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冲击波联合痛点阻滞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效果 被引量:27
1
作者 董庆鹏 郑婧 +3 位作者 李圣 周小军 杨小龙 王云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期71-73,共3页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又称肩周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其发病机理并不完全清楚。临床报道的治疗方法较多,有臂丛或全麻下肩关节松解术,此方式虽能彻底解除肩关节周围的粘连,但有一定的麻醉和医源性损伤风险;
关键词 肩关节囊炎 粘连性 痛点阻滞治疗 体外冲击波 肩关节松解术 临床报道 医源性损伤 发病机理
下载PDF
内热针导热疗法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下肩关节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1
2
作者 李圣 董庆鹏 +5 位作者 梅敦成 郑婧 杨小龙 周小军 王云霞 张光志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52-155,共4页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常用理疗、按摩、拔火罐、针灸等康复治疗,以及肩关节痛点阻滞治疗,但其疗程长,疗效不佳,患者肩关节功能通常不能得到有效改善。臂... 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以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上常用理疗、按摩、拔火罐、针灸等康复治疗,以及肩关节痛点阻滞治疗,但其疗程长,疗效不佳,患者肩关节功能通常不能得到有效改善。臂丛神经阻滞下肩关节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虽能有效地缓解肩关节周围的粘连,促进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1],但肩关节松解后数天,往往继发肩部肌肉挛缩、疼痛,影响患者肩关节活动,易再次出现肩关节粘连。内热针导热疗法是将内热针置入骨骼肌附着点,连接内热针导热巡检仪,通过松解痉挛的肌纤维组织,改善肌肉血供,消除肌纤维组织无菌性炎症,研究表明,其对软组织损害性腰腿痛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2,3]。而其对臂丛神经阻滞下肩关节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患者效果的影响,尚待定论。本研究采用内热针导热疗法联合臂丛神经阻滞下肩关节松解治疗粘连性肩关节囊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阻滞 肩关节囊炎 松解治疗 临床效果 粘连性 热疗法 热针 肌纤维组织
下载PDF
脉冲射频治疗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婧 梅敦成 +3 位作者 李圣 董庆鹏 周小军 王云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98-1100,共3页
目的探讨C型臂X线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脉冲射频治疗组(A组)和神经阻滞治疗组(B组)。所有患者均在C型臂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至目标腰脊神经后支,A组行脉冲射频治... 目的探讨C型臂X线引导下脉冲射频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随机均分为脉冲射频治疗组(A组)和神经阻滞治疗组(B组)。所有患者均在C型臂X线引导下经皮穿刺至目标腰脊神经后支,A组行脉冲射频治疗;B组行神经阻滞治疗。所有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7d、1和3个月行疼痛评分(VA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行腰部活动度和压痛及腰腿部肌力和皮感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7d、1个月两组和治疗后3个月A组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B组比较,治疗后7d、1、3个月A组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治疗后3个月A组患者腰部活动度和压痛评分为优例数明显高于治疗前和B组(P<0.01);无效例数明显少于治疗前和B组(P<0.01)。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点两组腰腿部肌力和皮感减退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脉冲射频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患者疼痛改善明显、腰部活动度恢复良好且持续时间久,无明显不良反应,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治疗腰脊神经后支综合征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神经后支综合征 脉冲射频
下载PDF
短时程脊髓电刺激治疗亚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 被引量:7
4
作者 孙承红 杨小龙 +6 位作者 董庆鹏 李圣 游昶辉 周倩 郑婧 杨庆红 王云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08-311,共4页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由潜伏在背根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重新激活,在感觉神经的相应节段引起疱疹,导致感觉神经受损并伴严重的疼痛[1,2]。一般将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根据病程分为三个阶段:急性带状疱疹神经... 带状疱疹神经痛是由潜伏在背根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 virus,VZV)重新激活,在感觉神经的相应节段引起疱疹,导致感觉神经受损并伴严重的疼痛[1,2]。一般将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根据病程分为三个阶段: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自皮疹出现1个月内);亚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皮疹出现后的1~3个月之间的时期);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自发疹开始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发疹 脊髓电刺激 ZOSTER 背根神经节 亚急性 感觉神经
下载PDF
X线引导下穿刺针位于卵圆孔内不同深度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郑婧 张光志 +3 位作者 董庆鹏 李圣 杨庆红 王云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57-359,共3页
