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388
1
作者 李建 霍勇 +8 位作者 秦献辉 关德明 葛均波 胡健 王燕妮 张馥敏 毛广运 徐希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4-618,共5页
目的:评价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6个研究中心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0mg、依那普利叶酸片10.... 目的:评价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和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在6个研究中心选择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0mg、依那普利叶酸片10.0mg/0.4mg和10.0mg/0.8mg,每日1次,连续双盲治疗8周。于给药前及治疗第2、4、6、8周末进行随访,测量坐位血压、心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在给药前、治疗第4周及试验结束时测定Hcy。结果:共4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入随机试验。采用意向性分析。主要疗效指标:依那普利10.0mg组、依那普利叶酸片10.0mg/0.4mg组和10.0mg/0.8mg组降压和降Hcy同时有效率分别为4.6%、13.2%和17.1%,两种配比依那普利叶酸片组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依那普利10.0mg组、依那普利叶酸片10.0mg/0.4mg组和10.0mg/0.8mg组降压或降Hcy有效率分别为45.8%、59.6%和65.1%,两个依那普利叶酸片组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次要疗效指标:两个依那普利叶酸片组降Hcy疗效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3组降压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依那普利叶酸片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率与依那普利类似。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用于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降低同型半胱氨酸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那普利 叶酸 高血压 高同种半胱氨酸血症
下载PDF
H型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334
2
作者 李建 卢新政 +10 位作者 霍勇 李南方 宋雷 孙英贤 施仲伟 王滨燕 杨新春 谢良地 赵连友 雷寒 孙宁玲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3-127,共5页
中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报告表明,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同时,我国缺血性脑卒中仍以每年8.7%的速率增长。因此,我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重点是预防脑卒中。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中国高血压人群中开展的上海老... 中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报告表明,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首位死亡原因。同时,我国缺血性脑卒中仍以每年8.7%的速率增长。因此,我国心脑血管病防治的重点是预防脑卒中。高血压是脑卒中发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中国高血压人群中开展的上海老龄人群硝苯地平研究(Shanghai trial of nifedipine in the elderly,STONE)、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研究(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China,Syst-CHINA),发生脑卒中和心肌梗死事件的比值分别为13.0和6.6[2],在日本进行的NICS研究(national intervention cooperative study)的比值为5.0,而在其他欧美国家进行的研究比值均〈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诊断 HYPERTENSION NIFEDIPINE 缺血性脑卒中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 心脑血管病 专家 治疗
原文传递
渤海新近系浅水三角洲沉积体系与大型油气田勘探 被引量:221
3
作者 朱伟林 李建 +1 位作者 周心怀 郭永华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75-582,共8页
新近纪渤海具有构造稳定、沉降缓慢、湖泊水域范围大、内部无分割、地形平缓、坡度小等特点,广泛发育浅水三角洲,从而形成渤海海域新近系良好的储盖组合和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浅水三角洲砂岩储层由于受河流作用的控制,砂体具有明显的... 新近纪渤海具有构造稳定、沉降缓慢、湖泊水域范围大、内部无分割、地形平缓、坡度小等特点,广泛发育浅水三角洲,从而形成渤海海域新近系良好的储盖组合和优越的油气成藏条件。浅水三角洲砂岩储层由于受河流作用的控制,砂体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存在明显的分叉现象,与曲流河相比,砂体连通性较好,砂体等厚图呈典型的朵叶状。湖相厚层泥岩普遍发育,与浅水三角洲砂体组成多套垂向优质储盖组合。浅水三角洲发育于渤海新近纪至今处于生烃的峰期主力富烃凹陷的有利区带,新构造运动造成新近纪以来凹陷主力源岩生烃峰期与新构造运动的同步耦合,为渤海大型浅水三角洲成因的优质储层油气成藏创造了优越条件,可以形成大型油气田。因此,重视并充分挖掘渤海浅水三角洲储层类型油气藏的勘探潜力将是追求浅层优质油藏、进一步增储上产的方向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 席状化 晚期成藏 勘探潜力
