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9
1
作者 张守民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874-2876,共3页
目的分析并探讨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以及患者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恢复,为治疗及预防尖锐湿疣、降低其复发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4例尖锐湿疣患者,... 目的分析并探讨尖锐湿疣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细胞免疫功能的相关性,以及患者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的免疫功能恢复,为治疗及预防尖锐湿疣、降低其复发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4例尖锐湿疣患者,分析其HPV感染及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同期选择80名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患者接受电灼术清除疣体以及卡介菌多糖核酸肌内注射治疗后,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比较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差异;采用核酸快速杂交基因分型试剂对尖锐湿疣患者HPV感染进行检测,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尖锐湿疣患者CD3+、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值分别为(59.70±10.10)%、(33.10±9.20)%、1.19±0.28,显著低于健康成人组的(69.40±8.30)%、(44.20±10.30)%、1.67±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4例尖锐湿疣患者脱落细胞样本中,共检出HPV-DNA119例,阳性率为95.97%,其中,HPV6阳性率最高为47.06%;119例HPVDNA阳性的尖锐湿疣患者经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后,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以及CD4+/CD8+比值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而CD8+T淋巴细胞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失衡随疾病进程而日趋明显,导致HPV发生免疫逃逸,易引起尖锐湿疣的复发,经卡介菌多糖核酸等免疫调节剂治疗尖锐湿疣,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人乳头状瘤病毒 细胞免疫
原文传递
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特异性IgE及过敏原检测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禹卉千 朱钵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77-778,共2页
关键词 荨麻疹 慢性 IGE 过敏原检测
下载PDF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序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8
3
作者 俞晨 顾恒 +2 位作者 张开明 王刚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评价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序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221例轻度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进行2个阶段的治... 目的:评价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序贯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设计,共纳入符合入选标准的221例轻度寻常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进行2个阶段的治疗。起始治疗阶段4周,3组均外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每日1次;维持治疗阶段8周,A组(序贯治疗组)予外用卡泊三醇软膏,B组(单药治疗组)予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C组(对照组)予尿素软膏。3组总疗程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后4周、8周及12周进行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判定。结果:共184例患者完成所有疗程。起始阶段,使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治疗4周后,3组银屑病皮损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及瘙痒程度评分均明显改善(P均<0.05)。维持阶段,继续治疗8周后,A组和B组PASI评分及QOL评分均得到进一步改善,但PASI评分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达到PASI75及PASI50改善率与B组相似(P>0.05),但达PASI90的改善率低于B组(P<0.05);C组PASI评分及QOL评分较治疗4周时加重,维持治疗效果明显低于A组和B组(P<0.05)。3组治疗对瘙痒评分均有进一步改善,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起始阶段及维持治疗阶段均未发生与研究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联合卡泊三醇软膏序贯治疗轻度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确切,且在维持阶段治疗中可进一步缓解症状,防止病情反复,与持续使用卡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疗效相似,安全可靠,更适用于长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性银屑病 序贯治疗 卡泊三醇倍他米松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修护霜对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雪莉 +7 位作者 旭阳 张守民 禹卉千 邓丽娜 丽娜 郑颖娜 尹光文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00-1102,共3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 FGF)联合雅漾活泉修护霜(ACRSC)对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创面的影响。方法 66例痤疮瘢痕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ACRSC组(B组)和rb FGF与ACRSC联合治疗组(C组),均采用MCL30铒点阵激光(德国阿司克莱...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 FGF)联合雅漾活泉修护霜(ACRSC)对点阵激光治疗痤疮瘢痕术后创面的影响。方法 66例痤疮瘢痕患者分为对照组(A组)、ACRSC组(B组)和rb FGF与ACRSC联合治疗组(C组),均采用MCL30铒点阵激光(德国阿司克莱)治疗,创面皮肤出现少量渗血、渗液即终止,共治疗3次,间隔时间为2个月。术后所有患者均使用雅漾活泉喷雾冷敷创面,3次/d,每次20min。对照组于点阵激光治疗后未再使用药物;ACRSC组术后第3天起在皮损处外用使用ACRSC,1次/d,共1个月。联合治疗组于点阵激光治疗后4h后皮损部位使用rb FGF,3次/d至痂皮完全脱落,术后第3天开始在皮损处外用ACRSC,1次/d,共1个月。随访由两位主治医师接诊,分别于激光术后第3,7,14,30,60天评估患者的红肿时间、渗出时间、脱痂时间、红斑持续时间和患者的满意度,结合患者术前术后照片及临床问卷调查资料共同判定疗效。结果所有受试者未见色素减退、感染及瘢痕增生等不良反应。ACRSC组红肿、渗出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2.96±1.34)d vs(3.26±1.43)d,(2.09±0.59)d vs(2.45±0.65)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2.72±1.31)d vs(3.26±1.43)d,(1.99±0.63)d vs(2.45±0.65)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在脱痂时间和红斑持续时间上两两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b FGF联合ACRSC能够加速点阵激光术后创面的愈合,减少红斑及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 瘢痕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治疗结果
