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安相家巷遗址秦封泥考略 被引量:75
1
作者 刘庆柱 李毓芳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27-452,共26页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徙都咸阳,至公元前206年秦亡,咸阳城一直作为秦之都城。秦咸阳城始筑于渭河北岸,秦国的发展,都城规模的扩大,首都咸阳城的一些新的重要建筑,如文献记载的“南宫”、“兴乐宫”、“甘泉宫”、“章台”、“信宫”... 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徙都咸阳,至公元前206年秦亡,咸阳城一直作为秦之都城。秦咸阳城始筑于渭河北岸,秦国的发展,都城规模的扩大,首都咸阳城的一些新的重要建筑,如文献记载的“南宫”、“兴乐宫”、“甘泉宫”、“章台”、“信宫”、“诸庙”、“上林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阳 都城 阳城 遗址 秦封泥 秦国 考略 西安 扩大 规模
原文传递
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 被引量:38
2
作者 李毓芳 《考古》 1979年第2期125-135,202,共12页
一九七五年二月,咸阳市马泉公社大泉大队社员打窑洞吋,发现砖券墓一座(图一),立即向有关部门作了汇报,咸阳市博物馆派人前往进行清理。现将清理情况简报如下。
关键词 随葬品 西汉墓 马泉 腹径 咸阳市 穿孔 腹上部 筒形器 弦纹 铺地砖
原文传递
秦汉栎阳城遗址的勘探和试掘 被引量:28
3
作者 刘庆柱 李毓芳 《考古学报》 1985年第3期353-381,411-418,共37页
栎阳故城是秦汉时代的重要城市。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当政。献公二年,从雍都迁部栎阳。公元前383年—前350年,献公和孝公曾对栎阳经营三十四年,开始了秦国的社会变革,夺取了河西之地。自秦徙都咸阳至秦亡一百五十多年间,栎阳作为秦都咸... 栎阳故城是秦汉时代的重要城市。公元前384年,秦献公当政。献公二年,从雍都迁部栎阳。公元前383年—前350年,献公和孝公曾对栎阳经营三十四年,开始了秦国的社会变革,夺取了河西之地。自秦徙都咸阳至秦亡一百五十多年间,栎阳作为秦都咸阳的主要门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涡卷纹 绳纹 勘探 秦都咸阳 图版 秦汉时代 太上皇 云纹瓦当 文化层
原文传递
汉长安城北宫的勘探及其南面砖瓦窑的发掘 被引量:24
4
作者 刘庆柱 李毓芳 张连喜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3-32,97-99,共13页
为解决汉长安城北宫地望、范围,近年来我们在汉长安城遗址中部开展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1994年在桂宫以东、长乐宫以西、武库以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和六村堡乡的讲武殿村、施家寨、周家堡、曹家堡一带,发现了一座汉代宫城遗址,可... 为解决汉长安城北宫地望、范围,近年来我们在汉长安城遗址中部开展了大面积的考古勘探。1994年在桂宫以东、长乐宫以西、武库以北,今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和六村堡乡的讲武殿村、施家寨、周家堡、曹家堡一带,发现了一座汉代宫城遗址,可能属于汉长安城的北宫遗址。在此宫城遗址南面发现了近20余座汉代砖瓦窑址,对其中11座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现将宫城勘探和窑址发掘情况作一简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城 窑址 未央宫 遗址 砖瓦 宫城 考古勘探 云纹瓦当 考古发掘 烟道
原文传递
汉长安城长乐宫二号建筑遗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22
5
作者 李毓芳 刘振东 张建锋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86,T001-T016,共48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2002年秋冬季至2003年春季对汉长安城长乐宫二号建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事处罗家寨村地界内。遗址地处汉长安城长乐宫西宫墙东472、北宫墙南380米,发掘面积1...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长安城工作队2002年秋冬季至2003年春季对汉长安城长乐宫二号建筑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汉城街道办事处罗家寨村地界内。遗址地处汉长安城长乐宫西宫墙东472、北宫墙南380米,发掘面积1500、钻探试掘面积3000平方米。该遗址总面积达4500平方米(图一;图二;图版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建筑遗址 长乐宫 地层堆积 建筑风格
原文传递
阿房宫前殿遗址的考古勘探与发掘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毓芳 孙福喜 +1 位作者 王自力 张建锋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7-238,i007-i020,共46页
The Epanggong Palace site of Qin period lies to the south of the Weihe River and to the west of the old Zaohe River course that extends 13 km west of Xi'an City. It stands opposite to the Qin capital Xianyang acro... The Epanggong Palace site of Qin period lies to the south of the Weihe River and to the west of the old Zaohe River course that extends 13 km west of Xi'an City. It stands opposite to the Qin capital Xianyang across the river. From October 2002 to December 2004, the