三叉神经痛是发生于头面部的剧烈疼痛[1],经皮穿刺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有效方法之一[2],为了研究治疗不同分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穿刺针在卵圆孔内的深度有何区别,将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的30... 三叉神经痛是发生于头面部的剧烈疼痛[1],经皮穿刺卵圆孔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常用有效方法之一[2],为了研究治疗不同分支的三叉神经痛患者,穿刺针在卵圆孔内的深度有何区别,将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的309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射频治疗 卵圆孔 穿刺针 疗效观察 X线引导 射频热凝术 半月神经节
下载PDF
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圣 张光志 +4 位作者 周芳 庞艳丽 周小军 董庆鹏 王云霞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3年第6期416-419,共4页
目的评价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女性患者32例,随机分为A、B两组(n=16)。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中药熏蒸。观察治... 目的评价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效果。方法类风湿性关节炎女性患者32例,随机分为A、B两组(n=16)。A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组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给予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中药熏蒸。观察治疗前后的晨僵时间(h)、握力大小(mmHg)、关节疼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A组比较,B组患者治疗后晨僵时间明显缩短、握力明显增大、关节疼痛指数及关节肿胀指数明显降低,Rf、ESR及CRP明显下降(P〈0.05);B组临床治愈率68.8%(11/16例)及总有效率100%(16/16例)明显高于A组。结论医用三氧大自血疗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确切,且能减少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大自血疗法 医用三氧 中药熏蒸疗法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胸椎旁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6
7
作者 丁祥 李圣 +2 位作者 梅敦成 庞艳丽 王云霞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9年第3期186-191,共6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胸椎旁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诊治的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5例,年龄50~75岁,性别不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胸椎旁阻滞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疼痛科诊治的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5例,年龄50~75岁,性别不限。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肋间神经阻滞组(ICNB组,n=15);胸椎旁阻滞组(TPVB组,n=15);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胸椎旁阻滞组(IT组,n=15)。依据其带状疱疹及疼痛区域神经节段分布范围确定受累肋间神经及椎旁阻滞节段,ICN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肋角处肋间神经阻滞;TPVB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IT组则同时行超声引导下肋角处肋间神经阻滞及胸椎旁阻滞,阻滞方式同ICNB组与TPVB组。治疗时间为1次/5d,共治疗3次。记录治疗前1d及全部治疗完成后1周、4周、3个月、6个月时的患者VAS评分及治疗后各时点VAS≤3例数及占比情况;记录全部治疗完成后4周、6个月时患者麻木、痛觉过敏及超敏、睡眠障碍及焦虑改善情况;记录治疗期间患者肋间神经及胸椎旁阻滞不良反应如气胸、局麻药中毒等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相同时点,IT组VAS评分明显低于ICNB组及TPVB组(P<0.05);治疗后1周、4周、3个月及6个月时IT组患者VAS≤3占比情况均明显高于ICNB组及TPVB组(P<0.05)。3组治疗后麻木、痛觉过敏及超敏、睡眠障碍、焦虑均有改善,且IT组效果优于ICNB组及TPVB组(P<0.05)。3组患者均未见与肋间神经及胸椎旁阻滞有关的气胸及局麻药中毒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肋间神经阻滞联合胸椎旁阻滞治疗可安全、有效地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肋间神经阻滞及单纯椎旁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神经传导阻滞 肋间神经 胸椎骨 超声检查
原文传递
三叉神经节温控射频术与无水乙醇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光志 杨森 +4 位作者 张波 李圣 董庆鹏 周小军 张传汉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0-95,共6页
目的 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温控射频热凝术和无水乙醇化学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水乙醇组(n=47)和温控射频组(n=50),其中无水乙醇组患者行无水... 目的 比较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温控射频热凝术和无水乙醇化学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无水乙醇组(n=47)和温控射频组(n=50),其中无水乙醇组患者行无水乙醇半月神经节化学毁损术,温控射频组患者行半月神经节温控射频热凝术.