下载PDF
高能中波紫外线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白癜风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鸿伟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45-446,共2页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用304nm高能中波紫外线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90例白癜风患者,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90例白癜风患者均来自于我科门诊。入选标准:符合白癜风的诊断标准,近1个月内未进行过系统性或... 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们用304nm高能中波紫外线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90例白癜风患者,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临床资料:90例白癜风患者均来自于我科门诊。入选标准:符合白癜风的诊断标准,近1个月内未进行过系统性或局部治疗。排除标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克莫司软膏 中波紫外线 局部治疗 白癜风 疗效观察 高能 诊断标准 2009年
原文传递
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1560例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守民 +2 位作者 王豫平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01-202,共2页
目的评价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不同年龄段鲜红斑痣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美国Candela公司生产的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1560例,根据患者年龄、皮损类型等采用不同参数进行激光照射治疗。结果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 目的评价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不同年龄段鲜红斑痣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美国Candela公司生产的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1560例,根据患者年龄、皮损类型等采用不同参数进行激光照射治疗。结果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总有效率为76.73%(1197/1560),疗效与患者年龄、皮损类型等因素关系密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耐受性好。结论595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鲜红斑痣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红斑痣 激光治疗 脉冲染料 临床研究 不良反应发生率 患者年龄 激光照射治疗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肠造口患者个人掌控感对其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 被引量:15
7
作者 韩雪娜 雯雯 +3 位作者 高俊茹 刘蕊 杨富国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58-60,89,共4页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个人掌控感对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方法2021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造口门诊就诊的182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个人掌控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肠造口... 目的探讨肠造口患者个人掌控感对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的影响。方法2021年3-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造口门诊就诊的182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个人掌控感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得分为(76.24±16.83)分、个人掌控感得分为(20.68±2.47)分;多因素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造口术后时间、个人掌控感、领悟社会支持为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的主要影响因素(均P<0.05),共解释总变异量的43.5%。结论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医护人员应多关注家庭人均月收入较低、造口术后时间短的肠造口患者,可通过提高其个人掌控感、社会支持水平,从而促进自我照护行为执行意向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造口 自我照护 执行意向 个人掌控感 领悟社会支持
下载PDF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与红蓝光治疗中重度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8
作者 任杰 代永霞 +1 位作者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7,共3页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瘢痕等皮损,发病率... 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青少年的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与雄激素、皮脂分泌增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及遗传等因素有关。常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囊肿、结节及瘢痕等皮损,发病率高。目前治疗痤疮的方法很多,包括口服及外用药物、中医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光动力 疗效
下载PDF
老年患者梅毒感染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雪源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958-1959,1977,共3页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梅毒感染分布以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提供相关建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10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梅毒抗体阳性患者共85例,梅毒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同时对阳性患者所患疾病类型、诊疗历... 目的研究探讨老年梅毒感染分布以及影响因素,为临床预防和控制提供相关建议。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2年10月医院住院部收治的老年梅毒抗体阳性患者共85例,梅毒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进行检测,同时对阳性患者所患疾病类型、诊疗历史以及所占比例、既往职业等进行详细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ELISA方法检出梅毒抗体阳性为81例,使用TRUST进行复检,检出阳性68例,在综合判断以及TPPA确证总阳性患者为75例;所有经TPPA确证试验阳性患者ELISA法OD值为(1.825±0.714)。结论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对此类病患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但同时还需要了解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对患者病史、生活史和接触史等进行统计,以此来综合分析判断,提高诊断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梅毒血清 阳性感染 研究分析