下载PDF
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全新挑战 被引量:143
4
作者 李建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6-20,共5页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此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提出新的要求。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需要哪些新的技能?为帮助广大教师增... 新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能否适应要求,此次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的改变提出新的要求。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改变?教师需要哪些新的工作方式?需要哪些新的技能?为帮助广大教师增强对新课程的了解和认识,为实施新课程做好各方面的准备,近日中国教育报资深记者李建平采访了参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材料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杭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傅道春、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余文森等,就本次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发表了深刻见解,回答了教师们所关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改革 课程实施 教学方式 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
原文传递
基于距离协调度模型的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 被引量:178
5
作者 汤铃 李建 +1 位作者 余乐安 覃东海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94-602,共9页
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的核心是协调度模型.通过分析现有应用较为广泛的协调度模型,总结了模型的本质,并由此推知:系统理想协调状态的确定,在整个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围绕其本质,引入欧式距离,构建了距离协调度模型,... 系统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方法的核心是协调度模型.通过分析现有应用较为广泛的协调度模型,总结了模型的本质,并由此推知:系统理想协调状态的确定,在整个系统协调发展评价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围绕其本质,引入欧式距离,构建了距离协调度模型,并依此提出一种定量评价系统协调发展的新方法.该方法将现有评价方法中时常被忽略的系统理想协调状态的定量分析,作为评价的前提步骤.最后,以中国的经济与科技系统为评价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协调 协调发展 协调度 欧式距离 距离协调度
原文传递
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 被引量:166
6
作者 蔡琳 陈纪言 +46 位作者 陈玉国 陈韵岱 丛洪良 董少红 范觉新 方唯一 傅向华 葛雷 关怀敏 韩冰 黄岚 霍勇 姜铁民 荆全民 李保 李春洁 李国庆 李建 李浪 李丽君 刘斌 刘峰 刘惠亮 刘健 卢一郡 聂绍 秦伟毅 曲新凯 苏唏 孙玉红 万征 王景峰 王乐丰 王伟民 王焱 伍贵富 向定成 徐亚伟 颜红兵 杨丽霞 于波 余宏伟 袁祖贻 张瑞岩 郑杨 朱莉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21-130,共10页
(2015年11月修订)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通过对我国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救治现状的分析,... (2015年11月修订)胸痛中心的建设目标是要建立"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急性胸痛患者送至具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最佳治疗"的机制。通过对我国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救治现状的分析,中国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所确立的我国胸痛中心建设的基本理念是:以具备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rimary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PCI)能力的医院为核心,通过对医疗资源的整合建立起区域协同快速救治体系,以提高急诊胸痛患者的整体救治水平。为实现此目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标准共包含5大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中心 认证标准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流程图
下载PDF
主客观权重的组合方式及其合理性研究 被引量:167
7
作者 李刚 李建 +1 位作者 孙晓蕾 赵萌 《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26,61,共11页
