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及重症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3
1
作者 隋美丽 +11 位作者 刘新奎 尚小平 刘福荣 岳馨培 鲍红红 黄学勇 冯慧芬 任静朝 卫海燕 郗园林 段广才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2-96,I0001,I0002,共7页
手足口病(HFMD)是由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引起的普通HFMD在临床症状等方面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及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HFMD难以区别,且多种肠道病毒均有重症病例出现。随着人口流... 手足口病(HFMD)是由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肠道病毒A组71型(EV-A71)引起的普通HFMD在临床症状等方面与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V-A16)及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HFMD难以区别,且多种肠道病毒均有重症病例出现。随着人口流动性的加大,疾病传播速度的加快,传统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析已难以实现对该病的完全防控,对其临床流行病学、分子遗传进化及重症化机制的探讨对该病的防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HFMD流行特征、病原学及重症化机制等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A组71型 科萨奇病毒A组16型 流行病学 病原学 综述
原文传递
2008-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患儿病原学监测结果 被引量:51
2
作者 黄学勇 康锴 +6 位作者 许玉玲 卫海燕 马宏 尤爱国 陈豪敏 许汴利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3-887,共5页
目的了解2008—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方法于2008--2011年收集河南省各市级CDC门诊就诊和住院的30486例HFMD患儿的粪便、肛拭子或咽拭子标本,共30486份。采用RT—PCR、实时荧光RT—PCR法对河南省临床诊... 目的了解2008—2011年河南省手足口病(HFMD)的病原体型别及分布特征。方法于2008--2011年收集河南省各市级CDC门诊就诊和住院的30486例HFMD患儿的粪便、肛拭子或咽拭子标本,共30486份。采用RT—PCR、实时荧光RT—PCR法对河南省临床诊断HFMD患者标本进行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核酸检测及病毒分离鉴定;扩增EV71分离株VP1区基因并测定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序列,构建序列遗传进化树。结果30486例患者中实验室诊断17876例,EV71、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2.70%(11209/17876)、12.03%(2150/17876)、25.27%(4517/178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7.17,P〈0.05)。男性EV71、CA16、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分别为63.40%(7370/11624)、11.58%(1346/11624)、25.02%(2908/11624);女性分别为61.40%(3839/6252)、12.86%(804/6252)、25.74%(1609/6252),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P〈0.05)。5岁以下儿童为HFMD的高危人群,占实验室诊断病例的97.67%(17459/17876);其中1—3岁儿童患者最多,占诊断病例的86.92%(15537/17876)。EV71构成比随季节而发生变化,4-6月份较高,5月份高达69.34%(2384/3438)。实验室诊断6929例重症患者中的82.48%(5715/6929)为EV71感染,1.76%(122/6929)为CA16感染,15.76%(1092/6929)为其他肠道病毒感染,EV71感染率明显高于CA16和其他肠道病毒(χ2值分别为9259.17、6170.81,P值均〈0.05)。重症患者中死亡117例,实验室诊断55例,诊断率为47.01%,以EV71感染为主(50例)。遗传进化分析显示,EV71毒株VP1基因属于C基因型的C4亚型。结论河南省HFMD主要病原是EV71和CA16;EV71病毒为优势流行株,属于C基因型的C4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感染
原文传递
河南省2014年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5
3
作者 +8 位作者 张白帆 隋美丽 潘静静 陈志娟 程宁宁 杜燕华 卫海燕 许汴利 黄学勇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8-571,共4页
目的 分析2014年河南省手足口病(HFMD)重症病例病原学特征。方法 整群抽取郑州市某儿童医院2014年4-6月244例HFMD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粪便标本,病原学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病毒分离、VP1测序比对等方法。病原学特征统计分... 目的 分析2014年河南省手足口病(HFMD)重症病例病原学特征。方法 整群抽取郑州市某儿童医院2014年4-6月244例HFMD住院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粪便标本,病原学检测采用荧光定量RT-PCR、病毒分离、VP1测序比对等方法。病原学特征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结果 244例手足口病病例中,重症组109例,轻症组135例,肠道病毒(EV)通用引物RT-PCR阳性229例,阳性率为93.85%。肠道病毒71型(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 A16)和Cox A10的感染构成比分别为83.84%、5.68%和8.30%。