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三角洲沉积及演化 被引量:429
1
作者 武富礼 李文 +1 位作者 李玉宏 席胜利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07-315,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其总体沉积特征为 :沉积体系及相带发育完整 ;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 ;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动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构造。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有复杂分支与决口历史 ,...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广泛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沉积 ,其总体沉积特征为 :沉积体系及相带发育完整 ;成分成熟度及结构成熟度较高 ;发育各种沉积构造、动植物化石及生物遗迹构造。曲流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有复杂分支与决口历史 ,因此常呈交织状 ,受分流河道冲蚀作用的影响 ,河口坝不发育。曲流河三角洲主要形成于湖盆坳陷回返期。通过对岩相组合、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及盆地古地理背景的综合分析 ,认为延长组的环境演化反映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过程。曲流河三角洲可形成良好的储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曲流河三角洲 分流河道 上三叠统 延长组 油气储集体 沉积学
下载PDF
陕甘宁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长石砂岩的成岩特点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201
2
作者 柳益群 李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87-96,共10页
本文通过对三条地表剖面和20口探井的综合研究,认为斑脱岩和火山碎屑物质是影响陕甘宁盆地东部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含油长石砂岩成岩作用的根本原因。浊沸石、方解石、绿泥石的胶结、化学压实作用和浊沸石、长石的溶解作用是影响砂岩... 本文通过对三条地表剖面和20口探井的综合研究,认为斑脱岩和火山碎屑物质是影响陕甘宁盆地东部上三叠统长6油层组含油长石砂岩成岩作用的根本原因。浊沸石、方解石、绿泥石的胶结、化学压实作用和浊沸石、长石的溶解作用是影响砂岩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孔隙的演化与成岩史、盆地演化史密切相关,长62—长64是孔隙结构最好的层段。较好的储油砂体分布在子长、子北地区以及延安—延长—富县—宜川地区等利于浊沸石溶蚀的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长石砂岩 油矿床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234
3
作者 李文 庞军刚 +2 位作者 曹红霞 肖丽 王若谷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1-506,共6页
目的查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规律。方法根据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研究区在延长期发育的沉积体系有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及深湖浊... 目的查明鄂尔多斯晚三叠世延长期沉积体系、岩相古地理特征及演化规律。方法根据大量钻井、露头及岩芯资料,采用野外观察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研究区在延长期发育的沉积体系有河流、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湖泊及深湖浊积岩。在古地理演化过程中,长10期内陆湖盆开始形成,东西两岸两大三角洲裙初步形成;长9期湖盆快速下沉,湖区迅速扩大,三角洲多为破坏性的;长8期三角洲进一步发育;长7期湖岸线大幅度向外推移,西部浊积岩发育,东部三角洲面积明显减小;长6期湖盆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深湖-半深湖面积大大减少,三角洲沉积体系极为发育;长4+5期继承了长6的沉积格局,三角洲建设进程减慢,三角洲大面积沼泽化;从长3期湖盆开始逐步淤浅、萎缩、消亡,河道逐渐发育;长2期分流河道发育;长1期由于差异沉降,在东部子长一带形成沉降中心,沉积了湖相浊积岩。结论在继续重视三角洲砂体的同时,也要加强深湖区浊积岩的勘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体系 岩相古地理 鄂尔多斯 延长组 沉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延长组浊积岩体系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131
