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肠闭锁病死率40年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9
1
作者 郭卫红 陈永卫 +1 位作者 侯大为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34-437,共4页
目的总结先天性肠闭锁病理分型及不同部位的发病率,分析影响各型肠闭锁病死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40年来302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病例资料,对其病死率、手术方式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性分析。结果闭锁在肠道的发病例数依次为回... 目的总结先天性肠闭锁病理分型及不同部位的发病率,分析影响各型肠闭锁病死率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40年来302例先天性肠闭锁患儿的病例资料,对其病死率、手术方式和并发症进行统计学性分析。结果闭锁在肠道的发病例数依次为回肠152例(50.3%)、空肠115例(38.1%)、十二指肠19例(6.3%)和结肠16例(5.3%),病理分型依次为Ⅰ型45例(14.9%)、Ⅱ型4例(1.3%)、Ⅲ-a型188例(62.3%)、Ⅲ—b型8例(2.6%)和Ⅳ型57例(18.9%)。由宫内肠套或宫内肠扭转原因引起的闭锁发生率为16.8%。病死率由上个世纪70年代的50%显著降至近年的27.5%。闭锁发生的部位对于手术方式的选择和预后有显著影响,闭锁部位越高,其预后愈差。术后肠梗阻(包括功能性梗阻)和剩余肠管长度是影响其预后最为显著的因素。结论肠闭锁的病死率随近年新生儿外科和重症监护的发展有显著下降,闭锁发生的部位和术后并发症(梗阻和短肠)是影响其治疗和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闭锁 短肠综合征 死亡率
原文传递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病因的胚胎学探讨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永卫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82-385,共4页
关键词 先天性食管闭锁 气管食管瘘 胚胎学 消化道发育畸形 病因 阿霉素诱导 研制成功 动物模型 and 新生儿 发病率 活产儿
原文传递
护士人文护理培训现状及需求的多中心调查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建晶 刘义兰 +5 位作者 朱文静 陈伟伟 任丽芳 何娇 谢红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231-1237,共7页
目的了解护士人文护理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为制订人文护理培训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护士人文护理在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8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28个省市的23707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进... 目的了解护士人文护理培训现状和培训需求,为制订人文护理培训方案、有针对性的开展护士人文护理在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8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全国28个省市的23707名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进行调查。结果99.71%的护士自入职后至少参加过1项人文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54.61%的护士有26项内容的培训经历,26项人文护理培训内容的培训率和需求率分别为74.63%~98.30%和88.75%~96.35%。护士参加培训的途径主要为岗前培训(77.08%)、护士分层核心能力培训(73.56%)及医院公共培训(72.92%);培训形式主要有理论讲授(85.96%)、视频学习(72.61%)、案例教学法(64.17%);培训师资主要为护理管理者(89.19%)。培训形式单一(49.42%)、内容缺乏针对性(46.78%)、培训课程不系统(37.47%)、培训师资力量不强(36.87%)是目前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95.02%的护士认为有必要针对临床护士建立系统规范的人文护理执业能力培训课程,87.93%的护士认为有必要开展人文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在培训模式的选择上,46.19%的护士选择理论和实践各一半的模式,93.54%的护士希望通过线上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结论国内护士人文护理在职培训的培训内容广泛、培训率较高、培训需求大。在培训课程、培训形式、培训师资等方面应进一步完善,亟需规范护士人文护理在职培训课程、构建人文护理培训模式,以提高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人文护理 在职培训 问卷调查
原文传递
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被引量:16
4
作者 黄金狮 +4 位作者 杜京斌 张雅楠 郭卫红 侯大为 陈永卫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519-522,共4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采取手术治疗并存活的30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中Ⅲ型食... 目的分析先天性食管闭锁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采取手术治疗并存活的303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临床资料。对其中Ⅲ型食管闭锁患儿按照所采取的手术方式(开放性手术或腔镜手术)进行分组后比较分析。结果 303例中,Gross分型Ⅰ型10例,Ⅱ型4例,Ⅲ型261例,Ⅳ型9例,Ⅴ型19例;术后出现吻合口漏64例,吻合口狭窄87例。