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皮的化学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3
1
作者 陈红 刘传玉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1050-1052,共3页
综述了青皮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心血管、消化。
关键词 青皮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药
下载PDF
黄芪的抗神经细胞缺氧损伤作用 被引量:60
2
作者 何小华 余绍祖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04-206,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抗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方法用氰化钠造成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模型,比较黄芪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形态、存活细胞数(四唑盐微量自动比色检测A值)、乳酸脱氢酶(LDH)值和钾离子(K+)流出的变化... 目的观察黄芪抗神经细胞缺氧损伤的作用。方法用氰化钠造成体外培养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缺氧模型,比较黄芪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形态、存活细胞数(四唑盐微量自动比色检测A值)、乳酸脱氢酶(LDH)值和钾离子(K+)流出的变化。结果缺氧48小时后,对照组A值由缺氧前的0325±0031降至0145±0011,LDH和K+漏出量分别由6580±290U/L、523±011mmol/L增至14880±840U/L、731±018mmol/L。而此时黄芪组A值为0178±0011、LDH漏出量为12725±784U/L,K+含量为693±015mmol/L。与对照组相比,黄芪组受损程度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缺氧 神经细胞 中药 病理
原文传递
dl-3-正丁基苯酞软胶囊与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研究 被引量:70
3
作者 崔丽英 舜伟 +11 位作者 张微微 彭国光 何俐 樊东升 沈扬 王拥军 高旭光 贾建平 曾进胜 徐恩 贺佳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727-730,共4页
目的观察国家一类新药正丁基苯酞(NBP)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使用复方丹参静脉点滴的基础上,对197例首次发作72h以内,NIHSS评分在5~25分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阿司匹林对照... 目的观察国家一类新药正丁基苯酞(NBP)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使用复方丹参静脉点滴的基础上,对197例首次发作72h以内,NIHSS评分在5~25分的颈内动脉系统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多中心、随机、双盲、阿司匹林对照研究,分为NBP治疗组和阿司匹林对照治疗组。结果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NBP组为74.7%,阿司匹林组为60.9%(CMH检验值为4.0,P=0.047);NIHSS总评分、总评分差值、Barthel指数在治疗后第11天和第21天改善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NBP的主要不良反应是氨基转移酶升高,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升高为主,两组的异常率分别为4.34%和0。结论NBP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急性期治疗有效,临床应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脑缺血 苯呋喃类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TNF-α、IL-1β和sICAM-1含量变化 被引量:26
4
作者 叶心国 毛善平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2-34,共3页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 α、IL 1β和sICAM 1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5 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中TNF α、IL 1β和sICAM 1含量 ,并与 4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期... 目的 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 α、IL 1β和sICAM 1含量的变化及意义。 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测定 5 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恢复期血清中TNF α、IL 1β和sICAM 1含量 ,并与 4 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急性期、恢复期脑梗死患者血清TNF α、IL 1β和sICAM 1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急性期又较恢复期高 (P <0 0 5 ) ,增高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体积大小密切相关 ,且血清中TNF α含量与IL 1β和sICAM 1也相关。 结论 TNF α、IL 1β和sICA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1 细胞间粘附分子
原文传递
视频脑电图监测对癫痫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4
5
作者 吴丹红 潘松青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4年第2期97-100,共4页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5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12~24小时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及诱发试验,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临床发作前脑电图... 目的 探讨视频脑电图(Video-EEG)对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5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连续12~24小时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及诱发试验,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癫痫分型与异常放电的关系,临床发作前脑电图的改变以及临床发作间期和发作期异常脑电图的不同表现。结果 252例监测到临床发作142例,其中同时伴异常放电者为111例;252例检出异常放电187例,其中出现于睡眠期者146例;确诊的111例中103例确定了发作类型,其中25例修正了发作类型;确诊的111例监测到发作前脑电图的异常改变,表现为背景脑电波频率和波幅的改变,或者出现痫样放电;111例不同发作类型癫痫患者发作问期和发作期有不同的异常脑电图表现。结论 视频脑电图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及分型,有利于观察癫痫患者发作间期及发作期脑电图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 癫痫 诊断 异常放电 临床发作 脑电波 慢性脑部疾病
