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ACS联合PBL提高骨科实习生读片能力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高绪仁 仇尚 +2 位作者 武亚飞 大恩 王刚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第52期185-188,共4页
医学实习生在骨科实习期间,如何更好地提高读片能力,一直是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传统医学带教模式有着明显弊端,教学效果不佳。通过比较PACS系统联合PBL教学的新模式和传统带教模式,发现联合带教模式比传统带教模式更能提高... 医学实习生在骨科实习期间,如何更好地提高读片能力,一直是医学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重要论题。传统医学带教模式有着明显弊端,教学效果不佳。通过比较PACS系统联合PBL教学的新模式和传统带教模式,发现联合带教模式比传统带教模式更能提高医学实习生骨科读片的能力。基于PACS系统联合PBL教学法的带教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医学实习生的读片能力及学习兴趣,是一种可以在医院实习生教学中广泛推广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实习生 骨科 PACS PBL
下载PDF
开放松解术后残留臀肌挛缩的镜下手术翻修
2
作者 高绪仁 仇尚 +6 位作者 武亚飞 大恩 王刚 潘永佩 陈向阳 袁峰 郭开今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4期2297-2299,共3页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切开手术疗效欠佳病例关节镜翻修松解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8年8月,对28例56髋切开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术后疗效欠佳病例进行关节镜下翻修松解手术治疗,总结末次随访时疗效优良率及常见的并发症.[结果]28...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症切开手术疗效欠佳病例关节镜翻修松解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8月-2018年8月,对28例56髋切开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术后疗效欠佳病例进行关节镜下翻修松解手术治疗,总结末次随访时疗效优良率及常见的并发症.[结果]28例患者56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术后8个(14.29%)髋关节出现切口渗出较多的情况,经侧躺切口加压及加强换药处理,切口均逐渐愈合.髋直腿位内收活动度、Ober征、下蹲外展外旋征较术前明显改善.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94.64%(53/56).3例(5.36%)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善.[结论]关节镜微创翻修松解术用于治疗臀肌挛缩症切开手术疗效欠佳病例可取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肌挛缩症 关节镜 翻修手术
原文传递
三维CT重建肩胛下肌损伤的相关因素及预测效能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大恩 武亚飞 +3 位作者 仇尚 王刚 高绪仁 陈向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7期4351-4356,共6页
背景:肩胛下肌作为肩袖肌群中最大且唯一的前肩袖肌,其损伤时常被忽视,且肩胛下肌局部损伤仍具有诊断难度,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喙肱距及喙突过度覆盖距离可作为肩胛下肌损伤的预测因子。目的:探究喙肱距离、喙突过度覆盖距离及患者双侧肩... 背景:肩胛下肌作为肩袖肌群中最大且唯一的前肩袖肌,其损伤时常被忽视,且肩胛下肌局部损伤仍具有诊断难度,近年来有研究发现喙肱距及喙突过度覆盖距离可作为肩胛下肌损伤的预测因子。目的:探究喙肱距离、喙突过度覆盖距离及患者双侧肩关节喙肱距差异与肩胛下肌损伤的关系,评估各参数对肩胛下肌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2月至2022年6月退变性肩袖损伤患者的术前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术中关节镜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肩袖损伤合并肩胛下肌撕裂组(肩胛下肌撕裂组,28例),肩袖损伤不伴有肩胛下肌撕裂组(对照组,56例)。将入组患者的CT资料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软件,重建患者肩胛骨及肱骨近端,确定测量点建立测量平面,在3-matic软件测量患者喙肱距离、喙突过度覆盖距离。比较两组患者组间参数差异及组内双侧差异,并对各参数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确定各参数曲线下面积及最佳截断值。结果与结论:(1)组间比较喙肱距离:肩胛下肌撕裂组为(7.00±0.87) mm,对照组为(9.08±1.02) mm,肩胛下肌撕裂组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1);组间比较喙突过度覆盖距离:肩胛下肌撕裂组为(21.05±1.98) mm,对照组为(19.46±1.55) mm,肩胛下肌撕裂组明显大于对照组(P <0.01);(2)组内比较双侧喙肱距差异:肩胛下肌撕裂组患侧喙肱距离(7.00±0.87)mm明显小于健侧(9.26±0.87)m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喙肱距离、喙突过度覆盖距离、双侧喙肱距差异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4,0.729,0.90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65,20.2,1.15 mm;(4)结果表明,喙肱距离、喙突过度覆盖距离、双侧喙肱距差异均与肩胛下肌损伤有关,均可作为肩胛下肌损伤的预测因子,其中双侧喙肱距差异的预测效能最高,3个测量参数在临床术前诊断可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损伤 肩胛下肌损伤 喙肱距 喙突过度覆盖距离 三维重建 肩胛骨 喙突
下载PDF
肩胛盂扭转角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的关系:配对病例对照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武亚飞 朱梁 +4 位作者 任秋健 大恩 大地 高绪仁 郭开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35-439,共5页
背景:肩袖撕裂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肩胛盂的形态学一直是退变性肩袖撕裂的重要研究课题。目的:探究肩胛盂扭转角、肩胛盂前后径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 背景:肩袖撕裂是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肩胛盂的形态学一直是退变性肩袖撕裂的重要研究课题。目的:探究肩胛盂扭转角、肩胛盂前后径与退变性肩袖全层撕裂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经MRI及肩关节镜检测确诊为全层肩袖撕裂的患者36例为试验组,以受试对象的年龄、性别、数量为配对条件,选取同期住院的非肩关节疾病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在入院时做了胸部CT,并由同一名骨科医师在胸部CT上测得肩胛盂扭转角以及肩胛盂前后径,对两组之间肩胛盂扭转角度的差异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1)试验组肩胛盂扭转角为(-3.5±4.6)°,与对照组(-1.9±3.9)°相比,有着更加明显的后倾(P<0.05);(2)试验组肩胛盂前后径为(26.8±3.3)mm,对照组肩胛盂前后径为(27.2±3.6)mm,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将对照组肩关节进行左右分组,结果显示左侧肩胛盂扭转角为(-1.85±5.42)°,右侧肩胛盂扭转角为(-2.01±6.1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患者根据性别进行分组时,发现肩胛盂前后径在男性和女性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提示肩胛盂大小(前后径)与肩袖的全层撕裂不存在显著相关性,但此次研究所发现的肩胛盂大小的特征性、左右肩的一致性以及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性,可以为国人肩关节假体的设计提供指导意见。肩胛盂扭转角与肩袖全层撕裂有显著相关性,肩胛盂过度后倾可能是退行性全层肩袖撕裂的危险因素,测定肩胛盂的扭转角度有助于诊断性评估肩袖全层撕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袖撕裂 肩胛盂扭转角 肩胛盂前后径 胸部CT 肩关节镜 肩关节假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