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言文阅读训练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学 李学 +1 位作者 李学 李学 《语文知识》 2003年第8期30-31,共2页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①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②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③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已,因往夜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 梁大夫有宋就者,尝为边县令,与楚邻界。梁之边亭①与楚之边亭皆种瓜,各有数。梁之边亭人劬②力数灌其瓜,瓜美;楚人窳③而稀灌其瓜,瓜恶。楚令因以梁瓜之美怒其亭瓜之恶也。楚亭人心恶梁亭之贤已,因往夜窃搔梁亭之瓜,皆有死焦者矣。梁亭觉之,因请其尉,亦欲窃往报搔亭之瓜,尉以请宋就,就曰:“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言文阅读 阅读训练 阅读教学 中学 语文教学
下载PDF
细节描写显魅力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新柳 李学 《博客族》 2005年第Z1期46-48,共3页
细节描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描写手法,对人物的外貌、行为、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它是文学作品完整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的不可缺少的手段。细节描写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服从于表... 细节描写是文学创作中的一种描写手法,对人物的外貌、行为、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它是文学作品完整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的不可缺少的手段。细节描写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服从于表现主题思想和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写作时,我们要善于撷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让细节描写发挥作用,显示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描写 周围事物 人物形象 描写手法 文学创作 人物性格 贾蔷 龄官 主题思想 思节
原文传递
咏雨诗话
3
作者 李学 王三军 《语文知识》 2004年第11期2-3,共2页
雨是大自然特有的一种景观。千姿百态的雨.极易撩拨诗人的情思,触发诗人的灵感。我国古代不少诗人触景生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咏雨佳作。
关键词 咏雨诗 杜甫 《春夜喜雨》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下载PDF
对联配对题的解题方法
4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1997年第5期63-64,共2页
近年来,各级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给对联配对的题目。这类题目,难度较大,不少考生束手无策。其实,只要掌握了对联的有关知识,这类题便会迎刃而馋。一副对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二、上下联某个位置上的词性... 近年来,各级各类考试中经常出现给对联配对的题目。这类题目,难度较大,不少考生束手无策。其实,只要掌握了对联的有关知识,这类题便会迎刃而馋。一副对联,必须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二、上下联某个位置上的词性必须相同,即上联某个位置上是名词,下联同一位置上也必须是名词,依此类推.即所谓实对实,虚对虚,物对物,致对数,颇色对颐色,形态对形态·"一三、上下联的平仄要相对,即"平对仄,仄对平",尤其是尾字,平仄要交错,一般上联末尾用仄声字,下联末尾用平声字,这样读起来才悦耳动听。下面试举一例说明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联 上联 解题方法 题目 平声字 名词 形态 仄声 位置 特点
下载PDF
妙趣“横”生
5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1995年第10期15-16,共2页
文章的韵味,并不仰仗华丽的词藻,普普通通的“横”字,经过名家高手的调遣,同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魅力,产生出无穷的妙趣。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怒涨,暮雨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一... 文章的韵味,并不仰仗华丽的词藻,普普通通的“横”字,经过名家高手的调遣,同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魅力,产生出无穷的妙趣。唐代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怒涨,暮雨急骤,行人断踪,野渡舟横,动静相映,一个“横”字准确地突现了野渡的清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应物 唐代 鲁迅 滁州 行人 无穷 文章 运用 普通 准确
下载PDF
名言警句的择取与识记
6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1996年第8期4-5,共2页
关键词 名句 识记 高考复习 名言警句 考生 唐宋诗词 诸子散文 高考语文试题 李商隐 原则
下载PDF
韩石山给课文指瑕
7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1997年第4期65-66,共2页