261例Ⅲ型病例中,实施开放性手术84例,腔镜手术177例;术后出现食管吻合口漏56例(开放手术组39例,腔镜手术组17例);食管吻合口狭窄72例(开放手术组8例,腔镜手术组64例);气管食管瘘复发17例(开放手术组2例,腔镜手术组15例);经卡方检验,Ⅲ型先天性食管闭锁患儿两种术式之间术后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结论先天性食管闭锁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吻合口漏及吻合口狭窄,对于吻合口漏可采取保守治疗,吻合口狭窄多数经食管扩张可以缓解。Ⅲ型食管闭锁胸腔镜手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率较开胸手术低,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较高。气管食管瘘复发罕见的术后并发症,经再次手术修补可治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手术后并发症 吻合口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和气管食管瘘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郭卫红 陈永卫 +1 位作者 侯大为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闭锁预后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各型食管闭锁患儿共75例,将出生体质量、胎龄、入院日龄、LewisSpitz分组、闭锁分型、术前合并肺炎、合并畸形、手术方式、吻合口瘘发生、应用静脉营养作为... 目的探讨影响食管闭锁预后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手术治疗各型食管闭锁患儿共75例,将出生体质量、胎龄、入院日龄、LewisSpitz分组、闭锁分型、术前合并肺炎、合并畸形、手术方式、吻合口瘘发生、应用静脉营养作为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Ⅲ型发病率为87%,平均出生体质量为(2.7±1.6)kg,胎龄为(38.9±1.6)周,入院日龄为3h~22d,病死率为8%(不包括放弃积极治疗的病例)。胎龄、出生体质量、入院日龄、LewisSpitz分组、合并肺炎、合并畸形不是影响食管闭锁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环形肌层松解的病例预后较差,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并不直接相关。分型、环形肌层松解手术、术后合并吻合口瘘及静脉营养支持为预后影响相关因素。结论吻合口瘘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并不直接相关;单纯型(Ⅰ型)或长距离闭锁不宜选择Ⅰ期食管吻合;对于最常见的Ⅲ型闭锁,即使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如果采取积极治疗也可取得良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食管瘘 预后
原文传递
多层螺旋CT在新生儿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温洋 彭芸 +3 位作者 曾津津 孙国强 段晓岷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初步评估MSCT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食管造影诊断为食管闭锁及远端气管食管瘘的新生儿进行了64层MSCT扫描,图像后处理使用MinIP的多平面体积重组(MPVR)和胸部透明肺(TL)的VR(TL—VR)模式... 目的 初步评估MSCT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食管造影诊断为食管闭锁及远端气管食管瘘的新生儿进行了64层MSCT扫描,图像后处理使用MinIP的多平面体积重组(MPVR)和胸部透明肺(TL)的VR(TL—VR)模式。影像表现与术中所见进行比较。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及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CT全部显示出了远端食管的解剖形态。对于远近两盲端食管间的距离,MPVR显示为0.15~3.10cm(中位数0.70cm);TL—VR显示为0.10~3.10cm(中位数0.82cm);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1,P〉0.05),且均与术中所见密切相关(r均为0.87,P〈0.01)。MPVR显示瘘管13例,其中仅4例TL—VR可显示瘘管。结论MSCT对于先天性食管闭锁及气管食管瘘的术前评估有很高价值,可显示远端食管、评估闭锁食管两盲端的距离以及显示瘘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气管食管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原文传递
食管闭锁患儿术后远期并发症及食管功能评价 被引量:8
7
作者 郭卫红 陈永卫 +1 位作者 侯大为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14-716,共3页
目的分析食管吻合术远期并发症及评价食管功能。方法本研究追踪随访了1990-2007年间27例在新生儿期接受Ⅰ期食管端端吻合术的患儿。观察记录其出院后存在的并发症,包括:生长发育、进食吞咽困难、呼吸系统感染,通过应用食管造影、24hp... 目的分析食管吻合术远期并发症及评价食管功能。方法本研究追踪随访了1990-2007年间27例在新生儿期接受Ⅰ期食管端端吻合术的患儿。观察记录其出院后存在的并发症,包括:生长发育、进食吞咽困难、呼吸系统感染,通过应用食管造影、24hpH监测、24h食管测压手段对食管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时间(53.1±45.2)个月,48.1%患儿无临床不适表现,48.2%出现远期食管狭窄征象,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吞咽困难,22.2%食管狭窄伴严重进食困难者接受食管扩张。22.2%有病理性反流,食管测压结果显示70.3%有食管运动障碍,其中1/3不伴有吞咽困难症状。结论吻合口狭窄、GER、食管运动障碍、呼吸系统感染等远期并发症基本上不影响患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和日常生活,严重的吻合口狭窄行食管扩张术后可以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手术后并发症 患者 临床治疗
原文传递
单纯性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8
8