原文传递
实验性脑梗死的亚低温治疗时间窗——亚低温开始时间对脑梗死体积的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2 位作者 梅志忠 喻文莉 余绍祖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85-487,共3页
目的 :确定脑梗死亚低温治疗的时间窗。方法 :12 0只 SD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 60只 ;每组再分为大脑中动脉阻塞 ( MCAO)后 2、4、6、8、10和 12小时亚组 ,每亚组 10只。所有大鼠 MCAO后 2小时开始再灌注。监测心率 ( HR)、呼... 目的 :确定脑梗死亚低温治疗的时间窗。方法 :12 0只 SD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 60只 ;每组再分为大脑中动脉阻塞 ( MCAO)后 2、4、6、8、10和 12小时亚组 ,每亚组 10只。所有大鼠 MCAO后 2小时开始再灌注。监测心率 ( HR)、呼吸 ( R)、血氧饱和度 ( SO2 )、肛温 ( T)和血压 ( BP) ,实验组在 MCAO后不同时间将肛温控制在 ( 3 4 .0± 1.0 )℃。 2 4小时后处死动物 ,每亚组各取 5只测定脑组织含水量 ,另 5只测定梗死灶体积并作病理检查。结果 :所有 SD鼠 MCAO后 BP均较阻塞前明显升高 ( P<0 .0 1) ,但对照组与实验组间无明显差异 ( P>0 .0 5 ) ;实验组 MCAO后 2、4、6小时的 SD鼠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降低 ( P<0 .0 5 ) ,但 MCAO后 8、10小时组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 P>0 .0 5 )。MCAO后 2、4、6、8、10小时开始亚低温组的脑梗死体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 ( P均 <0 .0 1) ;但 MCAO后 12小时开始亚低温不能减少梗死体积 ( P>0 .0 5 )。结论 :MCAO后 2小时开始再灌注 ,10小时后开始亚低温仍能减少梗死体积 ,8小时后开始亚低温能减少脑组织含水量 ;但 12小时后开始亚低温并不能减少梗死体积 ,10小时后开始亚低温不能减少脑组织含水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实验性 亚低温 治疗时间窗
下载PDF
皮层下失语的语言特点及与病灶部位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毛善平 陈卓铭 +1 位作者 段申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27-930,共4页
目的 :研究皮层下失语的语言特点及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颅脑CT扫描证实为单侧皮层下病变患者 1 0 5例 ,在发病 2周、1月及 2月分别进行失语症检查。同时 ,进行脑电地形图 (BEAM)及CT图象标准化处理。结果 :皮层下失语患者病... 目的 :研究皮层下失语的语言特点及与病灶部位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颅脑CT扫描证实为单侧皮层下病变患者 1 0 5例 ,在发病 2周、1月及 2月分别进行失语症检查。同时 ,进行脑电地形图 (BEAM)及CT图象标准化处理。结果 :皮层下失语患者病灶多在基底节区外侧部、前部、上部及丘脑。基底节区外侧部及丘脑性失语者BEAM皮层慢波功率增高 ,且此类患者多有较重的听理解障碍 ,而尾状核受损者失语中有明显的构音障碍及音韵障碍。结论 :皮层下失语有其语言特点 ,导致失语的原因多与皮层下病变直接或间接影响皮层语言区有关 ,但丘脑可作为皮层下语言中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层下失语 语言特点 病灶部位 脑电描记术 丘脑
下载PDF
小檗碱对小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席刚明 余冬子 +3 位作者 范华燕 余绍祖 王伦长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92-293,共2页
目的 观察小檗碱能否对小鼠全脑缺血后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改良的 Pulsinelli-Brierley 4血管闭塞法制成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TU NEL法原位检测特征性 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 DNA梯度带。结果 小檗... 目的 观察小檗碱能否对小鼠全脑缺血后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方法 利用改良的 Pulsinelli-Brierley 4血管闭塞法制成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 TU NEL法原位检测特征性 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 DNA梯度带。结果 小檗碱组与再灌流各时间段缺血组相比 ,海马 CA1 区 TUNEL 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 P<0 .0 1)。缺血组再灌注 2 4 h、4 8h可见典型的 DNA梯度带 ,分别在 180、3 60、5 4 0 bp等处。小檗碱组未见特征性 DNA梯度带。结论 小檗碱可以减少小鼠全脑缺血后海马 CA1 区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 细胞凋亡 小檗碱 神经元 凋亡
下载PDF
小檗碱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干预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艾志兵 何国厚 +4 位作者 刘勇 王云甫 张晓东 魏国耀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 2 4只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小檗碱干预组,正常组8只,普通饲料喂养5周;对照组8只,高脂喂养一周后行颈总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术后继续喂养4周;小檗碱干预组...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干预作用。方法 2 4只日本大耳白家兔随机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和小檗碱干预组,正常组8只,普通饲料喂养5周;对照组8只,高脂喂养一周后行颈总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术后继续喂养4周;小檗碱干预组8只,高脂喂养一周后行颈总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术后继续高脂喂养并每日肌肉注射小檗碱,剂量为5 mg/ kg,时间为4周。实验满5周后,行右侧脑血管造影(DSA)术并观察正常组、对照组和小檗碱干预组的颈动脉的病理变化和计算内膜中膜比(I/ M)。结果 正常组的颈动脉的内膜围一层单皮细胞,中膜为规则的平滑肌肌层;对照组内膜明显增厚,中膜变薄,HE染色可见大量泡沫细胞堆积和坏死的物质;小檗碱干预组内膜也有增厚的现象,增厚程度明显小于对照组,HE染色见有泡沫细胞形成,堆积程度小于对照组。DSA发现对照组的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而小檗碱预防组的家兔没有发现明显的颈动脉狭窄。结论 小檗碱可以干预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延缓粥样硬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小檗碱 实验研究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颈总动脉内膜 高脂喂养 泡沫细胞形成 空气干燥 对照组 大耳白家兔 脑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 正常组 干预作用 肌肉注射 病理变化 HE染色 不同程度 形成过程 中膜 平滑肌
