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尿动力学检查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奈嫚嫚 金玉茜 +3 位作者 李岩 李蕾 刘琰 王鲁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0年第11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膀胱顺应性、膀胱容量、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腹压漏尿点压、排尿时间、达峰时间等尿动力学参数水平变化及临床... 目的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膀胱顺应性、膀胱容量、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maximum flow rate,Qmax)、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力(Pdet-Qmax)、腹压漏尿点压、排尿时间、达峰时间等尿动力学参数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177例POP患者,均行尿动力学检查。将177例患者依据POP分度(POP quantitation,POP-Q)分为Ⅰ度组54例,Ⅱ度组28例,Ⅲ度组61例,Ⅳ度组34例,比较4组尿动力学参数差异。结果4组膀胱顺应性、Pdet-Qmax、腹压漏尿点压、排尿时间、达峰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度组尿流率[(9.85±4.12)、(9.45±3.10)mL/s]低于Ⅰ、Ⅱ度组[(11.85±4.45)、(11.89±3.89)mL/s],Qmax[(24.07±9.49)、(24.56±7.76)mL/s]低于Ⅰ度组[(28.13±9.68)mL/s],膀胱容量[(440.48±127.33)、(444.03±121.38)mL]小于Ⅰ度组[(515.28±136.69)mL],达峰时间[(9.49±4.65)、(10.05±5.31)s]短于Ⅰ度组[(13.10±11.68)s](P<0.05)。177例POP患者中压力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85例,压力性尿失禁+膀胱出口梗阻19例,膀胱出口梗阻20例,逼尿肌收缩乏力+逼尿肌过度活动9例;Ⅰ、Ⅱ度组以压力性尿失禁+混合性尿失禁多见,Ⅲ、Ⅳ度组以膀胱出口梗阻、逼尿肌收缩乏力+逼尿肌过度活动多见。结论POP-Q分度Ⅲ、Ⅳ度POP患者平均尿流率、Qmax减慢,膀胱容量减小,逼尿肌异常比率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尿动力学检查 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出口梗阻 逼尿肌异常
原文传递
经会阴盆底超声在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李岩 杜俊晓 +3 位作者 董延华 李蕾 王鲁文 奈嫚嫚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5期146-151,共6页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在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SUI的56例患者设为脱垂+SUI组,选取同时... 目的:探讨经会阴盆底超声在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SUI的56例患者设为脱垂+SUI组,选取同时期就诊于本院诊断为前盆腔器官脱垂并排除SUI的56例患者设为脱垂组,同时选取因妇科良性疾病且排除盆底及泌尿系统疾病的51例住院患者设为对照组。各组均行经会阴盆底超声检查并记录超声参数:静息状态下膀胱颈位置,最大Valsalva状态下膀胱颈位置、膀胱颈移动度(BND)、尿道旋转角(URA)、膀胱尿道后角(PUA)、肛提肌裂孔面积(LHA)及膀胱颈漏斗形成情况,比较各组受检者有无膀胱膨出及膀胱膨出分型情况。构建ROC曲线,得出各超声参数诊断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SUI的最佳截断值。结果:组间比较,脱垂+SUI组、脱垂组最大Valsalva状态下BND、URA、PUA、LHA均高于对照组,而膀胱颈位置均低于对照组(P<0.05);脱垂+SUI组最大Valsalva状态下BND、PUA、LHA均高于脱垂组,而URA低于脱垂组(P<0.05)。脱垂+SUI组以Ⅱ型膀胱膨出为主,而脱垂组以Ⅲ型膀胱膨出为主,两组膀胱膨出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61,P<0.05),三组膀胱膨出分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132,P<0.01)。与脱垂组相比,脱垂组+SUI组膀胱颈漏斗形成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53,P=0.000);脱垂组膀胱颈漏斗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317,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最大Valsalva状态下各超声参数诊断前盆腔器官脱垂合并SUI的截断值,BND为25.50 mm,URA为76.50°,PUA为138.50°,LHA为21.50 cm^(2),以及有膀胱颈漏斗形成。其敏感度分别为87.50%、44.64%、64.29%、94.64%、94.64%,特异度分别为53.60%、80.36%、66.07%、17.86%、73.21%,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9、0.610、0.693、0.617、0.839。结论:经会阴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压力性尿失禁 经会阴盆底超声
下载PDF
两种小阴唇肥大缩小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奈嫚嫚 金玉茜 +3 位作者 李岩 高桂香 屈敏 王鲁文 《中国医疗美容》 2021年第3期1-4,50,共5页
目的探索改良边缘切除法、楔形切除法在小阴唇肥大缩小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小阴唇肥大缩小术的47例双侧小阴唇肥大患者,根据小阴唇肥大的程度和小阴唇形态分型以及患者需求选择改... 目的探索改良边缘切除法、楔形切除法在小阴唇肥大缩小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小阴唇肥大缩小术的47例双侧小阴唇肥大患者,根据小阴唇肥大的程度和小阴唇形态分型以及患者需求选择改良边缘切除法22例,楔形切除法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及手术满意度,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数简表评分(FSFI-6量表)对患者的性生活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比较显示边缘切除法手术时间较楔形切除法短(P<0.05),但两组间术中出血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均较高。两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湿润度、满意度评分及总评分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前术后性欲望、性唤醒、性高潮频率方面表现无差异(P>0.05)。结论两种小阴唇肥大缩小术均可有效治疗小阴唇肥大,医生需结合患者小阴唇肥大类型和个人审美要求制定设计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阴唇肥大缩小术 个体化治疗 性功能指数量表