作者 侯大为 郭卫红 +1 位作者 陈永卫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67-569,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性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例单纯性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资料。12例患儿均行食管造影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食管造影发现气管食管瘘11例,诊断率为91.7%,气管食管瘘的... 目的探讨单纯性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2例单纯性气管食管瘘的临床资料。12例患儿均行食管造影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食管造影发现气管食管瘘11例,诊断率为91.7%,气管食管瘘的位置:瘘位于位于G水平2例,G~T1水平2例,T1水平1例,T1~T2水平2例,T2~T3水平3例,T3水平1例。经颈部切口手术10例,经右胸膜外手术2例。结果治愈11例,1例经胸膜外手术者出现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愈。随访患儿均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未见瘘复发。1例死于肺炎呼吸衰竭。结论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少见,但对于可疑者及时的食管造影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明确诊断,绝大多数患儿可经颈部人路修补气管食管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食管瘘 支气管镜 食管闭锁
原文传递
新生儿及小婴儿肝脏婴儿型血管内皮瘤的诊断和治疗探讨 被引量:8
9
作者 杜京斌 陈永卫 +4 位作者 祝秀丹 郭卫红 候大为 刘翔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5-917,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小婴儿肝脏婴儿型血管内皮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病房及门诊诊断的62例婴幼儿儿肝脏血管内皮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22例,口服激素治疗34例,不治疗随诊观察6例。结果手术... 目的探讨新生儿及小婴儿肝脏婴儿型血管内皮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至2012年12月病房及门诊诊断的62例婴幼儿儿肝脏血管内皮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手术治疗22例,口服激素治疗34例,不治疗随诊观察6例。结果手术组22例患儿全部存活。19例术后随诊至24个月,无复发,患儿生长发育同正常儿。激素治疗34例,随访3~6个月可见4例肿瘤缩小至2cm以下,2例肿瘤无明显变化。随访至患儿服药后6~12个月可见34例CT显示28例肿瘤消失,6例直径明显缩小至2cm以下,其中4例肝脏多发血管瘤均可见侵犯范围及数量减少。随诊观察6例,随访6~12个月可见4例肿瘤缩小至1cm以下,2例肿瘤无明显变化。结论对于IHHE的治疗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可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瘤 婴儿
原文传递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早期胚胎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永卫 +2 位作者 曾晓蓓 孙海梅 徐元芹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8-81,共4页
目的利用阿霉素诱导制作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大鼠模型,探讨胚胎发育中气管、食管分化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明确孕龄的SD雌性孕鼠9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 目的利用阿霉素诱导制作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oesophageal fistula,EA-TEF)大鼠模型,探讨胚胎发育中气管、食管分化异常的发生机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明确孕龄的SD雌性孕鼠9只,随机分为正常组2只及模型组7只,模型组于E6~E9d每日腹腔注射2mg/kg阿霉素,正常组不注射。正常组于E11.5、E12.5d,模型组于E11.5、E12.5、E13.5d取材。进行HE及PAS染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10(fibroblast growth factor7,FGF7,10)免疫组化染色。留1只模型组孕鼠于E21d处死,体式镜下解剖。结果①正常对照组:HE染色可见到11.5d肺芽萌出,12.5d时可见气管、食管分离,在气管、食管分离处的前肠壁内有大量的凋亡小体。PAS染色及FGF7、10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前肠背侧半及食管为阴性,前肠腹侧半及气管部分为阳性;②模型组:HE染色11.5d未见明显肺芽萌出,12.5d可见瘘管与两侧支气管类似三分叉结构,在几乎相同水平发出。PAS染色及FGF7、10免疫组化染色可见瘘管组织阳性染色,近段前肠可见喉气管憩室以远的腹侧半为阳性。结论对正常大鼠及阿霉素致畸动物模型早期胚胎学的观察得出以下结论:①正常气管、食管的分隔可能与局部细胞的凋亡有关;②气管、食管的正常分隔可能为前肠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③FGF7、10在模型组TEF中表达,表明可能存在间充质细胞的异常,产生异常的信号因子导致TE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气管食管瘘 胚胎学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原文传递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干预指征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京斌 陈永卫 +3 位作者 郭卫红 侯大为 黄金狮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干预方案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预后的影响,并初步制定NEC的手术干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340例NEC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本院NEC手术指征... 