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d、7d、3个月、6个月时VAS评分,及面部感觉减退和咀嚼肌无力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VA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3d及6个月时,温控射频组患者VAS评分(1.6±1.2、1.3±1.4)显著低于无水乙醇组(2.8±2.0、2.7±2.0)(P<0.05);疼痛缓解率温控射频组(96.0%、94.0%)高于无水乙醇组(74.5%、72.3%)(P<0.05);治疗后7d及3个月时面部感觉减退发生率温控射频组(54.0%、40.0%)显著低于无水乙醇组(97.9%、74.5%)(P<0.05);治疗后3d、7d及3个月时咀嚼肌无力发生率温控射频组(18.0%、18.0%、10.0%)显著高于无水乙醇组(2.1%、4.3%、0)(P<0.05).治疗后7d及3个月时两组患者VAS评分和疼痛缓解率,治疗后3d及6个月时面部感觉减退发生率,治疗后6个月时咀嚼肌无力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半月神经节温控射频热凝术较无水乙醇毁损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起效快,并发症相对较少,远期效果亦优于无水乙醇化学毁损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射频热凝术 无水乙醇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神经节
原文传递
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治疗急性期面部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圣 张光志 +3 位作者 董庆鹏 周小军 杨小龙 王云霞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8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 评价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治疗急性期面部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期面部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年龄35~ 65岁,随机分成A组(药物治疗组)与B组(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治疗组).A组给予静脉滴注... 目的 评价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治疗急性期面部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急性期面部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患者30例,年龄35~ 65岁,随机分成A组(药物治疗组)与B组(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治疗组).A组给予静脉滴注阿昔洛韦注射液0.5 g,2次/d,连续使用10d;普瑞巴林胶囊口服,每次150 mg,2次/d,连续使用1个月;氨酚羟考酮片口服,每次1片,2次/d,连续使用1个月.B组除上述药物外,还给予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分别于治疗前1d、治疗后1d、2周、4周时采用VAS进行疼痛评分,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1d、2周、4周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VA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1d时,VAS≤3者A组2例(13.3%),B组9例(60%);治疗后2周时,VAS≤3者A组5例(33.3%),B组1 1例(73.3%);治疗后4周时,VAS≤3者A组8例(53.3%),B组13例(86.7%).治疗后1d时,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66.7% vs 26.7%);治疗后2周时,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80.0% vs 60.0%);治疗后4周时,B组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93.3% vs 73.3%).结论 急性期面部带状疱疹性三叉神经痛采用半月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程度,推荐及早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节 脉冲射频治疗 神经痛 带状疱疹 面部
原文传递
籍DSA探讨射频热凝术卵圆孔内穿刺点对三叉神经痛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郑婧 李圣 +5 位作者 何生华 董庆鹏 张光志 杨小龙 王云霞 杨庆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在DSA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第Ⅲ支痛,探讨穿刺针尖在卵圆孔内的方向及深度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1 64例单侧单支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2组:A组(三叉神经第Ⅱ支痛)59例,B组(三叉神经第Ⅲ支痛... 目的:在DSA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第Ⅱ支、第Ⅲ支痛,探讨穿刺针尖在卵圆孔内的方向及深度与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1 64例单侧单支三叉神经痛患者,分为2组:A组(三叉神经第Ⅱ支痛)59例,B组(三叉神经第Ⅲ支痛)105例,在DSA引导下行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术,术后观察临床疗效和并发症,并通过DSA摄片分析穿刺针在卵圆孔内的方向和深度.结果:①临床效果:所有患者穿刺成功,A、B组优良率分别达93.22%(55/59)、92.38%(97/105),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②穿刺针位置:A组55例疗效优良者中50例针尖位于卵圆孔中1/3,比率显著高于一般和无效者(P<0.05);B组97例疗效优良者中,52例针尖位于卵圆孔外1/3,与本组疗效一般及无效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穿刺针的深度:A组55例穿刺优良者中40例针尖在斜坡线,55例距斜坡线 1.17~2.56 mm,平均(0.62±0.34) mm,与本组疗效一般及无效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97例疗效优良者中90例不到斜坡线,97例距斜坡线-5.4~0 mm,平均(-3.38±0.45)mm,与本组疗效一般或无效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DSA下穿刺卵圆孔行三叉神经射频术简单、安全、疗效好.治疗第Ⅱ支痛针尖多位于卵圆孔中1/3,针尖达到斜坡线效果较好;治疗第Ⅲ支痛针尖位于中或外1/3,针尖深度距斜坡线(3.38±0.45)mm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斜坡线 卵圆孔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电凝术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庆鹏 李圣 +3 位作者 王云霞 郑婧 张光志 周小军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7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比较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传统手术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与微创手术组,每组44例。