下载PDF
小檗碱对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中内膜增生和巨噬细胞趋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10
作者 何国厚 艾志兵 +4 位作者 刘勇 王云甫 郑虎 魏国耀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内膜中膜比和巨噬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正常组每天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普通饲料喂养,对照组高脂喂养,1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并每日肌肉注射生理盐水,...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内膜中膜比和巨噬细胞变化的影响。方法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正常组每天肌肉注射生理盐水,普通饲料喂养,对照组高脂喂养,1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并每日肌肉注射生理盐水,小檗碱干预组高脂喂养,1周后行颈动脉内膜空气干燥术并肌肉注射小檗碱,5周时取手术侧的颈动脉做弹力纤维染色,计算内膜中膜比;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检测巨噬细胞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变化,计算巨噬细胞的阳性率。结果对照组内膜厚度明显增加,中膜萎缩变薄,经计算I/M为1.20±0.007,小檗碱组的I/M为0.65±0.008。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巨噬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对照组内膜下和中膜有大量巨噬细胞,小檗碱干预组内膜和中膜下也可以见有巨噬细胞沉积,通过计算巨噬细胞阳性率,小檗碱干预组的巨噬细胞阳性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小檗碱可以降低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血管内膜厚度、减少粥样斑块中的巨噬细胞数目,从而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颈动脉 内膜中膜比 巨噬细胞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诊断与治疗最新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刘书平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5年第3期188-192,共5页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疾病,以骨骼肌无力、晨轻暮重、症状有波动为主要临床特点。近年来老年MG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新发现的一些抗体(anti-MusK和anti-LRP4)能诊断原抗体检测难以诊断的MG,新... 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疾病,以骨骼肌无力、晨轻暮重、症状有波动为主要临床特点。近年来老年MG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新发现的一些抗体(anti-MusK和anti-LRP4)能诊断原抗体检测难以诊断的MG,新的电生理诊断方法(单纤维肌电图和双神经刺激试验)能发现常规肌电图不能发现的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传递障碍,新涌现的治疗药物(单抗隆抗体和粒白细胞集 落刺激因子)会给MG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对近年来的MG诊断与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方法 重症肌无力 治疗药物 神经肌肉接头处 单纤维肌电图 抗体检测 突触传递 骨骼肌无力
原文传递
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高龄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对照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成敬 阳胜秋 +7 位作者 陈耀银 王高华 王晓萍 陈振华 白雪光 刘忠纯 杨越秀 《中华精神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9-152,共4页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高龄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年龄≥75岁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奎硫平[(150±45)mg/a;32例]或利培酮[(1.8±0.8)mg/d;31例]...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治疗高龄老年人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8例年龄≥75岁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服用奎硫平[(150±45)mg/a;32例]或利培酮[(1.8±0.8)mg/d;31例],疗程均为6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及治疗中需处理的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和副反应。结果(1)奎硫平组的有效率为72%,利培酮组为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6,P〉0.05);(2)2组治疗前后PANSS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P〈0.05或〈0.01);(3)奎硫平组PANSS总分减分率在治疗第1周末高于利培酮组(t=2.46,P〈0.05),治疗第2,4,6周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2w=0.43,t4w=-0.73,t6w=-0.24,P均〉0.05);(4)2组间CG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w=0.57,Z2w=0.74,z4w=0.68,Z6w=-0.61,P〉0.05);(5)TESS评定,2组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四格表精确检验法,P〉0.05)。治疗期间利培酮组合用苯二氮革类药者多于奎硫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24,P〈0.05)。结论奎硫平和利培酮均对高龄老年人的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有效,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脑血障碍 精神障碍 利哌立酮 奎硫平
原文传递