4
作者 陈全红 李文 +3 位作者 郭艳琴 梁积伟 崔军平 张道锋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6-663,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浊积岩体系主要发育于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按其沉积特征可分为坡移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前者相带发育相对齐全,垂向上多期互相叠加,可划分为:斜坡—槽道—内扇相、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辫状水道前缘—中扇...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的浊积岩体系主要发育于三叠系延长组长7、长6油层组。按其沉积特征可分为坡移浊积扇和滑塌浊积扇,前者相带发育相对齐全,垂向上多期互相叠加,可划分为:斜坡—槽道—内扇相、辫状水道、辫状水道间、辫状水道前缘—中扇相、外扇相和盆地平原相,后者多呈透镜状夹于较深湖亚相的深灰色泥岩中,相带分异不明显,仅可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两类浊积扇主要分布在近源斜坡带及远源末梢斜坡带。滑塌浊积岩主要由阵发性的偶然因素诱发而成,规模相对较小,储集物性较差;而坡移浊积扇则与地形坡度的有利配置和较稳定的物源补给有关,其沉积厚度大,分布广,储集物性好,是深湖区岩性油藏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 坡移浊积扇 滑塌浊积扇 形成机制 油气勘探意义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 被引量:135
5
作者 任战利 李文 +4 位作者 梁宇 吴晓青 于强 任龙 王维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程度较低,致密油勘探未取得大的突破。为了评价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的勘探前景,通过对沉积、储层、盖层、油气运移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程度较低,致密油勘探未取得大的突破。为了评价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的勘探前景,通过对沉积、储层、盖层、油气运移等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了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段优质烃源岩大面积分布,延长组储层致密,源储配置好,具有形成致密油的良好地质条件。长6、长7、长8油层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致密油主力勘探层系。延长组致密油藏的形成和富集主要受沉积微相、优质储层的控制。通过包裹体测温、盆地热史、伊利石测年、饱和压力等多种方法确定的致密油藏主成藏期为早白垩世,致密油成藏期受中生代晚期构造热事件的控制,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油 成藏期 成藏条件 构造-热事件 热演化史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深湖沉积与油气聚集意义 被引量:106
6
作者 陈全红 李文 +5 位作者 高永祥 郭艳琴 冯娟萍 张道峰 曹红霞 梁积伟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39-48,共10页
鄂尔多斯延长组湖盆为一大型的敞流湖盆.其充填演化与构造发育史、古气候演化史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可以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即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在此过程中,湖盆经过四次明显湖进与湖退变化,但深湖中心变化不... 鄂尔多斯延长组湖盆为一大型的敞流湖盆.其充填演化与构造发育史、古气候演化史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可以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即湖盆形成及扩张期、鼎盛期、回返期、萎缩消亡期.在此过程中,湖盆经过四次明显湖进与湖退变化,但深湖中心变化不大,一直沿华池—宜君一带波动.在整个晚三叠世盆地盛衰演化过程中,深湖沉积体系主要为深水型三角洲及浊积扇体系,前者在深湖扩展早期的三角洲快速推进时期的陡岸斜坡区比较发育,并随着三角洲的推进逐渐从深水型向浅水台地型转变.后者在各个时期都有出现,按其沉积特征可分为两种浊积扇:坡移浊积扇相带发育相对齐全,垂向上多期互相叠加,可划分为:斜坡-槽道-内扇亚相、浊积水道、浊积水道间、浊积水道前缘-中扇亚相、外扇亚相和盆地平原亚相.滑塌浊积扇多呈透镜状夹于深湖亚相的深灰色泥岩中,相带分异不明显,仅可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两类浊积扇主要分布在盆地的近源斜坡带及远源末梢斜坡带.深湖沉积控制了烃原岩及有利生储盖组合分配.坡移浊积扇沉积厚度大,分布广,储集物性好,是深湖区岩性油藏勘探的主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湖 深水型三角洲 坡移浊积扇 滑塌浊积扇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沉积体系与古地理演化 被引量:103