本文主要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组合方式及其合理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对现有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客观组合赋权的组合原则及合理性判别标准;然后,对比分析了加法合成法、乘法合成法、级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法和基于... 本文主要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组合方式及其合理性进行了研究。首先,在对现有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主客观组合赋权的组合原则及合理性判别标准;然后,对比分析了加法合成法、乘法合成法、级差最大化组合赋权法和基于客观修正主观的组合赋权方法等四种典型的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最后,通过实证,分析了以上四种主客观组合赋权方法计算的组合权重的合理性及其可解释性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级差最大化的组合赋权方法和基于客观修正主观组合赋权法等两种组合赋权方法是合理的。工作的主要特色有三:一是定义了主客观组合权重的合理区间概念,为组合权重的合理性判别提供了理论依据;二是从指标层面讨论了指标的组合赋权方法,组合方式更加灵活,保证了组合权重对主客观权重优点的反映;三是提出了主客观组合赋权的组合原则及合理性判别标准,为主客观权重的组合方式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客观组合赋权 组合权重的合理性 级差最大化 客观修正主观
原文传递
中国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 被引量:161
8
作者 任汝静 殷鹏 +23 位作者 王志会 齐金蕾 汤然 王金涛 黄强 李建 谢心怡 胡勇博 崔诗爽 余小萍 朱圆 刘馨雅 朱怡康 林绍慧 王怡然 黄延焱 胡以松 王学锋 王鸿利 褚敬申 王颖 李春波 周脉耕 王刚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4期317-337,共21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成功老龄化对应的老年性疾病对国民的影响日益突出,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izheimer’s disease,AD)及相关认知障碍尤为突出和显著。目前,中国AD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仍持续增高,AD死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与成功老龄化对应的老年性疾病对国民的影响日益突出,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izheimer’s disease,AD)及相关认知障碍尤为突出和显著。目前,中国AD发病率、患病率及死亡率仍持续增高,AD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第5位,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为响应"健康中国行动",促进由疾病治疗向健康维护转变,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等单位专家联合编撰了本报告。本报告动态跟踪报道我国的AD流行趋势,综合评价我国的AD疾病经济负担,全面揭示我国的AD诊疗现状以及现有的相关公共卫生资源,旨在为AD的防治提供技术指导和支持,为政府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专业支持依据,为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信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化患病率 年龄组 患病情况 老年认知障碍 照护服务 公共卫生资源 阿尔茨海默病 死亡率
下载PDF
高血压人群基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及降同型半胱氨酸疗效的分析 被引量:144
9
作者 赵锋 李建 +6 位作者 王淑玉 关德明 葛均波 胡健 王燕妮 张馥敏 霍勇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2期2957-2961,共5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基线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方法在7个研究中心入选456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mg)、依叶片10/0... 目的评价高血压人群基线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依叶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方法在7个研究中心入选456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配到3个治疗组中,分别接受依那普利(10mg)、依叶片10/0.4(依那普利10mg/叶酸0.4mg)和依叶片10/0.8(依那普利10mg/叶酸0.8mg),每日1次,连续双盲治疗8周。结果本组原发性高血压人群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发生率达75%。3组治疗均可显著降低血压(均P〈0.01)。降压疗效在3组间以及各组内不同Hcy水平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依叶片(10/0.4和10/0.8)对于高Hcy患者降压或降低Hcy水平均显著优于依那普利组[OR(95%凹):3.0(1.7~5.5),P=0.000和3.3(1.8~5.9),P:0.000],对于低Hcy患者依叶片(10/0.4和10/0.8)与依那普利比较疗效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OR(95%CI):1.0(0.3—2.9),P=0.997和1.7(0.5—5.2),P=0.372];同时依叶片(10/0.4和10/0.8)在高Hcy患者组降压或降低Hcy疗效均显著优于低Hcy患者组[OR(95%CI):7.5(2.6~21.2),P=0.000和3.5(1.4—8.7),P=0.0071。依叶片(10/0.4和10/0.8)对于高Hcy患者降低血压及Hcy疗效均显著优于单用依那普利(均P〈0.01),对于低Hcy患者依叶片(10/0.8)降Hcy疗效仍显著优于单用依那普利(P=0.016)。结论中国高血压患者高Hcy血症发生率较高,依叶片对Hcy升高的高血压患者可有效控制血压和降低Hcy。在Hcy较低患者,依叶片总体疗效和依那普利片无显著区别,但在控制Hcy方面仍优于依那普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半胱氨酸 高血压 叶酸 依那普利叶酸片
原文传递
我国薄与极薄煤层开采设备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被引量:130
