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果树地下滴灌灌水技术田间试验研究 被引量:54
1
作者 马孝义 康绍忠 +3 位作者 王凤翔 胡笑涛 韩光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7-61,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埋深、孔径、孔距、防堵套长度的简易地下滴灌在定压供水条件下渗水量、管道水压分布和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结果表明,滴水管的出水量随时间呈幂函数下降,单孔出水量随孔径和孔距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地下滴灌的... 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了不同埋深、孔径、孔距、防堵套长度的简易地下滴灌在定压供水条件下渗水量、管道水压分布和土壤水分入渗规律。结果表明,滴水管的出水量随时间呈幂函数下降,单孔出水量随孔径和孔距的增大而显著增大;地下滴灌的灌水均匀度随孔径的增大、孔距的减小而降低;地下滴灌的土壤入渗宽度随孔径的增大、孔距的减小、埋深的减小而增大,入渗深度则相反;对渭北旱塬地区,现行的果树简易地下滴灌的管道埋深、孔径、孔距应分别为40cm,0.9mm,60~8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果树 灌水技术 产量 田间试验
下载PDF
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被引量:27
2
作者 张鑫 王纪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7-121,共5页
在分析和总结现有资料的基础上 ,对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量化方法的研究程度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分析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和涵义 ,并对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水资源 承载力 概念 量化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降解膜覆盖种植方式对夏玉米土壤养分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8
3
作者 周昌明 +2 位作者 谷晓博 银敏华 赵玺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3-142,112,共11页
采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设置平地全覆盖(M1)、垄沟半覆盖(M2)、连垄全覆盖(M3)与传统平地种植(CK)4种种植方式,通过2013—2014年2年夏玉米大田试验,分析降解膜覆盖下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变化、土壤硝态氮分布以及作物对养... 采用生物可降解地膜覆盖,设置平地全覆盖(M1)、垄沟半覆盖(M2)、连垄全覆盖(M3)与传统平地种植(CK)4种种植方式,通过2013—2014年2年夏玉米大田试验,分析降解膜覆盖下不同种植方式对土壤养分变化、土壤硝态氮分布以及作物对养分吸收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3种覆盖种植方式均提高了表层0~50 cm土壤养分,其中土壤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含量增加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处理下土壤0~200 cm平均硝态氮含量均在播种后20~60 d明显减少,且在不同时期硝态氮含量峰值随着播种后天数的增加逐渐向下运移;M1、M2和M3处理的植株体内氮素累积量与CK相比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播种后20~40 d累积量最多。3种覆盖处理2年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其中,M3氮素利用效率最高,比M1、M2处理分别提高了49.30%、33.10%。综合而言,覆盖降解膜有利于改善作物生长的水肥环境,促进作物对氮素的有效吸收,其中连垄全降解膜覆盖种植方式(M3)在保护土壤环境、提高耕作层土壤养分以及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等方面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生物降解膜 土壤硝态氮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降解膜覆盖对油菜根系、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5
4
作者 谷晓博 +2 位作者 银敏华 杜娅丹 周昌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84-193,共10页
通过2 a田间试验设置普通地膜覆盖(PM)、生物降解膜覆盖(JM)和露地对照(CK)3个处理,系统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地下5 cm和25 cm深度处的土壤温度、0~100 cm土壤储水量、冬油菜生长状况、根系形态特征、产量、品质及水分... 通过2 a田间试验设置普通地膜覆盖(PM)、生物降解膜覆盖(JM)和露地对照(CK)3个处理,系统分析和比较了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地下5 cm和25 cm深度处的土壤温度、0~100 cm土壤储水量、冬油菜生长状况、根系形态特征、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播种后150 d前,PM和JM处理的增温保墒效果相当,均显著大于CK(P〈0.05),在播种后150 d后,生物地膜逐渐降解,其增温保墒效果显著低于PM(P〈0.05);JM处理冬油菜不同生育期的株高、叶面积指数、地上部干物质量和成熟期不同深度处的主根直径与PM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都显著大于CK(P〈0.05),冬油菜分枝数、主花序和分枝花序的角果数、籽粒数也表现出相同的特点。