7
作者 郭艳琴 李文 +8 位作者 郭彬程 张倩 陈强 王若谷 刘溪 马瑶 李智超 张梦婷 李百强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3-320,共28页
基于多年来对盆地周缘大量的野外露头勘察以及盆地内部分钻井岩心描述,主要从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岩石沉积结构及构造、古生物化石等众多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以及古地理环境的整体演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 基于多年来对盆地周缘大量的野外露头勘察以及盆地内部分钻井岩心描述,主要从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岩石沉积结构及构造、古生物化石等众多方面,对鄂尔多斯盆地的沉积体系类型和特征以及古地理环境的整体演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中新元古代长城期至蓟县期,主要由陆相—滨浅海相沉积转变为碳酸盐潮坪沉积。早古生代辛集期至朱砂洞期,主要由盆地西南缘的环古陆砂坪沉积演变为云坪沉积;馒头期至三山子期,主要发育开阔海台地沉积,但范围变化相对较大;冶里期至亮甲山期,主要由盆地东南缘的环古陆泥云坪沉积演变为云坪沉积;马家沟期大规模海侵形成了广阔的浅水陆表海沉积;峰峰期以台地前缘斜坡和大陆斜坡海槽沉积为主;平凉期盆地南部出现了台地边缘浅滩;背锅山期仅在盆地西南角分布开阔台地及台前斜坡沉积。晚古生代—中三叠世本溪期为填平补齐时期,发育潮坪—潟湖—障壁岛—浅海陆棚沉积:太原期,盆地东部浅海陆棚沉积范围减小;山西期至纸坊期,盆地均主要以三角洲沉积和浅湖沉积为主,但各期沉积范围均有变化。晚三叠世延长期—白垩纪,主要为湖泊沉积并伴有曲流河、辫状河以及三角洲等沉积体系:延长期长7油层组沉积时期湖侵范围最大;富县期至安定期,以曲流河、三角洲和浅湖沉积为主,但浅湖沉积范围在不同时期有明显变化,安定期出现深湖沉积;芬芳河期主要为冲积扇沉积。白垩纪盆内沉积范围变小,主要发育沙漠沉积和浅湖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沉积体系 古地理 中新元古代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中三叠世 晚三叠世—白垩纪
下载PDF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101
8
作者 李文 陈强 +3 位作者 李智超 王若谷 王妍 马瑶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100,共16页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沉积了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建造,沉积厚度巨大,沉积类型多样,可以划分为海岸沉积、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台地边缘沉积和深水斜坡—海槽沉积4大沉积类型以及数个亚相和微相,并对各个沉积相带的沉积... 鄂尔多斯地区早古生代沉积了一套以海相碳酸盐岩夹碎屑岩为主的沉积建造,沉积厚度巨大,沉积类型多样,可以划分为海岸沉积、碳酸盐岩台地沉积、台地边缘沉积和深水斜坡—海槽沉积4大沉积类型以及数个亚相和微相,并对各个沉积相带的沉积特征和时空展布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编制了早古生代岩相古地理图1套。岩相古地理研究表明,早寒武世仅在鄂尔多斯西南缘环陆发育了一套泥砂坪、泥云坪沉积;中寒武世海侵扩大,广大的鄂尔多斯中东部逐渐由砂泥坪发展为局限—开阔台地沉积,在其西缘发展为台地边缘—深水海槽沉积;晚寒武世开始海退,中东部主体演变为局限台地云坪沉积,而西侧的深水斜坡—海槽则继续发育。早奥陶世鄂尔多斯主体为一古陆,仅在东南缘形成环陆泥云坪和云灰坪相沉积;中奥陶世的大规模海侵使鄂尔多斯大部地区形成了广阔的浅水陆表海沉积,在陕北凹陷发育膏盐湖沉积,向外依次发育局限台地和开阔台地沉积,中奥陶世晚期西南侧开始发育台地前缘斜坡—深水海槽沉积;晚奥陶世的加里东运动使鄂尔多斯整体抬升为陆,仅在西南缘的狭窄海域接受沉积,由碳酸盐岩台地很快过渡为深水斜坡—海槽沉积,并在南缘发育生物礁建造,形成陆缘海型镶边台地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相古地理 早古生代 鄂尔多斯 寒武纪 奥陶纪
下载PDF
安塞地区延长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81
9
作者 赵虹 党犇 +2 位作者 李文 杨晓奇 党永潮 《天然气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92-497,共6页