目的探讨不同的手术干预方案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预后的影响,并初步制定NEC的手术干预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340例NEC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本院NEC手术指征变化情况分为前期组(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仅有绝对手术指征)和后期组(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在绝对手术指征的基础上添加相对手术指征),同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及Bell分期将前期组、后期组分别拆分出不同的亚组,并比较手术指征变化前后的患儿手术率、存活率差异。结果340例患儿中前期组共96例,后期组共244例。前期组手术率为17.7%,后期组手术率为2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组总存活率为75.0%,后期组为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期组中手术组存活率为47.1%,后期组中手术组存活率为74.5%,存活率显著提高(P<0.05)。后期组BellⅡ期的手术率较前期组大幅度提高(P<0.05);而BellⅢ期的手术率无明显变化(P>0.05),手术指征变化后BellⅡ、Ⅲ期的手术存活率未见明显提高(P>0.05)。结论除存在气腹、完全性肠梗阻、超声检查下肠坏死等绝对手术指征外,新生儿科医师应在NEC早期密切观察病情的进展,提高临床综合判断能力,对手术指征进行个体化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婴儿 新生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综合医院护士灾害救护准备能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任丽芳 +6 位作者 樊晓奇 王建晶 张巧巧 徐文娟 刘朵 杨群芳 谢红珍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623-1629,共7页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的灾害救护准备能力,并分析护士灾害救护准备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供指导。方法2022年8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国内7大行政区域为中心,每个区域内选取2~3所三级综合医院,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临床护士的灾害救护准备能力,并分析护士灾害救护准备能力的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的培训提供指导。方法2022年8月—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国内7大行政区域为中心,每个区域内选取2~3所三级综合医院,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战备能力评估量表对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48份,临床护士灾害救护准备能力总分为(118.71±29.17)分,条目均分为(3.21±0.79)分。量表6个维度中条目均分最低的是灾害护理能力维度,为(2.64±1.04)分。护士的工作年限、学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批量伤员救治经历、完成多样化任务的信心及常态化的急救能力训练是临床护士灾害救护准备能力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士灾害救护准备能力处于中等准备水平,灾害护理能力有待提高,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灾害救护准备能力的培训,建立评估、分层培训与考核机制,持续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灾害救护准备能力 灾害认同感 影响因素分析 护理管理研究
原文传递
19例一穴肛畸形患儿术后排便排尿功能预后及生存质量报告
13
作者 冠潼 刘兆州 +4 位作者 张雅楠 陈永卫 郭卫红 黄金狮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04-510,共7页
目的评估一穴肛畸形患儿术后的排便排尿功能预后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且获得规律随访的19例"一穴肛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于... 目的评估一穴肛畸形患儿术后的排便排尿功能预后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且获得规律随访的19例"一穴肛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于年龄<4岁的患儿,通过特定排便及排尿症状进行排便及排尿功能的评价;对于年龄≥4岁的患儿,采用Rintala评分量表进行排便功能评估,评分范围0~20分,总分≥17分提示排便功能良好,总分12~16分提示排便功能一般,总分<12分提示排便功能不良;采用排尿功能障碍和尿失禁症状评分系统(dysfunctional voiding and incontinence scoring system,DVAISS)进行排尿功能评估,评分>8.5分提示排尿功能异常。选用儿童QOL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中文版对本研究随访时年龄>2岁患儿的QOL进行评估。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Rintala评分量表、DVAISS评分量表得分与QOL量表得分的相关性。结果19例患儿于关瘘后随访7~136个月,平均随访61.5个月。1例患儿因直肠黏膜脱垂再次手术,1例患儿因肠梗阻再次手术。在本研究年龄<4岁的6例患儿中,4例患儿出现需开塞露辅助排便或污裤的症状;2例患儿出现排尿淋漓不尽及污裤等症状。在年龄≥4岁的13例患儿中,7例患儿排便功能良好;10例患儿排尿功能正常。随访时年龄>2岁的16例患儿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中文版家长报告表得分为(83.5±11.6)分。Rintala评分量表得分与QOL量表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64,P=0.018);DVAISS评分量表得分与QOL量表得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66,P=0.014)。结论多数一穴肛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与排尿功能预后较好,但共同管长度≥3 cm的患儿预后较差。排便或排尿功能较差会对患儿的QOL评分产生负面影响。针对一穴肛患儿应建立完善的多学科随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畸形 泄殖腔畸形 预后