与PM处理相比,JM处理更能促进冬油菜主根下扎,有效增加20~30 cm土壤深度的侧根质量密度。JM处理的节水增产效果与PM无显著差异(P〉0.05),2种地膜覆盖下冬油菜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显著大于CK(P〈0.05),PM和JM处理2 a冬油菜的平均产量和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比CK增加45.91%、37.02%和81.68%、53.86%;与PM处理相比,JM处理还能有效降低油菜籽粒中对人体健康不利的芥酸和硫苷含量。从应用效果来看,JM可以代替PM应用于冬油菜的种植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降解膜 主根形态 侧根分布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土壤空气压力影响下的非饱和入渗格林-安姆特模型 被引量:38
5
作者 费良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3-736,共4页
利用自制的入渗仪测定了土壤入渗过程中被禁锢的土壤空气压力大小及变化以研究禁锢土壤空气压力对非饱和土壤入渗水流的阻碍作用。通过自由入渗与恒定土壤空气压力入渗试验结果对比得出,研究入渗问题必须考虑禁锢土壤空气压力的影响作... 利用自制的入渗仪测定了土壤入渗过程中被禁锢的土壤空气压力大小及变化以研究禁锢土壤空气压力对非饱和土壤入渗水流的阻碍作用。通过自由入渗与恒定土壤空气压力入渗试验结果对比得出,研究入渗问题必须考虑禁锢土壤空气压力的影响作用。本文利用自由入渗试验、恒定土壤空气压力入渗试验和土壤水力性能试验结果,给出了禁锢土壤空气压力影响下的格林-安姆特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入渗 恒定土壤空气压力入渗 禁锢土壤空气压力 格林-安姆特模型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夏玉米根系生长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0
6
作者 银敏华 +3 位作者 徐袁博 周昌明 张天乐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138,共10页
基于2季夏玉米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尿素(纯氮0、80、160、240 kg/hm^2,基追比为2∶3;记为N0、N80、N160、N240)和控释氮肥(纯氮0、60、120、180、240 kg/hm^2,一次性基施;记为K0、K60、K120、K180、K_240)运筹对夏玉米根系生长、产量及... 基于2季夏玉米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尿素(纯氮0、80、160、240 kg/hm^2,基追比为2∶3;记为N0、N80、N160、N240)和控释氮肥(纯氮0、60、120、180、240 kg/hm^2,一次性基施;记为K0、K60、K120、K180、K_240)运筹对夏玉米根系生长、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分布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尿素和施用控释氮肥的夏玉米整根各参数均表现为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其中处理N160和处理K120的根系各项指标较高,且根长比根表面积和产量的拟合效果更优,更能反映不同氮肥运筹间产量的差异。与尿素相比,控释氮肥各处理土壤硝态氮累积量与作物需肥规律吻合较好,收获后0~200 cm土层硝态氮含量变幅较小,且硝态氮峰值所在土层深度较浅。2种氮肥中,处理N160与处理K120的籽粒产量、氮收获指数和氮素利用效率较高。其中处理K120的节肥增效潜力显著,其2季夏玉米平均氮收获指数和氮素利用效率分别较处理N160提高5.38%和4.96%,是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氮肥运筹 根系生长 硝态氮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下载PDF
黄土高原区滴灌枣树作物系数和需水规律试验 被引量:34
7
作者 胡永翔 张莹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7-91,79,共6页
根据2009年陕西省米脂县孟岔试验站观测的气象资料,使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作物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通过实测取得了充分供水条件下枣树各生育阶段作物需水量。其中,萌芽展叶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 根据2009年陕西省米脂县孟岔试验站观测的气象资料,使用FAO 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了作物生育期内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通过实测取得了充分供水条件下枣树各生育阶段作物需水量。其中,萌芽展叶期、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的作物需水量分别为68.1、117.4、224.4、66.2 mm;计算了黄土高原地区枣树各生育阶段的作物系数,分别为萌芽展叶期0.496、开花坐果期0.681、果实膨大期1.262、果实成熟期0.944。建立了作物系数与叶面积指数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二次曲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枣树 需水量 作物系数
下载PDF
均质土壤积水入渗的气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 被引量:30
8
作者 林性粹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88-93,共6页