通过对野外剖面及岩芯的观察和描述,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划分出9个岩石相和6个岩石相组合。在建立岩-电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测井曲线,对沉积相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了安塞地区延长组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通过对野外剖面及岩芯的观察和描述,将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地区延长组划分出9个岩石相和6个岩石相组合。在建立岩-电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测井曲线,对沉积相的电性特征进行了分析。结合岩石相和测井相,分析了安塞地区延长组的沉积相类型及特征,同时对沉积相与油气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长组长2油层组为辫状河沉积,长3和长10油层组为曲流河沉积,长9、长7及长4+5油层组为湖相沉积,而长6和长8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沉积。认为河道砂坝沉积微相及水下分流河道沉积微相为区内良好的储集层,是油气开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延长组 安塞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晚古生代沉积岩源区构造背景及物源分析 被引量:88
10
作者 陈全红 李文 +3 位作者 胡孝林 李克永 庞军刚 郭艳琴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50-1162,共13页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物源均来自上地壳,以长英质岩石为主,主要为太古宇、元古宇的各类变火山-沉积岩组成的古老变质岩系,同时具有一定量的花岗岩和碱性玄武岩的混合,但物源成分及南北源区构造背景有所差异。在常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上,盆... 鄂尔多斯盆地周缘物源均来自上地壳,以长英质岩石为主,主要为太古宇、元古宇的各类变火山-沉积岩组成的古老变质岩系,同时具有一定量的花岗岩和碱性玄武岩的混合,但物源成分及南北源区构造背景有所差异。在常量元素及稀土元素组成上,盆地南北物源区的沉积岩在地区及层位之间存在差异,且该变化符合大洋岛弧→大陆岛弧→活动大陆边缘→被动大陆边缘常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负Eu异常的变化趋势。常量元素变化分析表明盆地北部物源主要来自板块俯冲碰撞地带,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相关,少数为与活动大陆边缘相关的岛弧构造环境有关,到晚古生代中晚期才逐渐与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相关。稀土元素对比分析表明,盆地北部物源与太古宙、元古宙的花岗片麻岩、闪长片麻岩、二长花岗岩、变余岩屑砂岩及千枚岩具有亲源性;而盆地南部早—中二叠世长期受被动大陆边缘物源影响,具有高SiO2,低Na2O的特征,这与太古宙—元古宙的太华群、秦岭群、宽坪群等岩系的高SiO2含量,K2O/Na2O>1的特征一致,到晚古生代后期,逐渐与活动大陆边缘物源相关。北秦岭晚古生代山间盆地具有快速混杂堆积的沉积特点,属于盆地外缘,并与鄂尔多斯盆地呈连续过渡的状况,物源上具有继承关系;盆地晚古生代沉积岩中Gd含量及(Gd/Yb)N比值具有随时间迁移的特征,分析表明北部物源区在太原期处于构造快速活动期,而南部物源从山西期才开始进入快速活动期,这与区域构造演化背景一致,即北部物源区抬升要早于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古生代 构造背景 物源分析
下载PDF
西北地区湖相浊流沉积 被引量:70
11
作者 李文 邵磊 +3 位作者 魏红红 韩永林 杨阳 冀晓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7-62,共6页
通过对各地质时代不同野外及钻井剖面岩相特征的详细研究 ,认为西北地区的湖相浊流沉积均形成于湖底扇环境 ,浊积岩具粒序层理、包卷层理、槽模、沟模、锥模、刷模和重荷模以及滑塌褶皱等构造。划分出杂乱砾岩 ( A1)、具碟状构造的块状... 通过对各地质时代不同野外及钻井剖面岩相特征的详细研究 ,认为西北地区的湖相浊流沉积均形成于湖底扇环境 ,浊积岩具粒序层理、包卷层理、槽模、沟模、锥模、刷模和重荷模以及滑塌褶皱等构造。划分出杂乱砾岩 ( A1)、具碟状构造的块状砂岩 ( B1)、块状砂岩 ( B2 )、近基浊积岩 ( C)、远基浊积岩 ( D)、不规则互层的砂泥岩 ( E)、滑塌褶皱层 ( F)及页岩、硅质岩 ( G)等岩相。同时 ,归纳出内扇、中扇及外扇相组合 ,论述了湖泊相浊流沉积的成因及石油地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湖相 浊流沉积 石油地质意义 湖相浊积岩 沉积构造 杂乱砾岩 块状砂岩
下载PDF
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储层特征及有利相带预测 被引量:66
12
作者 李文 魏红红 +3 位作者 赵虹 刘锐娥 马振芳 周树勋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5-340,共6页