EV71感染致8例心肺功能衰竭,2例死亡;Cox A10感染致1例心肺功能衰竭、死亡。重症组与轻症组之间肠道病毒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2,P=0.021)。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对重症组和轻症组EV71、Cox A16和其他EV感染构成比进行统计学比较,P=0.048。EV71和Cox A10感染致心肺功能衰竭发生率和致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χ^2=0.051,P=0.821和χ^2=2.198,P=0.138)。2014年河南省Cox A10分离株属于基因6型,VP1区段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3%-99.7%和96.3%-100.0%。结论 EV71仍然是河南省HFMD的主要病原。Cox A10在感染病原谱中所占比加大,且感染后可致心肺功能衰竭,应加强对其他EV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
原文传递
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0
4
作者 黄学勇 杜燕华 +7 位作者 马宏 满瑞琴 康锴 唐晓燕 陈豪敏 刘国华 许汴利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5-168,共4页
目的建立检测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方法用分离到的5株新布尼亚病毒株感染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制备抗原片,优化IFA工作条件,进行IFA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评价,应用建立的IFA方法对2007—2011年在河南省... 目的建立检测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方法用分离到的5株新布尼亚病毒株感染非洲绿猴肾(Vero)细胞,制备抗原片,优化IFA工作条件,进行IFA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评价,应用建立的IFA方法对2007—2011年在河南省信阳地区采集的126例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标本进行检测,并与RT—PCR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筛选出免疫荧光反应特异、稳定性较好的WZ69毒株作为建立新布尼亚病毒IFA检测方法的抗原种子株。IFA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一抗(患者血清)最适稀释度为1:40;二抗(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羊抗人IgG抗体)最适稀释度为1:150;二抗中伊文思蓝最适稀释度为1:20000。在126例患者中,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阳性者96例,阴性者30例,抗体阳性率为76.19%,与RT—PCR的检测阳性率[72.22%(91/1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的新布尼亚病毒IgG抗体IFA检测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可用于新布尼亚病毒致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患者的实验室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抗体技术 间接 抗体 发热 血小板减少 综合征 新布尼亚病毒
原文传递
重症手足口病病原学与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隋美丽 张超 +11 位作者 黄学勇 杨海燕 杜燕华 卫海燕 申晓靖 冯慧芬 秦新华 任静朝 郗园林 段广才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81-486,共6页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分类及不同病原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差异,为手足口病的诊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4~5月郑州市某哨点医院确诊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其进行病...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分类及不同病原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指标差异,为手足口病的诊疗和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4~5月郑州市某哨点医院确诊的手足口病重症患儿的粪便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对其进行病原学分型,同时收集患儿基本信息和临床资料,分析重症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及常见病原引起的手足口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结果 1)EV71、其他EV及CoxA16病毒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主要病原体;2)临床特征(年龄、性别、体重、体温、脉搏、收缩压、舒张压、血糖、肢体抖动)中,除体重及肢体抖动发生率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特征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其他EV组患儿体重较高,EV71组患儿肢体抖动比例较高;3)NEUT、LYMPH、MONO、EO、BASO百分率,T细胞,Th细胞,NK细胞,IgA,C3,C4,NSE,PCT,TNT-HS,TBIL,IBIL,ADA,PA,GLO及CK水平在EV71、CoxA16及其他EV阳性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显示其他EV组与EV71、CoxA16组相比NEUT百分率较高,LYMPH百分率较低(P〈0.05),而MONO百分率在CoxA16组的水平较高(P〈0.05);EV71组EO百分率较高(P〈0.05);其他EV阳性组与EV71、CoxA16组相比T细胞及Th细胞水平显著下降(P〈0.05),NK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CoxA16组相比,EV71组和其他EV组IgA、C3、C4及NSE较高(P〈0.05);与其他两组相比EV组PCT水平较高,而TNT-HS水平较低(P〈0.05);EV71组与CoxA16及其他EV组相比IBIL和TBIL水平较低而ADA水平较高(P〈0.05),CoxA16组与EV71及其他EV组相比PA水平较高而GLO水平较低(P〈0.05);其他EV组CK水平较高(P〈0.05)。结论 1)除EV71外,其他EV及CoxA16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不容忽视;2)肢体抖动对EV71感染诊断有帮助;3)重症手足口病不仅可累及皮肤、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手足口病 病原学 临床特征 实验室指标