著名作家韩石山,在1995年12月23日《湖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同是登泰山》的文章。第一册《雨中登泰山》中的一处并误。特摘录于下,供教师教学时参考。 "明明有水流,却听不见水声。仰起头来朝西望。
关键词 登泰山 水声 石山 水流 教师教学 湖北 摘录 指瑕 摆动 日报
下载PDF
咏云诗话
8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2004年第7期2-3,共2页
我国古代诗歌中咏云的作品很多.阅读这些诗,能让我们得到美的享受。
关键词 咏云诗 古代诗歌 杜甫 《望岳》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下载PDF
《甘桔千树》读与练
9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1997年第9期62-63,共2页
〔原文〕李衡①于武陵②龙阳③汛州④上作宅,种甘桔⑤千树。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吴末,甘桔成,岁得绢数千匹。恒称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桔,与千户侯⑥等”者也。樊重⑦欲作器物,先种梓... 〔原文〕李衡①于武陵②龙阳③汛州④上作宅,种甘桔⑤千树。临死,敕儿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矣。”吴末,甘桔成,岁得绢数千匹。恒称太史公所谓“江陵千树桔,与千户侯⑥等”者也。樊重⑦欲作器物,先种梓、漆⑧,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求假焉。此种植之不可已已⑨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史公 种植 武陵 句子 树木 欲作 江陵 原文 湖南省 齐民要术
下载PDF
现代文阅读练习
10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1996年第4期57-59,共3页
阅读《红花草》一文,完成文后练习。也许我在江南农村长期生活过的缘故,我特别难忘那朴实无华的红花草。红花草,也叫紫云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遍野都有她的足迹。还在早春时节,歇冬的农田仍无生机,倔强... 阅读《红花草》一文,完成文后练习。也许我在江南农村长期生活过的缘故,我特别难忘那朴实无华的红花草。红花草,也叫紫云英,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草本植物。南方的水稻种植区里,遍野都有她的足迹。还在早春时节,歇冬的农田仍无生机,倔强的红花草就从隔年的稻茬周围,争先恐后地萌发出来。她那葱绿的羽叶,浅倚着冻土,嫩茎上开着一朵带霜缀露的小红花,恰如举着一支小火把,把大地煨得像块红玛瑙,真美。____,我对红花草的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草 生命力 江南农村 草本植物 练习 现代文阅读 真美 冻土 农田 萌发
下载PDF
语义还原趣谈
11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1994年第11期2-3,共2页
汉语语词有词里义、词面义,词里义是指通常使用的一般的意义,诃面义是指语词的表层意义。说话、写文章时,有意避用语词的词里义,还原使用词面义,这种语言技巧就叫“语义还原”。“语义还原”来源于使用语言时的求异思维。语词在长期的... 汉语语词有词里义、词面义,词里义是指通常使用的一般的意义,诃面义是指语词的表层意义。说话、写文章时,有意避用语词的词里义,还原使用词面义,这种语言技巧就叫“语义还原”。“语义还原”来源于使用语言时的求异思维。语词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其意义已经约定俗成,为人们所习用,因而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而一旦突破这种定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求异思维 表层意义 语言技巧 新奇感 幽默风趣 韵味无穷 爬起来 可真 第一职业 丰子恺
下载PDF
古今七事诗
12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1998年第10期12-13,共2页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七件东西,古人称作“开门七件事”。此语最早出自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元代杂剧中多以此七字入诗。《百花亭》第一折有诗云:“教你当家不当家,及... “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七件东西,古人称作“开门七件事”。此语最早出自宋代吴自牧的《梦梁录》:“盖人家每日不可缺者,柴米油盐酱醋茶。”元代杂剧中多以此七字入诗。《百花亭》第一折有诗云:“教你当家不当家,及至当家乱如麻。早起开门七件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代杂剧 日常生活 无名氏 梅花 宋代 唐伯虎 必需 最早 吴中四才子 每日
全文增补中
咏钱诗话
13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2004年第6期9-10,共2页
钱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作用不容小觑。正如清人袁枚《咏钱》诗所说的那样:“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然。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那些羞于谈钱的人.并不一定就品行高洁。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不谈钱的人... 钱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作用不容小觑。正如清人袁枚《咏钱》诗所说的那样:“人生薪水寻常事.动辄烦君我亦然。解用何尝非俊物.不谈未必定清流。”那些羞于谈钱的人.并不一定就品行高洁。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不谈钱的人是西晋时的王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 古诗 中学 语文 阅读欣赏