传统手术组患者全身麻醉后在X线机透视下确定腰椎病变部位,暴露腰椎间盘棘... 目的比较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用传统手术与经皮椎间孔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88例,随机分为传统手术组与微创手术组,每组44例。传统手术组患者全身麻醉后在X线机透视下确定腰椎病变部位,暴露腰椎间盘棘突,对病椎增生韧带进行切除。微创手术组患者局部麻醉后,利用x线机确定患者腰椎病变部位,扩大椎间孔距、置入椎间孔镜后,在椎间孔镜下清除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的髓核组织、黄韧带。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和出院3周后腰椎活动功能(JOA)评分情况。结果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出院3周后腰椎活动功能(JOA)评分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24.3±5.1vs19.3±4.4,P〈0.05)。结论对于老年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给予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较传统手术治疗能更有效地促进腰椎活动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狭窄 老年人 经皮椎间孔镜
原文传递
鞘内连续输注吗啡治疗顽固性癌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承红 董庆鹏 +6 位作者 杨小龙 李圣 游昶辉 周倩 郑婧 杨庆红 王云霞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86-788,共3页
在恶性肿瘤病人中约有52%经历疼痛的折磨,即使经过规范三阶梯镇痛治疗1~2周后,仍有33%效果不佳,其中有10%~20%为顽固性癌痛,又称为难治性癌痛[1~4],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癌痛病人镇痛多以口服阿片类药物为主,但存在镇痛不完善,且... 在恶性肿瘤病人中约有52%经历疼痛的折磨,即使经过规范三阶梯镇痛治疗1~2周后,仍有33%效果不佳,其中有10%~20%为顽固性癌痛,又称为难治性癌痛[1~4],导致病人生活质量严重下降。癌痛病人镇痛多以口服阿片类药物为主,但存在镇痛不完善,且随着药量加大及使用时间延长,伴随的恶心呕吐、腹胀便秘、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也让病人苦不堪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病人 阿片类药物 连续输注 呼吸抑制 顽固性癌痛 腹胀便秘 鞘内 不良反应
下载PDF
DSA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神经痛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3
作者 董庆鹏 李圣 +3 位作者 王云霞 郑婧 杨小龙 周小军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8年第2期96-100,共5页
目的 比较数字血管减影(DSA)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三叉神经上颌支神经痛患者86例,按照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圆孔组和卵圆孔组,每组43例.圆孔组给予经皮侧方入路穿刺圆孔外口... 目的 比较数字血管减影(DSA)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三叉神经上颌支神经痛患者86例,按照入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圆孔组和卵圆孔组,每组43例.圆孔组给予经皮侧方入路穿刺圆孔外口射频治疗,卵圆孔组给予经Hartel前入路穿刺卵圆孔射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临床疗效、复发率及并发症.结果 圆孔组患者治疗后1周、3个月、半年时VAS评分分别为(1.2±0.8)、(1.3±1.1)、(1.5±1.3);卵圆孔组则分别为(1.3±0.7)、(1.3±1.0)、(1.6±1.2),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的VAS评分及半年内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95.3%(41/43例)与97.7% (42/4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圆孔组和卵圆孔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3%(4/43例)与34.9%(15/43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引导下经圆孔外口与经卵圆孔射频治疗三叉神经上颌支神经痛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但前者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圆孔 卵圆孔 射频热凝 三叉神经痛 上颌神经 三叉神经节
原文传递
双靶点法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4
作者 董庆鹏 张波 +3 位作者 周小军 张光志 李圣 张传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脊柱微创技术[1,2]。经皮穿刺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3,4],其已逐渐成为脊柱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技术...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年来国内发展最为迅速的脊柱微创技术[1,2]。经皮穿刺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与传统手术相比较,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等优点[3,4],其已逐渐成为脊柱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流技术。而目前关于穿刺置管的方式有很多,传统的靶向穿刺置管方式由穿刺点直接向突出髓核靶点方向穿刺置管,置管成功后直接摘除突出髓核[5],虽然该路径易于初学者理解和接受,但是对于置管往往难以成功,且需要多次打磨关节突,增加神经损伤的发生率[6]。本研究在传统的靶向穿刺置管基础上,改良穿刺置管法,因其有关节突作为中继站,故大部分情况下只需单次打磨关节突以减少神经损伤、硬膜囊撕裂及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本研究通过采用双靶点法穿刺置管法穿刺定位靶目标位置,行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以期为临床提供更优化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突 脊柱内镜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柱微创 双靶点 突出髓核 脊柱稳定性 硬膜囊