原文传递
河南省肠道病毒71型(EV71)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学勇 刘国华 +8 位作者 陈豪敏 康锴 杜燕华 卫海燕 邓文斌 王海峰 许玉玲 许汴利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10年第8期617-618,639,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河南省0~12岁健康儿童、手足口病痊愈病人、手足口病现症病人血清肠道病毒71型(EV71)抗体水平,了解手足口病优势病毒株EV71人群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河南省不同地区采集0~12岁健康儿童、手... 目的通过检测河南省0~12岁健康儿童、手足口病痊愈病人、手足口病现症病人血清肠道病毒71型(EV71)抗体水平,了解手足口病优势病毒株EV71人群感染情况,为预防控制手足口病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河南省不同地区采集0~12岁健康儿童、手足口病痊愈病人和手足口病现症病人血清共226份,采用微量中和滴定法检测抗EV71抗体。结果健康儿童、手足口病痊愈病人和手足口病现症病人血清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46%、92.96%和55.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71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11.13(8.83~13.99)、66.51(52.09~84.97)和21.93(14.32~3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足口病流行地区健康儿童血清EV71中和抗体阳性率较高,EV71阴性感染较普遍。手足口病康复病人能够产生较高滴度的免疫保护性抗体,对EV71病毒再次感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人手足口病 中和抗体
原文传递
2009年河南省肠道病毒71型基因组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黄学勇 郭万中 +5 位作者 马宏 申晓靖 苏佳 于贺娟 许汴利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69-471,共3页
自1969年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婴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了该病毒导致的疾病暴发与流行。近10年来,EV71的流行在亚洲地区呈逐渐上升... 自1969年首次从美国加利福尼亚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婴儿的粪便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type 71,EV71)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报道了该病毒导致的疾病暴发与流行。近10年来,EV71的流行在亚洲地区呈逐渐上升趋势,并引起越来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2008年自安徽省阜阳市发生儿童感染EV71疫情以来,我国多个地区出现了EV71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基因组特征 2009年 河南省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EV71 加利福尼亚
原文传递
河南省病毒性脑炎病原谱研究初报 被引量:15
8
作者 张爱梅 +5 位作者 徐子乾 付士红 张彦平 林红 梁国栋 郝宗宇 《医药论坛杂志》 2009年第14期47-48,共2页
目的了解河南省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种类及其分布。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005年我省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结果209例患者中的193例(92.3%)检测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构成顺序依次为柯萨... 目的了解河南省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种类及其分布。方法采用ELISA方法对2005年我省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检测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结果209例患者中的193例(92.3%)检测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构成顺序依次为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脑病毒、EB病毒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结论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单纯疱疹病毒、乙脑病毒是我省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病原
原文传递
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与防控策略探讨 被引量:14
9
