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估一穴肛畸形患儿术后的排便排尿功能预后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且获得规律随访的19例"一穴肛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于...目的评估一穴肛畸形患儿术后的排便排尿功能预后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且获得规律随访的19例"一穴肛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于年龄<4岁的患儿,通过特定排便及排尿症状进行排便及排尿功能的评价;对于年龄≥4岁的患儿,采用Rintala评分量表进行排便功能评估,评分范围0~20分,总分≥17分提示排便功能良好,总分12~16分提示排便功能一般,总分<12分提示排便功能不良;采用排尿功能障碍和尿失禁症状评分系统(dysfunctional voiding and incontinence scoring system,DVAISS)进行排尿功能评估,评分>8.5分提示排尿功能异常。选用儿童QOL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中文版对本研究随访时年龄>2岁患儿的QOL进行评估。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Rintala评分量表、DVAISS评分量表得分与QOL量表得分的相关性。结果19例患儿于关瘘后随访7~136个月,平均随访61.5个月。1例患儿因直肠黏膜脱垂再次手术,1例患儿因肠梗阻再次手术。在本研究年龄<4岁的6例患儿中,4例患儿出现需开塞露辅助排便或污裤的症状;2例患儿出现排尿淋漓不尽及污裤等症状。在年龄≥4岁的13例患儿中,7例患儿排便功能良好;10例患儿排尿功能正常。随访时年龄>2岁的16例患儿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中文版家长报告表得分为(83.5±11.6)分。Rintala评分量表得分与QOL量表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64,P=0.018);DVAISS评分量表得分与QOL量表得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66,P=0.014)。结论多数一穴肛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与排尿功能预后较好,但共同管长度≥3 cm的患儿预后较差。排便或排尿功能较差会对患儿的QOL评分产生负面影响。针对一穴肛患儿应建立完善的多学科随访模式。展开更多
目的通过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的初步评估,探讨3月龄内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s disease,HD)患儿资料,选取其...目的通过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的初步评估,探讨3月龄内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s disease,HD)患儿资料,选取其中3月龄内由同一术者行HD根治术的患儿共282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通过电话随访,按照随访资料的收集时段分为A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10个月至术后3年)、B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3~6年)、C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6~10年),对比不同随访时段下HD术后污粪、便秘、小肠结肠炎发生情况及排便功能,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2例中获访183例(获访率64.9%),污粪发生率为16.4%,无一例三级污粪,A、B、C三组污粪发生率分别为24.2%、14.9%、7.0%,发生率虽然逐渐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便秘总发生率为6.0%,无一例三级便秘,A、B、C三组间便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5)。HD术后小肠结肠炎总发生率为11.8%,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8)。排便功能:A组优良率为84.4%,B组优良率为93.3%,C组优良率为9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生后3个月内接受HD根治术总体安全可行,多数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良好,且术后污粪、便秘、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相对较低。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估一穴肛畸形患儿术后的排便排尿功能预后及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且获得规律随访的19例"一穴肛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对于年龄<4岁的患儿,通过特定排便及排尿症状进行排便及排尿功能的评价;对于年龄≥4岁的患儿,采用Rintala评分量表进行排便功能评估,评分范围0~20分,总分≥17分提示排便功能良好,总分12~16分提示排便功能一般,总分<12分提示排便功能不良;采用排尿功能障碍和尿失禁症状评分系统(dysfunctional voiding and incontinence scoring system,DVAISS)进行排尿功能评估,评分>8.5分提示排尿功能异常。选用儿童QOL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中文版对本研究随访时年龄>2岁患儿的QOL进行评估。通过Spearman相关分析探索Rintala评分量表、DVAISS评分量表得分与QOL量表得分的相关性。结果19例患儿于关瘘后随访7~136个月,平均随访61.5个月。1例患儿因直肠黏膜脱垂再次手术,1例患儿因肠梗阻再次手术。在本研究年龄<4岁的6例患儿中,4例患儿出现需开塞露辅助排便或污裤的症状;2例患儿出现排尿淋漓不尽及污裤等症状。在年龄≥4岁的13例患儿中,7例患儿排便功能良好;10例患儿排尿功能正常。随访时年龄>2岁的16例患儿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中文版家长报告表得分为(83.5±11.6)分。Rintala评分量表得分与QOL量表得分存在正相关关系(r=0.64,P=0.018);DVAISS评分量表得分与QOL量表得分存在负相关关系(r=0.66,P=0.014)。结论多数一穴肛畸形患儿术后排便功能与排尿功能预后较好,但共同管长度≥3 cm的患儿预后较差。排便或排尿功能较差会对患儿的QOL评分产生负面影响。针对一穴肛患儿应建立完善的多学科随访模式。
文摘目的通过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后并发症及排便功能的初步评估,探讨3月龄内新生儿及小婴儿巨结肠根治术的疗效。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06年7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 s disease,HD)患儿资料,选取其中3月龄内由同一术者行HD根治术的患儿共282例为研究对象。术后通过电话随访,按照随访资料的收集时段分为A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10个月至术后3年)、B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3~6年)、C组(资料收集时段为术后6~10年),对比不同随访时段下HD术后污粪、便秘、小肠结肠炎发生情况及排便功能,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82例中获访183例(获访率64.9%),污粪发生率为16.4%,无一例三级污粪,A、B、C三组污粪发生率分别为24.2%、14.9%、7.0%,发生率虽然逐渐降低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便秘总发生率为6.0%,无一例三级便秘,A、B、C三组间便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5)。HD术后小肠结肠炎总发生率为11.8%,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68)。排便功能:A组优良率为84.4%,B组优良率为93.3%,C组优良率为9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生后3个月内接受HD根治术总体安全可行,多数患儿术后排便功能良好,且术后污粪、便秘、小肠结肠炎发生率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