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7
13
作者 艾志兵 何国厚 +3 位作者 刘勇 魏国耀 郑虎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5年第2期96-99,共4页
目的 寻找一个建立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简单、重复性好的方法。方法 35 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5只,高脂喂养组15只和高脂喂养加手术组15只。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高脂喂养组给予高脂喂养,高脂喂养加手术组喂养1周后行... 目的 寻找一个建立家兔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简单、重复性好的方法。方法 35 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成3组:正常组5只,高脂喂养组15只和高脂喂养加手术组15只。正常组普通饲料喂养,高脂喂养组给予高脂喂养,高脂喂养加手术组喂养1周后行颈动脉空气干燥术,并分别在喂养2、4、6 周行脑血管DSA和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结果 喂养4、6 周时就可以形成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DSA可以发现颈动脉狭窄,内膜中膜比(I/M):1.05±0.008(喂养4周时),1.11±0.007(喂养6 周时)。结论 利用高脂喂养加颈动脉空气干燥法可以建立一种成熟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而且此方法简单、重复性好,有利于进行颈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颈动脉粥样硬化 家兔 空气干燥法
原文传递
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程度对患者吞咽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彭玉 张其梅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5-126,共2页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抑郁程度对其吞咽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为无抑郁组(15例)、轻度抑郁组(16例)、中度抑郁组(16例)和重度抑郁组(13例)。4组患者均接...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抑郁程度对其吞咽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为无抑郁组(15例)、轻度抑郁组(16例)、中度抑郁组(16例)和重度抑郁组(13例)。4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脑卒中常规治疗,病情稳定后给予1个月的冰刺激法、针刺疗法、电刺激疗法、吞咽训练和摄食训练,并于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治疗后)采用藤岛-郎吞咽疗效评估标准进行吞咽功能评定。结果治疗前,4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无抑郁组、轻度抑郁组和中度抑郁组的吞咽功能评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抑郁组和轻度抑郁组的吞咽功能评分分别为(9.24±0.35)分和(7.21±0.36)分,分别与中、重度抑郁组的(3.66±0.40)分和(3.05±0.35)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的抑郁程度对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功能康复有明显影响,应引起临床医生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吞咽障碍
原文传递
汉语语法量表的制定和标准化 被引量:17
15
作者 赵丽丽 +2 位作者 毛善平 尤志珺 冯学峰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2年第5期296-298,共3页
目的 准确、全面地评定汉语失语症患者的语法缺失程度。方法 根据汉语语法特点、文化背景及语法习惯 ,设计了一套用于定量评定汉语失语症患者语法缺失程度的方法。包括词类、语序、语用、句子 图画匹配及语言符号操作五部分。由 2名... 目的 准确、全面地评定汉语失语症患者的语法缺失程度。方法 根据汉语语法特点、文化背景及语法习惯 ,设计了一套用于定量评定汉语失语症患者语法缺失程度的方法。包括词类、语序、语用、句子 图画匹配及语言符号操作五部分。由 2名检查者中的任一名用该量表对 138名受试者进行一对一的检查 ,部分受试者间隔 1~ 2周重测一次 ,同时测查标准汉语失语检查法 (ABC)。通过各部分的量表分计算失语法指数。结果 经 138名正常受试者的标准化研究 ,发现该量表简便、实用。重测信度良好 (r =0 .6 84~0 .974 ,P <0 .0 1)。失语法指数与ABC法失语指数呈正相关 (r =0 .6 70 ,P <0 .0 1) ,说明该量表的效标效度良好。文化程度是影响失语法成绩的重要因素 ,按文化程度划分了失语法指数的正常分界值。结论 该检查法的编制符合失语检查和心理检查的基本要求 ,为汉语失语法的定量分析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量表 制定 失语症 汉语 标准化
原文传递
亚低温处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变化 被引量:16
16
作者 吴国祥 +2 位作者 夏军 刘春英 毛善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10期1502-1503,共2页
目的观察亚低温处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变化,探讨与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损伤1... 目的观察亚低温处理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缺血侧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adhesionmolecule-1,ICAM-1)的表达变化,探讨与损伤神经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损伤12h,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TUNEL)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和斑点印迹杂交(Dotblotting)法分别检测假手术组、对照组和亚低温组缺血侧脑组织凋亡细胞百分率、ICAM-1mRNA和ICAM-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缺血侧脑组织ICAM-1mRNA、ICAM-1蛋白表达水平和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亚低温组缺血侧脑组织ICAM-1mRNA、ICAM-1蛋白表达水平和凋亡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亚低温的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损伤神经细胞凋亡作用可能与其下调缺血侧脑组织ICAM-1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低温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细胞间黏附分子-l 神经细胞凋亡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蛋白表达
下载PDF