原文传递
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前矢状入路肛门成型术及其改良术式术后排便功能随访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雅楠 陈永卫 +1 位作者 郭卫红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2015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目的 了解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前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an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ASARP)术后排便功能情况及影响其术后排便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2年5月至2012年11月诊治并填写排便功能问卷的71例先... 目的 了解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前矢状入路肛门成形术(anterior sagittal anorectoplasty,ASARP)术后排便功能情况及影响其术后排便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2002年5月至2012年11月诊治并填写排便功能问卷的71例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anorectal malformation vestibular fistulae,ARMVF)患儿的就诊及随访资料,并根据2005年Krickenbeck术后随访排便功能分类表进行分析,了解手术年龄因素对术后排便功能影响.结果 全部71例患儿,自主排便者占32.4%(23/71);失禁发生率为18.3%(13/71),其中一级为14.1%(10/71),二级为4.2%(3/71),三级为0;便秘发生率为57.7%(41/71),其中一级为28.2%(20/71),二级为9.9% (7/71),三级为19.7%(14/71).按手术年龄分组,手术年龄<3个月小婴儿中,自主排便者占34.09% (15/44),在手术年龄≥3个月患儿中是25.9%(7/27).出现并发症的患儿为15例,排便功能均较差.结论 先天性肛门闭锁前庭瘘术前矢状入路肛门术后主要问题为便秘,失禁比例较低,多为一、二级.术后并发症影响排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闭锁 排便 随访研究
原文传递
新生儿单纯肠穿孔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郭卫红 陈永卫 +1 位作者 侯大为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36-339,共4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单纯肠穿孔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外科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18例单纯肠穿孔(IIP)以及16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穿孔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与NEC穿孔相比,IIP常发生于胎... 目的分析新生儿单纯肠穿孔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外科治疗以及预后。方法对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本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18例单纯肠穿孔(IIP)以及16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肠穿孔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结果与NEC穿孔相比,IIP常发生于胎龄较大、出生体重较高的新生儿。IIP平均发病年龄为(20·0±17·8)d,晚于NEC组[(7·8±2·6)d,P<0·05],发病形式较缓,从发病至肠穿孔平均时间为(5·0±4·1)d[NEC组(2·6±2·0)d,P<0·05]。50%病例穿孔前合并腹泻、肠炎或其他炎性疾病的病史,穿孔以回盲部(60%)及横结肠脾曲(22%)为多见。其病死率为16%(NEC组56%,P<0·05),预后明显好于NEC穿孔组。结论新生儿单纯肠穿孔为区别于NEC穿孔的独立疾病,有不同发病机制和治疗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穿孔 腹膜炎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婴儿难复性卵巢疝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杜京斌 陈永卫 +3 位作者 郭卫红 侯大为 黄金狮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2-455,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皮腹膜外内环口结扎术与常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新生儿卵巢嵌顿疝的效果。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于2014~2017年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婴儿卵巢难复性疝共43例,同期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共58例作为对照组,两... 