作者 唐晓燕 张彦平 +1 位作者 许汴利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9-333,共5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趋势、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和防控策略。方法对1980--2008年河南省64401例乙脑患者资料用Excel2003和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选取罗山、新安、西华、邓县、滑县为监测点,5—10月每旬... 目的分析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趋势、特征,以及影响因素和防控策略。方法对1980--2008年河南省64401例乙脑患者资料用Excel2003和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并选取罗山、新安、西华、邓县、滑县为监测点,5—10月每旬1次,用人工小时法和蚊帐法采集蚊虫标本,计算蚊虫密度。同时每旬采集30~40头仔猪血液标本,用酶联接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方法检测猪血清乙脑IgG抗体。结果1980--2008年河南省乙脑累计发病64401例,发病率波动在0.34/10万(315/93599969)~6.72/10万(5246/78076567),其中1980--1994年平均发病率为4.39/10万(3530/80381469),1995--2008年平均发病率为0.86/10万(811/94217549),2008年达最低,为0.34/10万(315/93599969);发病集中于7一_9月,占89.40%(57572/64401);患者主要分布在信阳、南阳、驻马店、周口、洛阳五市,占81.02%(52175/64401);河南省发病年龄以0~14岁为主(79.01%,50884/64401),洛阳市≥15岁明显上升(57.83%,2120/3666),二者发病年龄构成比经x。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05.32,P〈0.05);监测点蚊虫密度高低的不同、猪乙脑抗体50%阳转日早晚的差异,反映了乙脑发病的强度。结论河南省乙脑发病呈下降性、季节性、地域性和年龄分布差异的特点,监测宿主动物猪乙脑抗体水平和媒介蚊虫密度可以预测乙脑流行趋势。控制全省小年龄组、洛阳市大年龄组和高发区人群的发病,加强监测和预测,是河南省乙脑防控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研究 综合预防
原文传递
河南省1950--2008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监测 被引量:13
10
作者 唐晓燕 许汴利 +1 位作者 郭万申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23-926,共4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动态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方法分析河南省1950--2008年乙脑疫情、监测点宿主动物、媒介蚊虫的监测资料;用ELISA方法检测宿主动物血清乙脑IgG抗体;用SPSS12.0、Excel2003软件统计分析、绘图。结... 目的分析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动态变化趋势及流行特征。方法分析河南省1950--2008年乙脑疫情、监测点宿主动物、媒介蚊虫的监测资料;用ELISA方法检测宿主动物血清乙脑IgG抗体;用SPSS12.0、Excel2003软件统计分析、绘图。结果河南省乙脑发病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发病高峰为7—9月,占总病例的88.09%;地域分布呈由北向南逐渐递增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至2008年主要集中于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全省以0~14岁年龄组发病为主(81.95%),职业以散居儿童为多(47.11%),洛阳市≥15岁组发病明显上升(58.93%),职业以农民为多(42.33%);各监测点仔猪乙脑抗体出现50%阳转的时间有差别,反映了乙脑发病强度的高低;各监测点主要蚊种构成不同,蚊虫密度高峰与乙脑发病高峰相一致。结论根据乙脑发病的地域变迁、年龄、职业差异的特点,结合宿主动物、媒介蚊虫的监测结果,针对性地制定乙脑防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监测 媒介蚊虫 宿主动物
原文传递
河南省部分地区病毒性脑炎监测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唐晓燕 +4 位作者 康锴 尤爱国 黄学勇 许汴利 陈豪敏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67-970,共4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部分地区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种类及流行特点。方法对2008年新乡、开封、洛阳监测的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液和脑脊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IgM,对其中乙脑IgM阴性病例脑脊液标本进行... 目的分析河南省部分地区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种类及流行特点。方法对2008年新乡、开封、洛阳监测的病毒性脑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液和脑脊液标本,采用ELISA方法检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IgM,对其中乙脑IgM阴性病例脑脊液标本进行细胞培养分离,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他病毒。结果从215例病毒性脑炎病例中检出乙脑IgM抗体阳性47例,阳性率为21.86%;从乙脑IgM阴性的168例脑脊液中分离到肠道病毒24株,阳性率为14.29%;24株肠道病毒中,埃可病毒30(ECHO30)12株,埃可病毒6(ECHO6)7株,埃可病毒25(ECHO25)4株,柯萨奇病毒B5(CoxB5)1株;47例乙脑和168例肠道病毒等病毒性脑炎发病高峰为7~9月,分别占93.62%和70.24%;新乡、开封的乙脑和肠道病毒等病毒性脑炎以0~14岁儿童为主,分别为91.91%、92.31%和97.92%、98.41%;洛阳的肠道病毒等病毒性脑炎0~14岁占92.99%,乙脑≥15岁发病明显上升,占5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3,P<0.05);洛阳乙脑病例以农民为主,新乡、开封乙脑病例及3地肠道病毒等病毒性脑炎病例均以散居、托幼儿童和学生为主。结论病毒性脑炎病原体以乙脑病毒和肠道病毒为主;乙脑与肠道病毒等病毒性脑炎高发季节一致;不同地区2类脑炎发病年龄、职业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脑炎 乙脑病毒 肠道病毒