下载PDF
从两道高考题看民俗
14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1995年第5期6-7,共2页
93年高考全国卷和六省市卷都不约而同地考了民俗知识。全国卷第10小题是:下面这首古诗描写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令的情景。这个传统节令是(2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
关键词 民俗知识 高考题 传统文化 唐代诗人 古诗 描写 异客 中秋节 清明 重阳节
下载PDF
语句连贯衔接题解题指要
15
作者 李学 《语文知识》 2002年第2期50-51,共2页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考查语句连贯衔接能力的题目频繁出现。这类题目难度较大,考生的得分率一般都比较低,因而考生有必要掌握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和技巧。那么,解答这类题目从哪些角度入手呢? 一、话题统一所谓话题统一,是指...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考查语句连贯衔接能力的题目频繁出现。这类题目难度较大,考生的得分率一般都比较低,因而考生有必要掌握一些解答这类题目的思路和技巧。那么,解答这类题目从哪些角度入手呢? 一、话题统一所谓话题统一,是指在文段所提供的语境中,讲述的话题或陈述的对象前后保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句连贯衔接题 高考 语文试题 解题方法
下载PDF
高考时新素材多维解读
16
作者 李学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23年第2期9-11,共3页
网球赛场的背篓少年,夺冠了“小背篓,晃悠悠……”这首充满童年记忆味道的歌曲耳熟能详,也把背篓这件非常具备中国民族特色的农作装载工具带入了大家的视野。近日,在亚瑟士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赛场上,背篓和这个背着背篓的少年再次... 网球赛场的背篓少年,夺冠了“小背篓,晃悠悠……”这首充满童年记忆味道的歌曲耳熟能详,也把背篓这件非常具备中国民族特色的农作装载工具带入了大家的视野。近日,在亚瑟士青少年网球巡回赛广州站赛场上,背篓和这个背着背篓的少年再次受到了大家的关注,这个少年就是王发——新晋U14组的男单冠军。赛场上,王发,皮肤黝黑,笑容憨厚,背上的背篓里放着他最最心爱的球拍和网球,有点腼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解读 中国民族特色 青少年网球 童年记忆 巡回赛 高考 U14
下载PDF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两则
17
作者 李学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23年第10期17-19,共3页
【选文一】戏一折阎秀丽爹的眼睛随着娘的手在移动,嘴闭得很紧,像一条线。有风从半敞开的窗户里飘进来,吹得桌子上的书哗啦啦的响,有细细的灰尘颤颤地飘落。娘的胳膊举得很高,却没有把端着的药碗送到爹的嘴边。娘知道,爹不轻易张嘴,但... 【选文一】戏一折阎秀丽爹的眼睛随着娘的手在移动,嘴闭得很紧,像一条线。有风从半敞开的窗户里飘进来,吹得桌子上的书哗啦啦的响,有细细的灰尘颤颤地飘落。娘的胳膊举得很高,却没有把端着的药碗送到爹的嘴边。娘知道,爹不轻易张嘴,但是她知道该如何让爹把药喝下去。随着哗啦啦的响声,爹的目光从娘的手上移到书上,眼神痴痴的。那是一本剧本,已经泛黄,上面的字也有些模模糊糊。线装的书,岁月已经在那些纸上留下了太多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文 一条线 文学类文本阅读 线装
下载PDF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三则
18
作者 李学 《读写月报》 2023年第17期40-45,共6页
[选文一]猫脸花肖复兴47年前,我在一所中学里教书。那年刚入夏,天就拼命地下雨,而且,很奇怪,必是每天早晨下,中午停。上午第一节课前,老师们陆续进办公室,大多被雨淋湿,个个都狼狈得很。
关键词 第一节课 选文 一所 文学类文本阅读 教书 办公室 中学
原文传递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三则
19
作者 李学 《读写月报》 2023年第29期33-39,共7页
【选文一】戏一折阎秀丽。爹的眼睛随着娘的手在移动,嘴闭得很紧,像一条线。有风从半开的窗户里飘进来,吹得桌子上的书哗啦啦响,有细细的灰尘颤颤地飘落。娘的胳膊举得很高,却没有把端着的药碗送到爹的嘴边。娘知道,爹不轻易张嘴,但是... 【选文一】戏一折阎秀丽。爹的眼睛随着娘的手在移动,嘴闭得很紧,像一条线。有风从半开的窗户里飘进来,吹得桌子上的书哗啦啦响,有细细的灰尘颤颤地飘落。娘的胳膊举得很高,却没有把端着的药碗送到爹的嘴边。娘知道,爹不轻易张嘴,但是她知道该如何让爹把药喝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文 一条线 文学类文本阅读
原文传递
2013年十大流行语解读
20
作者 李学 《语文月刊》 2014年第5期95-96,共2页
一、中国梦。在2013年十大流行语中,“中国梦”排名第一,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使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复兴之路”展览后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 一、中国梦。在2013年十大流行语中,“中国梦”排名第一,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使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复兴之路”展览后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为广大民众所认同,成为2013年度的全民流行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语 十大 解读 国家博物馆 中国梦 国家元首 伟大复兴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