10
作者 李建 杜长龙 张永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5-67,共3页
介绍了我国薄与极薄煤层开采设备的现状,分别对薄煤层采煤机、刨煤机、螺旋钻采煤机的采煤工艺特点、主要设备的技术参数作了说明,并提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 薄与极薄煤层 采煤机 刨煤机 螺旋钻机
下载PDF
一个新的季风指数及其年际变化和与雨量的关系 被引量:128
11
作者 李建 曾庆存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65,共15页
作者按曾庆存等所定义的标准化风场季节变率(和利用新的资料重新作了计算,为与国外传统的和至今大多数学者的定义一致,取δ*=-δ2>0(即冬、夏风向差大于π/2)作为季风区,结果涵盖了迄今国内外所指出的全球所有季风区(但比曾庆存等算... 作者按曾庆存等所定义的标准化风场季节变率(和利用新的资料重新作了计算,为与国外传统的和至今大多数学者的定义一致,取δ*=-δ2>0(即冬、夏风向差大于π/2)作为季风区,结果涵盖了迄今国内外所指出的全球所有季风区(但比曾庆存等算得的区域略为小些),尤其是热带季风区正处于冬季和夏季赤道幅合带(ITCZ)位置所夹的范围内。其后,用李建平和曾庆存建议的动态风场标准化季节变率δm*=δm-2(δm形式上与δ相似,但依赖于年份m)作为各年季风指数,计算了各主要季风区区域平均的δm*的年际变化,得到南亚夏季风和东亚夏季风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南海夏季风自20世纪80年代起和西非夏季风自1967年起都有不同程度的长期减弱趋势,尤其以西非夏季风减弱最明显。西非夏季风指数和南亚夏季风指数与当地夏季雨量呈显著正相关,东亚夏季风指数与中国和东亚夏季雨量的空间分布有一定的统计相关结构,而南海夏季风指数则与全球各海区夏季降水和海平面气压异常有较好的大范围统计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季节变率 季风 季风指数 季风区 年际变化
下载PDF
南北两半球大气的相互作用和季风的本质 被引量:106
12
作者 曾庆存 李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33-448,共16页
理性分析和利用NCEP/NCAR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和越赤道气流即两半球的相互作用首先是由于赤道面与黄道面有交角而使太阳辐射有年变化所致,行星热对流环流是热带季风的“第一推动力”,而地表面特性差异(海陆热力特... 理性分析和利用NCEP/NCAR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大气环流的季节变化和越赤道气流即两半球的相互作用首先是由于赤道面与黄道面有交角而使太阳辐射有年变化所致,行星热对流环流是热带季风的“第一推动力”,而地表面特性差异(海陆热力特性差异以及地形高度等)所导致的准定常行星波为“第二推动力”。如以推动大气质量跨纬圈传输的效力来看,平均来说二推动力的功效之比为2:1。第二推动力在亚澳季风区与第一推动力合拍,使热带季风在亚澳区内最明显,而各经圈环流圈的上下及南北关联及与中高纬准定常行星波的配置则使全球范围内从低纬到高纬、从低空到高空有地域性的明显季节变化区,从而构成三度空间的全球季风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两半球 大气 相互作用 季风 大气环境
下载PDF
近50年来中国季节性冻土与短时冻土的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112
13
作者 陈博 李建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2-443,共12页
在对中国冻土气象观测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冻土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主要分析了中国冻土分布的季节变化、冻土深度的空间变化,以及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冻结时间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也分析了以上各要素的时间变化特... 在对中国冻土气象观测资料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冻土分布的时空演变规律。主要分析了中国冻土分布的季节变化、冻土深度的空间变化,以及冻结日期、解冻日期、冻结时间长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同时也分析了以上各要素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冻土分布广泛,在我国东部的长江以北地区、西北地区及青藏高原地区均有分布;其中季节性冻土具有显著的年内变化特征,冻结一般从秋季开始,冬末春初冻结的面积和深度达到最大,春季逐渐开始融化,夏季冻结的面积和厚度达到最小;冻土的冻结过程和融化过程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征,整个中国地区冻土的融化过程所持续的时间比冻结持续的时间长,也更为复杂,这与地形及土壤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近几十年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冻土主要表现为最大冻土深度减小,冻结日期推迟,融化日期提前,冻结持续期缩短,以及冻土下界上升的总体退化趋势,冻土的主要转型时期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时空分布 变化趋势 年代际变化
下载PDF
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与依那普利和叶酸自由联合在H型高血压人群中降低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1
14
作者 孙宁玲 秦献辉 +8 位作者 李建 关德明 葛均波 胡健 王燕妮 张馥敏 唐海沁 傅佳 霍勇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635-1640,共6页
