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秦岭生态屏障产水服务时空演变特征及驱动要素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晓峰 符鑫鑫 +3 位作者 楚冰洋 延雨 冯晓明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507-2521,共15页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中央水塔",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基于InVEST模型评估2000—2018年秦岭地区产水服务,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探究不同因素对秦岭地区产水服务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中央水塔",是南水北调的重要水源地。基于InVEST模型评估2000—2018年秦岭地区产水服务,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利用相关性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方法(GWR)探究不同因素对秦岭地区产水服务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秦岭地区多年平均产水量为235.16 mm,19年间产水量呈现微弱下降趋势,产水量在空间上表现为由南部向北减少的特点。秦岭地区产水量波动程度和变化趋势都较弱,产水服务整体比较稳定。各因素对产水量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降水主导的范围最大(33.18%),且集中分布于产水量较多的秦岭南侧。其次为NPP(17.90%)和实际蒸散量(16.71%),两者在中北部地区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促进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产水量 时空异质性 驱动因素 秦岭屏障区
原文传递
银川市湿地景观演变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晓峰 延雨 +2 位作者 张兴 符鑫鑫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55-866,共12页
基于1990-2019年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银川市湿地景观信息,通过景观指数、冗余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研究区湿地景观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银川市湿地面积由1990年的264.86 km^(2)减少到2019年的241... 基于1990-2019年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提取银川市湿地景观信息,通过景观指数、冗余分析方法定量分析研究区湿地景观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1)银川市湿地面积由1990年的264.86 km^(2)减少到2019年的241.32 km^(2),减少了23.54 km^(2)。与1990年相比,2019年的自然湿地面积减少了33.57 km^(2),人工湿地面积增加了10.03 km^(2)。(2)1990-2019年间,银川市湿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下降、聚集程度降低、形状逐渐不规则化、多样性与异质性增加。(3)选取12个驱动因素指标进行冗余分析,社会经济因素是湿地景观演变的主导因素,非农业人口数、水产品产量、第二产业产值与建成区面积对湿地景观变化的影响最为显著,降水量、气温等自然因素作用相对较弱。研究结果可为银川市的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景观格局 演变 驱动因素 银川市
下载PDF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生态系统时空演变及驱动机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晓峰 +3 位作者 楚冰洋 牛泽鹏 符鑫鑫 延雨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8581-8593,共13页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研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生态格局的演变规律,探究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机制,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 青藏高原生态屏障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乃至亚洲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屏障作用。研究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生态格局的演变规律,探究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驱动机制,对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和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分析了2000—2015年国家屏障区生态格局演变规律,选取了自然和社会经济等驱动要素,采用冗余分析等方法解析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生态系统演变机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间,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生态系统格局发生明显变化,草地生态系统减少了1792 km^(2),主要转化为荒漠生态系统和河流生态系统,转换面积分别为1088 km^(2)和832 km^(2);河流生态系统增加了1600 km^(2),主要由荒漠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转换而来,分别转换了1152 km^(2)和832 km^(2)。(2)2000—2015年青藏高原生态屏障生态系统格局演变驱动机制中以社会经济因子为主。冗余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生产总值(83%)和人口数量(72%)贡献率最大;方差分析结果中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数量的共同贡献率达到了77%;地理加权回归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演变受社会经济因子主导的区域面积比例为60.41%。(3)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内人口数量的总贡献率达到了72%,在人口数量作用下生态系统呈正向转换的面积占比达到了86.24%,且人口数量与河流、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程度较高,综合说明了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内生态保护政策的实施、生态工程的建设卓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生态屏障 生态系统 时空演变 驱动机制
下载PDF
面向大宗作物的遥感智能监测管理体系与应用案例
4
作者 王晓凡 白丽 +2 位作者 刘杨 韩昱 《卫星应用》 2023年第1期36-39,共4页
构建了面向大宗作物农业生产闭合链路的遥感智能监测管理体系,旨在探索多源遥感影像在农业生产链路各环节的最优配置模式,为农业生产前、中、后期提供全链路的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程度。该体系提供基于遥感影像的种植结构提... 构建了面向大宗作物农业生产闭合链路的遥感智能监测管理体系,旨在探索多源遥感影像在农业生产链路各环节的最优配置模式,为农业生产前、中、后期提供全链路的技术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程度。该体系提供基于遥感影像的种植结构提取和种植面积估算等基础功能,重点关注作物生长前期的土壤墒情监测,生长中期的长势监测和生长后期的产量估算。本文构建的遥感智能监测管理体系可以为农业生产管理提供智能、稳健、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遥感数据 土壤墒情 长势监测 产量估算 智慧农业
下载PDF
祁连山区高分遥感数据一站式服务与应用平台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晓凡 +2 位作者 白丽 刘扬 韩昱 《卫星应用》 2022年第10期43-48,共6页
面向祁连山“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需求,构建高分遥感数据一站式服务与应用平台,介绍了平台的组成及技术流程、创新特点及应用成果展示。对遥感影像进行自动智能化处理,提供生态监测分析应用服务,实现生态环境遥... 面向祁连山“山水林田湖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评估、预警需求,构建高分遥感数据一站式服务与应用平台,介绍了平台的组成及技术流程、创新特点及应用成果展示。对遥感影像进行自动智能化处理,提供生态监测分析应用服务,实现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与评估,为祁连山“天空地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构建和政策制定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区 生态监测 遥感数据 智能处理 一体化平台
下载PDF
陕西省土壤保持格局及其时空变化分析——以2000—2015年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楚冰洋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期76-79,共4页
土壤保持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在预防和控制土壤侵蚀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定量测算了陕西省2000—2015年的土壤保持量,对土壤保持的分区差异进行了刻画,并分析了土壤保持量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2000—2015年降雨侵... 土壤保持是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之一,在预防和控制土壤侵蚀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定量测算了陕西省2000—2015年的土壤保持量,对土壤保持的分区差异进行了刻画,并分析了土壤保持量的时空演变趋势。结果表明:陕西省2000—2015年降雨侵蚀力和植被覆盖均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的特征,其中,降雨侵蚀力多年来处于波动起伏变化,全省及各个子区内植被覆盖均呈现增加趋势;陕西省多年平均土壤保持量由北向南逐渐增加且地区差异十分明显,陕北地区土壤保持量较低,关中地区较高,陕南地区土壤保持量最高;陕西省全省及各子区域土壤保持量均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是增加速率均较小;陕南地区增速最大,其次是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土壤保持量增速最小。该研究可为遏制区域水土流失,促进区域环境改善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土壤保持 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