在水平畦灌及暴雨径流形成过程中,大流量、快速推进的水流将使土壤内空气来不及排出而受到压缩,从而对入渗水流产生阻力,使入渗能力下降;并对积水入渗过程中土壤气阻的减渗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依据实验结果,讨论了多因素条件下单... 在水平畦灌及暴雨径流形成过程中,大流量、快速推进的水流将使土壤内空气来不及排出而受到压缩,从而对入渗水流产生阻力,使入渗能力下降;并对积水入渗过程中土壤气阻的减渗机理进行了实验研究。依据实验结果,讨论了多因素条件下单一均质土壤及不同质地均质土壤积水入渗过程中气阻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入渗的影响,这种影响对指导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措施等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空气阻力 积水入渗 减渗效应 均质土壤 水土保持
下载PDF
覆盖模式对农田土壤环境与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33
9
作者 银敏华 +3 位作者 徐袁博 张天乐 谷晓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7-135,227,共10页
基于2年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平作不覆盖(CK)、垄覆普通塑料地膜(M1)、垄覆普通塑料地膜至拔节期揭膜(M2)、垄覆生物降解膜(M3)和垄覆液态地膜(M4)5种覆盖模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及冬小麦生物量累积、生育进... 基于2年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平作不覆盖(CK)、垄覆普通塑料地膜(M1)、垄覆普通塑料地膜至拔节期揭膜(M2)、垄覆生物降解膜(M3)和垄覆液态地膜(M4)5种覆盖模式对农田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和土壤养分及冬小麦生物量累积、生育进程、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覆普通塑料地膜、生物降解膜和普通塑料地膜至拔节期揭膜均具有一定的保墒作用,而垄覆液态地膜的保墒性则较差。连续2年试验后,各处理耕层(0-40 cm)土壤养分含量均较播前有所减少,其中处理M2和M3有机质含量较高,而处理M1最低。与对照相比,覆盖处理可明显增加冬小麦生长前中期土壤温度,促进冬小麦出苗、拔节及地上部生物量累积,同时能提高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其中,处理M2和M3的增加幅度最大,与处理CK相比,其2年平均产量分别提高25.93%和25.24%,平均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27.86%和27.44%,平均肥料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5.94%和25.23%,且二者无显著差异,是陕西关中地区缓解残膜污染合理有效的冬小麦覆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覆盖模式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土壤养分 产量
下载PDF
遥感监测土壤含水率模型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智韬 +1 位作者 杨江涛 常庆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52-156,F0002,共6页
土壤含水率是决定农作物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该文通过对2003年10月到2005年3月宝鸡峡二支渠灌区的土壤含水率进行实地调查,并对TM5和TM7波段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再与参考点归一化土壤湿度指数求差后,建立遥感影像对土壤含水率的监... 土壤含水率是决定农作物产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该文通过对2003年10月到2005年3月宝鸡峡二支渠灌区的土壤含水率进行实地调查,并对TM5和TM7波段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再与参考点归一化土壤湿度指数求差后,建立遥感影像对土壤含水率的监测模型。并以2005年6月28日遥感影像为例,用建立的模型对土壤含水率进行定量反演。结果表明,反演精度可达80%以上,反演效果最好的土壤深度是0~40cm。应用此归一化土壤湿度指数模型监测土壤含水率,可以满足灌区大范围宏观监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归一化土壤湿度指数 干旱监测
下载PDF
不同灌溉制度对覆膜春玉米的耗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1
作者 刘玉洁 +2 位作者 潘韬 翟禄兴 杜子龙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7-72,共6页
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和灌水次数处理下覆膜玉米的耗水规律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定额相同时,灌水次数的变化对产量有较大影响;灌溉次数较多的处理土壤平均含水率波动幅度较小,土壤水分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相同的灌水次数下... 研究了不同灌水定额和灌水次数处理下覆膜玉米的耗水规律和产量,试验结果表明:灌溉定额相同时,灌水次数的变化对产量有较大影响;灌溉次数较多的处理土壤平均含水率波动幅度较小,土壤水分能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范围。相同的灌水次数下,适当增加灌溉定额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作物产量,但超过一定值之后,产量并无显著提高。玉米的耗水量随着灌溉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玉米在拔节-抽雄、抽雄-乳熟期的耗水量最大,对水分亏缺最敏感,是需水关键期。水分利用效率随着灌溉量的增加而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溉 玉米 灌溉制度 耗水规律 产量
