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南市道路移动源高分辨污染物排放清单及特征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雅瑞 光华 +5 位作者 邓顺熙 孙智钢 宋慧 路珍珍 巴利萌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32-340,共9页
应用MOVES-2014a模型并对其输入参数进行了本地化修正,计算了2018年渭南市道路移动源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和排放总量.基于渭南市路网分布和GIS信息及车流分布对污染物总排放量进行了空间和时间分配,建立了1 km×1 km和1 h分辨率的排放... 应用MOVES-2014a模型并对其输入参数进行了本地化修正,计算了2018年渭南市道路移动源污染物的排放因子和排放总量.基于渭南市路网分布和GIS信息及车流分布对污染物总排放量进行了空间和时间分配,建立了1 km×1 km和1 h分辨率的排放清单.结果表明,渭南市机动车排放CO、NMVOCs、NO_(x)、NO_(2)、NO、PM_(2.5)、PM_(10)、NH_(3)、SO_(2)和CH_(4)的总量分别为2.791×10^(4)、0.409×10^(4)、1.527×10^(4)、0.168×10^(4)、1.359×10^(4)、0.074×10^(4)、0.080×10^(4)、0.016×10^(4)、0.003×10^(4)和0.043×10^(4)t.机动车排放的NO_(x)中NO占89%,NO_(2)占11%.重型货车是PM_(2.5)和NO_(x)的主要排放源,重型货车占机动车保有量的2.1%,排放了48.5%的PM_(2.5)和52.8%的NO_(x).小客车和摩托车是CO和NMVOCs的主要排放源,分别排放了74.6%的CO和64.5%的NMVOCs.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90%以上是PM_(2.5).渭南市国Ⅲ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占总交通量的41%)对PM、NO_(x)和NMVOCs的排放贡献达60%以上.分配的道路移动源排放清单在空间尺度上呈现明显的“线-面”特征,以渭南市主城区和4条过境高速路高强度排放区向外逐渐降低,道路移动源排放强度的时间变化与车流量的变化特征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移动源 机动车污染 MOVES模型 排放清单 时空分布 渭南市
原文传递
西安市典型道路扬尘排放清单及化学组分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帅 光华 +5 位作者 邓顺熙 巴利萌 路珍珍 宋慧 卢攀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18-328,共11页
道路扬尘是城市大气颗粒的主要来源之一,扬尘中含有的重金属、碳质组分和水溶性离子会危害人体健康.为研究西安市道路扬尘的排放量及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在西安市环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设监测点,采集了141个道路积尘样品,估算了不同... 道路扬尘是城市大气颗粒的主要来源之一,扬尘中含有的重金属、碳质组分和水溶性离子会危害人体健康.为研究西安市道路扬尘的排放量及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在西安市环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设监测点,采集了141个道路积尘样品,估算了不同类型道路的积尘负荷.采用AP-42模型估算了不同类型道路的扬尘排放因子,建立了2018年西安市道路扬尘PM_(2.5)和PM_(10)的排放清单,分析了道路扬尘颗粒物的化学组分.基于西安市路网分布、GIS信息和车流量对道路扬尘PM_(2.5)和PM_(10)的排放量进行了空间分配.结果表明,西安市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积尘负荷分别为(0.88±0.83)、(2.62±2.23)和(1.41±1.42)g·m^(-2).按道路长度加权平均的扬尘中PM_(2.5)和PM_(10)的排放因子分别为0.22和0.93 g·km^(-1)·veh^(-1).2018年西安市道路扬尘中PM_(2.5)和PM_(10)的排放量分别为(1.78±0.47)×10^(4)和(7.35±1.96)×10^(4) t.道路扬尘中PM_(2.5)占PM_(10)的比例为24.2%.路尘中Ca和Si占PM_(10)质量的38.8%,重金属、碳质组分(OC和EC)和水溶性离子(SO_(4)^(2-)和NO_(3)^(-))分别占PM_(10)的1.9%、4.2%和1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扬尘 积尘负荷 排放清单 化学组分 西安