原文传递
接触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琦 禹卉千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0-844,共5页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发生的炎症反应;斑贴试验作为诊断接触性皮炎的金标准,有助于明确皮肤可疑致敏原。特应性皮炎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炎及... 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质后发生的炎症反应;斑贴试验作为诊断接触性皮炎的金标准,有助于明确皮肤可疑致敏原。特应性皮炎也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最基本的特征是皮肤干燥、慢性湿疹样皮炎及剧烈瘙痒,常伴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关于接触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论,而在近几年逐渐被皮肤科专家重视,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对接触性皮炎与特应性皮炎之间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患病率、常见致敏原等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触性皮炎 特应性皮炎 研究进展
下载PDF
810nm半导体激光脱毛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1
作者 胡光珍 禹卉千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36-637,共2页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脱毛的效果,分析其疗效、治疗次数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MeDiostar半导体激光脱毛机对169例患者共203个部位进行治疗,波长810nm,光斑直径12mm,能量密度在25-40J/cm^2。之间,脉宽54—100ms,治疗间隔2-... 目的观察半导体激光脱毛的效果,分析其疗效、治疗次数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MeDiostar半导体激光脱毛机对169例患者共203个部位进行治疗,波长810nm,光斑直径12mm,能量密度在25-40J/cm^2。之间,脉宽54—100ms,治疗间隔2-3个月。结果173个部位治疗1-6次后痊愈,痊愈率为85、3%,16个部位治疗7-9次痊愈,有效率为97、6%;疗效与治疗次数密切相关;各部位治疗次数及能量均不相同。结论半导体激光脱毛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脱毛
下载PDF
卡泊三醇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周福波 +12 位作者 张承丽 罗莉 付萌 赵小东 王胜春 王琳 春英 高天文 王刚 林碧雯 冯峥 建国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841-843,共3页
寻常性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以鳞屑性红斑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制不清,治疗较为困难。紫外线光疗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线治疗手段,特别是311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的广泛应用,极大推进了银屑病的治疗。
关键词 中波紫外线治疗 窄谱中波紫外线 寻常性银屑病 卡泊三醇软膏 平行对照 多中心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随机
原文传递
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3
作者 徐玉萍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07-608,共2页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病情顽固,治疗棘手。他克莫司软膏是新型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属大环内酯类外用免疫调节剂,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病。我科于2007年6月-2008年4月应用0.03%他克莫司... 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依赖性皮炎病情顽固,治疗棘手。他克莫司软膏是新型非激素类抗炎药物,属大环内酯类外用免疫调节剂,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白癜风等皮肤病。我科于2007年6月-2008年4月应用0.03%他克莫司软膏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135例。现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炎 糖皮质激素依赖性 他克莫司
下载PDF
光电协同技术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疗效观察及定量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张琦 禹卉千 +4 位作者 吴华娟 邓丽娜 云飞 金花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光电协同技术对面部敏感性皮肤的治疗效果及客观定量评价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Goffin评分及乳酸试验确诊22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并进行低能量强脉冲光联合射频治疗,3~4周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用VISIA皮肤检测仪及CK无... 目的观察光电协同技术对面部敏感性皮肤的治疗效果及客观定量评价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Goffin评分及乳酸试验确诊22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并进行低能量强脉冲光联合射频治疗,3~4周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用VISIA皮肤检测仪及CK无创皮肤测试仪分别检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5次后皮肤主观特征及生理指标的变化,对比观察并计算统计学差异。结果强脉冲光联合射频治疗5次后,患者诉主观症状较前明显改善。VISIA皮肤检测仪结果显示,5次治疗后患者面部炎症反应较前明显改善,患者满意度较高。CK无创皮肤测试仪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皮肤红斑值、经皮水丢失量(TEWL)、pH值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皮肤含水量增加,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黑素值、皮脂含量有所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光电协同技术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安全性高,对主观症状及炎症反应等效果显著,同时患者皮肤屏障功能明显改善,可作为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敏感性 面部 光电协同技术 疗效观察 皮肤屏障功能
下载PDF
浅部真菌病668例病原菌种类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丽娜 张守民 +5 位作者 刘鸿伟 高丽 雷东春 禹卉千 建国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9-260,299,共3页