下载PDF
地膜覆盖灌水对土壤水分变化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范兴科 +1 位作者 樊惠芳 周亚娟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45-47,共3页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和保墒的作用 ,是旱作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渠灌区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后 ,试验表明 ,地膜覆盖灌水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区域内土壤温度 ,而且 ,具有节水、灌水均匀度高和增产等特点 ,研究得出 ,田间土壤水分利用率呈现出冬... 地膜覆盖具有增温和保墒的作用 ,是旱作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在渠灌区应用地膜覆盖技术后 ,试验表明 ,地膜覆盖灌水技术不但能够提高区域内土壤温度 ,而且 ,具有节水、灌水均匀度高和增产等特点 ,研究得出 ,田间土壤水分利用率呈现出冬灌露地小麦 <无冬灌露地小麦 <旱地小麦 <覆盖小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覆盖灌水技术 节水 水分生产函数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资源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27
13
作者 武荣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3年第4期139-144,150,共7页
水资源综合评价对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水贫困指数为基础,建立了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资源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中国主要流域和分区的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水资源综合评价对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水贫困指数为基础,建立了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水资源安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对中国主要流域和分区的水资源安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黄河、海河、淮河和长江流域水资源贫困指数较小,开发潜力较小,其它流域和分区水资源贫困指数较大,有一定的开发潜力。经对比分析表明,评价结果与事实基本相符,说明本文建立的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是可靠有效的,能为水资源规划、跨流域调水和水利工程运行提供较可靠的水文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安全 水贫困指数 评价指标 层次分析法 模糊评价模型
下载PDF
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杜利 +2 位作者 陈朋朋 王凯瑜 昱鹏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9,14,共7页
为探究不同农田残膜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T0(0)、T1(90 kg/hm2)、T2(180 kg/hm2)、T3(360 kg/hm2)和T4(720 kg/hm2)5个残膜水平,研究不同残膜量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生物量、土壤水分及抗逆性指标的影响... 为探究不同农田残膜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方法,设置T0(0)、T1(90 kg/hm2)、T2(180 kg/hm2)、T3(360 kg/hm2)和T4(720 kg/hm2)5个残膜水平,研究不同残膜量对玉米主要生育期生物量、土壤水分及抗逆性指标的影响,首次提出根重比概念,并采用Logistic生长模型定量分析不同残膜量对玉米不同生育期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残膜导致收获后各处理土壤容重较对照(T0)增加2.03%~5.41%,土壤孔隙度降低2.36%~6.76%,土壤水分下渗速度减慢;残膜量与玉米株高呈负相关关系,T0株高较T1、T2、T3、T4提高了10.40%~35.22%;玉米生育前期的根系干重、根重比、地上部干重受残膜量影响显著;残膜使玉米植株生长发育受到胁迫,残膜量越大,叶片中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越高。可见,农田残膜通过增大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从而阻碍土壤水分入渗,减弱土壤保水能力,进而胁迫玉米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膜 玉米 土壤容重 干物质积累 根重比 抗逆性指标
下载PDF
集雨模式对农田土壤水热状况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15
作者 银敏华 +3 位作者 张天乐 徐袁博 谷晓博 王星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94-203,211,共11页