为尽快查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地区的天然气资源 ,对其沉积相和储集层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二叠系山西组山 1、山 2段和下石盒子组盒 8、盒 9段发育一套以河流、三角洲和湖泊为主体的陆相碎屑岩沉积体系 ,在山西期以曲流... 为尽快查明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庙地区的天然气资源 ,对其沉积相和储集层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二叠系山西组山 1、山 2段和下石盒子组盒 8、盒 9段发育一套以河流、三角洲和湖泊为主体的陆相碎屑岩沉积体系 ,在山西期以曲流河、三角洲平原、三角洲前缘和滨浅湖沉积为主 ,石盒子组盒 8、盒 9期发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以及滨浅湖 ;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是主要的岩石类型 ,成分成熟度较高 ,结构成熟度中等 ;孔隙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及裂缝 3类 ,其中以次生孔隙所占比例最高 ;孔隙度通常为 1 .8%~ 1 6.2 % ,渗透率变化大 ,最小 0 .0 1 6× 1 0 -3 μm2 ,最大 5 61× 1 0 -3 μm2 。根据物性、毛管压力等资料 ,划分了 , , , 类储层结构 ,其中 :盒 8气层组辫状河河道砂坝以 , 类储集岩为主 ,是本区最有利的储集相带 ;山 1气层组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相和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相储集性能次之 ,主要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庙地区 二叠系 储层特征 沉积相 储集层 有利相带 天然气资源 储层类型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上石炭统—中二叠统砂岩物源分析 被引量:74
13
作者 陈全红 李文 +4 位作者 刘昊伟 李克永 庞军刚 郭艳琴 袁珍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9-640,共12页
对区域地质、地层接触关系、砂岩组分、重矿物及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石炭统—中二叠统砂岩的物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并可划分出乌海—银川、杭锦旗—东胜及准格尔旗—府谷3个物源区。受物... 对区域地质、地层接触关系、砂岩组分、重矿物及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石炭统—中二叠统砂岩的物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并可划分出乌海—银川、杭锦旗—东胜及准格尔旗—府谷3个物源区。受物源分异的影响,盆地内部石英砂岩分布以杭锦旗—东胜为界,具有明显的东西分区性。其中石英砂岩主要分布于盆地西部,古水流、重矿物及砂岩组分指示物源来自阿拉善古陆。而盆地东部总体上是岩屑砂岩的覆盖区,物源主要来自盆地北部和东北部阴山地区。盆地西南部及南部砂岩的物源区为克拉通地块和再旋回造山区,物源区与秦祁造山带的演化关系密切,具有稳定与活动的双重特性,可划分出海原、同心—中宁,平凉—固原、环县及耀县—宜君、富县3个主要物源区。南北物源汇水区在环县—富县—乡宁一带,呈北西西向狭长带状延伸,并从山西期—盒8期呈逐渐南移趋势。盆地西部物源到下石盒子组沉积时期才提供粗碎屑物质补给,以含有较多的长石石英砂岩为特征。周至柳叶河石炭—二叠系砂岩的物源区为再旋回造山带物源区和陆块物源区,为北秦岭造山带内山间盆地,属于盆地外缘,并与鄂尔多斯盆地呈连续过渡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石炭系 二叠系 物源分析 汇水区
下载PDF
川口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与储集条件 被引量:58
14
作者 李文 柳益群 冯乔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55-158,共4页
通过对川口地区长6油层组的划分与对比,结合特征的岩相组合、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盆地古地理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及储层的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的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的环境演化代表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历史;曲流... 通过对川口地区长6油层组的划分与对比,结合特征的岩相组合、骨架砂体的几何形态、盆地古地理背景的综合分析,以及储层的岩性特征和孔隙结构的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的环境演化代表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历史;曲流河道砂体是区内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长61段和长62段是主力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特征 储集条件 长6油层组 油气 富集 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砂岩的古地温及成岩阶段 被引量:59