原文传递
河南省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与防控策略探讨 被引量:13
12
作者 孙建伟 黄学勇 +2 位作者 苏佳 许汴利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39-943,共5页
目的总结和分析河南省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防控策略。方法收集并整理河南省1951-2015年人间狂犬病疫情相关资料,对2007-2015年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人间狂犬病上世纪80年代曾严重... 目的总结和分析河南省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探讨防控策略。方法收集并整理河南省1951-2015年人间狂犬病疫情相关资料,对2007-2015年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SPSS17.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河南省人间狂犬病上世纪80年代曾严重流行、90年代得到有效控制。本世纪初以来疫情上升明显,近10年又有下降趋势。病例以农村地区居民为主,男多于女,多为35-65岁组及15岁以下组人群。7-9月份是发病高峰期。豫东和豫南是人间狂犬病病例较为集中区域。病例平均潜伏期为60d,平均病程为3d。病例暴露后约45.9%未作任何伤口处理,76.5%未曾接种疫苗,伤口肉眼可见出血的占93.6%,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注射率仅为0.64%。传染源98.7%是犬只,其中非栓养犬占82.1%以上。犬只狂犬病毒感染率为0.63%-6.00%。农村地区犬只免疫率为0.64%,人犬比值平均为6.50。结论河南省是狂犬病流行地区,应开展以农村地区为重点的综合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特征 防控策略
下载PDF
河南省2013年登革热暴发的登革热病毒基因组序列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马红霞 杜燕华 +2 位作者 黄学勇 许汴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85-1186,共2页
登革热病毒(DENV)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DENV感染后可引起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在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和云南等地区.DEN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 登革热病毒(DENV)通过蚊虫叮咬进行传播,DENV感染后可引起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SS).在全世界范围内,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浙江和云南等地区.DEN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是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11kb,包括4个血清型,每个血清型又分不同基因亚型.2013年以前河南省未发生过DF本地流行,偶有输入性病例报告.2013年河南省禹州市首次出现DF暴发疫情[1],共有73例确诊病例报告,本研究对这次暴发疫情的DENV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热病毒 遗传进化分析
原文传递
2010年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点及健康人群病毒抗体水平 被引量:11
14
作者 唐晓燕 康锴 +5 位作者 尚思远 徐超 马红霞 陈豪敏 许汴利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88-891,共4页
目的了解2010年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点及健康人群乙脑病毒抗体水平。方法提取2010年河南省监测的433例乙脑患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于2010年选取洛阳市和信阳市为调查点,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在两... 目的了解2010年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点及健康人群乙脑病毒抗体水平。方法提取2010年河南省监测的433例乙脑患者资料,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于2010年选取洛阳市和信阳市为调查点,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在两市各选择12个行政村(社区居委会),选择〈1、1~2、3~4、5~6、7~14、15~19、20~59和≥60岁8个年龄组健康人群作为调查对象,共519名。分别于2010年的5月和11月调查和采集同一人群血液标本,共1008份,用微量细胞中和试验检测乙脑病毒抗体。结果2010年河南省乙脑发病率为0.46/10万(433/94130434)。97.69%(423/433)的患者集中在7-9月;81.06%(351/433)的患者分布在南阳、信阳、洛阳、驻马店和周口市。河南省0~14岁人群乙脑发病占82.22%(356/433),≥15岁人群发病占17.78%(77/433)。洛阳市≥15岁人群乙脑发病占65.79%(50/76),明显高于河南省的17.78%(χ2=79.57,P〈0.05)。河南省乙脑发病以散居儿童为主,占58.89%(255/433),洛阳市以农民为主,占44.74%(34/76)。洛阳市≥15岁健康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为48.94%(46/94),低于信阳市的97.78%(88/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2,P〈0.05)。洛阳市健康人群中有免疫史者乙脑抗体阳性率为50.41%(61/121),高于无免疫史者的16.6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2,P〈0.05)。信阳市健康人群中有免疫史者乙脑抗体阳性率为67.11%(51/76),高于无免疫史者的46.39%(45/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0,P〈0.05)。结论河南省乙脑发病呈季节性、地域性,不同年龄、职业人群发病有差异。河南省与洛阳市乙脑发病年龄和职业的差异与二者健康人群乙脑抗体水平的差异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病毒 日本 流行病学 病毒抗体
