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心理健康和精神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8
1
作者 潘贵春 陶以珊 +2 位作者 刘梅 龙丽娣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4期181-183,共3页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心理健康和精神康复的影响。方法 86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心理健康和精神康复的影响。方法 86例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干预前降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本组护理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抑郁评分(8.66±0.77)分和焦虑评分(6.44±0.6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3.47±2.59)、(12.47±2.36)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6.76±1.62)分高于对照组的(88.39±4.89)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症伴自杀倾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后,可缓解患者焦虑和抑郁症状,促进精神康复,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护理干预 抑郁症 自杀倾向 心理健康 精神康复
下载PDF
共情护理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潘贵春 卢勇花 +1 位作者 陆冬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17年第7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7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根据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给予相同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在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7例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根据护理模式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9例,两组给予相同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共情护理;比较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及临床症状。结果:干预后两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临床症状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实施共情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抑郁状况和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情护理 老年病 抑郁症
下载PDF
心理干预与语言沟通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刘颖华 陈淑燕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24期150-152,共3页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与语言沟通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在同类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与语言沟通在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在同类抗精神病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心理干预及语言沟通。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干预前后简明精神量表(BPR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服药总依从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BP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BPRS评分(39.62±3.12)分低于对照组的(48.78±4.2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周围环境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理干预与语言沟通可显著提高精神障碍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减少病情复发,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干预 语言沟通 康复护理 精神障碍
下载PDF
时机理论对焦虑性抑郁症患者护理的影响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潘贵春 骆锦和 +2 位作者 林壮国 何汝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4期148-150,共3页
目的探讨时机理论对焦虑性抑郁症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16例焦虑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 目的探讨时机理论对焦虑性抑郁症患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16例焦虑性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基于时机理论的家庭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质量。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AMA及HAMD评分均相应降低,且试验组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时机理论应用于焦虑性抑郁症的治疗临床效果佳,显著降低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时机理论能为患者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机理论 焦虑性抑郁症 护理
下载PDF
分析希望理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永珍 陈淑媚 +3 位作者 林芸 张玉兰 龙梅香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年第22期141-141,144,共2页
目的:分析希望理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抽取86例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抑郁症康复护理,组内患者43例)、实验组(加用希望理论及... 目的:分析希望理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抽取86例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抑郁症康复护理,组内患者43例)、实验组(加用希望理论及相关护理措施,组内患者43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并分析希望理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10周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在接受希望理论指导下的康复护理后,其抑郁情绪会明显得到改善,病症情况能够得到缓解,可见希望理论在抑郁症的治护中具有极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望理论 抑郁症 抑郁情绪 康复护理
下载PDF
乐眠操联合心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睡眠及情绪的影响
6
作者 刘宁 +3 位作者 彭述英 崔倩 林壮国 潘贵春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2期61-64,共4页
目的分析乐眠操联合心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睡眠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至2023年6月30日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连续住院2年以上的80例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 目的分析乐眠操联合心理干预对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睡眠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至2023年6月30日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连续住院2年以上的80例精神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乐眠操联合心理干预。两组均持续干预4周。对比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结果干预4周后,试验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各个项目分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长期住院精神障碍患者实施乐眠操联合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障碍 长期住院 乐眠操 心理干预 睡眠质量 情绪
原文传递
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秀环 邓凤坚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6期248-249,共2页
目的探讨采取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88例"三无"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文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 目的探讨采取人文护理对"三无"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88例"三无"精神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人文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前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为(86.00±2.56)分、对照组为(85.24±2.49)分;观察组护理后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为(56.45±1.65)分、对照组为(76.34±1.98)分;护理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评分均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社会功能缺陷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三无"精神病患者进行人文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护理 “三无”精神病 心理干预 人文关怀
下载PDF
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陈钊 曾伟锋 +1 位作者 周艳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30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及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士用...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及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30)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整洁、总积极因素、病情总估计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激惹、精神病表现、迟滞、抑郁、总消极因素、病情总估计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予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护理干预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 康复护理 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新时期企业工匠精神的培育方法
9
作者 张波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20年第2期183-184,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各行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当今,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要从粗放发展转变为精细化发展,这就要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推动企业不断壮大发展。
关键词 企业 工匠精神 方法
原文传递
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病耻感对出院意愿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10
作者 刘颖华 覃志松 +2 位作者 蒋灿凤 王冬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9期178-181,共4页
探讨病耻感对于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生活影响,特别是对于其出院意愿的干扰,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进行帮助。方法 在三所精神科专科医院拒绝出院患者中随机选取586名的精神病康复期患者,运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测评病耻感... 探讨病耻感对于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的生活影响,特别是对于其出院意愿的干扰,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护理对策进行帮助。方法 在三所精神科专科医院拒绝出院患者中随机选取586名的精神病康复期患者,运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测评病耻感,对有病耻感的原因造成患者拒绝出院的精神病康复期患者,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获取服务的阻碍评估量表》(BACE)针对其原因进行分析调查,并进行护理干预。干预后再次进行《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测试,评价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 87.54%的患者存在病耻感,并因此拒绝出院,病耻感普遍存在。通过护理干预后,有63.74%的患者《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分值明显降低,有52.05%愿意出院。结论 对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和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耻感,增强患者回归社会的信心,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耻感 拒绝出院 护理干预 精神病 心理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