15
作者 柳益群 李文 冯乔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5-74,共10页
本文采用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磷灰石裂变径迹、伊利石结晶度、绿泥石多型及自生矿物的成岩变化等多种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砂岩所经历的最高古地温进行了测定和对比。中生代晚期本区古地温梯度为2.9—3.0℃/100m... 本文采用镜质体反射率、流体包裹体、磷灰石裂变径迹、伊利石结晶度、绿泥石多型及自生矿物的成岩变化等多种方法,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三叠统含油砂岩所经历的最高古地温进行了测定和对比。中生代晚期本区古地温梯度为2.9—3.0℃/100m,上三叠统在此期间进入有机质成熟阶段,开始生烃和运聚过程。含油砂岩段的古温度为88—110℃,油的生成和运移的温度为112—122℃。上三叠统上覆地层的剥蚀厚度为2465—2750m。含油砂岩段现埋深一般为400—1200m,埋深1900m左右温度达140℃,此深度带以下以产天然气为主,进入有机质超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温 成岩阶段 含油砂岩 鄂尔多斯盆地 油矿床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富县地区延长组-延安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被引量:63
16
作者 郭艳琴 李文 +2 位作者 陈全红 曹红霞 张道锋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8-224,共7页
原油族组成、碳同位素、饱和烃气相色谱及萜烷、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析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富县地区延长组-延安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相近,为低成熟-成熟原油。原油饱和烃含量在70%以上;碳同位素值偏轻,δ13C值一般小于-31‰;... 原油族组成、碳同位素、饱和烃气相色谱及萜烷、甾烷等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分析显示,鄂尔多斯盆地安塞-富县地区延长组-延安组原油地球化学特征相近,为低成熟-成熟原油。原油饱和烃含量在70%以上;碳同位素值偏轻,δ13C值一般小于-31‰;正构烷烃分布完整,呈单峰型,主峰碳为C17—C23。原油生物标志物特征是,五环萜烷含量高于三环萜烷,以C30-藿烷、C29-降藿烷为主,伽马蜡烷含量少;甾烷以C27-胆甾烷、C28-麦角甾烷及C29-谷甾烷为主,规则甾烷呈不对称“V”字型分布,C28-甾烷含量较低,C27-甾烷与C29-甾烷含量相近。原油和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比表明,长8—长4+5半深湖-深湖相腐泥-混合型泥岩是主要烃源岩。生物标志物特征显示原油具有一定的运移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同位素 饱和烃气相色谱 生物标志物 油源对比 安塞-富县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川口油田长6段油层组储集层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47
17
作者 李文 柳益群 冯乔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7-127,共11页
在分析陕西川口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的基础上,对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的环境演化代表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历史,曲流河道砂体是区内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浊沸... 在分析陕西川口油田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的基础上,对储集层的岩石学特征和成岩作用以及孔隙结构进行了研究。认为长6油层组的环境演化代表了浅水台地型三角洲逐渐转变为陆上平原的历史,曲流河道砂体是区内油气富集的有利相带。浊沸石、方解石、绿泥石的胶结、化学压实作用和浊佛石、长石的溶解作用是影响砂岩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孔隙的演化与盆地的演化密切相关。长6油层组及其上下层位构成了一套良好的生储盖组合,长61和62段是川口油田的主力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储集层 油气藏 富集规律
下载PDF
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早中期物源分析与沉积体系 被引量:47
18
作者 郭艳琴 李文 +2 位作者 胡友洲 庞日轩 张宝平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共4页