目的比较腹腔镜经皮腹膜外内环口结扎术与常规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新生儿卵巢嵌顿疝的效果。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于2014~2017年采用腹腔镜治疗小婴儿卵巢难复性疝共43例,同期采用传统开放手术共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儿术前均经过腹部B型超声诊断为难复性卵巢疝,分别比较手术患儿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复发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探讨腹腔镜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小婴儿难复性卵巢疝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比较两组的年龄、体重可以看到,Wilcoxon/Kruskal-Wallis检验(秩和)存在差异性,Z=2.71327,P<0.05,腹腔镜组的中位数和25,75百分位数为25(24,26),开腹组为45(34,63),腹腔镜组的年龄普遍较小,说明在日龄较小的婴儿开展腹腔镜手术是安全和可行的;比较两组的体重,Z=1.65,P>0.05,表明手术方式和体重无相关性;腹腔镜组与开放手术组在住院时间上存在很大差异,腹腔镜手术组,分位数在1(1,1),而开放手术组为3(3,3),Z=9.2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说明腹腔镜手术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从手术时间上来看,腹腔镜组的中位数为25,25和75百分位数为(15,35),而开腹手术组的为55(45,60),Z=7.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从手术并发症上来看,腹腔镜手术仅有1例因脐部缝合不良而造成早期伤口渗血裂开,开腹手术组则有11例并发症,并发症存在着较大差异,卡方检验值为22.77,P<0.05;研究组内腹腔镜单孔和双孔手术时间上,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Z=0.805,P>0.05;腹腔镜组术中探查对侧隐形疝的43例中有12例发现了NUCK管未闭合,比率为27.9%,而对照组则有5例患儿在术后2年随访时对侧再发经第二次手术治疗。结论经皮腹膜外腹腔镜结扎术在小婴儿儿时期治疗难复性卵巢疝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较有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卵巢 腹腔镜
原文传递
3月龄内新生儿及小婴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效果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谷一超 陈永卫 +5 位作者 郭卫红 杜京斌 张雅楠 赵勇 华凯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1期968-972,共5页
目的通过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的初步评估,探讨3月龄内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s disease,HD)患儿资料,选取其... 目的通过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的初步评估,探讨3月龄内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s disease,HD)患儿资料,选取其中3月龄内由同一术者行HD根治术的患儿共282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通过电话随访,按照随访资料的收集时段分为A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10个月至术后3年)、B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3~6年)、C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6~10年),对比不同随访时段下HD术后污粪、便秘、小肠结肠炎发生情况及排便功能,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2例中获访183例(获访率64.9%),污粪发生率为16.4%,无一例三级污粪,A、B、C三组污粪发生率分别为24.2%、14.9%、7.0%,发生率虽然逐渐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便秘总发生率为6.0%,无一例三级便秘,A、B、C三组间便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5)。HD术后小肠结肠炎总发生率为11.8%,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8)。排便功能:A组优良率为84.4%,B组优良率为93.3%,C组优良率为9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生后3个月内接受HD根治术总体安全可行,多数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良好,且术后污粪、便秘、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RSCHSPRUNG病 外科手术 排便功能 治疗结果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术后吻合口狭窄的分析与处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侯大为 +2 位作者 郭卫红 杜京斌 陈永卫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569-571,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了解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的发生率、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及食管扩张对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手术的155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了解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狭窄的的发生率、其可能的相关因素及食管扩张对吻合口狭窄的治疗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手术的155例先天性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儿出现食管吻合口狭窄(ⅢA型4例,ⅢB型13例),食管吻合口狭窄发生率11.0%,56例食管吻合口瘘,发生率36.1%(ⅢA型17例,ⅢB 型39例)。