目的:比较依那普利加叶酸(自由联合)与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cy)疗效的差异,为中国H型高血压人群高Hcy的控制提供可选用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和叶酸联合方式治疗8周,根据联合... 目的:比较依那普利加叶酸(自由联合)与依那普利叶酸片(固定复方)降低同型半胱氨酸(Hcy)疗效的差异,为中国H型高血压人群高Hcy的控制提供可选用的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依那普利和叶酸联合方式治疗8周,根据联合方式的不同分为自由联合和固定复方的2种方案。自由联合方案中共入选2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79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加叶酸0.4 mg组(叶酸低剂量组),82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加叶酸0.8 mg组(叶酸高剂量组),80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单药组。固定复方联合方案中,共入选了45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中151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叶/酸0.4mg组(叶酸低剂量),152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叶/酸0.8 mg(叶酸高剂量),153例进入依那普利10 mg单药组。所有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cy。结果:自由联合用药方案中,叶酸高剂量组在降低Hcy、降压或降Hcy方面疗效均低于叶酸低剂量组,未体现出合理的量效关系,提示患者服用多片叶酸的治疗依从性较差;在固定复方用药方案中,叶酸高剂量组降低Hcy、降压或降Hcy方面疗效均高于于叶酸低剂量组,呈现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固定复方方案中叶酸高剂量组较自由联合方案中叶酸高剂量组降低Hcy相对有效率提高10%,降压或降Hcy相对有效率提高22%。结论:固定复方制剂依那普利叶酸片具有更好的控制H型高血压患者Hcy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叶酸 固定复方 自由联合
原文传递
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 被引量:89
15
作者 吴志伟 李建 +1 位作者 何金海 江志红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1717-1724,共8页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57—2003年中国720站夏季(5~8月)逐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现象(分旱转涝和涝转旱两种类型)进行研究,定义了一个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再结合ERA-40再分析资料及195...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1957—2003年中国720站夏季(5~8月)逐日降水资料,对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现象(分旱转涝和涝转旱两种类型)进行研究,定义了一个长周期旱涝急转指数(LDFAI),再结合ERA-40再分析资料及1957~2003年南半球和北半球环状模(SAM和NAM)指数时间序列,分析了异常年的同期和前期的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旱转涝年旱期西太平洋副高主体偏南,长江流域低层负涡度中心发展伴随着辐散、下沉的加强和水汽输送减弱,同时南亚高压和高空西风急流位置偏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干旱少雨;涝期西太平洋副高北抬,该地区低层有正涡度发展并伴随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较强,南亚高压和高空西风急流北抬,导致该地区降水增多.涝转旱年涝期北方冷空气活跃,冷暖空气交汇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层正涡度发展同时辐合、上升运动和水汽输送较强,南亚高压位于高原南侧上空,长江中下游地区偏涝;旱期低层有负涡度中心发展伴随着辐散、下沉的加强和水汽输送减弱,副高异常显著的北跳,南亚高压向东向北扩展至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转为东风急流所控制,干旱少雨.另外,长江中下游夏季LDFAI与其前期2月份的SAM和NAM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为长江中下游夏季长周期旱涝急转现象的预测提供了有参考意义的前兆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中下游 旱涝急转 大尺度环流异常 长周期尺度
原文传递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92
16
作者 霍勇 葛均波 +8 位作者 韩雅玲 王建安 万征 李建 钱菊英 王斌 项美香 孙跃民 代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治疗专家共识>专家组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年第1期4-6,共3页
一、制定共识的必要性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他汀类药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 一、制定共识的必要性 1.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他汀类药物: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一组以急性心肌缺血为共同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ACS主要发生机制为易损斑块破裂或溃疡合并血栓形成和(或)血管痉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强化他汀治疗 专家共识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TIMI血流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6
17