下载PDF
锥形扩张器用于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圣 孙承红 +6 位作者 董庆鹏 游昶辉 成旭琪 周倩 杨小龙 王云霞 杨庆红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8-312,共5页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年来脊柱微创外科的研究热点[1]。与传统手术相比,经皮穿刺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2]。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激光、等离子、射频、臭氧、化学髓核溶解术等介入性治... 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是近年来脊柱微创外科的研究热点[1]。与传统手术相比,经皮穿刺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2]。与经皮椎间盘切吸术、激光、等离子、射频、臭氧、化学髓核溶解术等介入性治疗手段相比,不仅在技术原理上将间接减压变为直接减压,同时还将内镜技术和射频技术有效的结合在一起[3]。目前较为经典的脊柱内镜术式为THESSYS技术,THESSYS技术在透视下将穿刺针穿刺到达靶点后,需依次置入导丝、导杆、一级、二级、三级扩张管,并利用环锯进行关节打磨扩大椎间孔,将工作套管置入椎管内,最后进行镜下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性治疗 脊柱内镜 脊柱稳定性 经皮穿刺 环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镜技术 扩张器
下载PDF
MRI多定量序列评估下腰痛与疼痛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毕俊英 刘良进 +2 位作者 李圣 方纪成 胡军武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2年第9期1212-1217,共6页
目的分析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多定量序列与临床疼痛及功能障碍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腰椎MRI的腰痛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66例,年龄18~42(32.18±3.24)岁。根据疼... 目的分析腰椎磁共振成像(MRI)多定量序列与临床疼痛及功能障碍量表评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在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行腰椎MRI的腰痛患者120例,其中男性54例,女性66例,年龄18~42(32.18±3.24)岁。根据疼痛时长分为急性下腰痛组45例(疼痛时长≤12周)和慢性下腰痛组75例(疼痛时长>12周)。获取L1/2~L5/S1范围内椎间盘前纤维环、后纤维环、髓核及椎旁肌肉的T1、T2及PD定量值。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功能障碍程度。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VAS评分、ODI评分的统计学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VAS评分、ODI评分与临床资料、前后纤维环、髓核及椎旁肌肉T1、T2及PD定量值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Pfirrmann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髓核处T1、T2值,前纤维环T1值及腰大肌处T2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下腰痛组VAS评分、ODI评分与Pfirrmann分级呈明显正相关,VAS评分与多裂肌处T2值呈正相关,ODI评分与体质量指数、后纤维环的T2值呈明显正相关,与髓核的PD、T2、T1值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慢性下腰痛组中,VAS评分与后纤维环的PD、T1值呈正相关,ODI评分与后纤维环的T2值呈明显正相关(r=0.414、0.219、0.196,均P<0.05)。结论腰椎间盘及椎旁肌肉的PD、T2、T1值与VAS评分及ODI评分明显相关。PD、T2、T1值对评价腰椎间盘退变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磁共振成像多定量序列 临床疼痛 功能障碍指数量表 相关性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痛点阻滞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周小军 张光志 +6 位作者 梅敦成 钱玉丽 柳远 丁祥 杨小龙 董庆鹏 李圣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7年第4期258-262,共5页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联合痛点阻滞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n=25)。A组给予膝周痛点阻滞治疗,每周1次,连续阻滞2次;B组给予相同的膝周痛点阻滞治疗,同时每次痛点阻滞... 目的评价体外冲击波联合痛点阻滞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两组(n=25)。A组给予膝周痛点阻滞治疗,每周1次,连续阻滞2次;B组给予相同的膝周痛点阻滞治疗,同时每次痛点阻滞治疗24h后行体外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时及3个月时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及WOMAC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膝关节ROM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膝关节WOMAC评分包括疼痛评分、僵硬评分、进行日常活动的难度评分及总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与A组比较,治疗后相应时点B组VAS评分更明显下降(P〈0.05),膝关节ROM更明显增加(P〈0.05),膝关节WOMAC评分包括疼痛评分、僵硬评分、进行日常活动的难度评分及总分更明显下降(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局部痛点阻滞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症状,疗效优于单纯痛点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体外冲击波 注射 痛点
原文传递
