、文化、生产技术对传统文化及手工艺的冲击,潮绣陷入了传承与发展的瓶颈。面对困境,作者提出潮绣文创产品的应用开发应秉承注重潮绣文化表现、功能性与艺术价值并重的原则;在潮绣文创产品的应用策略上,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并打造文化IP,延伸文化内涵,强化创新意识,突出文化创意,让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进大众生活,更好地实现潮绣的活态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绣 美学特征 文创设计
原文传递
创意设计在现代家具中的应用概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刘鑫 李汶 《艺术教育》 2019年第2期195-196,共2页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逐渐提升,装饰空间的局限性逐渐被打破,家具的功能性、创意性成为新的聚焦点。传统单一、刻板的家具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逐渐被时代淘汰。现代家具通过创意设计实现了个性化,使创意家...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审美情趣逐渐提升,装饰空间的局限性逐渐被打破,家具的功能性、创意性成为新的聚焦点。传统单一、刻板的家具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现实需求,逐渐被时代淘汰。现代家具通过创意设计实现了个性化,使创意家具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文章区分了现代家具的类型,论述了创意家具的设计原则,提出现代家具创意设计的艺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设计 现代家具 应用
原文传递
立体造型设计技巧增强现代礼服结构美感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汶 刘鑫 张湘辉 《艺术教育》 2021年第11期203-206,共4页
伴随着商务活动的日常化,现代礼服不仅是商务场合的必备服装,而且集中体现了个人的身份、内涵以及审美情趣。现代礼服的设计在丰富款式的基础上以立体为重心,关注重点部位的结构塑造和整体的视感营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现代礼服设计可... 伴随着商务活动的日常化,现代礼服不仅是商务场合的必备服装,而且集中体现了个人的身份、内涵以及审美情趣。现代礼服的设计在丰富款式的基础上以立体为重心,关注重点部位的结构塑造和整体的视感营造,因而,在一定程度上现代礼服设计可以归属于造型艺术行为。文章指出,立体造型设计技巧的创意应用,无疑会多层次地增强现代礼服的结构美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礼服 立体造型 结构设计 艺术美感
原文传递
儿童美育新课堂——不同年龄段儿童美育特点培养方式
5
作者 袁樱梅 李汶 +1 位作者 伍姝梅 张婉莹 《艺术评鉴》 2020年第20期91-93,共3页
素质教育要求强化儿童的美育教育。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美育教育逐渐备受关注,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引导儿童在美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注重儿童对于失误的表达能力,并锻炼儿童的动手加工能... 素质教育要求强化儿童的美育教育。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美育教育逐渐备受关注,其主要的培养目标是提升儿童的审美能力,引导儿童在美育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注重儿童对于失误的表达能力,并锻炼儿童的动手加工能力。美育教育渗透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儿童画画、唱歌以及游戏环节,在其过程中将相关的知识理念渗透给儿童。美育教育的实施,需要切实秉承自然性的主要原则,促进儿童主观能动性的全面发挥,实现儿童审美观念的建立与审美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美育 不同年龄段 培养方式
下载PDF
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发展探讨
6
作者 高国珍 李汶 《艺术教育》 2019年第11期159-160,共2页
伴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传达的方式也在不断完善与更新,与此同时,为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也面临着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性任务。而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逐步深入应用,成为推动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演变的... 伴随着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信息传达的方式也在不断完善与更新,与此同时,为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也面临着培养创新人才的时代性任务。而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逐步深入应用,成为推动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演变的动力之一。媒体技术作为一种与时俱进的视觉符号传达的介质,不仅可以拓展延伸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还可以促进教学方式与模式的完善。作者认为,在技术不断革新的背景下,进一步探究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体技术 视觉传达设计 教学创新
原文传递
梦幻般世界的营构——博纳尔绘画艺术中的色彩表达
7
作者 刘鑫 李汶 《芒种(下半月)》 2017年第4期97-98,共2页
博纳尔是19世纪末法国一位饱受争议的绘画大师,由于其早期从事过广告和舞台美术设计,又曾是纳比派的成员,因而其绘画风格有一种独特的东方美。作为一个画者,博纳尔用独特的笔触,别样的色彩魅力,留下了一幅幅精致的画卷,给人们带来前所... 博纳尔是19世纪末法国一位饱受争议的绘画大师,由于其早期从事过广告和舞台美术设计,又曾是纳比派的成员,因而其绘画风格有一种独特的东方美。作为一个画者,博纳尔用独特的笔触,别样的色彩魅力,留下了一幅幅精致的画卷,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盛宴。作为一个色彩魔法师,博纳尔在绘画的色彩表达中加入了自己的情感,赋予画作以生命力,他在绘画创作中深受印象派和浮世绘版画的影响,在色彩、笔触和构图上都有所创新,形成了备受人们称赞的梦幻风格。分析其在绘画艺术中的色彩表达,加之现代元素,推动我国绘画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纳尔 绘画艺术 色彩表达 艺术创造
原文传递
岭南山墙的人文底蕴与艺术风格鉴析
8
作者 张湘辉 李汶 《艺术教育》 2021年第9期243-246,共4页
岭南建筑中特有的镬耳山墙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形如锅耳的山墙上装饰着别致、精美的彩绘与雕刻,美观实用,且呈现出不同的美学内涵,代表了岭南传统广府民间建筑的建造智慧与审美特征。文章从岭南山墙的造型结构出发... 岭南建筑中特有的镬耳山墙有着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形如锅耳的山墙上装饰着别致、精美的彩绘与雕刻,美观实用,且呈现出不同的美学内涵,代表了岭南传统广府民间建筑的建造智慧与审美特征。文章从岭南山墙的造型结构出发,解析其造型与装饰背后的人文色彩与艺术特征,以期提炼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中所蕴含的艺术哲学元素,为现代建筑及其装饰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山墙 造型特点 人文色彩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前景与存在问题探究——评《设计师生存手册:创新设计思维》 被引量:1
9
作者 刘鑫 李汶 叶满波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39-139,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其不仅仅局限于温饱,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艺术设计作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必要条件,自然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虽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有了很大转变,其不仅仅局限于温饱,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艺术设计作为改善人们生活环境的必要条件,自然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虽然现在人们对艺术设计越来越重视,但同样人们对艺术设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一个较大的考验。现在本身就是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影响艺术设计发展的因素较多,因此在设计教育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教育的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设计思维 《设计师生存手册:创新设计思维》 问题探究
下载PDF
人物造型设计
10
作者 李汶 《上海纺织科技》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99,共1页
关键词 人物造型设计
原文传递
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作品赏析
11
作者 刘鑫 李汶 +2 位作者 胡玉田 何思远 黄静谊 《艺术科技》 2017年第1期429-429,共1页
下载PDF
《古典风范》
12
作者 李汶 《艺术科技》 2018年第3期2-2,共1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