作者 唐强 霍勇 +6 位作者 陈明 李建 洪涛 郭来敬 王智 张树和 曲华清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6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分析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EMI患者48名,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PCI)27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1例。收集所有病... 目的分析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中TIMI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EMI患者48名,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PCI)27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1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术后TIMI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于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试验组达1级血流者比例高于对照组(37%比9.5%,P<0.05);对照组完全闭塞者比例明显高于试验组(38.1%比7.4%,P<0.01);两组患者PCI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IMI2级血流比例试验组低于对照组。结论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替罗非班 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基于启发式分割算法的气候突变检测研究 被引量:78
18
作者 封国林 龚志强 +1 位作者 董文杰 李建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494-5499,共6页
气候系统的非线性、多层次性和非平稳性对气候突变的检测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t检验将非平稳序列分割为多个不同尺度的自平稳子序列,Bernaola Galvan提出的启发式分割算法(BG算法),对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突变检测效果较好.在BG算法的... 气候系统的非线性、多层次性和非平稳性对气候突变的检测方法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t检验将非平稳序列分割为多个不同尺度的自平稳子序列,Bernaola Galvan提出的启发式分割算法(BG算法),对非平稳时间序列的突变检测效果较好.在BG算法的基础上,通过理想时间序列验证BG算法处理非平稳时间序列的有效性,并对近2000a北半球树木年轮距平宽度序列基于不同层次的思想,检测和分析其中包含的各种尺度的气候突变事件,成功地区分不同尺度的突变.定义的新物理量——突变密度的分析表明,自然因素作用的基础上,人为因素影响的加剧可能导致近1000a来突变密集段和稀疏段分布失衡,这可能是全球变化的重要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突变 均值段 突变密度 人为因素 全球变化 突变检测 分割算法 气候系统 启发式 非平稳时间序列 非平稳序列 BG算法 气候突变 非平稳性
原文传递
不同配伍酶制剂添加于小麦日粮中对肉仔鸡生长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2
19
作者 宋凯 单安山 李建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5-29,共5页
选择14日龄肉仔鸡,研究小麦日粮中添加不同配伍酶制剂对鸡生长和一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酶制剂可显著提高鸡的增重(P<0.05),不同配伍间差异不明显,但有一定的增加趋势;(2)小麦日粮添加酶制剂有提高鸡血清总蛋白量... 选择14日龄肉仔鸡,研究小麦日粮中添加不同配伍酶制剂对鸡生长和一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酶制剂可显著提高鸡的增重(P<0.05),不同配伍间差异不明显,但有一定的增加趋势;(2)小麦日粮添加酶制剂有提高鸡血清总蛋白量的趋势(P>0.05);(3)小麦日粮添加酶制剂可显著提高鸡血清谷丙转氨酶和尿酸的量(P<0.05),不同配伍间有出现差异的趋势;(4)小麦日粮添加酶制剂可显著提高鸡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量(P<0.05),不同配伍间有出现差异的趋势。结果显示,酶制剂可提高肉仔鸡生长、采食量和利用日粮营养的能力,适宜配伍酶制剂的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制剂 小麦日粮 肉仔鸡 生长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大豆杂交种杂交豆1号选育报告 被引量:75
20
作者 赵丽梅 孙寰 +3 位作者 王曙明 王跃强 黄梅 李建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5-17,共3页
杂交豆1号是利用"三系"法生产的大豆杂交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正式审定的、可商业化应用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9A,恢复系为吉恢1号。杂交豆1号丰产性好,抗病性较强,品质优良。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品种吉林30增产21.9%... 杂交豆1号是利用"三系"法生产的大豆杂交种,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正式审定的、可商业化应用的大豆杂交种。不育系为JLCMS9A,恢复系为吉恢1号。杂交豆1号丰产性好,抗病性较强,品质优良。两年区试平均比对照品种吉林30增产21.9%,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20.8%。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抗大豆花叶病毒病。籽粒脂肪含量21.09%,蛋白质含量39.19%。该品种适于吉林省中晚熟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杂交种 杂交豆1号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