Epanggong Palace Archaeological Team made a prospection on the anterior hall site,covering :350, 000 sq m, and revealed an area of 3, 000 sq m by trial and extensive excavations. The results include a 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limits of the hall and the layout of its auxiliary buildings. It can be confirmed that the rammed earth foundations of the hall represents just the anterior hall of that of the Qin Epanggong Palace. What merits special notice is that there are no fire traces on the site of the anterior hall of the Qin Epanggong Palace, which forms a clear contrast to the archaeologically excavated Nos. 1-3 palaces in the Qin capital Xianyang that were destroyed by a great fire. Thus the excavations prove that the historically handed-down belief taking the Qin Epanggong Palace to have been fired by Xiang Yu is actually incorrect. There are no any building remains on the excavated hall foundations, which demonstrate that the anterior hall was not completed and that the Qin Epanggong Palace was destroyed not by fi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勘探 CAPITAL 阿房宫 that which 发掘 遗址 and there GREAT There From TEAM What have are not of to on its can arc NOS ANY It is
原文传递
汉长安城窑址发掘报告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庆柱 李毓芳 +1 位作者 刘振东 杨灵山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99-129,共31页
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考古工作者开始对汉长安城遗址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勘察,在汉长安城西北部(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六村堡、相家巷村附近)采集到不少汉代陶俑。为进一步了解汉长安城中的手工业遗址分布情况,我队从1990年开始对汉... 本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考古工作者开始对汉长安城遗址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勘察,在汉长安城西北部(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六村堡、相家巷村附近)采集到不少汉代陶俑。为进一步了解汉长安城中的手工业遗址分布情况,我队从1990年开始对汉长安城西北部进行铲探,发现了大面积的制陶、冶铸和造币手工业遗址。在此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城 陶俑 发掘报告 窑址 窑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 考古研究 主烟道 考古学 隔火墙
原文传递
唐陵石刻简论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毓芳 《文博》 1994年第3期32-42,103-107,共16页
唐代帝陵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平原北部的渭北高原和北山山脉。以都城长安为中心,西迄乾县梁山,东至蒲城金粟山,东西成扇面形排开,绵延一百五十公里。 唐代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唐代帝陵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唐代帝陵主要分布在陕西关中平原北部的渭北高原和北山山脉。以都城长安为中心,西迄乾县梁山,东至蒲城金粟山,东西成扇面形排开,绵延一百五十公里。 唐代是中国古代的鼎盛时期,唐代帝陵从一个重要方面反映了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唐陵不仅规模大,制度上也有新的创建和发展,陵墓前大型石刻群的设置,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例证。本文拟对陵墓石刻渊源、唐陵石刻考释及其位置与组合问题,作以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陵 陵墓石刻 神道石刻 《水经注》 《唐会要》 文献记载 无字碑 唐代帝陵 《太平御览》 霍去病
下载PDF
汉长安城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庆柱 李毓芳 +1 位作者 张连喜 杨灵山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3-43,19+100-103,共16页
1986—1987年,我队发掘了汉长安城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该遗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卢家口村东100米,位于未央宫前殿遗址西北880米,西距未央宫西宫墙105米。遗址以南6.3米有一条横贯未央宫内的汉代东西大路。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 1986—1987年,我队发掘了汉长安城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该遗址在今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卢家口村东100米,位于未央宫前殿遗址西北880米,西距未央宫西宫墙105米。遗址以南6.3米有一条横贯未央宫内的汉代东西大路。未央宫第三号建筑遗址发掘面积9600平方米,共开14个探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央宫 汉长安城 遗址 壁柱 房屋建筑 天井 西墙 柱础 东西 瓦当