基于2 a田间试验数据,对比研究了不覆盖(CK)、垄覆白膜沟不覆盖(M1)、垄不覆盖沟覆秸秆(M2)、垄覆白膜沟覆秸秆(M3)和垄覆黑膜沟覆秸秆(M4)5种集雨模式对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覆盖集雨措施... 基于2 a田间试验数据,对比研究了不覆盖(CK)、垄覆白膜沟不覆盖(M1)、垄不覆盖沟覆秸秆(M2)、垄覆白膜沟覆秸秆(M3)和垄覆黑膜沟覆秸秆(M4)5种集雨模式对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垄沟覆盖集雨措施可显著提高土壤贮水量、土壤含水率及土壤储水亏缺补偿度(P<0.05),其中全程覆盖处理(M3和M4)优于单一覆盖处理(M1和M2),垄覆黑膜处理(M4)优于垄覆白膜处理(M3)。黑色地膜较白色地膜可显著降低膜下(除表层)土壤温度(P<0.05);沟内覆秸秆较沟内无覆盖可有效改善根层土壤温度。M4处理较优的水热条件可显著提高玉米经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P<0.05),其2 a平均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处理CK提高30.90%和57.49%,是陕西关中地区合理有效的集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雨模式 土壤水分 土壤温度 夏玉米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揭膜时期和施氮量对陕西关中地区夏玉米生理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5
16
作者 蒋耿民 周乾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65-1072,共8页
为了探明陕西省关中地区覆膜玉米生理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最佳揭膜时期和施氮量,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本试验以关中地区覆膜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揭膜时期(拔节抽雄期揭膜、抽雄期揭膜、全生育期覆膜)和3个施氮... 为了探明陕西省关中地区覆膜玉米生理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同步提高的最佳揭膜时期和施氮量,制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本试验以关中地区覆膜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设置3个揭膜时期(拔节抽雄期揭膜、抽雄期揭膜、全生育期覆膜)和3个施氮量(N 0、120、240 kg/hm2),研究了揭膜和氮肥互作对玉米生理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揭膜和施氮量均显著影响玉米生理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但两者的互作效应不显著。在3 个施氮水平下,与全生育期覆膜处理相比,抽雄期揭膜可通过改善根际土壤气热条件,提高根系活力,从而增加夏玉米株高、叶面积和地上部干物质量,提高了叶片净光合速率,降低了叶片丙二醛含量,获得较优的穗部性状和较高的籽粒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而拔节抽雄期揭膜处理与全生育期覆膜处理之间无明显差异。当揭膜时期相同时,施氮处理的夏玉米生理生长、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指标均优于不施氮处理,而高氮和低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叶片净光合速率、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减少趋势,叶片丙二醛含量呈现增加趋势。综合考虑产量、水氮高效利用、环境等综合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陕西关中地区覆膜玉米的适宜揭膜时期为抽雄期、适宜的施氮量为N120 kg/hm2,其籽粒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为11362 kg/hm2和34 kg/(hm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揭膜时期 施氮量 生长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夏玉米
下载PDF
膜上灌水技术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刘玉洁 +1 位作者 芳红 费良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60-63,共4页
该文依据膜上灌水技术室内外试验数据,分析探讨了膜上灌水对作物生长要素中土壤水、肥、气、热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上灌水技术与传统的沟畦灌相比,地膜覆盖灌水法在减少地面蒸发,实现节水的同时,可调节土壤温度,减少灌溉水的深... 该文依据膜上灌水技术室内外试验数据,分析探讨了膜上灌水对作物生长要素中土壤水、肥、气、热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膜上灌水技术与传统的沟畦灌相比,地膜覆盖灌水法在减少地面蒸发,实现节水的同时,可调节土壤温度,减少灌溉水的深层渗漏和保持土壤肥力,提高了水分利用率,增加作物产量。膜上灌水不仅节约用水,同时也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了适宜的根部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上灌水 节水 生态环境效应
下载PDF
膜孔灌溉条件下入渗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范兴科 马孝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4-58,共5页
对重粉质粘土进行了 4种孔径的膜孔灌水及垂直一维入渗试验 ,观测了膜孔点源入渗过程中的累积入渗水量、水平湿润范围及速度、点源下渗速度等。结果表明 ,膜孔点源累积入渗水量符合考斯加可夫模型 ,并且得出了膜孔直径与入渗系数、入渗... 对重粉质粘土进行了 4种孔径的膜孔灌水及垂直一维入渗试验 ,观测了膜孔点源入渗过程中的累积入渗水量、水平湿润范围及速度、点源下渗速度等。结果表明 ,膜孔点源累积入渗水量符合考斯加可夫模型 ,并且得出了膜孔直径与入渗系数、入渗指数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孔灌溉 点源入渗 重粉质粘土 入渗参数
下载PDF
