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缝深度基准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1
作者 欧阳莉婷 星睿 +2 位作者 杨广武 梁亚朋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2,共5页
针对目前华南沿海区域缺乏一套完整的陆海统一连续无缝的深度基准体系,不能满足海洋发展需求等问题,分析了当前无缝深度基准体系构建思路,通过在华南沿海区域构建无缝深度基准面模型,重构海面地形模型、区域平均海面高模型,完成深度基... 针对目前华南沿海区域缺乏一套完整的陆海统一连续无缝的深度基准体系,不能满足海洋发展需求等问题,分析了当前无缝深度基准体系构建思路,通过在华南沿海区域构建无缝深度基准面模型,重构海面地形模型、区域平均海面高模型,完成深度基准面大地高模型和正常高模型的构建,实现深度基准向高程基准的转换,并自主开发了无缝深度基准体系应用平台,初步实现华南沿海无缝深度基准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基准 模型构建 体系构建 精度评定 华南沿海
下载PDF
夏季黑河中游绿洲样带蒸散量遥感估算 被引量:18
2
作者 连晋姣 黄明斌 +1 位作者 刘文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20-129,F0004,共11页
黑河中游绿洲集中了全流域95%的耕地,利用了全流域68%的水资源,绿洲农田蒸散是水资源的主要支出项。为了解绿洲生态系统不同景观单元的耗水规律,高效管理区域水资源,该文利用2011年6-8月的7期Landsat TM影像,结合地面气象、物候数据和... 黑河中游绿洲集中了全流域95%的耕地,利用了全流域68%的水资源,绿洲农田蒸散是水资源的主要支出项。为了解绿洲生态系统不同景观单元的耗水规律,高效管理区域水资源,该文利用2011年6-8月的7期Landsat TM影像,结合地面气象、物候数据和土地覆盖类型,基于SEBAL-METRIC模型估算了夏季黑河中游样带尺度不同土地覆盖类型蒸散量,并利用涡度观测数据对卫星过境日模型估算的蒸散量进行验证,发现遥感估算值与实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果表明:由于土地覆盖类型和灌溉的差异,黑河中游样带尺度内蒸散量空间变化较大,6-8月农田平均总蒸散量是340 mm,林地是328 mm,草地的平均值是214 mm,荒漠区只有97 mm;夏季不同土地覆盖类型蒸散量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农田日蒸散量在6月底达到最大值,荒漠日蒸散量于7月中旬达到最大值,草地6月和7月平均日蒸散值较8月大,林地蒸散量月际变化较小。另外,荒漠与绿洲土壤类型差异较大,在荒漠区与绿洲区分别选取"热点"可有效提高模型估算精度。研究对于干旱半干旱区域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蒸散 模型 黑河中游绿洲 夏季 SEBAL METRIC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中部降水梯度带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连晋姣 黄明斌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2-275,325,共4页
黄土高原植被生长的水分环境从东南向西北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定量分析各降水梯度带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对正确评价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一条垂直于降水梯度变化的样带,利用MODIS/NDVI数据,基于像... 黄土高原植被生长的水分环境从东南向西北呈现明显的梯度变化,定量分析各降水梯度带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和演变趋势,对正确评价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效应具有重要意义。选择一条垂直于降水梯度变化的样带,利用MODIS/NDVI数据,基于像元二分模型获取了研究区2000—2010年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特征,采用斜率法和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植被覆盖度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在空间分布上由东南向西北降低,东南部地区植被覆盖度达82.6%,北部荒漠地区仅为38.6%;(2)由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该区11a间植被覆盖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07年植被覆盖度值最高,为65.3%,与降水年际变化趋势一致;(3)研究区植被覆盖度主要受当年4—8月降雨量和气温影响,时间序列具有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覆盖度 NDVI 动态变化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