经卡方检验,食管吻合口漏的患儿与无漏患儿在食管狭窄的发生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但吻合口漏、吻合口狭窄的发生在不同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例患儿进行食管扩张频次共计63次,平均扩张次数为3.71次/人。结论食管闭锁并气管食管瘘的患儿出现吻合口狭窄与食管盲端与远端瘘管间的距离无关。术后食管吻合口瘘患儿更容易出现吻合口狭窄(P=0.009)。食管吻合口狭窄可通过食管扩张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扩张 吻合口狭窄
原文传递
2 842 名新兵军事训练伤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张巧巧 徐文娟 +4 位作者 杨群芳 刘朵 任丽芳 谢红珍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24年第2期85-92,共8页
目的了解入伍新兵训练伤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及教育需求,为部队开展训练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指导。方法便利选取2856名某部2022年3月入伍新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新兵训练伤发生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探... 目的了解入伍新兵训练伤的流行特征、影响因素及教育需求,为部队开展训练伤防治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指导。方法便利选取2856名某部2022年3月入伍新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对新兵训练伤发生的流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影响军训伤发生的独立因素。结果获得有效问卷2842份,问卷有效率99.51%。入伍新兵训练伤发生率为23.50%(668/2842)。军训伤最常见的损伤类型是肌肉肌腱损伤(54.94%)、擦伤(52.99%)和关节损伤(50.60%);损伤部位以小腿(33.98%)、膝(29.49%)、手掌(22.16%)常见;损伤时间以训练中期(77.40%)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女性(OR=3.20)、经常饮用碳酸饮料(OR=1.33)、既往外伤史(OR=2.90)、睡眠质量(OR=1.51~3.10)、压力感(OR=1.92~3.60)和防护知识掌握程度(OR=1.53)是军训伤发生率的影响因素(P<0.05)。新兵对训练伤的知识需求以科学训练知识(79.52%),训练伤预防知识(78.92%)和早期处理措施(61.96%)为主;主要希望通过视频教学(56.02%)、健康宣教手册(54.22%)和定期巡诊(51.83%)等方式来满足训练伤防治知识的宣教;分别有48.73%和48.14%的新兵希望施教主体是训练基地医生和医疗机构人员。结论入伍新兵训练伤发生率仍较高,女性、经常饮用碳酸饮料、既往外伤史、睡眠质量差、压力感和防护知识掌握程度低是训练伤发生的危险因素,新兵对训练伤相关知识的需求处于高位,应根据其发生规律及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预防并制订科学的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医学 体育和训练 创伤和损伤 新兵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军地医院不同身份护士战备能力与培训现状的横断面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丽芳 +4 位作者 张巧巧 徐文娟 杨群芳 刘朵 谢红珍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共5页
目的 了解军队医院文职护士、聘用护士和地方医院聘用护士三类人员的战备能力和培训现状,探讨可能影响战备能力的因素,为制订不同护士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为地方医院开展同类研究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2022年8-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一... 目的 了解军队医院文职护士、聘用护士和地方医院聘用护士三类人员的战备能力和培训现状,探讨可能影响战备能力的因素,为制订不同护士的培训方案提供参考,为地方医院开展同类研究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2022年8-9月,采用便利抽样法,运用一般情况问卷和战备评估与部署能力指数量表,在五个战区分别抽取各区域内的2~3所军、地医院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422名护士参与了调查,军队文职护士战备能力得分为(3.66±0.66)分,高于军、地聘用制护士的(3.28±0.79)分和(3.21±0.79)分(均P<0.01)。除个人事务/身体素质/心理社会准备维度外,军队文职护士其余5个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军、地医院聘用护士(均P<0.01)。37个条目中,三类护士得分排名前五的条目完全一致,均为战备认同感维度的条目;排名后五的条目中有3个完全一致,均为军事行动护理能力;三类护士个人特征及轮科培训、脱产驻训、执行任务等经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三类护士战备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军队文职护士得分高于聘用护士,军队聘用护士高于地方聘用护士。通过分析不同护士战备能力各维度与各条目得分差异,为构建针对性的战备能力培训方案提供了参考,有关护士个人特征、不同培训经历与任务类型是否影响战备能力,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地医院 军队文职护士 聘用护士 战备能力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