原文传递
河南省2006-2010年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监测 被引量:11
15
作者 唐晓燕 康锴 +2 位作者 陈豪敏 许汴利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分析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点及流行因素。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10年河南省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采用ELISA方法检测病例血液或脑脊液乙脑病毒lgM抗体。结果2006-2010年共报告乙脑309... 目的分析河南省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流行特点及流行因素。方法通过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6-2010年河南省乙脑发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采用ELISA方法检测病例血液或脑脊液乙脑病毒lgM抗体。结果2006-2010年共报告乙脑3099例,发病率波动在0.39/10万~1.08/10万,发病趋势呈波动性下降;信阳、南阳、洛阳3市为高发区,其发病数占总病例的60.12%;7—9月为流行高峰,占93.26%;全省发病以0~14岁为多(83.61%),洛阳市≥15岁年龄组发病升高明显(57.63%),与全省≥15岁年龄组发病构成比相比,经岔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0.0341,P〈0.05);全程接种乙脑疫苗的占4.95%,非全程接种的占15.28%,无疫苗接种和接种史不详的共占79.77%;实验室确诊病例占42.98%,临床诊断病例占45.95%,疑似病例占11.07%。结论河南省乙脑病例的分布呈现季节性、地域性和人群差异的特点。乙脑疫苗的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有待规范,病例实验室诊断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乙型脑炎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河南省手足口病例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绍丽 许汴利 +4 位作者 郭万申 陈立 卫海燕 杜燕华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938-941,共4页
目的对2008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患者体内分离的肠道病毒71型(EV71)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采用RT-PCR扩增覆盖全基因组的8个重叠基因片段,双向测序,DNAStar软件中的MegAlign等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MEGA3软件进行进化树分析... 目的对2008年河南省手足口病患者体内分离的肠道病毒71型(EV71)进行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方法采用RT-PCR扩增覆盖全基因组的8个重叠基因片段,双向测序,DNAStar软件中的MegAlign等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MEGA3软件进行进化树分析和做图。结果8个重叠基因片段序列拼接得到EV71全基因组序列,共7405个核苷酸,与其他EV71病毒基因组构成相似,在非编码区有核苷酸的插入和缺失。同源性分析:在P1区,HENAN08株与安徽株(AnhuiFY08)、深圳株(SHZH98和SHZH03)、浙江株(Zhejiang08)等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大于91%和97%;与标准株(BrCr)和台湾流行株(Tw2086)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大于75%和82%;与CoxsackievirusA16(Cox.A16)的同源性最低,为68.7%和79.6%。在P2和P3区,HENAN08株与其他国内EV71株的同源性均较高,而与BrCr以及TW2086的同源性低于Cox.A16。P1区遗传进化分析表明:HENAN08株与AnhuiFY08和Zhejiang08的进化关系都密切,与Cox.A16疏远。结论HENAN08属EV71病毒的C4亚型,与AnhuiFY08、Zhejiang08和SHZH03进化途径类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原文传递
2004―2016年河南省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孙建伟 尤爱国 +3 位作者 苏佳 许汴利 黄学勇 《华南预防医学》 2017年第5期453-455,共3页
