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味玉屏风及其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宏 纪鹏 +8 位作者 魏彦明 买占海 张晓松 周轲 武凡琳 赵年寿 华永丽 姚万玲 袁子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3-79,共7页
为研究加味玉屏风及其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加味玉屏风和加味玉屏风多糖给药8 d,在第5~第7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末次给药24 h后,检测小鼠血常规、胸腺和脾脏指数,观察脾脏、胸腺组... 为研究加味玉屏风及其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采用加味玉屏风和加味玉屏风多糖给药8 d,在第5~第7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末次给药24 h后,检测小鼠血常规、胸腺和脾脏指数,观察脾脏、胸腺组织学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中CD3^(+)和CD4^(+)T细胞数量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sIgA、IgG、IgM含量。结果显示,加味玉屏风及其多糖均能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外周血白细胞数量、胸腺及脾脏指数、CD3^(+)和CD4^(+)T细胞数量比例、CD4^(+)/CD8^(+)T细胞比值,改善脾脏、胸腺病理组织损伤,回升血清中sIgA、IgG与IgM含量,且加味玉屏风多糖的效果优于加味玉屏风。表明加味玉屏风及其多糖可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玉屏风 多糖 环磷酰胺 免疫抑制 流式细胞术
下载PDF
参芪补气散对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血清生化、激素及部分免疫指标的影响
2
作者 杨昊赤 纪鹏 +9 位作者 魏彦明 华永丽 任建明 张晓松 买占海 李宏 武凡琳 李琛琛 马挺 朱潇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2,共6页
研究参芪补气散对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发病率、血清生化、激素与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3月龄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10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参芪补气散低剂量组、参芪补气散高剂量组3个组,每组35头。对照组每日饲喂基础饲粮,给药组在基础饲粮... 研究参芪补气散对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发病率、血清生化、激素与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3月龄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105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参芪补气散低剂量组、参芪补气散高剂量组3个组,每组35头。对照组每日饲喂基础饲粮,给药组在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每日添加精料15 g/kg(低剂量组)和30 g/kg(高剂量组)的参芪补气散,连续饲喂21 d,观察每组犊牛腹泻、感冒的发生情况。试验结束后每组犊牛采集血液用于血清生化、激素、免疫指标检测。与对照组相比,参芪补气散高、低剂量组犊牛的感冒、腹泻发病率呈降低趋势,高剂量组降低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参芪补气散低剂量组犊牛的甘油三酯、尿素、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免疫球蛋白A均显著升高(P<0.05),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参芪补气散高剂量组犊牛的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钾、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素、免疫球蛋白A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均显著降低(P<0.05)。说明参芪补气散可以明显改善亚健康西门塔尔犊牛的血清生化、激素及免疫相关指标,防病增重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健康 西门塔尔犊牛 血清生化 激素 免疫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研究黄芩-连翘配伍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武振帅 徐誉彰 +7 位作者 李宏 武凡琳 李琛琛 华永丽 姚万玲 袁子文 纪鹏 魏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0-56,共7页
研究黄芩-连翘配伍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不同比例的黄芩-连翘配伍组合物。选取健康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物组、3个黄芩-连翘不同比例配伍组),每组12只,连... 研究黄芩-连翘配伍对LPS诱导的急性肺炎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采用加热回流法制备不同比例的黄芩-连翘配伍组合物。选取健康昆明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阳性药物组、3个黄芩-连翘不同比例配伍组),每组12只,连续灌服相应药物7 d,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第8天,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组小鼠均采用LPS(10 mg/mL)滴鼻法建立小鼠急性肺炎模型。造模6 h后,采取每组小鼠盲肠内容物及结肠组织,开展结肠病例组织学观察,高通量测序检测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及分布情况。