原文传递
关中地区道路移动源细颗粒物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卢攀 光华 +3 位作者 张帅 刘家瑶 邓顺熙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5-272,共8页
道路移动源排放的细颗粒物是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粒径分布和化学组分等特征是评价区域环境颗粒物排放水平及制定相应管控措施的基础.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与观测数据,采用MOVES模型计算了2019年关中地区道路移动源细颗粒... 道路移动源排放的细颗粒物是城市大气颗粒物的主要来源,其排放量、粒径分布和化学组分等特征是评价区域环境颗粒物排放水平及制定相应管控措施的基础.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与观测数据,采用MOVES模型计算了2019年关中地区道路移动源细颗粒物排放量,并利用台架测试法收集了36辆机动车尾气颗粒物,分析了细颗粒物粒径分布和化学组分特征.结果表明,关中地区机动车尾气、刹车磨损和轮胎磨损的PM_(2.5)排放量分别为3543.77、593.45和117.61 t,西安市机动车PM_(2.5)排放总量占关中地区机动车PM_(2.5)总排放量的46.8%.重型货车为机动车PM_(2.5)主要排放源,其保有量仅占机动车总保有量的2.3%,但排放了53.6%的PM_(2.5);不同燃料类型机动车对尾气PM_(2.5)的排放贡献率不同,柴油车最大,为87.5%.在匀速工况下,柴油车、汽油车和天然气车尾气细颗粒物的数浓度峰值粒径分别为73、9和9 nm,而在加速工况下分别为73、17和17 nm;在加速工况下,这3类燃料机动车尾气细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均与颗粒物粒径呈指数增大关系.汽油车和柴油车尾气PM_(2.5)组分中,碳组分的占比分别为67.6%和69.5%,NO_(3)-在PM_(2.5)的水溶性离子中含量最高;汽油车尾气PM_(2.5)的元素组分中Mn、Zn、Pb和Fe的含量高,而柴油车尾气PM_(2.5)以Al、Ca和Fe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道路移动源 排放清单 粒径分布 化学组分 关中地区
原文传递
铜川市秋冬季大气VOCs特征及其O_(3)和SOA形成潜势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易宵霄 +4 位作者 光华 路珍珍 孙智钢 高健 邓顺熙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40-149,共10页
VOCs是O_(3)和SOA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可增强大气氧化性,促进二次污染物形成,影响区域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为研究铜川市秋冬季VOCs特征及其对O_(3)和SOA生成的潜力,利用TH-300B在线监测系统监测了铜川市区102种VOCs的体积分数,并结合最大... VOCs是O_(3)和SOA形成的重要前体物,可增强大气氧化性,促进二次污染物形成,影响区域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为研究铜川市秋冬季VOCs特征及其对O_(3)和SOA生成的潜力,利用TH-300B在线监测系统监测了铜川市区102种VOCs的体积分数,并结合最大增量反应活性系数法和气溶胶生成系数法分别计算VOCs的O_(3)及SOA生成潜力.结果表明,铜川市秋季和冬季φ(TVOC)分别为(50.52±16.81)×10^(-9)和(63.21±35.24)×10^(-9),O_(3)生成潜势分别为138.43×10^(-9)和137.123×10^(-9), SOA生成潜势分别为3.098μg·m^(-3)和0.612μg·m^(-3).秋季VOCs中含量最多的2种组分为烷烃(26.19%)和芳香烃(26.04%),冬季VOCs中含量最多的组分为烷烃(48.88%).反-2-戊烯、甲苯和间/对-二甲苯是秋季OFPs最大的3个成分,乙烯、乙炔和丙烯是冬季OFPs最大的3个成分.甲苯、间/对-二甲苯和乙苯是秋冬季SOAFPs最大的3个成分.交通排放是秋冬季VOCs的主要来源,生物质燃烧/燃煤排放具有季节性差异,是冬季VOCs的主要来源.该结果可为铜川市等"一市一策"管控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VOCs) 臭氧(O_(3)) 臭氧生成潜势(OFP) 二次有机气溶胶(SOA) 铜川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