小檗碱对小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席刚明 余冬子 +3 位作者 范华燕 余绍祖 王伦长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1年第6期323-325,共3页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小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以了解小檗碱保护脑缺血的机制 ,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改良的Pulsinelli Brierley 4血管闭塞法制成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小檗碱用量为 1mg/kg ,于... 目的 探讨小檗碱对小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以了解小檗碱保护脑缺血的机制 ,为其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利用改良的Pulsinelli Brierley 4血管闭塞法制成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小檗碱用量为 1mg/kg ,于术前 30min ,术后每日 1次 ,腹腔注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 2 ,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海马区未见Bcl 2或Bax蛋白表达 ;缺血组再灌注 6h海马CA3 区可见Bcl 2阳性细胞 ,2 4h达到高峰 ,48h开始下降 ;小檗碱治疗组再灌注 2 4h、48h及 16 8hB cl 2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1)。缺血组再灌注 6h海马CA1区可见Bax阳性细胞 ;48h达高峰 ;16 8h明显下降 ;小檗碱组再灌注 2 4h ,48h及 16 8hBax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小檗碱可以增加小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3 区bc1 2基因的表达 ,降低CA1区Bax基因的表达 ,从而减少凋亡的发生 ,可能为其保护脑缺血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 小檗碱 神经元凋亡 动物实验
原文传递
帕金森病患者血清EGF和BDNF水平变化与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5
18
作者 叶心国 +2 位作者 杨莉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7期406-409,共4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PD患者76例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0例健康对照组,记录PD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Hoehn&Yahr(H-Y)分级...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D)患者血清表皮生长因子(E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入选PD患者76例和年龄、性别相匹配的40例健康对照组,记录PD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受教育年限、Hoehn&Yahr(H-Y)分级,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对所有研究对象认知功能进行评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EGF和BDNF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PD组血清EGF、BDNF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745±148)ng·L^(-1)比(952±157)ng·L^(-1),P<0.05;(5.1±3.1)μg·L^(-1)比(6.8±3.9)μg·L^(-1),P<0.05];早期PD组与中晚期PD组血清EGF和BDNF水平无差异(P>0.05);但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PD组血清EGF水平低于无MCI的PD组[(713±146)ng·L^(-1)比(865±189)ng·L^(-1),P<0.01];PD患者Mo CA评分与受教育年限(β=0.611,P<0.01)、血清EGF水平(β=0.513,P<0.01)呈正相关,与病程(β=-0.373,P<0.05)、H-Y分级(β=-0.264,P<0.05)呈负相关。结论 EGF和BDNF水平的改变可能参与了PD患者的发病机制;血清EGF水平的下降可能与PD患者的MCI具有相关性,其可能为PD患者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潜在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表皮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11
19
作者 吴丹红 宗兰 +1 位作者 沈向英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 调查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12 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调查评分 ,应用CT扫描显示病灶部位 ,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 目的 调查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 12 8例脑卒中患者应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 ,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调查评分 ,应用CT扫描显示病灶部位 ,并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判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 41%。女性 ,文化程度低 ,左侧大脑半球病灶 ,存在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受限者发生率更高。结论 脑卒中后有较高的抑郁发生率 ,性别 ,文化程度 ,病灶部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神经功能缺损
原文传递
Wistar鼠脑出血与脑缺血周围区的病理学比较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余绍祖 《卒中与神经疾病》 1999年第1期29-30,共2页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18只Wistar鼠局灶性脑缺血灶周围区(n=9)和内囊血肿周围区(n=9)的病理改变。结果发现脑缺血周围脑细胞水肿严重,水肿区宽度约1.31mm,脑血肿周围区由边界清楚的挤压区和水肿区组成,其... 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18只Wistar鼠局灶性脑缺血灶周围区(n=9)和内囊血肿周围区(n=9)的病理改变。结果发现脑缺血周围脑细胞水肿严重,水肿区宽度约1.31mm,脑血肿周围区由边界清楚的挤压区和水肿区组成,其宽度约0.85mm,这提示在损害体积相等,部位相同的情况下,缺血性脑卒中造成的损伤比出血性脑卒中造成的损伤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病理 半暗带 脑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