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优化制约因素 提高政府效能 被引量:6
1
作者 《行政论坛》 2000年第6期8-10,共3页
关键词 政府效能 政府职能 政府权力 行政权利 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大众媒介影响公共舆论的主要理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2
2
作者 田新华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3-120,共8页
议程设置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 ,是当代西方关于大众媒介影响公共舆论的两种主要理论。在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中 ,我们认为 ,尽管议程设置理论有其不足和缺陷 ,但它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是一个里程碑和分水岭 ,突破了此前“有... 议程设置理论和“沉默的螺旋”理论 ,是当代西方关于大众媒介影响公共舆论的两种主要理论。在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中 ,我们认为 ,尽管议程设置理论有其不足和缺陷 ,但它对于传播效果的研究是一个里程碑和分水岭 ,突破了此前“有限论”的窠臼 ;而“沉默的螺旋”假说不仅为社会公共管理机构进行舆论调控提供了依据和启发 ,也大大深化了人们对公共舆论和大众传媒的认识。但该理论仍存在值得商榷之处。中国学者应在借鉴西方学者舆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逐步建立自己的舆论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媒介 传播 公共舆论 议程设置 “沉默的螺旋”
下载PDF
政府职能理论与政府职能转变必然性 被引量:2
3
作者 《行政论坛》 1996年第3期11-15,共5页
本文根据当前政府职能及转变的理论研究中所存在的薄弱和欠缺之处,深入地总、结概括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府职能的理论,全面、深刻地剖析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必然性。把政府职能转变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之中,进行... 本文根据当前政府职能及转变的理论研究中所存在的薄弱和欠缺之处,深入地总、结概括和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政府职能的理论,全面、深刻地剖析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客观必然性。把政府职能转变置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之中,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得出了独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职能 转变
原文传递
中国政治发展:行政改革与政治改革地位之权重 被引量:4
4
作者 《行政论坛》 1995年第2期3-8,共6页
本文针对在中国政治发展问题上似是而非地取同发展中国家模式的观点,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两种政治发展模式(行政改革优先式、政治改革优先式)成败的条件及其在中国的实情,以及二模式的政治稳定效应,指出了中国加快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利条件... 本文针对在中国政治发展问题上似是而非地取同发展中国家模式的观点,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两种政治发展模式(行政改革优先式、政治改革优先式)成败的条件及其在中国的实情,以及二模式的政治稳定效应,指出了中国加快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利条件。进而认为当今中国政治发展应选择两种模式之外的第三种模式,即政治改革与行政改革并重模式,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改革 政治改革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政治发展 政治发展模式 政治稳定 民主政治发展 优先模式 经济发展 政治民主化
原文传递
试论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高效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98-103,共6页
一国政府效能的高低,是该国现代化水平尤其是政治现代性程度的重要标尺。政府效能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满足这三项标准的高效能政府是一个国家实现社会政治现代化的关键因素和主导力量。
关键词 政府效能 政府高效能 政治现代化
下载PDF
论基本国策 被引量:2
6
作者 梁丽娟 《行政论坛》 1995年第5期14-16,共3页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在党和政府文件、报告及学术著作中频繁出现,但学界尚未探讨的“基本国策”术语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基本国策问题是一类极为重要的政策问题,具有战略性、长期性、超阶级性、权威性、强调性、总体性等特点,凡是具... 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开始在党和政府文件、报告及学术著作中频繁出现,但学界尚未探讨的“基本国策”术语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基本国策问题是一类极为重要的政策问题,具有战略性、长期性、超阶级性、权威性、强调性、总体性等特点,凡是具备这些特点的政策问题才算作是基本国策问题。并对基本国策形成、确立的机制进行简要分析,认为基本国策主要是通过历史总结、科学预测、横向比较的三种机制得以形成,并由公共政策权威确立或认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国策 社会性 政策问题 政策取向 发展教育 阶级性 对外开放 计划生育 总体性 公共政策
原文传递
“邓小平政治哲学”的研究规范 被引量:2
7
作者 江霞 《行政论坛》 1999年第3期3-4,共2页
(一)“大政治”视角 研究邓小平政治哲学,之所以要采用“大政治”视角、“大政治”概念,其原因如下:
关键词 邓小平政治哲学 邓小平理论 政治哲学思想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中国政治 政治家 毛泽东 学术研究 核心观点
原文传递
政治哲学的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悖论观初探
8
作者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5-27,共3页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反对思辨抽象的形而上学,以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来考察国家问题,认为由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内在的矛盾运动(社会分工、阶级斗争)产生了关于国家的三个悖论(本应是社会公仆的国家却变成社会主人,与共同利益相... 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反对思辨抽象的形而上学,以现实的人作为逻辑起点和历史起点来考察国家问题,认为由现实的人及其社会内在的矛盾运动(社会分工、阶级斗争)产生了关于国家的三个悖论(本应是社会公仆的国家却变成社会主人,与共同利益相对立的特殊利益决定了国家只能成为虚幻的共同体形式,作为整个社会正式代表的国家却并非整个社会的真正代表),而民主制、普遍人权本身就可以揭开国家悖论的哑谜。马克思、恩格斯从国家悖论的深度有力地揭示了国家本质,为无产阶级共产主义革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从而最后真正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实的人 社会分工 国家悖论 革命
下载PDF
政治社会学意义上的“市场经济”
9
作者 《行政论坛》 1995年第3期34-37,共4页
政治社会学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其内在人文结构体系由三类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要素组成:本位化的市民社会、法治化的竞争性市场和必要性的契约政府。这三类要素决定了市场经济制度完善时期政府与社会互控关系类型是社会主导控制政府型,... 政治社会学意义上的市场经济,其内在人文结构体系由三类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要素组成:本位化的市民社会、法治化的竞争性市场和必要性的契约政府。这三类要素决定了市场经济制度完善时期政府与社会互控关系类型是社会主导控制政府型,即“小政府,大社会”。为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强化社会对政府的控制,优化政府对社会的控制。可见,市场经济发展对中国整个社会结构的彻底革命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学意义 市民社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必要性 契约政府 本位化 政府与社会 法治化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民主政治
原文传递
当代中国道德变革与发展
10
作者 杨和焰 张玉萍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社会主义道德观 当代中国 道德价值观 道德进步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道德滑坡 道德理想 资本主义 发展市场经济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下载PDF
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形而上学:含义与类型学
11
作者 乔耀章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30,共7页
形而上学的地位只有从政治哲学的视域来考察,才能真正地获得比较深入的理解:广义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尤其是上帝神本论)无疑是对世俗政治权力及其掌握者最有效的消解或解构,使之工具化、相对化而不具有终极的合法性和目的性。西方... 形而上学的地位只有从政治哲学的视域来考察,才能真正地获得比较深入的理解:广义形而上学意义上的本体论(尤其是上帝神本论)无疑是对世俗政治权力及其掌握者最有效的消解或解构,使之工具化、相对化而不具有终极的合法性和目的性。西方文明史上经久不息、源远流长的广义形而上学(思辨理性哲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基督教神学意义上的形而上学以及这两者的混合化、世俗化、形而下化之变种中世纪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最终使得有限政府论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得以确立并合法化。事实上,在西方思想史上,每一套具有原创性的形而上学体系产生后都逻辑地范典着一段历史时期政治哲学、政治思想的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哲学 形而上学 理性形而上学 神性形而上学(神本论形而上学) 超验型公共理性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经济主导型大政治观
12
作者 《行政论坛》 1999年第4期3-5,共3页
“邓小平是无产阶级大政治家”,这是江泽民总书记对邓小平的评价。邓小平之所以被誉为无产阶级大政治家,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邓小平深刻科学、富于革命性的政治观,在此笔者将其初步概括为经济主导型大政治观。
关键词 邓小平 政治观 主导型 毛泽东思想 唯物主义 政治问题 政治路线 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三个代表”的创新机理
13
作者 文爽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4-26,共3页
“三个代表”的思想实质是创新。创新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世纪、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思想武器,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不竭的动力。运用富有创新精神的“三个代表”思想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
关键词 "三个代表" 创新 机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