目的分析我地区浅部真菌病致病菌及菌种构成情况。方法通过对近2年我院浅部真菌病患者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培养及真菌鉴定,鉴定到种。结果 1 600份临床送检标本,668份直接涂片镜检阳性,阳性率41.75%,其中甲真菌病214例、体癣176... 目的分析我地区浅部真菌病致病菌及菌种构成情况。方法通过对近2年我院浅部真菌病患者临床送检标本进行直接镜检、培养及真菌鉴定,鉴定到种。结果 1 600份临床送检标本,668份直接涂片镜检阳性,阳性率41.75%,其中甲真菌病214例、体癣176例、足癣166例、手癣78例;将阳性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共培养分离207株致病菌,培养阳性率30.98%,其中红色毛癣菌居首位,须癣毛癣菌第2位,犬小孢子菌居第3位。结论河南地区浅部真菌病主要为甲真菌病、体癣、足癣,致病菌种以红色毛癣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部真菌病 病原真菌 红色毛癣菌 皮肤癣菌
下载PDF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特点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武 雪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4期105-106,106,共2页
目的初步了解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选取169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带状疱疹不同发病部位、表现类型、受累面积PHN的发生情况,并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PH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69例带状疱疹患者中,带状... 目的初步了解带状疱疹的临床特征及风险因素。方法选取169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带状疱疹不同发病部位、表现类型、受累面积PHN的发生情况,并运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PHN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169例带状疱疹患者中,带状疱疹发生于头面部、胸背部、腰腹部、四肢的患者PHN的发生率分别为30.65%、45.31%、60.71%和40.00%。依据皮疹表现类型分组,顿挫型、红斑丘疹型、大疱血疱型、播散型PHN发生率分别为2例(40.00%),50例(35.46%),18例(90.00%),1例(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8,P<0.001);进一步按照受累面积三九分法,>5%组PHN发生率达93.75%,显著高于≤3%和3%~5%组(χ2=38.19,P<0.001)。进一步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皮疹类型及受累面积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年龄、受累体表面积>5%和大疱血疱型带状疱疹是其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 神经痛 PHN 水痘
下载PDF
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寻常痤疮 被引量:10
17
作者 段紫钰 +5 位作者 张守民 雪莉 宋静卉 刘鸿伟 禹卉千 王建波 《中国实用医刊》 2017年第6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面部寻常痤疮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试验组面部寻常痤疮患者接受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为口服丹参酮胶囊和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 目的探讨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面部寻常痤疮患者1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试验组面部寻常痤疮患者接受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为口服丹参酮胶囊和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对照组面部寻常痤疮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方法同试验组,对比两组痤疮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面部寻常痤疮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00%)明显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蓝光联合药物治疗面部寻常痤疮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红蓝光治疗面部寻常痤疮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蓝光 寻常痤疮 丹参酮胶囊 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
原文传递
致病性着色真菌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王端礼 若瑜 +6 位作者 王爱平 王晓红 万喆 白凤菊 朱钵 张日铭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29-230,T002,共3页
关键词 真菌 致病性 着色真菌 生态学
原文传递
308nm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疗效评价 被引量:9
19
作者 +4 位作者 王豫平 尹光文 钱革 张守民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评价308 nm准分子紫外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进展期和34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损行308 nm准分子紫外光治疗,共照射30次。结果:进展期和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2.14%、73.52%,无显著性差异(P>0.05)。头面部... 目的:评价308 nm准分子紫外光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31例进展期和34例稳定期白癜风患者皮损行308 nm准分子紫外光治疗,共照射30次。结果:进展期和稳定期白癜风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62.14%、73.52%,无显著性差异(P>0.05)。头面部及躯干部效果较好,肢端效果最差。结论:308 nm准分子紫外光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其疗效与皮损部位相关,与进展期或稳定期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8 nm准分子光 白癜风
下载PDF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治疗老年表浅基底细胞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0
作者 曹鸿伟 郑晓红 +1 位作者 倪文琼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9-80,共2页
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是常见皮肤肿瘤之一,常发生在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属器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以老年人多见,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为结节、斑块或侵蚀性溃疡。溃疡向周围及深部侵袭,破坏局部软组织和骨骼,... 皮肤基底细胞癌(basalcellcarcinoma,BCC)是常见皮肤肿瘤之一,常发生在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属器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以老年人多见,其临床表现多样,可为结节、斑块或侵蚀性溃疡。溃疡向周围及深部侵袭,破坏局部软组织和骨骼,造成毁容。以往多采用手术、放疗、化疗、冷冻、激光等传统治疗方法,虽然这些方法效果尚可,但在美容和副作用方面存在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基底细胞 光化学疗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