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上皮变性、坏死、脱落,绒毛排列不整齐,腺体有一定的脱落,纹状缘不清晰,完整性遭到破坏;黄芩-连翘配伍组(1∶1,2∶3,1∶2)小鼠的黏膜上皮结构较完整,结肠绒毛排列较整齐,纹状缘较清晰,损伤较少;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分开较明显;黄芩-连翘配伍组(2∶3,1∶1,1∶2)和阳性药物组介于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之间,各组小鼠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分析样本的分离程度及群落结构和组成有显著性差异;利用LEfSe组间群落差异性分析发现,模型组毛螺菌属、双歧杆菌、黄杆菌等菌属相对丰度增加;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物组β-变形菌、大肠埃希氏菌等菌属相对丰度减少,乳酸杆菌、杆菌等菌属相对丰度增加;黄芩-连翘配合物显著增加杆菌、放线菌、嗜黏菌、疣微菌、δ-蛋白杆菌、脱硫弧菌等菌属的丰度;显著降低拟杆菌属、艾森伯格氏菌属、黄杆菌等菌属的丰度。功能预测结果显示,模型组主要影响D-精氨酸和D-鸟氨酸代谢、NOD样受体信号通路;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连翘配合物(1∶1,2∶3,1∶2)主要影响脂肪酸生物合成这条通路。黄芩-连翘配伍(1∶1,2∶3,1∶2)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结构与丰度,对急性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连翘 急性肺炎 肠道菌群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对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宝霞 华永丽 +7 位作者 纪鹏 魏彦明 牛淳 郭容霞 周轲 李宏 任建明 白珊泽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4-70,共7页
为研究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对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的影响,采用番泻叶+寒湿、湿热环境建立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大鼠模型,给予理中汤和白头翁汤进行治疗,检测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观察结肠、回肠病理组织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 为研究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对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的影响,采用番泻叶+寒湿、湿热环境建立寒湿泄泻和湿热泄泻大鼠模型,给予理中汤和白头翁汤进行治疗,检测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观察结肠、回肠病理组织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含量。采用生化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结果显示,理中汤和白头翁汤可分别改善寒湿和湿热泄泻大鼠腹泻指数,血常规,胸腺、脾脏指数,改善结肠、回肠病理组织损伤,降低血清中的IL-6、IL-1β和TNF-α含量,提高血清中SOD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表明理中汤和白头翁汤用于治疗寒湿和湿热泄泻具有显著效果,而理中汤对湿热泄泻、白头翁汤对寒湿泄泻无效果,提示临床应辨证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中汤 白头翁汤 寒湿泄泻 湿热泄泻
下载PDF
肠道湿热泄泻和寒湿泄泻“同病异治”的物质基础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宝霞 任建明 +5 位作者 周轲 李宏 牛淳 纪鹏 华永丽 魏彦明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7-427,共11页
目的建立湿热、寒湿泄泻大鼠模型,采用白头翁汤与理中汤治疗湿热、寒湿泄泻模型大鼠,分析湿热、寒湿不同证型泄泻大鼠临床症状、细胞密度、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差异,为探索泄泻“同病异治”的治疗特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 目的建立湿热、寒湿泄泻大鼠模型,采用白头翁汤与理中汤治疗湿热、寒湿泄泻模型大鼠,分析湿热、寒湿不同证型泄泻大鼠临床症状、细胞密度、氧化应激等指标的差异,为探索泄泻“同病异治”的治疗特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SD大鼠分为:空白组(CON组);湿热泄泻模型组(DHD组);湿热+白头翁汤组(DHB组);湿热+理中汤组(DHL组);寒湿泄泻模型组(CDD组);寒湿+理中汤组(CDL组);寒湿+白头翁汤组(CDB组)7个组。番泻叶+湿热、寒湿环境建立湿热、寒湿泄泻大鼠模型,采用白头翁汤和理中汤进行“以方测证”研究,记录各组大鼠的临床症状。HE染色观察脾组织病理学变化。AB-PAS染色观察结肠、回肠中杯状细胞,回肠中潘氏细胞密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大鼠结肠组织Nrf2、HO-1、AQP-4的表达量。结果(1)湿热、寒湿泄泻大鼠模型成功建立,湿热泄泻大鼠临床症状更明显。(2)白头翁汤、理中汤可有效改善湿热、寒湿泄泻大鼠的临床症状与脾病理组织变化。(3)泄泻大鼠肠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密度均降低(P<0.01),湿热泄泻大鼠更明显。白头翁汤、理中汤可分别提高湿热、寒湿泄泻大鼠肠杯状细胞、潘氏细胞密度(P<0.01)。(4)泄泻大鼠结肠中Nrf2、HO-1、AQP-4的表达量降低(P<0.01),白头翁汤、理中汤能分别提高湿热、寒湿泄泻大鼠结肠组织中Nrf2、HO-1、AQP-4的表达量(P<0.01)。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湿热、寒湿泄泻模型,其中湿热泄泻大鼠临床症状更明显。两种模型的脾病理组织变化以及肠黏膜杯状细胞和潘氏细胞密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相比湿热泄泻大鼠,寒湿泄泻大鼠抗氧化指标变化更明显。白头翁汤、理中汤分别用于治疗湿热、寒湿泄泻具有显著效果,而对于寒湿、湿热泄泻无疗效,为泄泻“同病异治”的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泄泻 寒湿泄泻 白头翁汤 理中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