下载PDF
IKKβ及其下游因子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骶韧带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岩 杜俊晓 +4 位作者 洪莹 董延华 李蕾 王鲁文 奈嫚嫚 《广东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482-487,共6页
目的探讨IKKβ及其下游因子IκBα、NF-κBp65在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骶韧带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POP分度Ⅱ-Ⅳ度患者(POP组、30例),非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28例)的子宫骶韧带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 目的探讨IKKβ及其下游因子IκBα、NF-κBp65在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骶韧带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POP分度Ⅱ-Ⅳ度患者(POP组、30例),非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28例)的子宫骶韧带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检测IKKβ、IκBα及NF-κBp65的表达.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宫骶韧带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和胶原纤维分布.结果POP组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结构疏松紊乱,其胶原纤维数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相比,POP组骶韧带组织中IKKβ、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而IκB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POP患者骶韧带组织中IKKβ及其下游因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提示NF-κB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因子可能参与POP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子宫骶韧带 NF-ΚB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下载PDF
ERK1/2、MEK1/2在盆腔器官脱垂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的表达
5
作者 洪莹 李蕾 +4 位作者 刘冬霞 李岩 肖婷伟 奈嫚嫚 耿建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1-656,共6页
目的:研究ERK1/2、MEK1/2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因POP行子宫切除术或盆底重建术的患者为POP组,POP定量分期评分均为Ⅲ~Ⅳ度;选择同时期33例因非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 目的:研究ERK1/2、MEK1/2在盆腔器官脱垂(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30例因POP行子宫切除术或盆底重建术的患者为POP组,POP定量分期评分均为Ⅲ~Ⅳ度;选择同时期33例因非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为对照组,POP定量分期评分均为0~Ⅰ度。收集患者术中废弃的近宫颈处子宫骶韧带组织,采用HE及Masson染色评估其组织学表现,采用免疫组化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ERK1/2、p-ERK1/2、MEK1/2、p-MEK1/2的表达情况。结果:POP组子宫骶韧带组织学结构明显区别于对照组,且ERK1/2、p-ERK1/2、MEK1/2、p-MEK1/2的相对表达量及p-ERK/ERK、p-MEK/MEK比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K1/2与MEK1/2在POP患者子宫骶韧带组织中表达减少以及p-ERK/ERK和p-MEK/MEK比值降低可能与POP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器官脱垂 子宫骶韧带 ERK1/2 MEK1/2 MEK/ERK信号通路
下载PDF
无皂交联水性有机硅改性聚酯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钟申洁 李家炜 +2 位作者 李岩 蔡英 易玲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1-146,共6页
采用自乳化法制备得到储存稳定的水性有机硅改性聚酯乳液(WSAR),然后在室温下与交联剂(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XR-100)混合交联成膜。当WSAR的酸值控制在50~60 mgKOH/g,XR-100添加量为15%时,通过热重分析和拉伸测试分析表明WSA... 采用自乳化法制备得到储存稳定的水性有机硅改性聚酯乳液(WSAR),然后在室温下与交联剂(季戊四醇-三(3-氮丙啶基)丙酸酯,XR-100)混合交联成膜。当WSAR的酸值控制在50~60 mgKOH/g,XR-100添加量为15%时,通过热重分析和拉伸测试分析表明WSAR/15%XR-100交联复合膜的起始热分解温度(T_(5%))较WSAR膜提高了95℃,700℃残炭量增加了14.8%,且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达到4.49 MPa和146%;此外,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结果表明,WSAR/15%XR-100涂层碳钢低频的阻抗模量达到10~4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改性聚酯 水性乳液 交联剂 乳胶膜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