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插管型喉罩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全麻恢复期拔管反应的效果 被引量:35
1
作者 曾景阳 李师阳 +3 位作者 庄伟彬 李扬 陈英勒 李顺元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1281-1284,共4页
目的评价插管型喉罩(ILMA)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因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120例,年龄47~71岁,格拉斯哥(... 目的评价插管型喉罩(ILMA)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因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急诊行开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120例,年龄47~71岁,格拉斯哥(GCS)昏迷指数评分11~15分,呼吸正常,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气管内插管组和插管型喉罩组,每组6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恢复期拔除气道装置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2组患者术后恢复期拔管反应和呛咳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比、术前GCS评分、手术时间和术毕到4次成串刺激(TOF)=4的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监测2组患者拔除气道装置即刻(T3)、拔除气道装置后1min(T4)、3min(T5)、5rain(T6)的有创动脉平均压(MAP)和心率,气管内插管组在L、T4、L、L的MAP分别为(136±20)、(130±16)、(128±12)、(125±10)mmHg(1mmHg=0.133kPa),心率分另U为(105±11)、(96±8)、(92±7)、(86±6)次/min;插管型喉罩组在L、T4、L、T6的MAP分别为(108±10)、(106±8)、(105±9)、(106±7)mmHg,心率分别为(75±8)、(76±7)、(68±5)、(67±6)次/min;2组患者各对应时间点的MAP和心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t=10.91、17.20,T4:t=13.72、14.69,T5:t=12.54、13.35,T6:t=13.39、11.27,均P〈0.01)。气管内插管组和插管型喉罩组拔管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2%和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05,P〈0.01);呛咳发生率分别为97%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69,P〈0.01)。结论与气管内插管比较,使用插管型喉罩早期拔除气管内导管可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恢复期的气管拔管反应及呛咳反射,可避免再次发生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脑出血 插管型喉罩 拔管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