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冬油菜产量与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23
19
作者 谷晓博 +3 位作者 黄鹏 杜娅丹 方恒 陈朋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3-123,共11页
为确定中国西北地区冬油菜适宜的种植方式及其施氮量,该文通过3 a田间试验,在垄沟集雨(ridge film mulching and furrow planting,RFMF)和传统平作(flat planting,FP)2种种植方式下设置6个施氮量:0、60、120、180、240和300 kg/hm^2(以N... 为确定中国西北地区冬油菜适宜的种植方式及其施氮量,该文通过3 a田间试验,在垄沟集雨(ridge film mulching and furrow planting,RFMF)和传统平作(flat planting,FP)2种种植方式下设置6个施氮量:0、60、120、180、240和300 kg/hm^2(以N计,下同),分别记为N0、N60、N120、N180、N240和N300,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冬油菜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FP相比,RFMF能显著提高冬油菜收获时的地上部干物质量(aboveground dry matter,ADM)、氮素累积吸收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氮肥偏生产力(nitrogen partial factor productivity,NPFP),并显著降低其耗水量(evapotranspiration,ET)。相同ET下,RFMF方式下冬油菜的籽粒产量和WUE均高于FP。RFMF方式下,在0~240 kg/hm^2施氮范围内,冬油菜的ADM、氮素累积吸收量、籽粒产量和WUE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超过240 kg/hm^2,ADM和氮素累积吸收量不再显著变化,而ET显著增加,籽粒产量和WUE显著降低。2种种植方式下,冬油菜的氮肥农学利用率(nitrogen agronomic efficiency,NAE)、生理利用率(nitrogen physiological efficiency,NPE)和吸收利用率(nitrogen recovery efficiency,NRE)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先增后降,且基本在N180处理最大;冬油菜的NPFP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RFMF方式下,N240处理冬油菜的NAE、NPE、NRE和NPFP与N180处理无显著差异;且N240处理冬油菜的籽粒产量和净效益最高,3a平均为3 002 kg/hm^2和9 538元/hm^2;FP方式下,N180处理冬油菜的籽粒产量和净效益最高,3 a平均为2 291 kg/hm^2和7 498元/hm^2;2种种植方式的最高产量和净效益相比,RFMF可分别提高31.0%和27.2%。综上,在西北地区RFMF可应用于冬油菜的栽培,且适宜施氮量为24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 栽培 种植方式 施氮量 籽粒产量 水氮利用效率 冬油菜
下载PDF
垄覆黑膜沟覆秸秆促进夏玉米生长及养分吸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银敏华 +3 位作者 Yang Yang 徐袁博 张天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122-130,共9页
针对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年际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衡的气候特点,探究更为有效的农田集雨模式以实现农业的稳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通过2 a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不覆盖(CK)、垄覆白膜沟不覆盖(M1)、垄不覆盖沟覆秸秆(M2)、垄覆白... 针对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年际变率大、年内分配不均衡的气候特点,探究更为有效的农田集雨模式以实现农业的稳产高效和可持续发展。通过2 a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不覆盖(CK)、垄覆白膜沟不覆盖(M1)、垄不覆盖沟覆秸秆(M2)、垄覆白膜沟覆秸秆(M3)和垄覆黑膜沟覆秸秆(M4)5种集雨模式对夏玉米生长、养分吸收利用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硝态氮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地上部生物量随生育进程的动态变化符合Logistic生长模型。处理M4地上部生物量理论最大值最高,快速生长持续时间最长,根系最发达;夏玉米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且覆盖条件下,根长分布呈浅根化趋势。覆盖秸秆可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不同集雨模式下土壤硝态氮峰值所在土层深度存在差异,其中处理M3和M4硝态氮入渗较深,但其峰值仍保持在200 cm土层内,不会产生深层渗漏。夏玉米各器官中养分累积量表现为果>叶>茎>根(其中K素累积量为茎略大于叶)。2 a中各覆盖处理夏玉米植株氮、磷和钾吸收效率及肥料偏生产力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其中处理M4的平均肥料偏生产力分别较处理M1、M2和M3提高8.37%、14.93%和3.74%。综合分析,全程微型聚水覆盖(M3和M4)尤其是垄覆黑膜沟覆秸秆可较好的促进植株生长及养分吸收,同时能维持地力,具有较大的增效潜力。该研究可为干旱半干旱地区改善集雨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生产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秸秆 集雨模式 夏玉米 根系生长 有机质 养分吸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