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氢氧化铜及有关反应的实验探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党文祥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70-72,共3页
中学化学教材中对Cu^2+与OH^-反应的生成物的叙述,存在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会对教学产生误导。通过实验探究,揭示了Cu^2+与OH^-反应的生成物随时间、浓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提出了溶解性表中对生成物相应符号的合理表述。指出... 中学化学教材中对Cu^2+与OH^-反应的生成物的叙述,存在与实际不符的情况,会对教学产生误导。通过实验探究,揭示了Cu^2+与OH^-反应的生成物随时间、浓度、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提出了溶解性表中对生成物相应符号的合理表述。指出了Cu(OH)2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教材的局限性。建议对Cu(OH)2的制取从量化着手,才能避免教学中的盲目性。并对其量化的具体操作进行了举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与OH-的组合 溶解性表 氢氧化铜 量化操作范围
下载PDF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中生成物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5
2
作者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3-75,共3页
指出教材中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叙述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不同问题范围内相应的生成物概念。引入了可能生成物概念并对教材中相关内容的修改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复分解反应 发生条件 生成物 问题修改
下载PDF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规律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91,共6页
在不同混合条件下,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和物质的量比例,归纳总结了CuSO_4与NaOH的反应规律:生成物中离子的增减规律;相应离子的对应规律;生成物颜色的递变规律。运用这些规律,预见和制取了黄绿色的碱式硫酸铜;分析和总结了生成物之间... 在不同混合条件下,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和物质的量比例,归纳总结了CuSO_4与NaOH的反应规律:生成物中离子的增减规律;相应离子的对应规律;生成物颜色的递变规律。运用这些规律,预见和制取了黄绿色的碱式硫酸铜;分析和总结了生成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可以将CuSO_4与NaOH的反应规律推广到Cu^(2+)与OH^-的反应。在有关化工生产研究中,可作为方法和理论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铜 氢氧化钠 反应规律 混合条件
原文传递
溶液中氢氧化铜分解问题的实验探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文辉 康玉红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70-73,共4页
实验教学中制取的氢氧化铜,在室温条件下放置时会变黑。通过实验探究,验证了溶液中氢氧化铜分解的反应机理和影响氢氧化铜分解快慢的因素。得出了温度越高、碱性越强,氢氧化铜分解越快的结论。总结了氢氧化铜分解的特点。
关键词 氢氧化铜分解 实验探究 反应机理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对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中“放出气体”的再认识 被引量:3
5
作者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74-75,共2页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中的“放出气体”,与其他资料中对生成物的描述不一致,也与有关反应事实不符。“放出气体”的出现,使教材中对气体生成物的描述时此时彼,没有时序性、规律性。对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及其与“生成气体”的区别进行了...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中的“放出气体”,与其他资料中对生成物的描述不一致,也与有关反应事实不符。“放出气体”的出现,使教材中对气体生成物的描述时此时彼,没有时序性、规律性。对其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及其与“生成气体”的区别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修改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反应发生条件 生成气体 放出气体 问题修改
下载PDF
对碳酸铜及有关反应的实验探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7-91,共5页