山莨菪碱对过度训练致急性心肌损伤大鼠caspase-1和IL-1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圣 张煜东 +3 位作者 郭谦 韩霜 岳立辉 容俊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1-213,共3页
目的评价山莨菪碱对过度训练致急性心肌损伤大鼠caspase-1和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200~2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8)、力竭运动组(Es组,/Z=24)和山莨菪碱组(AD组,... 目的评价山莨菪碱对过度训练致急性心肌损伤大鼠caspase-1和IL-18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48只,体重200~22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C组,n:8)、力竭运动组(Es组,/Z=24)和山莨菪碱组(AD组,n:16)。采用游泳力竭法建立过度训练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模型。AD组于力竭运动前20min腹腔注射山莨菪碱10mg/kg。ES组于力竭后即刻、6、24h时,AD组于力竭后6、24h时分别随机取8只大鼠,采集下腔静脉血样,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随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1及IL-18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与c组比较,Es组各时点血清cTnI浓度升高,心肌组织caspase-1和IL-18表达上调(P〈0.05);与Es组比较,AD组各时点血清cTnI浓度降低,心肌组织caspase-1和IL-18表达下调(P〈0.05)。AD组心肌病理学损伤程度轻于Es组。结论山莨菪碱可减轻过度训练致大鼠急性心肌损伤,其机制与下调心肌组织caspase-1及IL-18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莨菪碱 运动过度 心肌疾病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 白细胞介素18
原文传递
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老年患者胸腰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光志 李圣 +3 位作者 杨小龙 周小军 董庆鹏 王云霞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评价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胸腰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4例,年龄65~74岁,随机分为A、B两组(n=47),A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B组给予相同椎旁神经阻滞,同时椎旁注射4... 目的评价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方法胸腰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94例,年龄65~74岁,随机分为A、B两组(n=47),A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治疗,B组给予相同椎旁神经阻滞,同时椎旁注射40%的医用三氧。分别于治疗前(T1)、治疗后24h(T2)、治疗后1个月(T3)时以VAS法进行疼痛评分,于T2、T3时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T2、T3时点B组VAS评分均较A组降低(P〈O.05),T2、T3时B组临床治愈率及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羟考酮缓释片使用剂量较A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椎旁阻滞联合医用三氧注射可显著缓解老年患者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其效果优于单纯椎旁神经阻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椎旁神经传导阻滞 医用三氧 老年人
原文传递
选择性神经根脉冲射频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胸肋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圣 张光志 +3 位作者 董庆鹏 周小军 杨小龙 王云霞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15-420,共6页
目的评价选择性神经根脉冲射频术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胸肋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肋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0例,年龄50—74岁,体重45—90kg,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脉冲射频组(PRF组,n=20)和脉冲射频联合医用三... 目的评价选择性神经根脉冲射频术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胸肋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胸肋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40例,年龄50—74岁,体重45—90kg,随机分为两组:单纯脉冲射频组(PRF组,n=20)和脉冲射频联合医用三氧注射组(PRF—O3组,n=20)。PRF组依据其带状疱疹及疼痛区域神经节段分布范围行DSA引导下选择性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PRF—O3组给予相同的脉冲射频治疗,治疗毕注射40%浓度的医用三氧5ml。治疗后如患者VAS评分〉3,给予口服加巴喷丁胶囊300mg,每次给药间隔8h。于治疗前1d,治疗后1、3、30、90d时记录患者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记录患者加巴喷丁胶囊使用情况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SDS及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相同时点与PRF组比较,PRF—O3组VAS评分、SDS及SAS评分降低更明显(P〈0.05),加巴喷丁使用剂量明显减少(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现头晕、心慌、胸闷等并发症,PRF—O3组有3例患者注射医用三氧时出现注射部位胀痛,均可忍受,持续约5—10min自行消失。结论选择性神经根脉冲射频术联合医用三氧注射治疗可安全、有效地缓解患者胸肋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减轻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减少加巴喷丁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 医用三氧 脉冲射频 脊神经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