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PLC-Q-TOF-MS的植物乳杆菌P-8发酵乳代谢物轮廓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越男 米智慧 +3 位作者 潘琳 孙志宏 孙天松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2-160,共9页
代谢组学是对生物体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本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结合PCA分析了植物乳杆菌P-8发酵乳的代谢物图谱。结果表明:通过代谢组学的分... 代谢组学是对生物体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小分子代谢产物的变化或其随时间的变化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本实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四级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结合PCA分析了植物乳杆菌P-8发酵乳的代谢物图谱。结果表明:通过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共鉴定152个代谢物,差异代谢物主要为有机酸16种(琥珀酸、柠檬酸和顺乌头酸等)、多肽20种(Thr-Val、Asn-Pro、Val-Asn、Asn-Thr、Asn-Leu、Trp-Ala和Try-Ser等)、游离氨基酸12种(半胱氨酸、亮氨酸、赖氨酸、精氨酸和酪氨酸等)和核酸代谢物8种(7H-Purine、Cytidine和Pyrimidine等)。因此,利用此方法能够对发酵乳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分析,并作为其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物轮廓 UPLC-Q-TOF MS 发酵乳 植物乳杆菌P-8 代谢组学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P-8发酵乳的代谢物图谱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越男 米智慧 +3 位作者 潘琳 孙志宏 孙天松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36-245,共10页
发酵乳是由上百种生物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的食品体系,目前没有单一的分析平台能够完整地测定其所有的代谢物。本试验通过监测植物乳杆菌P-8单菌发酵乳和植物乳杆菌P-8与商业发酵剂YC-X11复配发酵乳的发酵特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四极... 发酵乳是由上百种生物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的食品体系,目前没有单一的分析平台能够完整地测定其所有的代谢物。本试验通过监测植物乳杆菌P-8单菌发酵乳和植物乳杆菌P-8与商业发酵剂YC-X11复配发酵乳的发酵特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技术结合统计学方法分析发酵乳的代谢物图谱。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P-8与商业发酵剂YC-X11复配发酵所需时间为5 h,远远少于植物乳杆菌P-8发酵所需时间(13 h);复配发酵乳活菌数、滴定酸度均显著增加(P<0.05)。通过代谢组学的分析方法,共鉴定出62种代谢物,主要差异代谢物为有机酸(7种)、多肽(4种)、游离氨基酸(4种)、核酸代谢物(4种)和芳香类物质(3种)等。利用代谢组学方法能够对发酵乳代谢物进行鉴定和分析,并作为其潜在的生物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物图谱 植物乳杆菌P-8 发酵乳 发酵特性 代谢组学
下载PDF
液相质谱联用法同时检测体外生殖培养液中的18种氨基酸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元礼 柯林楠 +1 位作者 王春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915-2920,共6页
背景:目前,对于体外生殖培养液的质量控制文件或技术标准中,对成分含量指标及检测方法未做明确规定,为保证该类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应及早建立质量标准。目的: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法检测体外生殖培养液中18种氨基酸指标成分,分析不同用途培... 背景:目前,对于体外生殖培养液的质量控制文件或技术标准中,对成分含量指标及检测方法未做明确规定,为保证该类产品的安全有效性,应及早建立质量标准。目的: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法检测体外生殖培养液中18种氨基酸指标成分,分析不同用途培养液中18种氨基酸的含量。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检测体外生殖培养液中18种氨基酸(甘氨酸、亮氨酸、蛋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苏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色氨酸、胱氨酸、赖氨酸、天门冬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精氨酸)指标成分,色谱柱为SUPELCO Discovery HS F5-3(15 cm×2.1 mm,3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溶液-0.1%甲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35 m L/min,柱温40℃;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负离子模式扫面,扫描方式为多反应监测。结果与结论:18种氨基酸在0.25-12.5 mmol/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练好;18种氨基酸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86.3%-125.3%之间,精密度实验与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4.7%,说明采用液相质谱联用法检测体外生殖培养液灵敏、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为体外生殖培养液的质量标准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 三重四级杆质谱仪 体外生殖培养液 氨基酸 含量 质量控制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P9对镉和铅的吸附特性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商庆祥 翟佳琳 +3 位作者 刘秀芳 陈永福 孟和毕力格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6期51-56,共6页
本实验分析了pH、环境温度和菌体浓度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9吸附镉(Cd)、铅(Pb)离子能力的影响,并解析植物乳杆菌P9体外吸附的生理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当菌体浓度在1~2.5 g/L范围内,环境温度37℃,pH为6时吸附率最高... 本实验分析了pH、环境温度和菌体浓度对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P9吸附镉(Cd)、铅(Pb)离子能力的影响,并解析植物乳杆菌P9体外吸附的生理机制。实验结果显示,当菌体浓度在1~2.5 g/L范围内,环境温度37℃,pH为6时吸附率最高。P9菌体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P9细胞壁表面上的负电性基团在吸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掩蔽氨基后菌体对Cd^(2+)和Pb^(2+)吸附率分别降低了42.1%和34.2%;掩蔽羧基后菌体对Cd^(2+)和Pb^(2+)吸附率分别降低了49.4%和45.7%。通过吸附热力学分析发现P9吸附Cd^(2+)和Pb^(2+)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R_(1)^(2)=0.975、R_(2)^(2)=0.957),P9菌体吸附Cd^(2+)和Pb^(2+)的理论最大吸附量(Q_(max))分别为1.9 mg/g菌体湿重和3.6 mg/g菌体湿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杆菌 镉、铅 吸附特性 机制研究
原文传递
益生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在脱脂乳中复配发酵特性研究
5
作者 陈永福 王记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11,共5页
将益生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H9分别与Lactococcus lactis、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及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三类不同的菌种复配发酵脱脂乳,对其复配发酵乳的ACE抑制率、Val-... 将益生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H9分别与Lactococcus lactis、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及Lactobacillus 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三类不同的菌种复配发酵脱脂乳,对其复配发酵乳的ACE抑制率、Val-Pro-Pro浓度、Ile-Pro-Pro浓度、游离氨基氮浓度、滴定酸度、p H值、活菌数、黏度、脱水收缩性和凝乳时间进行测定。结果表明,L.helveticusH9与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MAU40115,Lactococcus lactis subsp.cremoris IMAU60065,Lactococcus lactissubsp.cremoris IMAU60064,L.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 IMAU20094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MAU40051的复配发酵乳的ACE抑制率大于60%,而且和IMAU40115、IMAU20094和IMAU40051的复配发酵乳具有较高的Val-Pro-Pro和Ile-Pro-Pro浓度。从复配菌种的种类分析发现,Lactococcus lactis较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和酸奶发酵剂更适宜与L.helveticus H9复配发酵。本文为进一步研究L.helveticus H9发酵乳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CTOBACILLUS helveticus H9 ACE抑制活性 复配发酵 发酵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