不同教材对于碳酸铜在水中能否存在叙述不一。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出了碳酸铜能够在一定时段内存在的结论。碳酸铜不稳定,在转化成氢氧化铜的过程中增强了溶液的酸性。在多种反应的协调下,碳酸铜和氢氧化铜通过溶液中的Cu(... 不同教材对于碳酸铜在水中能否存在叙述不一。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实验探究,得出了碳酸铜能够在一定时段内存在的结论。碳酸铜不稳定,在转化成氢氧化铜的过程中增强了溶液的酸性。在多种反应的协调下,碳酸铜和氢氧化铜通过溶液中的Cu(2+)、CO_3(2-)、OH-的重新组合,转化成了碱式碳酸铜。分析和叙述了竞争反应和倒逼作用的特点,揭示了生成二氧化碳与生成碱式碳酸铜的反应分别进行的事实,从电荷平衡的角度分析和总结了化学式和反应方程式。对碳酸铜存在问题得出了较为合理的结论,并对教学中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与CO32-的反应 碳酸铜 反应机理 实验探究 过渡性物质
下载PDF
实验室中化学药品的蜡封式保护 被引量:2
7
作者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53-57,共5页
试剂瓶封闭不严,使气体向瓶内外流动,是造成很多化学药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气体流动的量越多,化学药品变化的程度就越大.化学药品运用蜡封式保护,其效果最好.分析和叙述了熔融态石蜡的表面张力、蜡封的适宜温度.确定了蜡封的位置,叙... 试剂瓶封闭不严,使气体向瓶内外流动,是造成很多化学药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气体流动的量越多,化学药品变化的程度就越大.化学药品运用蜡封式保护,其效果最好.分析和叙述了熔融态石蜡的表面张力、蜡封的适宜温度.确定了蜡封的位置,叙述了楔形笔的制作以及蜡封的操作过程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品 蜡封式保护 表面张力 楔形笔 缺口弥合
下载PDF
实验室化学药品的缓冲式保护 被引量:2
8
作者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0-73,共4页
试剂瓶封闭不严,是造成很多化学药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气体流动的量越多,化学药品变化的程度就越大。针对气体的流动,设置了限制气体流动的缓冲区,引入了缓冲式保护措施。无论是自身易分解的化学药品还是由外部气体引起变化的药品,... 试剂瓶封闭不严,是造成很多化学药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气体流动的量越多,化学药品变化的程度就越大。针对气体的流动,设置了限制气体流动的缓冲区,引入了缓冲式保护措施。无论是自身易分解的化学药品还是由外部气体引起变化的药品,都可以采取缓冲式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药品 缓冲式保护 化学品保质
下载PDF
用变化的观点研究酸、碱、盐的溶解性表的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党文祥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3-97,共5页
用变化的观点分析了溶解性表的内涵及其应用状况,指出了现用溶解性表使用状况的不合理性。针对使用溶解性表的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对溶解性表进行了分级编排和呈现。利用新溶解性表中的结论,分析了教材中存在的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 用变化的观点分析了溶解性表的内涵及其应用状况,指出了现用溶解性表使用状况的不合理性。针对使用溶解性表的不同群体的不同需求,对溶解性表进行了分级编排和呈现。利用新溶解性表中的结论,分析了教材中存在的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新溶解性表中符号所表达的意义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化的观点 新溶解性表 分级编排 应用问题 数据解读
下载PDF
依据反应实际条件 合理添加水后气体符号 被引量:1
10
作者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6-78,共3页
针对教材中化学方程式中生成物有水存在时,其气体符号标注的混甜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水后气体符号的使用条件,通过举例说明提出了教学建议。
关键词 化学方程式 水后气体符号 使用条件
下载PDF
聚焦反应过程研究碱式硫酸铜的有关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党文祥 吴小平 《中学教学参考》 2020年第8期55-57,共3页
不同文献中对于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和颜色的叙述不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文章用实验事实宏观展现了CuSO4与NaOH反应有多种不同颜色的物质的存在,叙述了局部过浓与竞争反应及其生成物的关系,揭示了浓度变化是引发转化反应进行的原因... 不同文献中对于碱式硫酸铜的化学式和颜色的叙述不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争议。文章用实验事实宏观展现了CuSO4与NaOH反应有多种不同颜色的物质的存在,叙述了局部过浓与竞争反应及其生成物的关系,揭示了浓度变化是引发转化反应进行的原因,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竞争反应和转化反应的过程,合理解释了不同碱式硫酸铜化学式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式硫酸铜 反应过程 化学式
下载PDF
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有关问题商榷 被引量:1
12
作者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9-70,共2页
分析了教材中对于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叙述,指出了沉淀的有关叙述与反应事实不符、气体和水的有关叙述与反应事实不符、沉淀与难溶物的概念含糊等问题.并对其进行了修改,使其适用范围得到了扩展.