原文传递
1984—1985年西汉宣帝杜陵的考古工作收获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庆柱 李毓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1071-1083,1153-1154,共15页
1984年至1985年夏季,我们对汉宣帝杜陵五号、六号遗址,孝宣王皇后陵园东门遗址和杜陵四号陪葬坑进行了发掘,现将主要收获简报如下。一、杜陵五号遗址杜陵五号遗址位于宣帝杜陵园东南,西邻杜陵一号遗址(杜陵寝殿遗址),1984年2—5月进行... 1984年至1985年夏季,我们对汉宣帝杜陵五号、六号遗址,孝宣王皇后陵园东门遗址和杜陵四号陪葬坑进行了发掘,现将主要收获简报如下。一、杜陵五号遗址杜陵五号遗址位于宣帝杜陵园东南,西邻杜陵一号遗址(杜陵寝殿遗址),1984年2—5月进行了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址 陪葬坑 对称分布 形制 进深 檐廊 方砖 廊道 陵园 东西向
原文传递
1982—1983年西汉杜陵的考古工作收获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庆柱 李毓芳 《考古》 1984年第10期887-894,964,共9页
杜陵是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文献记载,刘询当了皇帝以后,于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杜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镇南。陵区范围向南和东南至长安县大兆乡东伍村和甘寨村,东到(氵产)河西岸,北至马腾空村,西至三兆镇村,... 杜陵是西汉宣帝刘询的陵墓。文献记载,刘询当了皇帝以后,于元康元年春,以杜东原上为初陵。杜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曲江乡三兆镇南。陵区范围向南和东南至长安县大兆乡东伍村和甘寨村,东到(氵产)河西岸,北至马腾空村,西至三兆镇村,其间东西3、南北4公里(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工作 陪葬坑 遗址 文献记载 形制 西汉 陵园 东西 东南 东门
原文传递
浅谈我国高粱的栽培时代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毓芳 《农业考古》 1986年第1期267-270,共4页
我国高粱的栽培始于何时,这个问题目前尚未解决。本文就考古发现材料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试作探索。一、考古发现的情况一九七五年春天,陕西省成阳市马泉公社大泉大队社员打窑洞时发现汉墓一座。咸阳博物馆派人进行了清理,在墓道中发现十... 我国高粱的栽培始于何时,这个问题目前尚未解决。本文就考古发现材料结合历史文献资料试作探索。一、考古发现的情况一九七五年春天,陕西省成阳市马泉公社大泉大队社员打窑洞时发现汉墓一座。咸阳博物馆派人进行了清理,在墓道中发现十一个陶瓮,瓮内装满了粮食。粮食经鉴定有谷子、糜子、大麦、荞麦、青稞和高粱。详情见表一。这些陶瓮置于墓道之中,两头以砖封堵,墓道底部为夯实五花土,其上又以砖铺地,墓道两壁和顶部为生土,密封条件较好;加之该墓位于咸阳北塬,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土质干燥。故这些粮食虽然籽实内部已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考古发现 粮食作物 栽培作物 农作物 齐民要术 大麦 地下水位 文献资料 时代
下载PDF
汉长安城23—27号窑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10
13
作者 刘庆柱 李毓芳 +1 位作者 张连喜 冯浩璋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986-996,共11页
一、窑址概况1991年秋季,我队在汉长安城西北郊发掘了五座窑址,清理了一个灰坑,它们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村东南,相家巷村西南(图一)。窑址均为半地穴式,先在生土中挖成土圹,尔后加工构筑陶窑有关部分。其结构分为前室、火门、火膛。
关键词 汉长安城 窑址 窑室 汉代文化 图版 陶俑 烟道 建筑材料 火门 云纹瓦当
原文传递
汉长安城未央宫第四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庆柱 李毓芳 +1 位作者 张连喜 杨灵山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1期1002-1011,1057-1059,共13页
1987年10月——1988年5月,我队发掘了汉长安城未央宫第四号建筑遗址。该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柯家寨村西南,东南距未央官前殿遗址400米,未央宫第二号建筑遗址(即椒房殿遗址)在其东350米。四号遗址东、西两侧各有一条现代水渠,... 1987年10月——1988年5月,我队发掘了汉长安城未央宫第四号建筑遗址。该遗址位于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乡柯家寨村西南,东南距未央官前殿遗址400米,未央宫第二号建筑遗址(即椒房殿遗址)在其东350米。四号遗址东、西两侧各有一条现代水渠,破坏了遗址东、西两边部分。此次遗址发掘面积5575平方米,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墙基 未央宫 遗址 建筑群 房屋建筑 汉长安城 发掘 廊道 东西向 长方形
原文传递
1992年汉长安城冶铸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7
15
作者 李毓芳 刘振东 张连喜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792-798,807,共8页