目的分析2004―2016年河南省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开展狂犬病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河南省2004―2016年人间狂犬病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狂犬病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2004―2016年河南省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为开展狂犬病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河南省2004―2016年人间狂犬病疫情报告数据,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狂犬病疫情数据进行流行特征分析。结果 2004―2016年河南省共报告人间狂犬病1 441例,年均发病率为0.117/10万。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其中6―11月发病数相对较多,共报告921例,占发病总数的63.91%。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分别为南阳市(226例,占15.68%)、周口市(181例,占12.56%)、商丘市(149例,占10.34%);农村地区共报告人间狂犬病1 422例,占发病总数的98.68%。男性998例,女性443例,男女性别比为2.25∶1;病例年龄以40~59岁年龄组发病数最多,共报告594例,占41.22%;病例职业以农民最多,共报告948例,占65.79%。结论 2004―2016年河南省狂犬病发病人群以男性、青壮年、农民为主,今后应以农村地区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狂犬病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一例狂犬病病例的实验室诊断及其启示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学勇 +1 位作者 孙建伟 吕新军 《疾病监测》 CAS 2014年第3期186-190,共5页
目的通过1例人狂犬病病例的实验室确诊探讨人狂犬病病例实验室诊断的可行性及其对狂犬病防控的意义。方法对存活疑似人狂犬病病例的唾液、脑脊液、血清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 目的通过1例人狂犬病病例的实验室确诊探讨人狂犬病病例实验室诊断的可行性及其对狂犬病防控的意义。方法对存活疑似人狂犬病病例的唾液、脑脊液、血清标本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apid fluorescent focus inhibition test,RFFIT)进行实验室确诊;通过RFFIT对密切接触个例血清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进行检测。结果病例唾液标本用RT-PCR方法检测获得狂犬病病毒核蛋白、RNA聚合酶基因预期扩增片段,序列测定和分析进一步证实为狂犬病病毒。病例血清标本经RFFIT检测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阳性。1名病例密切接触者按照狂犬病暴露进行暴露后预防处置,血清抗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检测为阳性。结论 1例疑似人狂犬病病例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狂犬病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对指导个案处置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 实验室诊断
原文传递
我国部分地区病毒性脑炎标本的实验室检测 被引量:9
19
作者 徐子乾 付士红 +8 位作者 张彦平 高晓艳 王雷 曾玉玺 徐丽宏 金玉 唐青 梁国栋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8-100,共3页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种类及其分布特征。方法用ELISA方法对2004年至2006年从我国6个省份收集的771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然后对乙脑IgM抗体阴性的所有血清标本检测其他... 目的初步了解我国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种类及其分布特征。方法用ELISA方法对2004年至2006年从我国6个省份收集的771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急性期血清和脑脊液标本检测乙脑病毒IgM抗体,然后对乙脑IgM抗体阴性的所有血清标本检测其他7种常见病毒IgM抗体。此外,用PCR方法对54例脑脊液标本检测肠道病毒、版纳病毒和辽宁病毒的基因。结果经血清学检测,771例患者中的567例(73.5%)检测出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构成顺序为乙脑病毒(47.0%)、腮腺炎病毒(10.6%)、肠道病毒(8.8%)、单纯疱疹病毒(5.7%)、麻疹病毒(O.4%)、水痘-带状疱疹病毒(0.4%)、EB病毒(0.4%)、巨细胞病毒(0.3%);经分子生物学检测,在54例脑脊液中检测到8例(14.8%)肠道病毒基因阳性标本,未检测到版纳病毒与辽宁病毒基因阳性标本。结论乙脑病毒是我国病毒性脑炎的首要病原,腮腺炎病毒次之,肠道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炎 病毒性 病原
原文传递
广西北流市分离到基因Ⅰ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被引量:8
20
作者 莫兆军 吕新军 +8 位作者 谭毅 谢长江 闭福银 潘晓玲 孙肖红 王环宇 付士红 梁国栋 《疾病监测》 CAS 2010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从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监测点之一的北流市分离乙脑病毒并研究其基因分型。方法2006年在广西北流市采集蚊虫标本,在C6/36和BHK-21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分离物进行多种虫媒病毒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获得的乙脑病毒进行... 目的从广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监测点之一的北流市分离乙脑病毒并研究其基因分型。方法2006年在广西北流市采集蚊虫标本,在C6/36和BHK-21细胞上进行病毒分离,对病毒分离物进行多种虫媒病毒抗体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获得的乙脑病毒进行E基因扩增、测序和基因分型。结果在北流市采集骚扰阿蚊2588只和三带喙库蚊230只,分61批进行处理,获得3个病毒分离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乙脑抗体反应,E基因测序后基因分型显示为基因Ⅰ型乙脑病毒。结论从广西蚊虫标本分离到基因Ⅰ型乙脑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脑炎病毒 E基因 基因型 广西 蚊虫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