关键词 复分解反应 发生条件 概念修改
下载PDF
二氧化氮制取实验装置和除气操作的改进 被引量:1
13
作者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9-62,共4页
常用的制取二氧化氮气体的装置,在制备时会有产物气体逃逸。使用传统的除去二氧化氮余气的方法也会使有害气体泄漏。为此对二氧化氮制取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对二氧化氮气体的除去采用倒吸法,并将倒吸法的应用进行推广。运用倒吸法除去二... 常用的制取二氧化氮气体的装置,在制备时会有产物气体逃逸。使用传统的除去二氧化氮余气的方法也会使有害气体泄漏。为此对二氧化氮制取实验装置进行改进,对二氧化氮气体的除去采用倒吸法,并将倒吸法的应用进行推广。运用倒吸法除去二氧化氮气体的方法内容和改进过程,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很好的教学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氮 制取装置 余气处理 倒吸法 实验改进
下载PDF
对几个基础化学实验的分析及应用
14
作者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67,78,共3页
对三个较特殊的基础化学实验作精准清晰的分析,并利用这三个实验的特点设置问题情境。通过启发引导,进行实验探究,巧妙地复习和巩固知识,揭示化学反应的不同本质。对化学实验教学中灵活处理某些问题作了较深入的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 特殊实验 溶解平衡 操作顺序 浓度影响
下载PDF
对几个趣味实验的探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伏军贤 +1 位作者 吴小平 许洁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61-63,共3页
对“烧不坏的手绢”实验、“黑面包”的制作实验作了改进探究,得出优化的实验条件并作相关的说明。根据碘在水、煤油、四氯化碳中的颜色不同以及碘在这些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探究设计了一个三层色的趣味实验。改进经典的银镜反应,探究... 对“烧不坏的手绢”实验、“黑面包”的制作实验作了改进探究,得出优化的实验条件并作相关的说明。根据碘在水、煤油、四氯化碳中的颜色不同以及碘在这些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探究设计了一个三层色的趣味实验。改进经典的银镜反应,探究设计了凸面镜、凹面镜、平面镜的制作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趣味实验 烧不坏的手绢 黑面包实验 碘的萃取 镜面制作
下载PDF
从时间和浓度变化研究酸、碱、盐的溶解性表 被引量:1
16
作者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8-92,共5页
现用溶解性表中的符号表述,有不少与实际问题不符,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引入了离子组合、相应物质的概念,概括出了溶解性表中的符号条件。分别从时间变化和离子浓度变化的角度分析了离子组合的相应物质,将其分为符合符号条件和不符合... 现用溶解性表中的符号表述,有不少与实际问题不符,会对教学产生影响。引入了离子组合、相应物质的概念,概括出了溶解性表中的符号条件。分别从时间变化和离子浓度变化的角度分析了离子组合的相应物质,将其分为符合符号条件和不符合符号条件两类。叙述了相应物质符号的合理表述。从变化的角度编制了适用于教师参考的动态溶解性表,并叙述了动态溶解性表在教学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性表 离子组合 符号条件 动态性
下载PDF
溶解性表对离子方程式书写产生的误导
17
作者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3-44,共2页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常常要借助于课本中的“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下称“表”)。所以,“表”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也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出现... 书写离子方程式时,根据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常常要借助于课本中的“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下称“表”)。所以,“表”给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带来了一定的方便,但也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产生了一定的误导,出现了不少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方程式书写 溶解性 离子反应 “表” 课本
原文传递
用“化比法”巧解一类“无数据”计算题
18
作者 《化学教学》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44-45,共2页
用“化比法”巧解一类“无数据”计算题甘肃省秦安清水县土门中学(741406)李旭娃化学计算中,常常遇到“无数据”计算题,因题中无具体数据,往往使求解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或显得很繁杂.其中有一类题,只根据某些等量关系,来... 用“化比法”巧解一类“无数据”计算题甘肃省秦安清水县土门中学(741406)李旭娃化学计算中,常常遇到“无数据”计算题,因题中无具体数据,往往使求解过程具有一定的困难或显得很繁杂.其中有一类题,只根据某些等量关系,来求另外一些量的比(或百分比).在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数据 混合物 巧解 计算题 质量比 碳酸氢钠 摩尔百分数 质量百分比 质量相等 等量关系
下载PDF
制取氢氧化铜实验的真伪性探究
19
作者 姚富明 《中学教学参考》 2021年第23期70-72,共3页
初中化学教材分别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以及酸、碱、盐教学内容中,叙述了CuSO_4溶液与NaOH溶液制取Cu(OH)_2的实验。若根据其中叙述进行实验,当溶液浓度大时,要么得不到沉淀,要么得到复杂的沉淀。当溶液浓度小时,制得的絮状物质... 初中化学教材分别在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以及酸、碱、盐教学内容中,叙述了CuSO_4溶液与NaOH溶液制取Cu(OH)_2的实验。若根据其中叙述进行实验,当溶液浓度大时,要么得不到沉淀,要么得到复杂的沉淀。当溶液浓度小时,制得的絮状物质不仅蓝色浅,絮状容易消失,而且最终得不到Cu(OH)_2。为此引入过渡性物质概念,证明了氢氧化铜的过渡性,用其分析教材中的实验为什么能得到蓝色絮状物质,而最终得不到Cu(OH)_2的原因,指出了这些实验叙述的不科学性,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提出了对教材和教参修改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化铜 制取实验 过渡性物质 真伪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