利用轻重矿物组合特征、古水流方向、砂岩岩石学特征、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空间展布及沉积构造特征等,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母岩类型、物源方向以及沉积体系进行研究。古流向参数表明,延长组沉积时期,沉积物... 利用轻重矿物组合特征、古水流方向、砂岩岩石学特征、水下分流河道砂体空间展布及沉积构造特征等,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母岩类型、物源方向以及沉积体系进行研究。古流向参数表明,延长组沉积时期,沉积物从盆地边部向中心搬运。根据轻重矿物组合划分出3个主要物源方向,即西、西南和东北方向。此外,根据古流向判断有南部的次要物源。母岩是盆地周缘的前寒武系石英岩、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变质岩和古生界的浅变质岩、碳酸盐岩和砂砾岩。陇东地区上三叠统延长组长8-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划分为:北东向吴旗-华池三角洲沉积体系和西部环县扇三角洲沉积体系,西南部镇原-泾川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和南部合水-固城川浊积扇沉积体系。在沉积体系划分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不同沉积体系的岩石学特征、砂体形态和沉积构造及各沉积体系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上三叠统延长组 古流向 物源分析 沉积体系 陇东地区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古生代早—中期物源分析 被引量:53
19
作者 陈全红 李文 +2 位作者 王亚红 金栓联 高永祥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28-634,共7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物源主要为太古界的中—深变质、强烈岩浆活动和混合岩化的复杂变质岩系及下元古界的一套变质火山岩—沉积岩系,在构造上具有稳定与活动的双重性。在不同物源影响区内,轻、重矿物组分特征也明显不同。镇原—庆阳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物源主要为太古界的中—深变质、强烈岩浆活动和混合岩化的复杂变质岩系及下元古界的一套变质火山岩—沉积岩系,在构造上具有稳定与活动的双重性。在不同物源影响区内,轻、重矿物组分特征也明显不同。镇原—庆阳地区的石英主要是棕色变质成因岩石,长石以碱性长石为主,母岩区为祁连—北秦岭造山带的太华群、秦岭群及宽坪群的变质石英砂岩、石英片岩、石英岩、花岗岩或花岗片麻岩等。综合分析,区内有3个不同的物源区,岩屑组成及重矿物组合在南、北物源分布区中明显不同,而且从盒8期青铜峡—固原断裂以西地区开始隆升,西部物源逐渐补给,并伴有火山活动。在REE配分模式上,南或西南物源的与海原地区的差异较大,与陇西古陆的一致,而且此物源的影响区距源区近,砂体厚度大,物性较好,山西组长石溶孔特别发育,并存在次生溶蚀型孔隙发育带,为最有利的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 早二叠世 轻矿物 重矿物 REE配分模式
下载PDF
苏里格庙气田碎屑岩储集层特征与天然气富集规律 被引量:50
20
作者 李文 魏红红 +3 位作者 马振芳 屈红军 刘锐娥 陈全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87-391,396,共6页
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山西组山 1、山 2段和石盒子组盒 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石英砂岩、砂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 ,其成分成熟度较好 ,结构成熟度中等 ,并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等成岩作用 ,发育次生溶蚀孔、原生残余粒间孔... 苏里格庙地区二叠系山西组山 1、山 2段和石盒子组盒 8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石英砂岩、砂屑石英砂岩和岩屑砂岩 ,其成分成熟度较好 ,结构成熟度中等 ,并经历了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溶解作用等成岩作用 ,发育次生溶蚀孔、原生残余粒间孔和晶间孔。根据物性参数、毛管压力曲线及孔隙组合关系等 ,将苏里格庙地区储层划分为 4种类型。研究发现 ,辫状河和曲流河河道砂坝、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辫状河三角洲和曲流河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是区内天然气的有利储集相带 ,并控制着高渗储层的分布 ,分选好、石英含量高、粒度较粗的石英砂岩是形成有利储层的基础 ,次生孔隙的发育是形成高渗储层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里格庙气田 碎屑岩 储集层 特征 天然气富集规律 成岩作用 孔隙结构 相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