一、遗址概况 1992年秋、冬季,我队在汉长安城西北郊发掘了一处冶铸遗址(图一)。该遗址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家巷村南、东西向柏油路南100米处。遗址正处于汉长安城西北、横门址西南、北城墙南"2.4米。该遗址占地面积138.... 一、遗址概况 1992年秋、冬季,我队在汉长安城西北郊发掘了一处冶铸遗址(图一)。该遗址位于今西安市未央区六村堡乡相家巷村南、东西向柏油路南100米处。遗址正处于汉长安城西北、横门址西南、北城墙南"2.4米。该遗址占地面积138.8平方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铸遗址 汉长安城 废料堆 图版 铸件 最大长度 直浇道 红烧土 汉代文化 窑室
原文传递
汉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毓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2-75,55,共5页
汉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李毓芳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首都,是西汉一代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张骞通西域后,又成为著名的国际城市,与西方的历史名城罗马并称为当时世界上东、西方两个大都会。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西... 汉长安城的布局与结构●李毓芳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首都,是西汉一代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张骞通西域后,又成为著名的国际城市,与西方的历史名城罗马并称为当时世界上东、西方两个大都会。汉长安城遗址位于西安市北郊。西汉初年,刘邦定都长安,首先以秦王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城 未央宫 考古发掘 甘泉宫 遗址 上林苑 昆明池 夯土台基 礼制建筑 宫城
下载PDF
汉长安城未央宫的考古发掘与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毓芳 《文博》 1995年第3期82-93,共12页
西汉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首都,我国古代著名都城,也是当时与罗马齐名的世界名城之一.未央宫是汉长安城中的皇宫,西汉一代二百余年间全国政治中枢所在,它也是我国古代都城中规模最大的皇宫.刘邦在世时... 西汉王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鼎盛时期,汉长安城是西汉王朝的首都,我国古代著名都城,也是当时与罗马齐名的世界名城之一.未央宫是汉长安城中的皇宫,西汉一代二百余年间全国政治中枢所在,它也是我国古代都城中规模最大的皇宫.刘邦在世时虽然是以长乐宫为皇宫,但那是作为暂时的宫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央宫 汉长安城 考古发掘 遗址 建筑群 建筑材料 宫殿建筑 前殿 天井 西汉王朝
下载PDF
汉长安城桂宫四号建筑遗址发掘简报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毓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5,共13页
桂宫四号建筑遗址位于汉长安城桂宫东北角,由中间通道分隔为东、西两部分建筑。西部建筑由殿堂基址及其附属建筑房屋和殿堂基址南面的庭院组成,东部建筑由殿堂基址及其附属建筑房屋、天井和西墙、北墙等组成。从建筑布局来看,桂宫四号... 桂宫四号建筑遗址位于汉长安城桂宫东北角,由中间通道分隔为东、西两部分建筑。西部建筑由殿堂基址及其附属建筑房屋和殿堂基址南面的庭院组成,东部建筑由殿堂基址及其附属建筑房屋、天井和西墙、北墙等组成。从建筑布局来看,桂宫四号建筑遗址是后妃们进行宫事活动的辅助地点及主要生活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长安城 桂宫四号建筑遗址 地层堆积 建筑遗迹 遗物 中国 文物考古
原文传递
西汉陵墓封土渊源与形制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毓芳 《文博》 1987年第3期39-41,共3页
西汉时代厚葬成风,其陵墓包括墓上和墓下两部分。墓上建筑以封土为中心。本文试就汉代陵墓封土的渊源、形制、规模和名称诸问题探讨如下。汉陵封土渊源于先秦墓上建筑。上古时代,墓上没有封土①,因而汉代学者刘向已经不清楚周文王、周... 西汉时代厚葬成风,其陵墓包括墓上和墓下两部分。墓上建筑以封土为中心。本文试就汉代陵墓封土的渊源、形制、规模和名称诸问题探讨如下。汉陵封土渊源于先秦墓上建筑。上古时代,墓上没有封土①,因而汉代学者刘向已经不清楚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樗里子等人葬于长安何处②。墓上出现封土大致在春秋战国之际。如河南固始侯古堆大墓,安徽淮南蔡家岗蔡国大墓,以及湖北、湖南和河南等地的楚墓,墓上均已有了封土。至于国君陵墓的封土,从目前保存下来的看,最早属于战国时代的,如秦惠文王陵、秦悼武王陵、楚幽王墓、曾侯墓、赵王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悼武王 楚墓 秦墓 春秋战国之际 上古时代 楚幽王 李夫人墓 皇后陵 周公 渭陵
下载PDF
汉长安城考古的回顾与瞻望——纪念汉长安城考古半个世纪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庆柱 李毓芳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2-21,共10页
50年来汉长安城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勘察了都城遗址范围、城墙、城门、道路、宫城、市里、礼制建筑、昆明池遗址等的位置与形制,发掘了城门、未央宫、桂宫、长乐宫、武库、礼制建筑、手工业作坊遗址等,出版了考古发掘报告... 50年来汉长安城遗址田野考古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勘察了都城遗址范围、城墙、城门、道路、宫城、市里、礼制建筑、昆明池遗址等的位置与形制,发掘了城门、未央宫、桂宫、长乐宫、武库、礼制建筑、手工业作坊遗址等,出版了考古发掘报告和相关论文,今后应进一步加强对遗址的发掘、资料整理与编写以及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长安城 考古 回顾 瞻望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